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李顺昌的爱人同他闹离婚啦!”这消息在李顺昌和他爱人的工作单位——电子工业部石家庄第十三研究所传开以后,不少人惊讶、摇头。人们都了解,李顺昌在部队团卫生队当了4年卫生员,退伍后来到研究所门诊部当外科医生。他和王素芳结婚8年,夫妻恩爱,相敬如宾,平时连脸儿都没红过,打什么离婚?肯定事出有因。  相似文献   

2.
队长和嫂子结婚八年了。队长身材挺拔,皮肤黝黑,十足的军人气概。嫂子娇小玲珑,温柔贤慧,十足的小鸟依人。夫妻恩爱,甜蜜如初,是学院有口皆碑的“模范家庭”。当我们这帮小女生笑问嫂子爱情灵药时,嫂子有些害羞但甜甜地笑了……五年前,队长在野战部队任连长,嫂子是县广播站播音员。夫妻俩聚少离多,家中一切事务都  相似文献   

3.
去年3月6日晚,河南民权县杏堂乡某村头一处小院里,昏暗的油灯下,香烟缭绕,一个赤膊的中年男子手舞足蹈捉鬼驱邪,一对青年夫妻拜倒在他的脚下……这对青年夫妻就是小院的主人,都是村里的基干民兵。他俩结婚三载。夫妻恩爱,但不尽人意的是,没有孩子。为治疗不孕症,夫妻俩从乡村到省城,四处求医问  相似文献   

4.
守望永恒     
在山东省陵县赵家村,村里人或过往的行人,经常看到这样感 人的一幕:一位八旬老太依门拄杖,默默凝望着60多年前,为丈夫 出征时送别的大槐树,期待着丈夫归来…… 老人姓张,当地人叫她张氏或张奶奶。张氏出生在陵县张家村, 年轻时是十里八村有名的巧媳妇。她19岁那年嫁到邻村一赵姓人 家。丈夫赵大奎是个厚道快乐的小伙。婚后,大奎非常体贴照顾妻 子,虽然是战乱时期,生活困难,但夫妻恩爱,其乐融融。后来,在一 位亲威引导下,大奎参加了抗日游击队。1943年初春一个雨雪霏霏 的早晨,赵大奎随队伍开拔到外地作战,那时小两口才结婚5个月, 大槐树下的分别给张氏留下了永恒记忆。大奎离家不久就在一次战 斗中壮烈牺牲,年仅22岁。由于当时消息不灵,加上游击队有所顾 虑,使张氏和家人一直蒙在鼓里。而分别那天的一幕便定格在老人 60多年的记忆中了。张氏回忆说,当时大奎与张氏在那探大槐树 下,夫妻二人执手相看泪眼,丈夫一再温情嘱托:“好妹子,家就交给 你了,等打走鬼子,俺一定回来给你盖新房,过好日子……”  相似文献   

5.
王媛媛 《政工学刊》2006,(11):29-29
思想工作说到底是做人思想教育、转化、引导工作,而人的思想受其个性的影响,表现出鲜明的个性特点。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社会经济成分的多样化,社会意识形态的多样性,使人们的思想观念、个性特点发生了变化。因此,只有把握了人的个性,才能增强思想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一、要承认人的个性。个性通常是指人与人之间性格的差异性。应该说,个性人人都有,显隐不同而已首先,个性,是人的一种基本特性。哲学上,通常把人分成两种,一种是抽象的人,一种是具体的人。所谓抽象的人就是人的共性特点的抽象概括。抽象的人,在生活中是不存在的。…  相似文献   

6.
“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的思想观念的变化,必须把人放在市场经济这个大的背景之下,通过合理的逻辑起点运用综合的方法,得出科学的结论。 首先,研究现实经济关系中的人。社会活动是人的有目的活动,社会历史是人的活动的历史。马克思主义认为,我们所研究的人,不是思辩的观念的人,不是抽象的自然人,不是处在幻想与世隔绝、离群索居的人,而是现实的人,是在一定条件下进行活动的、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发展过程中的人。研究人及其思想行为,必须把人放在  相似文献   

7.
“以人为本”是指一切历史创造活动 ,都要以人为前提 ,以人为基础 ,以人为动力 ,以人为目的。概括起来 ,就是以人为中心 ,一切为了人 ,一切依靠人 ,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对“人”的理解是正确把握“以人为本”的关键。第一 ,“以人为本”中的“人”是一个具体性的概念。现实中的个人是马克思所理解的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出发点 ,也正是这一点 ,将马克思“以人为本”的思想与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哲学划清了界线 ,也同人道主义划清了界线。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抽去人的具体的社会关系和历史条件 ,仅把人看作生物学意义的存在 ;人道主义企…  相似文献   

8.
人的现代化包括素质能力现代化、社会关系现代化和思想观念现代化。人的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前提,也是社会现代化的目的,社会现代化需要依赖人的现代化来体现。人的现代化化的内涵是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在实现人的现代化过程中必须注意人的现代化的全面性、过程性和民族性。  相似文献   

9.
论江泽民教育思想中人的全面发展意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注人的全面发展是江泽民的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教育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素质教育是实现人的发展的必经之路 ,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途径  相似文献   

10.
人是社会的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因而人具有广泛体现其社会本质与发展内涵的多方面的需要。人的需要具有广泛性和无限性的特点,人不仪有物质需要,而且有精神需要。人是文化的存在物,人决定文化,文化反过来又塑造人。马克思认为人的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和谐的发展,而和谐发展的人,必须是全面发展和个性丰富高度统一的人,是具有自由个性的人。和谐人性理论是建设和谐文化的基础,建设和谐文化需要和谐人性理论做前提。  相似文献   

11.
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应当包括以人为根本目的的发展和以人为根本资源的发展两方面的意义。首先,从以人为根本目的来看,第一,人的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终极目的。我们的一切社会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都是为了人,不是为了活动而活动,为了发展而发展。第二,人的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要检验社会生产方式是否获得了发展,是正发展还是负发展,关键要看人的素质是否提高、人际关系是否升华、人和自然的关系是否和谐。我们只要全面系统地考察人的变化就能判断一个社会发展状态。也就是说,人的发展度就是社会发展程度的标志,人的发展状态就是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的标志。  相似文献   

12.
快乐人生     
无论生得多美丽,爱情不见得比别人顺利。爱情长长久久的,往往是属于相貌比较寻常的人。与众不同,势必要付出代价。两个人有两个人的甜蜜,一个人也有一个人的自由,一个人虽然寂寞,有时候却胜过两个人的痛苦。婚姻不是爱不爱的问题,而是到底可不可以共同生活。爱情需要制造浪漫,浪漫才能创造回忆。想念一个人是不需要借口的,触  相似文献   

13.
正在位于中蒙边境的六师北塔山牧场,有这样一位家喻户晓、受人尊敬的人,他被牧职工群众亲切地称为"佳克斯乌路——哈萨克人民的好儿子"。他是一个对事业入迷的人,是一个勤奋的人,是一个肯于吃苦的人。他就是全国劳动模范、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李梦桃。"人应该有奉献精神,尤其是年轻人,  相似文献   

14.
人是管理的主体和决定因素。后勤管理其实质是对人的管理,要做好后勤管理工作,关键是做好人的工作。这也是做好武警后勤工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对干渴的人,雷锋精神是一滴水;对饥饿的人,雷锋精神是一粒粮;对寒冷的人,雷锋精神是一缕阳光;对改革大潮中的人,雷锋精神是一片绚丽的虹,是一曲温馨的青春圆舞曲。 ——题记  相似文献   

16.
贾培铎 《政工学刊》2003,(11):32-33
要做一名好官,先要做一个好人。不同国家、不同阶级对人的评价标准不一样,甚至是大相径庭。我们讲的理想人的评价标准主要是从两方面讲的:一是对国家、对民族、对众人有突出贡献的人;二是有高尚美德的人。这两者是密切相关的,具有高尚美德是做一名理想人的基础。一个人要对国家、对民族、对众人有突出贡献,没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才能是不行的。所以说,高尚  相似文献   

17.
“人”字,一撇一捺,简单却深邃,朴实亦伟大,厚重且悠远。人,能劳动,能思维,能够创造生活。这是人的标准,人的概括。它告诉了我们人所意味的究竟是什么。每个人都应该明白,第一要做人,第二要成为人中的花朵。然而,在这个世界上,最难写的字就是人字。  相似文献   

18.
思想政治课的对象是人的精神世界,即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就决定了思想政治课必须坚持用高尚的精神塑造人。 首先,是由德育教学的特殊性决定的。思想政治教育属于人文教育,它是人格的教育和心灵的培养,其落脚点是塑造人、教育人、培养人。从培养人的角度看,在德、智、体各育的诸关系中,德育处于首要的地位。一方面,德育能保证人才培养的正确政治方向,对其它各育起  相似文献   

19.
正在马克思主义法哲学产生以前,哲学家和法学家多数把法作为目的。康德法哲学则强调:在法的视野中,人是目的而不是手段,是主体而不是客体。马克思充分肯定了这一观点,并进一步总结:"人是人的最高本质""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从根本上肯定了人的主体地位和人的价值。马克思在《论犹太人问题》这一名篇中提出,要把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还给人自己",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里明确要求必须使人从宗教、国家、法律向人的回  相似文献   

20.
人往高处走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早已成为中国人做人的至理名言。它告诉人们,人往高处走与水往低处流一样,是顺理成章、不可违背的。水往低处流,不难理解,可以说是自然界的一种规律。人往高处走,这个“高”指的是什么呢?用世俗的观念来讲,大约指的是人的身份和地位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