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二战场”上的较量——板门店谈判中中朝方策略的运用熊明峰朝鲜战争是二战后具有深远影响的一场现代局部战争。它是冷战形成过程中的第一场热战,反过来又促进了冷战格局的最终形成;它又是热核时代只使用常规武器,双方对战争目标、规模等均有意识地加以限制的第一场...  相似文献   

2.
板门店谈判是有史以来时间最长的停战谈判和持续最久的武装休战。面对敌人的蛮横无理,中朝方谈判代表不怕破裂,与敌人反复进行谈判斗争,最终取得了停战谈判的全面胜利。从语言学角度看,板门店谈判的语言艺术可概括为“针锋相对,反唇相讥”、“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直言利害,以理服人”、“预有准备,后发制人”四个特点。  相似文献   

3.
“核”,永恒的热点1994年3月19日,朝南北双方在板门店进行的第八次工作代表接触因分歧严重而破裂。随后美韩宣布要恢复“协作精神94”联合演习。3月21日,美国总统克林顿宣  相似文献   

4.
板门店探秘     
板门店,是一个在一般地图甚至军用地图上也难以找到的朝鲜半岛上的小村庄。1953年,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的代表就是在板门店,同以美国为首的所谓“联合国军”的代表达成停战协定,从而结束了长达3年之久的朝鲜战争。 在以后的40多年间,朝鲜停战委员会在板门店开了499次会议,创下了谈判时间最长的世界纪录。1998年,即停战委员会因故停开七八年后,板门店又开始成为主要由朝鲜和美国、韩国将军参  相似文献   

5.
南看板门店     
说到朝鲜半岛,人们必然要谈到三八线,而说到三八线,必定要提到板门店。在绵延240多公里长的南北分界线上,板门店无疑是三八线上一个“标志性”的建筑。板门店是位于军事分界线稍稍偏南的一个小村庄。早年这个小村庄只是一个小小的驿站,由于过客路过此地时,常常要拆下门板当床用,故而得名。1953年,朝鲜战争的停战协议在此签署,板门店由此名扬天下。 作为现时的中国军人,都想看看板门  相似文献   

6.
叶介甫 《军事史林》2013,(10):16-21
1952年10月8日,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单方面宣布终止板门店停战谈判,并于14日发动了所谓的“金化攻势”。美军进攻目标为金化、平康、铁原三角地区。上甘岭位于我中部战线制高点五圣山的南麓,是敌我双方必争之地。美军企图抢占上甘岭和五圣山,尔后沿平康、河川地带进攻,以切断我“三八线”以北东西线防御的战略联系。为迎击敌人的进攻,驻守该地区的志愿军第15军进行了深入动员,指战员斗志昂扬积极备战,争分夺秒地加修前沿坑道工事,并储备了弹药、食品、饮水及其他作战物资。决心守住阵地,粉碎敌人的攻势。  相似文献   

7.
板门店一窥     
湛蓝的天空,和煦的阳光,微微的清风……正值稻谷金黄的季节,田野里稻浪翻滚,连空气中都散发着浓郁的芬香。这就是位于朝鲜半岛中西部、北纬38度线以南5公里处的板门店。 如今的板门店,仍给人一种箭在弦上之感 这里原为一个小村庄,因来往开城和汉城的旅客在此用木板搭建店铺歇息停留,故名板门店,又因朝鲜战争而闻名遐迩。 不远处,几头瘦削的黄牛在耕地,一些农民正挥舞着镰刀收割庄稼;弯弯的小河旁,一群孩子在戏水,几个妇女在河边拍洗衣服。但你不要被这些悠闲的和平表象所迷惑而放  相似文献   

8.
如果说军旅生涯是人生的一幅画, 那新兵生活就是其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刚到军营,我一张口谦恭地将老兵们喊“老哥”,不仅弄得老兵脸红,更使我大名远扬,还得了个外号——“大侠”! 这“大侠”可不是影视圈里除暴安良,行侠仗义,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英  相似文献   

9.
1953年7月28日,朝鲜战争停战协定签字仪式在板门店正式举行。此时,我在中国人民志愿军第46军任军长,正率部防守临津江北岸的开城前线,担任西起板门店东半里,东至基谷里正面约29公里防御作战的任务。因此,我作为驻守在板门店前线部队的代表,也有幸参加了板门店停战协定的签字仪式。上午9时,彭总和李克农等志愿军代表,步履稳健,目光凛凛,仪态昂然,准时步入板门店的谈判签字的大厅。这种威严的将帅雄风,充分显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国人民志愿军不可战胜的浩然正气。早已等候在那里的各国记者,立刻把注意力集中到彭总身上,英国记者阿兰…  相似文献   

10.
血战上甘岭     
<正>一、上甘岭跟板门店谈判紧相连上甘岭跟板门店谈判紧密相连,美国谈判要价很高,美国范佛里特上将要价很高。和谈的关键就是军事分界线怎么划的问题,谈判桌上就是争地盘。他认为有把握的,假如和谈我们不让步,按他的说法那就“叫大炮去辩论吧”,意思就是用武力打出结果。这就是要打上甘岭的原因,你不屈服我就打。他以为打下上甘岭是不成问题的。那时,他们一边谈判一边做准备,也就是叫大炮辩论的准备。  相似文献   

11.
1972年,我以22岁的“高龄”入伍。此前四年的知青生活,练就了吃苦的能耐和强健的体魄。我所在部队以训练严酷而著称全军,凭着良好的个人素质和勤奋精神,很快便把全训部队的队列、军体、刺杀、擒拿格斗、战术、侦察甚至野外生存等科目熟习并且训练精道,“精力过剩”的我喜欢涂抹两笔,训练不用“开小灶”的空余时间多了个在板报上画画的机会。结果给上级主管文化的首长扯去安排搞创作。问:“搞什么画?”我立正回答:“中国画”——我以为他给我机会学。“那好,画两笔给我看。”我当时猛说“不行”的话肯定被他认为那是谦虚之词。当我战战兢兢地摸着他铺就准备让我大显身手的纸嗫嚅着说“怎么这么薄”时,我分明  相似文献   

12.
由美军导演的又一场令许多军事专家“大跌眼镜”和令许多军事研究人员“想不到”的战争——伊拉克战争已经结束。这场战争可谓一波三折,最初是联军的高速推进,其后双方处于僵持状态,眼看着伊军越战越勇、联军面临的前景将越来越严峻时,伊军却突然土崩瓦解,令人百思不得其解。但细细分析,此次战争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结局,除了交战双方实力差距太过悬殊之外,双方在作战指挥领域的优劣之势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分析、研究伊拉克  相似文献   

13.
5月1日美国总统布什宣布,由国际调解人起草的中东和平计划已经递交给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他还敦促巴以双方“立即停止暴力并重返和平之路”。布什在由白宫发言人阿里·弗莱合宣读的声明中说:“该‘路线图’是实现两个国家——安全的以色列和自立、和平、民主的巴勒斯坦——共存这一前景的起点。”布什说:“它是逐步在中东实现永久和平与安全的框架。” 经过几个月的耽搁,旨在恢复中东和平  相似文献   

14.
在祖国西南边陲的沧源佤族自治县,活跃着一支民兵队伍,他们精心呵护着散布于茫茫林间的文化瑰宝——3000多年前新石器时代晚期人类文明的文化遗产——沧源崖画。寒来暑往,春去秋来,民兵们换了一茬又一茬,但他们“视崖画为眼睛,护崖画如看家”的传统美德代代相传,为保护民族文化遗产做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15.
好画是撕出来的。 艺术家在审视自我、更 新自我的过程中,艰难而快 乐地成长。大郎曾自谓“废画 三千”,那些出手便吹嘘为杰 作的家伙,还没有入门学徒。 敢于撕碎“自己”,能够 清晰地看到自己的弱项、瑕疵 和失误的人,算得上真正的“将 军风度”。 画了撕掉,撕了再画,一 不留神,就可能渐入佳境。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军事技术革命的兴起昭告世人:21世纪的战场,将是以数字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数字化战场,一种全新的战争形态——“数字战”正悄然来临。所谓“数字战”,就是指在数字化的战场环境中,敌对双方通过信息化、数字化武器与其他武器系统的综合运用,争夺信息优势并形成战术、战略的优势,以达到一定战争目的的战争形态。有的专家已经把20世纪末北约空袭南联盟的战争称为未来“数字战”的雏形。而“数字战”的出现,又离不开以下4个支柱:  相似文献   

17.
思想工作者在说服教育时,有时会遇到一种比较尴尬的情形:教育对象不但不接受、明抵暗触,有的甚至还反唇相讥,致使思想工作陷入“僵局”,令思想工作者难以下台。当思想工作者遇到这种情形时,如果知难而退,势必使双方误解加重、隔阂加深、距离拉远,人为地制造了“隔离带”。此时,思想工作者更应该知难而进、迎难而上,巧妙地化解“僵局”,让对方口服心更服。一、捕捉时机,言当其时——春风化冰易。心理学认为:人的中枢神经活动有两个基本过程——兴奋与抑制,这两个过程是随着时间、环境的变化而交错进行的。如果思想工作者能抓住对某种刺激产生…  相似文献   

18.
金秋十月,在郁郁葱葱的抚顺东部山区,有一座军地共建的国防教育基地远近闻名。这个基地是军地双方开展“双拥”共建的一个有效载体,通过这个窗口,双方深入开展了具有时代特色和驻地特点的军民共建活动。近年来,65014部队和抚顺市地方税务局不断探索新时期“双拥?工作向双支工作拓展的新思路,“双拥”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两个单位多次被评为拥政爱民和拥军优属先进单位。  相似文献   

19.
目前,美国将情报收集分为“人工情报”(HUMINT)、“图像情报”(IMINT)、“信号情报”(SIGINT)及“测量与特征信号情报”(Measurement And SignatureIntelligence,MASINT)等4个科目。冷战时期,美苏双方主要对前3个传统的情报科目进行激烈较量。近些年,美国越来越认识到一个新的情报科目——“测量与特征信号情报”的重要性,并使之得到快速发展。现在,测量与特征信号情报已成为美国最重要、最基本的军事信息资源,以及最重要的国家信息资源之一。  相似文献   

20.
《国防》1995,(7)
四十多年前,朝鲜战争激烈进行的同时,以朝鲜人民军和中国人民志愿军为一方,以打着“联合国军”旗号的美国军队为另一方。在战场西端的板门店,举行了一场历时两年零十几天,历史上罕见的停战谈判。谈判开始不久,美国代表就感到中朝谈判代表团中,有一个“巨大的隐形人物”在策划、指挥着一切。正是这个人,才是与他们较量的真正对手。他就是李克农将军。 朝鲜停战谈判,使新生的共和国在这场最重要的外交斗争中初露锋芒。历史也给了李克农将军一个淋漓尽致地展示一个外交家才干的机会。 朝鲜战争爆发后,李克农将军就一直在总参谋部里通宵达旦地工作,但他没有想到,很快他将会亲自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