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原则是教学规律的具体体现 ,语文教学原则是语文教学的思想行动指南。目前对语文教学原则的认识仍很不深入 ,作者认为“活”应成为语文教学的一条基本原则。本文分别从方法灵活、思维活跃、气氛活泼、活用教案几个方面对活的内涵做了阐述  相似文献   

2.
语文教学必然要涉及到语文课的本质与属性,看来似乎是个人人皆知的问题,但真正上升至理论层面来阐释,却又是难下定义的.尤其是面对职业教育基础课的语文教学而言,不是语文课本质属性是什么,而是我们面对着职校学生这样的群体最需要语文课的何种本质与属性来解决教育中的矛盾,实现教育目标.有人说语文的本质是言语性,还有说工具性、知识性、基础性、综合性、实践性、人文性等等,也许这是解构主义多元共生的观点.但是面对着语文课这么庞杂的内涵,又面对职校学生这样一个庞大特殊群体.职业教育的语文教学为实现教学大纲中所提出的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为目的,建构以人文关怀为主线的语文教学,应该说是现代教育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3.
目前教改的呼声-浪高过一浪,语文教学更不逊色.语文教师人人在创新,个个在探索,但到底如何改,哪种方法更有可行性、操作性,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众说纷纭.但改革的成败应以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益为标准.那么如何上好一堂语文课呢?  相似文献   

4.
<正> 作文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尺度,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出“重头戏”并不那么好唱,甚至连一些颇有经验的语文教师也慨叹作文课难上,一堂作文课,常常是在一片长吁短叹中度过。有的学生竞然把作文课说成是“吃忆苦饭”。 教师难,学生苦,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表现出对作文缺乏兴趣。如何激发学生兴趣成了作文教学的当务之急。 激发学生兴趣的方式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近几年来的教学改革涌现出不少行之有效的方法,这是很可喜的。不过,我认为一种简单易行切实可靠的手段被大家忽视,这就是作文教学要“加速反馈”。  相似文献   

5.
探讨了“文”与“道”的内涵和二者的关系 ,分析了五十余年来语文教学在育人方面的失误 ,提出在成人语文教学中要正确认识“道” ,立足于教材 ,立足于学生实际 ,“因材施教” ,采取“以文悟道”“因道学文”的方法 ,真正发挥出语文教学在成人素质教育中的独特功效。  相似文献   

6.
小学语文的教学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的能力.但是在我们的教学中,还存在着偏重写的训练,忽视其他方面训练的现象.须知,语文课的第一任务是让学生学习语言.而读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熟读、背诵,使书面语言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因而教学必须重视朗读的训练,加强对朗读的指导与训练.  相似文献   

7.
<正> 课文教学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习教材的全过程。学生在这个过程中,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语文的基础知识和将语文知识应用于实践的基本能力。 正象一切过程都有“开始——发展——结束”三个相连的阶段一样,课文教学也有自己的环节。《大学》有云:“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如何才能使课文教学的环节排列得“近道”一些呢?长期流行的程式是:解题——介绍作者和时代背景——讲解字、词——分层划段——分析——归纳主题思想和写作特点——布置作业。但实践证明这个程式并不“近道”,甚至有些“叛道”,因为并非篇篇都得有以上环节。然而目前不少教师,仍把这个不体现教学规律的程式,当作规律应用于一切课文,结果形成了僵硬的“程式化”。任何教学过程,都是教与学两方面的协调运动的过程,语文的课文教学也不例外;而从上述程式  相似文献   

8.
作文水平是体现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主要标志,作文教学的现状如何呢?一方面教学效率低,质量上不去;另一方面作文成为学生的"包袱",学生写作能力较差,水平较低.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本的原因是学生思路狭窄,思维僵化,视作文为畏途.可以这么说,"思路狭窄,思维僵化"已成为制约学生写作水平提高的瓶颈.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笔者以为在作文教学中只要紧紧抓住激"活"学生思维这把钥匙,有计划、有步骤、有针对性地进行系统训练,就能开启学生文思泉涌之门,学生作文水平就能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9.
开展军史党史教育对军队政治工作发展史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教学定位上,要进一步认清军队政治工作发展史的教学作用;在教学方法上,要进一步拓展军队政治工作发展史的教学渠道;在教学实施上,要处理好“史”和“论”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新世纪需要新型人才,新型人才必须具有创新能力.语文教学要发展,就必须坚持以培养创新能力为语文教学发展的方向.创新是思想内容与观念上的创新,没有创新就没有语文教学的立足之地.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这就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我们在教学中谈尊重生命不仅指尊重学生的人格,而且指尊重学生的创造欲望.因此,有生命的教学,首先要求课堂教学是一种创造性的教学,而非为了应试而进行的各种训练.它强调在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鼓励,相互沟通,彼此启发,共同分享与协作.……  相似文献   

11.
科学的教学方法对提高任职教育质量至关重要。“五步教学法”(理论授课重在“实”,案例教学重在“新”,作业实践重在“练”,研讨发言重在“活”和考核点评重在“严”)是对任职教育教学的科学总结。  相似文献   

12.
<正>培养中学生什么样的语文能力,是一个带方向性的大问题.它决定了中学语文教学的知识走向、智能含量及对其它学科的影响能量.从一定意义上说,它也决定了语文教学的成败.  相似文献   

13.
<正> 要追溯我国古代语文教育的源流,首先应明确语文教育的含义。蒋仲仁先生指出,“语文这个词用于教育,它的含义是:语,口头语言;文,书面语言,合而言之,语文。……语文教育也就是语言教育”。这一说法给了我们应有的启示。语文教育的内容其实十分广泛,其中有“听”与“说”的因素;有“写”与“读”的因素。“写”又关联文字、文章及其书写,“读”又关联阅读、朗读与分析、理解。本文的目的就是考察自原始社会到春秋战国时期与上述内容有关的诸种因素,并以此来推究我国古代语文教育的源头。  相似文献   

14.
<正> 叶圣陶先生曾经讲过:“老是拘囿一隅,从教法谈教法,就教材论教材,一味小打小闹,怎能够实现语文教改的目标呢?”这启示我们:语文教改应立足于根本,我们应对语文教改有个整体的、宏观的、长远的思考,建立起符合新时代发展大趋势的语文教学体系。我认为:这种教学体系的建立应以课堂教学结构改革为基础。应把视线转移到课堂教学结构的改革上来,建立起科学的课堂教学结构体系。 所谓结构,是指事物各个组成部分的搭配和排列。课堂教学结构,是指组成课堂教学的各部分的搭配和排列。我国课堂教学结构形式发端干赫尔巴特的“四段论”。到了五十年代,则是苏联凯洛夫教育学的“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巩固新深——布置作业”的“五环节”的基本模式。这种模式长期在我国教学界占着统治地位,施教者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则被视为大逆不道。这种课堂教学结构的弊病,在于以教师为中心,以传授知识为目  相似文献   

15.
<正>按系统论的观点,单元教学作为一个系统,它的优化教学的“目的性”,不仅要依赖教师、学生和教材这三个最基本的要素或子系统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和谐“共振”来完成,并且要通过教学过程一系列相关联的步骤,经过科学的组合,形成的一个动态的教学流程来实现。因此,从中学语文单元教学的原则和特性出发,选择以定向控制、信息传递、反馈调节为机制的“目标——施教——评价”单元教学程式,是调动教师、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发挥教材优势,使教学过程更加科学化,从而取得教学“增值效应”的良好途径。  相似文献   

16.
作文水平是体现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主要标志,语文学得好不好,从写作能力上就能看出十之八九。现状如何呢?一方面作文课的教学效率低,质量上不去;另一方面作文成为学生的“包袱”,硬着头皮应付教师,因而导致学生写作能力较差,水平较低。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根本  相似文献   

17.
多年来,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写作一直是教育家和广大教师关注的焦点,针对中学生的学习特点,也有很多人提出了很多科学的方法;课堂中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写作灵感;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观察社会和生活,开阔其思维;给学生以充分的自由,想写什么就写什么,诸如此类.但就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而言,是要提高整个人、整个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精神文化层次,在此意义上,无论是阅读还是写作,都应实实在在.搞好中学作文教学,对于中学生有直接的指导意义.所以,有必要对作文教学进一步探究.  相似文献   

18.
<正>教师为了上好一门课,课前要做一系列的准备工作,这些准备工作,统称为备课.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基础,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数学专业基础课教学的备课工作,笔者认为应该做到“双三备”——前期“三备”和后期“三备”.前期三备包括备课程、备教材、备学生,后期三备包括初备、细备、精备.  相似文献   

19.
<正>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教学应“逐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常言说“施教之功贵在引导,妙在开窍”。而探究性学习,就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研究探索的方式自主的阅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性学习的能力应从以下几点人手。  相似文献   

20.
<正>《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新时期推普工作已由50年代的“大力提倡”阶段进入“大力推广、积极普及”阶段.本世纪要实现普通话成为宣传语言、工作语言,教学语言、通用语言的目标,必须加大“推普”力度,尤其要加大师范院校的推普力度.教师口语课的开设则有力地促进了师范院校的“推普”工作,使师范院校的“推普”工作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