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1]当前,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机遇和挑战接踵而来,问题复杂程度和解决问题的难度前所未有,面对国际局势的变化和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引。党的二十大召开,更是旗帜鲜明的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三次飞跃的科学论断,历史机遇与现实需求相契合,必将迸发出新的时代伟力,引领中华民族朝着第二个百年目标奋勇向前。  相似文献   

2.
努力建设保障打赢现代化战争的后勘、服务部队现代化建设的后勤和向信息化转型的后勘,是现代后勘“三大建设任务”。全面推进战时财务、信息财务、高效财务建设,是适应现代后勤“三大建设任务”的客观需要,应瞄准迅即能战抓准备、聚焦体系能力促转型、紧贴供应管理谋发展,建强能打胜仗的战时财务、科技主导的信息财务和服务部队的高效财务。  相似文献   

3.
军事政治学是运用政治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军政现象,以探求军政关系发展规律为目标的一门军事学与政治学之间的交叉学科。当代世界存在的三大军政关系实践形态及其理论依据各具特色。正确评价军政关系必须确立和遵循客观的评价原则和方法,不断总结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军事政治学理论,积极构建和发展中国特色的军事政治学,并充分发挥其学术功能和作用。  相似文献   

4.
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简称“双高计划”)的重要定位决定了必须加强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筑牢基层党组织基石,提升党建领航发展能力作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先导工程,积极探索推行深度融合发展的“一三七”基层党建工作模式,着力打造基层党建“升级版”,为加快推进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相似文献   

5.
信息与文摘     
高等教育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处于世纪之交的中国高等教育正面临着国际高技术飞速发展的挑战与国内教育投入严重短缺以及经济体制转轨未到位所带来的困境的矛盾。中国高等教育应有效实施以下三大战略,充分利用机遇,迎接挑战。一是针对我国生产力水平,国家确定高等教育在总体上持“低重心、高质量、高效益”的发展战略无疑是正确的,但必须同时采取“在高技术领域内  相似文献   

6.
新时代“枫桥经验”是中国式基层社会治理的重大经验,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彰显着中国式基层社会治理的独特优势和强大活力。本文从池州市丁桥镇的实践出发,分析该地区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成功经验,坚持党建引领推动社会治理实效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多元共治的社会治理方式等,以新时代“枫桥经验”助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智能化战争形态加速演变,为新时代陆军装备建设带来严峻挑战。必须充分认清陆军武器装备建设智能化转型形势任务,正确把握智能化陆战的基本内涵、典型特性和能力要求等需求牵引,科学确立陆军武器装备体系智能化转型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加快推进陆军武器装备体系智能化建设发展,为新型陆军“迈向智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进行质量体系认证,既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需要,也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我所在1996年10月获得“中国新时代质量认证中心”颁发的质量体系认证合格证书后,又于今年3月顺利通过了新版国军标的换证工  相似文献   

9.
“大思政课”建设是推动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程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进一步构建“大思政课”育人体系,必须坚持守正和创新,在全面理解“大思政课”深刻内涵的基础上坚守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主渠道,坚持促进多主体合作育人,以建立“家校社”联动机制为目标基础,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导向。在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之间建立桥梁,促进“大思政课”育人体系构建的实践路径的实现。  相似文献   

1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定位是胸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在辩证理解百年变局的机遇与挑战基础上,对我国当前发展阶段作出的科学论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既有历史的依据,同时建立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迎来了社会主要矛盾的历史性转变上,中国的综合国力、国际地位全面提升,我国在国际社会中愈发扮演着建设性的作用。科学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三重维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如果说汉阳兵工厂因“汉阳造”步枪被誉为中国民族工业先驱的话,那么建设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建设摩托”可谓是成功地开创了我国“军转民”的先河。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建设集团公司抓住了改革开放这个大好机遇,走“军转民”道路,以民养军,发展民用产品,...  相似文献   

12.
根据火工品“三大规范”编制工作实践经验,介绍了企事业单位开展“三大规范”工作的程序,“三大规范”体系构成的条件和特点,火工品“三大规范”编制项目设置思路,以及做好“三大规范”编制工作的体会。  相似文献   

13.
《政工学刊》2002,(3):47-48
江总书记的“七一”重要讲话 ,为院校政治理论赋予了新的重要内容 ,也为“理论教学课堂、社会实践课堂和业余生活课堂”三大课堂教学体系的发展和完善提供了重要契机。只有坚持与时俱进、努力创新的精神 ,利用三大课堂教学体系 ,培养自觉实践“三个代表”的一代代学员 ,才能进一步增强政治理论教学的时代感、先进性和有效性 ,开创政治理论教学的新局面。适应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要求 ,保持三大课堂教学体系的创新性(一 )用新视角解读新理论。“七一”重要讲话 ,通篇贯穿的灵魂和主线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就要求我们要以“三个代表”重…  相似文献   

14.
江泽民的“三个代表”思想 ,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 ,科学地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全面涵盖了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各个领域和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建设各个方面 ,充分体现了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 ,是一个创新的理论体系 ,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丰富和发展 ,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丰碑。马克思、恩格斯曾经指出 :“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① 在民主革命时期 ,对于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 ?中国革命的道…  相似文献   

15.
军事法规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有力支撑。我军的军事法规体系是伴随着人民军队的建立、发展、壮大而不断建立完善的。2011年5月,《中央军委“十二五”期间立法规划》明确了“十二五”期间军事法规体系建设的发展目标。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再次强调“健全军事法规制度体系,探索改进部队科学管理的方式方法”。这就为中国特色军事法规体系的发展描绘了新的愿景。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八大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国防和军队建设也进入了新时代。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将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战略的发力,也为国家战略体系的成长完善提供了动力基础。军队人才培养使用是军民融合发展最深层次、最具牵引性的领域,也自然存在于军民融合发展国家战略体系之中。  相似文献   

17.
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十分重视海防建设,在认真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制定了海防建设战略规划。新中国海防建设走过由海防体系的初步建立(1949—1956年)、海防建设事业在曲折中发展(1956—1976年)、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发展(1978—2012年)、新时代的发展(2012年至今)四个阶段。在此历程中,建立健全了陆、海、空一体化海防体系;完成了党和国家赋予的重大使命任务;为发展我国海洋事业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反击外来侵略,捍卫了海疆主权和国家领空、领海安全,维护了祖国统一。新时代中国海防建设将以习近平大海洋战略、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等重要论述为指导,从国家战略高度构建海陆统筹、全国一体、全民参与的新型海防体系;构建新时代强大的海防力量体系,提升整体作战能力;完善军民深度融合机制,增强海防力量整体防卫管控能力,建设强大稳固的现代海防。  相似文献   

18.
<正>今年是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倡导的双拥运动80周年。80年来,拥军优属、拥政爱民优良传统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党的二十大强调要“发展人民战争战略战术”“巩固发展军政军民团结”。新的征程,我们要按照党的二十大部署,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扎实做好新时代双拥工作,不断增强军政军民向心凝聚力、奋进团结力、战争制胜力,为巩固提高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为推进强国强军汇聚强大力量。  相似文献   

19.
姜辉 《政工学刊》2020,(3):82-83
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上、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也具有重大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中国文化更加生机勃勃,不断为人类文明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我们要深入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重大意义,坚定信心、奋发有为,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展现出更加强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论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根本方法,构建了一个科学开放的方法论体系,为各门社会科学的研究提供了基本原则和合理途径.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是新时代中国特色军民融合理论的丰富与发展,体现了党和国家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论的灵活运用,这对新时代中国国防经济建设的研究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时代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