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加强军民融合的军事物流信息平台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军民融合的军事物流信息平台有利于整合军地物流资源,提高保障效率,完善军事物流管理,加快军事物流信息化建设。文章阐述了建设军民融合军事物流信息平台的意义,提出了以物流数据中心为基础,以采购、运输、仓储、供应等环节信息共享为内容,区分国家职能部门、军队职能部门、军队保障实体三种类型来建设军民融合军事物流信息平台的总体构想,探讨了建设军民融合的军事物流信息平台所涉及的军地网络数据交换、数据采集系统、可视化系统建设、信息标准应用等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2.
从我军现有后勤保障实体建设基础和未来发展趋势看,可采取三种模式推进军事物流基地建设。基于后方仓库群的军事物流基地建设模式,即以后方仓库群为基础,采取“中心库”带“周边库”模式建设物流基地,它可作为军事物流基地建设的主要样式;基于军用物资采购局(站)的军事物流基地建设模式,将采购局(站)的建设发展纳入现代军事物流体系建设的整体规划,加快现有采购局(站)向采购型军事物流基地转型;基于军种保障基地的军事物流基地建设模式,即结合现行“通专两线”的后勤保障模式,在海空军的保障基地、飞行场站、军港码头等作战单元的规划建设中,同步嵌入物流保障功能,将作战要素和保障要素融合集成在一起。  相似文献   

3.
建立科学的军事物流军民融合运行机制,是推进现代军事物流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文章提出了军事物流体系军民融合发展的动力结构,构建了军事物流军民融合运行的成本效率机制、有效连通机制、协同运作机制和政策激励机制,并从军地物流资源整合、网点建设、动员体系、标准建设、法规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围绕智慧军事物流的建设内容,提出了五大建设模块,分别为军事物流物联网基础设施、军事物流信息网络、军事物流大数据系统、军事物流云平台、军用物资编目系统,并对各模块功能进行阐述,结合现存的实际问题,在智慧军事物流中寻求解决方案,平衡军事经济效益,提升后勤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5.
军事物流组织能力是综合国力和国防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影响军事行动效果的重要因素。针对军事物流组织建设与管理面多、线长、制约性强、周期长等特点,文章运用SWOT法对我军物流组织建设进行环境分析和策略选择,并建议利用平衡计分卡(BSC)对军事物流组织建设与管理进行绩效评估,以清晰认识我军物流组织建设情况和进行合理决策、规划。  相似文献   

6.
所谓应急军事物流管理,就是对应急军事物流加以合理的运筹安排,引导整个应急军事物流保障系统沿既定目标发展。应急军事物流管理发挥着指挥、协调、控制的职能,促进应急军事物流建设适应军队作战、训练、重大军事行动、抢险救灾和处置突发事件等紧急需要的要求,完成应急军事物流保障任务。  相似文献   

7.
《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发布,对全面建设现代军事物流体系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对加快军民融合、推进军地物流一体化建设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军队物流系统必须把握机遇,主动作为,确立先进的军事物流发展理念,加快军事物流军民融合建设,合理调整物资流通格局。  相似文献   

8.
加快军事物流标准化建设,应对军事物流标准化进行总体规范,制定军事物流基础性通用标准,选好标准化工作推广的切入点,加速军事物流标准化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9.
逆向物流是21世纪物流发展的新方向,正在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及生存环境的改善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当前,军民融合的大环境为推进军事逆向物流战略实施提供了宝贵的历史机遇。军队应积极顺应这一大方向推进军事逆向物流发展,快步迈向完善制度体系、运行军地协同逆向物流运行管理模式、搞好区域性逆向物流专业处理中心建设、提升逆向物流信息管控水平等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10.
实施军用物资的逆向回收与再处理,对于在军事后勘领域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挖掘军事物流保障潜力,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加强军事逆向物流建设,应完善军事逆向物流管理体制,采取灵活多样的逆向物流管理方式,明确军用废旧回收品处理方式,提高军事逆向物流运行效率效益。  相似文献   

11.
旋翼无人机技术发展迅猛,在军用领域展现出极强的发展潜力,部分军事强国已将旋翼无人机技术引入后勤,对后勤运输产生了深刻影响。旋翼无人机的技术特点使其更适应恶劣条件下战术后勤任务,是对陆、海、空运输方式的良好补充。旋翼无人机实现快速运输与精准分发平稳换挡接力,给原有的运输、投送、分发后勤运输体系带来一系列新的变化,有助于建设立体化现代后勤。  相似文献   

12.
林勇  汪贻生  刘波  李睿 《国防科技》2021,42(2):68-72
增材制造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制造技术,现已被应用到了航空航天、汽车工业和军事等诸多行业领域。作为军事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军事物流与增材制造技术通过军用物资这一共同的作用对象为纽带存在着天然的联系。遗憾的是,目前增材制造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应用范围还比较局限,有关军事物流的应用更是少见。为有效推动增材制造技术在军事物流中的应用实践,本文首先从装备研制、装备维修、医疗保障和工程保障四个方面归纳总结了增材制造技术的军事应用现状;在此基础上,研究探讨了增材制造技术在军事物流中的两种应用模式,即物资储备和伴随保障;最后,从思想认识、经费投入、理论研究、应用试点以及人才储备五个方面提出了增材制造技术的军事物流应用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建设现代化武警,是胡锦涛同志新时期创新军事理论在武警部队建设中的体现。用胡锦涛创新军事理论指导现代化武警建设,必须运用科学发展观统筹兼顾机械化与信息化建设的关系,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关系,发展信息化武器装备与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的关系,发展信息化武器装备与创新信息化条件下武警部队建设和作战军事理论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军事物流配送体系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我军现代军事物流配送体系进行了初步探讨,提出了符合我军实际情况且具有社会化性质的军事物流配送体系构想,有利于新时期军事物流理论的发展,为其在我军的实际应用提供了较好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军事物流服务商甄选研究是新军事变革下供应商管理发展的重要方向,是有效完成后勤保障任务、顺利实施作战行动的重要保证。基于此,本文从供应商关系理论和发展、物流服务商指标体系选择以及结合其他方法对物流服务商甄选三个方面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总结概述,对整个军事物流服务商的选择过程加以研究,将其科学客观地运用于军事物流服务商选择的实际操作中,对于加强军事物流服务商需求管理、提高选择质效以及优化工作流程具有重大意义。同时,分析现有研究成果的不足,并对其未来发展前景提出展望,针对性地提出了军事物流服务商初步准入标准以及后续复选的方法,为军事物流服务商选择体系的完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张剑芳  苏辰 《国防科技》2017,38(2):046-049
物流单证是物流系统之间数据交换的载体,是实现物流业务流程无缝衔接的条件。文章介绍了物流单证结构,研究了军事物流单证的信息交换过程,建立了军事物流单证的信息交换架构,探讨了军事物流单证信息查询和业务状态信息跟踪服务。  相似文献   

17.
应急物流保障与军地物流一体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急物流与军事物流都是在特殊条件下发生的物流活动,研究应急物流与军地物流一体化对于促进军事物流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简述了应急物流的基本问题,分析了实现应急物流保障的基本条件:需要完善的应急法律体系、功能健全的应急指挥机构以及高效可靠的应急物流保障平台,阐明了军地物流一体化与应急物流的区别、军地物流一体化的重要作用,并对军地物流一体化下的应急物流保障模式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8.
张涛  杜燚博 《国防科技》2021,42(6):135-140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强大的王朝之一,其军事实力可谓中国历史的巅峰。唐朝国祚在安史之乱后还延续了150余年,唐朝的兵役制度和后勤制度对其内外军事斗争及政权的发展和延续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军事审计的保驾护航之下,唐朝的兵役及后勤制度为其初期开疆拓土与后期定土戡乱均提供了有力支持。本文以唐朝历史的衍进为线索,以唐朝兵役制度和军事后勤制度的变迁为背景,剖析唐朝军事审计制度的特点与规律,详述军事审计主体、对象、方法、法规在这一时期的发展与变化,进而探究军事审计与兵役、后勤制度的关联,总结提炼出军事审计在国家兵役、后勤制度和国家安全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为现阶段军事审计更好服务于军事制度提供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9.
基于供应链的军事物资保障系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物资保障任务繁重,军事物流的地位日益突出。现代物流打破了储存、运输的传统职能,充分运用了系统、集成的思想,为进一步提高军队的物资保障能力,从供应链的角度,应用现代物流理论,分析了供应链理念对军事物资保障系统的改进和推动作用,指出了当前军事物资保障系统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对如何整合优化军事物资保障系统的供应链,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对如何应用供应链理念,提高军事物资保障效率,确保适时、适地、适量可靠保障,提供了充分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贾高伟  侯中喜 《国防科技》2017,38(4):053-056
近几年来,无人机集群技术在美军多个方面的推动下,引起了全世界的热切关注。文章简要总结了美军无人机集群发展现状,梳理了美军开展无人机集群技术的初衷,并分析认为美军数量型无人机集群发展战略不完全适用于现阶段我军军情。文中给出了我国现阶段发展无人机集群的思路,这对全面认识无人机集群的优势、明晰我军无人机集群技术发展方向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