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由于自身地理条件要求和二战中遭水雷封锁的痛苦记忆,日本海上自卫队从建立之日起就将提升扫雷能力作为其重点发展目标之一,50年来一直在谋求建立一支强大的扫雷部队。目前海上自卫队扫雷部队包括2个扫雷群、1个航空队和7支地方队,共装备各型扫雷舰艇近40艘、扫雷飞机12架。其扫雷能力之强已为世界所公认,并曾在1991年海湾战争中到波斯湾海域参加扫雷作业。 近年来,水雷武器发展迅速,进步显著,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单纯靠感应舰船声音和磁  相似文献   

2.
MH-53E扫雷直升机 MH-53E扫雷直升机绰号“海龙”,是美国海军装备的一种扫雷直升机。 MH-53E“海龙”是由CH-53E“超级牡马”直升机改装而来。改进后,“海龙”变得更大更重,体重达到21吨,载重能力有了很大加强——它可以一次搭载55名士兵或是吊装16吨的物资。 根据美国海军的要求,西科斯基直升机公司把MH-53E“海龙”改装成一种多用途扫雷直升机。执行任务时,由两名驾驶员负责操纵飞机和搜索目标,其余的1~6名机组成员操作Mk105型扫雷具、ASQ-14旁侧扫描声纳以及Mk103型机械扫雷系统,执行不同类型的扫除水雷任务。  相似文献   

3.
澳大利亚防御工业公司为海军实现应急反水雷计划研制了新型扫雷与监视系统。该系统是一套综合性反水雷系统,它包括航道监视、便携式消磁检测、非接触扫雷具、接触扫雷具遥控扫雷以及反水雷指控系统,为澳海军有效地执行反水雷作战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相似文献   

4.
针对预案作战方式在扫雷作战过程中无法兼顾作业区面积和自然条件一致性的缺陷,提出了直升机扫雷航路动态优化的方法,建立了直升机扫雷航路动态优化数学模型;在扫雷作战过程中,每当直升机进入下一搜扫线路前,结合水雷障碍区地形起伏和海流情况,根据所建模型可由扫爆水雷灵敏度和扫雷具磁场特性给出优化的直升机扫雷速度和扫雷宽度。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扫雷作战过程中能优化扫雷线路,从而能减小局部误差,提高了扫雷效率。  相似文献   

5.
1991年4月德国的反水雷编队抵达波斯湾水域,这支编队除了331B级猎雷艇以外,还有两套“特洛依卡”遥控扫雷系统——即两艘HL 351级主控艇和6艘“海豹”遥控艇,德国是惟一一个派出扫雷兵力的国家。由于大多数西方国家对非接触扫雷,特别是装备达十年之久的“特洛依卡”遥控扫雷能力持怀疑态度,所以他们更热衷于猎雷。然而,“特洛依卡”遥控扫雷系统在科威特水域联合反水雷行动中的成功表现,不仅证明了该系统卓越的扫雷  相似文献   

6.
为了避免人员的伤亡,发达国家都纷纷开始依靠无人驾驶潜水器(AUV)扫雷。日前,据德国《世界报》报道,英国皇家海军就看上了德国的一种新式无人驾驶潜水器扫雷系统——“海狐”。英国皇家海军已经向德国不来梅的阿特拉斯电子公司下了订购该型扫雷系统的订单。德国“海狐”设计了两种版本报道称,“海狐”长1.3米,重40千克,水下行进时由4台水平推进器和1台垂直推进器提供动力,其工作指令通过光缆由母舰传递。由于个头小、质量轻、动力足,“海狐”比目前其他扫雷系统速度快4倍,也许这正是英国皇家海军看上它的原因。另外,“海狐”还装备有先进超声波、回波探测器和光电传感器。因此,无论是漂在海面上的、悬在水中的,还是沉在海底的水雷,“海狐”都能轻轻松松地探测到。  相似文献   

7.
具备直升机反水雷能力的主要国家是美国,日本海上自卫队的扫雷直升机和直升机扫雷具全部是由美国进口的。此外,1993年俄罗斯在阿布扎比国际防御博览会上也展出一型直升机电磁扫雷具(外形尺寸5×3×3米,重3000千克,扫雷电流1000安培,适应拖  相似文献   

8.
法国为巴基斯坦建造的新猎雷舰有三分之二将装备芬兰开发的综合磁性和声频扫雷系统以及先进的扫雷指挥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9.
1998年3月23日,日本海上自卫队又增加了一个新的舰种——扫雷管制艇,它是由扫雷母艇“福江”号和扫雷艇“似岛”号改装而来的,这两艘艇分别作为该型艇的1号艇和2号艇。扫雷管制艇中的“管制”是指对自航式扫雷具的  相似文献   

10.
水雷技术的提高使雷工作更加困难,迫切要求包括猫雷和扫雷技术的对抗措施,仿真舰艇特征的新型扫雷系统就是问题的答案。  相似文献   

11.
1991年4月,为了扫除伊拉克在波斯湾的西北部海域即伊拉克和科威特沿岸海域布下的各型水雷,美国决定让日本派遣扫雷部队前往海湾协同排除400枚较难扫除的水雷。4月16日,日本政府向扫雷部队下达了命令,组成了由6艘舰船,511人参加的扫雷部队,并称这次扫雷活动为“波斯湾黎明作战”。 这是二战后日本第一次突破了不得向海外派兵的禁区,也是日本海上自卫队这支世界一流的扫雷部队首次公开在海外行动。 伊拉克在上述海域共布雷约1200枚,在海湾战争期间及战争结束后,美、英、法、德、意、比、荷及沙特等8国已派出30余艘反水雷舰艇和多架直升机进行扫雷,但只扫除了800余枚。日本派出的扫雷队由联合舰队第  相似文献   

12.
扫除抗登陆方水雷障碍,既是登陆作战的重要环节,也是保障三军联合破除敌抗登陆水际障碍的前提条件.根据抗登陆方水雷情况想定,研究三军联合破障中海军扫雷兵力的运用,创新性地提出了将水雷分为3种类型分别进行分析量化处理的方法,并以此建立了切合实际的海军扫雷模型.根据该模型研制的海军水雷破障辅助决策系统,可以完成已知扫雷时间、扫雷兵力和扫雷率这3个最主要扫雷参数之间的互相求解问题,为指挥员决策提供了定量的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3.
水雷技术的提高使排雷工作更加困难,迫切要求包括猎雷(荷兰海军的Middel-burg和Hydra)和扫雷技术的对抗措施。仿真舰艇特征的新型扫雷系统就是问题的答案。  相似文献   

14.
我军新型防雷装具研制成功《解放军报》2000年1月30日徐殿国、张占辉报道由第三军医大学野战外科研究所研制的新一代系列扫雷防护装具于1月28日在北京通过定型鉴定。这标志着我军单兵从头到脚有了一套性能优异的扫雷防护装具。据专家介绍,这套扫雷防护装具由防雷鞋、头盔、面罩、防护衣、防护裤组成,与世界同类产品相比,具有重量轻、穿着方便、防护覆盖面广、防护级别高等显著优点,防护功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能满足部队扫雷、防爆作业的战术技术要求。经数百次模拟试验表明,  相似文献   

15.
气枪声源是一种低频大功率声源,我国已进行了利用气枪声源作为次声扫雷具的尝试。本文就如何根据扫雷的要求来确定其主要参数—初始压力P_s、初始容积V_s及定深度等作了探讨,并对利用数值方法计算浅海次声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满足扫雷要求的P_s或V_s须在一确定范围内选择,该范围由频率、引信灵敏度、扫雷半径及海区声场分布共同决定。最后给出了在兼顾声效率及声场作用范围时决定最佳参数的公式。  相似文献   

16.
战时,布雷方所布水雷的参数设定对另一方来说往往是未知的,为了避免扫雷的盲目性,扫雷一方需要对未知水雷的性能有一定的了解.为了对待扫雷区中未知水雷的性能作出估测,目前常用的预测方法有层次分析法、灰色系统预测法和回归预测等,根据水雷战偶然性强、随机因素多等特点,通过引入德尔菲法,分析了利用该方法估测未知水雷性能的可行性,提出了确定水雷性能模糊集隶属度的方法.实例证明,其结果可为扫雷作业方式的合理选择提供参考,从而提高了扫雷的效率.  相似文献   

17.
智慧岛     
1.两艘小型扫雷艇(A艇和B艇)在一次模拟扫雷活动中,采用了一种有趣的比赛方式,即:两艇轮流扫雷,每一次扫雷的数量为1到10枚任选,任何一艘艇某次扫雷结束时两艇扫雷总数正好等于1OO枚为获胜艇。试问:(1)A艇第一次扫雷3枚,接着B艇扫雷几枚才有可能最终获胜?  相似文献   

18.
刁海龙总师简历1944年8月生,祖籍吉林省,1966年毕业于大连工学院无线电系自动控制专业,毕业后分配到第710研究所工作,先后参加或主持了某型遥控扫雷艇、某型港湾扫雷艇和遥控扫雷系统等海军装备的研制工作,曾任研究室主任、副所长、遥控扫雷系统总师等职务。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一有扫雷技术无法满足扫雷需要的现实出发,展示了国外所能提供的扫雷新技术及春在研的新产品,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今世界上扫雷技术的发展动向。  相似文献   

20.
接触扫雷具的流体动力终算是接触扫雷具设计的一个关键环节,过去一直依靠手算,计算量大而结果不准,对设计质量影响较大。实现接触扫雷具流体动力终算的数字计算机计算,是提高接触扫雷具设计质量的一个重要步骤。本文以直升飞机拖曳的沿水面定深之双舷截割爆破扫雷具为对象,用ALGOL-60语言写出终算程序,在TQ-16机上调试通过并算出结果。本程序的基本部分对于舰用接触扫雷具也同样适用。使用本程序进行接触扫雷具的流体动力终算,可以迅速、可靠和准确地得出结果,且能方便地对扫雷具各部件的结构参数进行调整以提高扫雷具的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