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张帆 《中国军转民》2023,(20):104-105
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根本政治立场和鲜明特征,应在实践逻辑中深刻把握其精髓要义。从实践价值来看,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有利于夯实党的执政基础,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体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方向,为世界人类发展提供了中国经验。从实践要求来看,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在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中,实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2.
“全面建成世界一流海军”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在海军建设与运用领域的生动体现和具体展开。其理论逻辑是建立强大的人民海军;历史逻辑是向海而兴、背海而衰,不能制海、必为海制;实践逻辑是坚持为战抓建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中国式海军现代化。  相似文献   

3.
纵观历史与现实,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就得益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革命时期和建设时期,学习俄国和苏联的先进思想;在改革开放时期以及新时代,总结其他各国发展现代化历程中的经验和教训,最终认识到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必须走自己的路,也就是要走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道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道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道路以及走和平发展的现代化道路。本文基于历史和实践的双重维度科学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具体意蕴,对于正确理解和深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世界各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中国式现代化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民立场,也在兼具世界各国现代化的普遍特性中彰显出独特之处。因此,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既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也要遵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要求,一定要认识到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主体性地位,在时空的追寻中秉承党的初心使命、在理论的思索中坚持人民至上的本质色彩、在意义的构思中懂得辉煌成就的人民智慧。  相似文献   

5.
思想政治教育是建成教育强国的重要内容和必要要求。党的二十大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地位。中国式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逻辑体现在长期探索和实践的基础上同向而行、继承发展和与时俱进的发展历程和重点突破。中国式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逻辑体现在价值定位和实践指向,它以国家领导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思想,以人为本是根本立场,高质量发展是基本要求,守正创新是发展灵魂。中国式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逻辑体现为全方位统筹全局,聚焦德育主题,坚持高质量的发展方向,推动科技相融合的创新变革。  相似文献   

6.
詹欣 《中国军转民》2023,(12):34-35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具有鲜明的人民底蕴,从生成逻辑看,肇始于马克思主义的人民立场、扎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锻造于党秉承为民初心的百年奋斗历程。从命题论域看,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描绘着“人民至上”的斑斓画卷。  相似文献   

7.
在 2 0世纪世界历史进程中 ,发展中国家现代化普遍面临道路选择问题。在当代中国 ,虽然在共产党领导人民夺得政权后即已从根本上解决了现代化道路之争 ,但由于世界现代化进程特点、国际环境变化及与之相关的国际学术思潮和国内思想政治斗争背景 ,直到最近 2 0年 ,现代化道路选择仍是一个不断被提起的话题。江泽民同志最近在英国剑桥大学的演讲中指出 :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 ,“源于现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 ,也源于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形成的优良民族传统 ,因而具有历史的现实的充分依据和牢固基础。”立足于时代发展要求和中国实际 ,着重从…  相似文献   

8.
党的二十大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共产党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抉择,是中国共产党基于国家的基本国情、历史文化传统、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念作出的必然选择。和平发展道路既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现实需要,也符合世界发展规律。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中寻求自身的发展,又用自身的发展来更好地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坚持和平发展道路,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的外交理念,真实表达了中国人民愿同世界各国人民共同推进人类进步事业的崇高追求。  相似文献   

9.
柏林大学模式在19世纪后半期引发了关于科学研究的"世界运动",而其后建立的现代化大学并不是柏林大学模式的简单复制。通过对柏林大学与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的个案研究,探寻英德现代化大学制度演进的逻辑;并将德国现代化大学制度演进逻辑概括为以科研为中心的政府内生型制度逻辑,将英国现代化大学制度演进逻辑概括为以教学为中心的传统内生型制度逻辑。最后,分析英德现代大学制度演进逻辑迥异的原因并得出其历史启示。  相似文献   

10.
谌力  武智 《政工学刊》2023,(10):5-9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执政党,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中国式现代化,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因此,我们有必要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视角分析理解中国式现代化,读懂中国式现代化背后的深层逻辑。  相似文献   

11.
《政工学刊》2023,(7):96-96
近年来,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相继推出了习近平在地方工作的采访实录。《政工学刊》第一时间跟进报纸连载和图书出版,围绕发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孕育发展过程,揭示这一伟大思想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刊登了系列文章。通过阅读这组文章,从习主席的成长经历中感悟人民领袖的优秀品质、工作作风和人格魅力,进而更加坚定地信赖核心、忠诚核心、维护核心。  相似文献   

12.
习主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深入学习和领会习主席这一重要论述,对于我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增强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牢记强军目标、献身强军实践的高度政治自觉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3.
<正>习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展现了现代化的另一幅图景,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路径选择,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中国式现代化是世界现代化史上的伟大创造,为人类探索现代化道路提供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具有重要的世界意义。一、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终结了“历史终结论”中国式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正确方向,  相似文献   

14.
从逻辑运思来看,草原核心文化演绎著从行为思维到概念思维再到知性思维的历史图景。也正是在这个思维的自我否定的历史进程中,草原核心文化明证了其“是其所是”、“是其然是”和“是其应是”的内在机理,获得了原初性、革新性和旗帜性的生活表征。  相似文献   

15.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依托中国独特的历史、文化、人口、资源逐步形成的现代化模式,其既具有现代化的一般特点又具有中国特色。中国实现代化基本特征表现为原创性、自主性、持续性、全面性。中国式现代化的显著优势体现为坚强的政治保障、强大的发展动力、和合的内在要求。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意义在于推动社会主义伟大复兴,打破了现代化等于西方化的认识误区,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彰显了人类文明发展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6.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崭新道路被提出来,中国共产党坚持把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发展进程同国家现代化进程相适应,将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置于国家现代化建设战略布局中来运筹,为强国复兴伟业的实现提供强有力的战略保障。中国式现代化的国防意蕴深厚,主要表现在:一是激活人才强军布局的活力,展现军队人力资源的战斗力;二是在国富民强中,孕育强军兴军的保底手段。三是萃取战斗力生成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精华;四是国防和军队建设也要走出资源节约、绿色发展新道路;第五,军队是威武之师也是文明之师、和平之师。总之,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刻内涵中必然有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深厚意蕴,必须全面加强并深刻领会强国必须强军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7.
纵观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历程,中国在现代化的道路上有独特的实践特点和个性特征。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实践的根本保障,改革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实践的动力之源,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式现代化实践的价值归宿。深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个性特征。  相似文献   

18.
不同国家和民族的生存环境和历史发展的差异 ,决定其社会结构、文化心理结构和哲学思辨传统的区别 ,从而产生了不同的战略文化特点 ,并从根本上对各国海军运用理论产生不同的影响。中国的战略文化传统以“和”为最高价值取向 ,它决定了甲午战争前后北洋海军建设和运用的基本思路和模式。中国战略文化传统的历史局限性是导致北洋海军败殁的重要原因 ,但中华民族善良平和的民族特性不应因此而埋没其光辉 ,中国战略文化传统的优秀一面也同样不应当被埋没。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后 ,中国在以一种中国式的战略文化逻辑 ,引导自己的“和平崛起” ,引导世界的共同安全。中国一以贯之的和平传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辉煌 ,即使是在反思北洋海军覆殁的命运时 ,也不应当以偏概全。  相似文献   

19.
<正>习主席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概括提出并深入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其中将“如期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加快把人民军队建成世界一流军队”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要求,这是党的二十大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是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重大理论成果。在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的指引下,将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置于中国式现代化整体框架内来探讨,能更精准地把握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重大意义、理论内涵、战略地位、历史脉络与推进方法,为我们继续深化拓展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认识层次、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南。  相似文献   

20.
中国式现代化基于唯物史观的科学指引,既跨越了资本主义现代化发展模式的“卡夫丁峡谷”,又全面彰显出自身的独特优势。其领导力量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对资本主义现代化自发发展模式的超越;价值基础是坚持“人民至上”,是对资本主义现代化“资本至上”价值观的超越;自然观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是对资本主义现代化“征服自然”发展范式的超越。以唯物史观为出发点探究中国式现代化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超越性,不仅有利于从学理方面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科学体系的真理性,也有利于我们增强坚定不移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思想自觉和实践自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