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现在开会     
《内务条令》第九章第138条规定:班务会每周召开一次,由班长主持,星期日晚饭后进行,一般不超过一小时……  相似文献   

2.
每周一次的班务会,是战士直接参与部队建设并行使权利和义务的有效形式,更是我军的传统和基层经常性管理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内务条令》对班务会的主要内容和议事形式、议事程序也做了详细规定。然而,从我们的调查情况看,看似简单的班务会却在一些单位存在着开不起来或者不知道怎  相似文献   

3.
梦想的大厦     
眼看比武的日子天天逼近,陆北舫开始心神不宁起来。都说革命军人是块砖,哪里需要往哪里搬。当兵两年,陆北舫被搬到了炊事班,整天与锅碗瓢盆打交道,貌似微不足道,但班长每周班务会讲起来总是头头是道,哪天的菜切得不够细,哪天的盐放多了,  相似文献   

4.
“兵头将尾”女班长王昌文她,二十来岁,矮小的个头,清瘦的身材,然而眼睛明亮有神,说起话来快言快语,给人以利落、大方、泼辣的印象。分厂领导夸她“人小、能干、有魄力”;班里的同事称赞她是“实干班长”、“质量班长”、“姐妹班长”。她就是湖南江滨机器厂包装分...  相似文献   

5.
民主决策,就是指按照民主集中制决策重大问题。只有充分发扬民主,坚持群众路线,党委正确决策才有可靠的基础。笔者认为,民主决策必须强化三个意识:一是强化“班长”意识。毛泽东同志说过,党委书记要善于当“班长”;邓小平同志指出,“班长”的作用很重要。党委书记要当好“班长”,必须要有民主的作风,善于听取和正确集中委员的意见,模范执行民主集中制,切忌不能把“班长”当“家长”,搞独断专行;必须要有集体意识,善于调动委员的积极性,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和作用,决不能以“我”为核心替代党委集体领导的核心,把个人凌驾于组织之  相似文献   

6.
项锋 《政工学刊》2004,(11):35-35
常言道:“班长是军中之母”。新兵班长是新兵的领路人,在新兵心目中开始最羡慕的往往就是新兵班长。班长素质的好坏直接影响新兵的成长进步,这就要求新兵班长应做到“十要”。思想素质要先进。思想是行动的指南。有了先进的思想,才能带出素质过硬的兵,才能做到枪听我指挥、我听  相似文献   

7.
班务会也能得病?能啊!你想啊,那会还不是由人来开的,人能得病,那班务会肯定也会受传染。不过,班务会得的病说起来是“常见病”,可不是扁鹊、华佗、李时珍等名医能号脉号出来的,也非X光、B超、CT等现代化医疗设备检查出来的,而是由俺这位人称“运筹于被窝之中瞧病于宿舍之内治疗于板凳之上的蒙面游医”集天地日月之精华总结而成,上盖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下超医学教授的科研成果。要是你不相信呀,咱就来它个开膛诊断,不对,应该是开堂诊断。如果俺医好了,你就给点掌声;如果俺医错了,那就赶紧送解放军总医院急诊室,说好了啊,车费俺可不管!  相似文献   

8.
不是所有的班长都会遭受误解,却是所有的班长都认为自己备受压力。被称作“军中之母(父)”的他们一度感到与战士的距离在疏远,和他班里的战士一样,他渴望被理解、被接受。是什么让你与“新好班长”失之交臂,可能就是一句不经意间脱口而出的忌语。  相似文献   

9.
调查发现,有的基层单位各种会议开了不少,但问题也出了不少,存在着开会不管用的现象。(一)流于形式,质量不高。会议质量不高是当前基层开会一个普遍性的问题。有些基层单位领导认为会议开不开是个“硬”指标,开得怎么样是“软”指标,在实际操作中打折扣、走形式。班务会是基层部队常见的会议之一,在有些基层单位却不是被一些活动冲击替代,就是开成了吹牛皮会、发牢骚会。有的单位把不同性质的几个会合成一个会,组织、行政“一锅煮”,会议职责不清,为了迎接上级检查,再在各种会议记录上人为地分开,甚至出现没开会也有记录的现象。(二)内容空…  相似文献   

10.
“诸葛亮”其实不叫诸葛亮,真名叫朱强,是武警霍林郭勒市森林中队的一名班长,为了体现他聪明智慧,战友们都亲切的喊他“诸葛”班长,他对这个称呼还满高兴的。“诸葛”工作卖力,完成任务出色,平时爱说笑,幽默感十足,按理说这类型的人,很能惹女孩子喜欢,可我们的“诸葛”班长到现在都二十六的大龄青年了还是孑然一身,因为别看平时侃大山无人能敌,可一见到女孩子就脸红心跳,简直就是霜打的茄子——蔫了,更别说与女孩子“亲密接触”了。他长的挺帅,笔直的军装里透着军人的阳刚本色,但就是不会揣摩女孩子的心思。  相似文献   

11.
历时一个月的调查结果证实了我们的判断,我们进入一个姑且称为“新好班长”的时代。一批具有新好班长基因的战士走上班长岗位。调查第一题,提起班长,有53%的人第一时间会想到“一位可亲可近的兄长”,票数远超“任劳任怨的军中之母”(99票)。班长的虚拟身份发生变化。传统好班长“军中之母(父)”形象的认同感在降低。由军中之“母”  相似文献   

12.
会操的笔画     
会操就是这样一个词语。新兵第一次从班长那儿听到“会操”时,心里十分紧张。会操,对他们来说,就是一次考核。有关会操,班长说得最多的是两句话:“不好好训练,看你会操时怎么办?”和“你们得好好训练,要不然会操时给班里抹黑, 可有你们受的!”这两句话指向同一个意思,给兵们紧发条呗!新兵呢,新兵总觉得“会操”这词根本就是一条狗,一条追得他们神经高度紧张、气喘吁吁的狗。  相似文献   

13.
在他们眼里,班长等同于一个自己认可的形容词。名词班长在这里是形容词班长——用形容词修饰的班长。用一个词形容班长,其实是概括班长身上的最闪光点(“伟大”)或者最需要注意的地方(“自私自利”)。以下是调查中,战士选用频率较高的形容词。  相似文献   

14.
他是大家心中的“好班长”……地方党委、政府每年开展的“好班长、好班子、好助手”评比竞赛中,他多次当选“好班长”;在河南某预备役防化团“庆八一文艺晚会”上,他的故事被编成快板《夸夸我们的“好班长”》……  相似文献   

15.
班长和他的朝鲜族士兵吴晓干杨罗玉“是母亲给了我生命,把我带到了这美丽的世界;是班长教我怎样做人,认识了这美丽的世界。在我当兵的历史里,班长就是我心目中最敬佩的人……”在一次演讲会上,37351部队朝鲜族战士赵光军操着不太流利的普通话满怀深情地讲述着他...  相似文献   

16.
为加强班长队伍建设,1996年总部下发了《加强班长队伍建设若干规定》。在军队院校,如何贯彻《规定》,抓好基层学员队班长队伍建设,我们认为关键要提高“一个认识”,抓好“三个环节”,力戒“四种倾向”。 1 要把抓好学员队班长队伍建设当作加强院校基层建设的基础工程来抓  相似文献   

17.
战争年代,一个班就是一个顽强的战斗单元,和平年代,一个班是一把攻坚执锐的“尖刀”。班长,作为官兵上传下达的纽带和桥梁,他们的所思、所想、所感,他们的能力、素质、水平,他们的地位、职责、使命,经历了怎样的传承和变迁?每个时代的班长都有着不同的经历。从记忆的年轮中刻下对班长的印记,是曾经当过班长的军人们一个永恒的话题。  相似文献   

18.
新时代的“新好班长”是被贴上标签的“80后”和传统好班长的“混合体”与“化合物”。他们仍然扮演着“军中之母”的角色,只是有了新的形式和内涵。新好班长不用像老黄牛那样也能赢得尊重,不用整天端着架子板着脸不苟言笑也能建立威信。新好班长阳光、率真,在讲究共性的集体里有着自己的个性。他们用人文关怀构建个人品牌。他们工作上干得开、生活中玩得开、放得开。独特的精神气质和清新的工作作风构成新时代好班长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19.
“露脸班长”柳兴斌入伍后,注重以“当兵不吃苦”不叫尽义务”、“武艺练不精,不叫合格兵”的口号激励自已。练军姿,一站就是一小时,牛蝇叮在腮帮上,血顺着脖子淌,他两眼圆瞪;一动不动;练射击,他测方向、算密位、定诸元、调平衡……在炮位上一琢磨就是一中午,终于练就了在火炮有效射程内弹无虚发的硬功。很快,柳兴斌当上了师外事表演班的班长。在几年的外事表演中,柳兴斌与战友们以标准的队列动作和精湛的操炮技能,先后赢得了朝鲜、伊拉克  相似文献   

20.
“新班长”如何与“老成员”共事●魏平安随着装备技术的不断加强,基层部队直至师团班子中年龄大兵龄长军衔高资历老的行政、技术干部所占比例愈来愈大,相对来说,担任“班长”的政工干部年轻资新。“新班长”如何与“老成员”团结共事,已成为当前加强班子建设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