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张晖 《军事史林》2016,(2):35-42
"他是德国总参谋部制度中所培养出来的少数杰出之士.他冷静、敏感,与包括我在内的德军众将帅相比,他更具有第一流的战略头脑." ——古德里安 在纳粹德国发动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英等西方盟军对其作战对手——纳粹德军一日百里的进军速度和摧枯拉朽的钢铁洪流也是震惊不已.美英的将领们从军事的角度,以军人的眼光,从指挥的水准,尤为高看古德里安、隆美尔、曼施泰因三人的军事素质、职业水准和指挥风格.抛开三人为虎作伥的侵略性质,仅从他们所具有的特点、风格、素养和战绩,特别是他们对坦克战的独到理解与对坦克兵团的出色运用,美英军界称他们为纳粹的三大名将.  相似文献   

2.
风度,指人的言谈、举止、态度,它是人的内在思想、道德、修养、气质、性格的外在表现。我们经常说某人风度翩翩,或者说某人气宇轩昂,既是对其精神风貌的赞赏,也同时表明这种风度具有感染力和吸引力。因此,风度作为工作和生活中的一种美学现象,是客观存在的,是领导者个人素养修炼的重要内容。指挥军官的风度。  相似文献   

3.
刘兵会 《中国民兵》2008,(10):59-59
他模样平凡,不善言谈,但一段聊天式的交谈后,笔者立即感觉到,这是一个对人民军队有着特殊感情的人。  相似文献   

4.
李聪 《中国军转民》2023,(16):63-64
荀子的人性论思想作为其思想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学术界对于荀学争议较多的地方。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在人性问题上基于时代背景提出“性恶论”的观点,主张人性有恶,并强调通过后天的环境和教育来改变人性中恶的成分进而建设有序社会;在性恶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化性起伪”“隆礼重法”等思想,目的是使人性实现由“恶”到“善”的转变。在当下研究荀子人性论思想仍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我们应该大力弘扬其勇于批判的精神、充分发挥人的主体性以及强调法制建设的重要思想。  相似文献   

5.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把人分为三种,德才兼备者为圣人,德胜才者为君子,才胜德者为小人。荀子把入分为三类,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之宝也;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国之器也;口言善、身行恶,国之妖也。时代发展到今天,我们不能用君子和小人两极分化的标准,简单进行人生分类。应该结合社会实践解读人生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最早发现和强调了人的价值——理性,这种理性主要指人的道德理性。从价值取向上看,他们承认人的个体价值,但力主群体价值取向这种富有东方民族特色的价值观在历史上产生了重大影响,在今天也仍有其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朱亚宗 《国防科技》2021,42(2):92-99
杨振宁先生指出,自然科学研究与人文创作一样,也有因人而异的风格,并且这种风格会对研究工作产生重大的影响.202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了黑洞的理论和观测研究,其中一半授予罗杰·彭罗斯,奖励他发现黑洞的形成是广义相对论的普遍预言.与此研究相关的三位科学大师——霍金、彭罗斯与爱因斯坦,他们独特的研究风格与各自的科学命运息息相...  相似文献   

8.
古人云:“国家之强以得人为强。”历史上,齐桓公拜管仲为相最终称霸中原;越王勾践多亏范蠡、文种二将相鼎力相助,方能一雪前耻;刘备三顾茅庐觅得诸葛亮得以三分天下。俗话说得好:“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当今时代竞争日益激烈,人才的重要性尤为显著,作为领导者能否识得准人才、带得出人才、用得对人才和留得住人才,乃成败之关键。领导者要有一双慧眼,识得准人才。作为领导者要想识准人才,应当从细处着手,多渠道辨别人才,多角度查看人才,不拘一格提拔人才。一是言谈见思想。从一个人所说的话、所写的文章可以看出他有没有思想。  相似文献   

9.
黑黑的脸盘、魁梧的身材,肩扛四级士官军衔的裴德山步履轻快,给外人憨厚老实不善言谈的印象,但若同他谈论起主战装甲装备的技术保障和科技创新,他会在瞬间变成另一个人:思维敏捷、口若悬河滔滔不绝。  相似文献   

10.
杨海 《政工学刊》2005,(2):56-56
近期读到一篇文章:一位领导干部在参加党校组织的理论培训班回来后,深有感触地对部属说,对于共产党员来说,学习不只是一种政治责任,也是一种待遇,一种享受,一种精神上最好的享受。这话乍一听觉得挺新鲜,细一想很有哲理。荀子曾说过:“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一讲享受,很多人通常会马上想到是物质方面的享受,这并没有错,但这样理解过于狭隘与片面。人是社会的人,人的需求是多方面的,除了物质方面的需求外,人还有也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不认真学习、不加紧学习就会被时代淘汰。作为党员干部,更要重视学习,重视自身素质和修养的提高。列宁曾说…  相似文献   

11.
周作人自编文集的命名风格主要有三点:一是简单,简单就是简要、真实和腴润;二是苦涩,苦涩是一种人生态度和审美追求;三是自然,自然是一种文学价值标准,含有平淡、天成的意蕴。  相似文献   

12.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是李白诗歌美学思想的核心,他的七绝就集中表现了他对自然美的追求--清真自然就是李白七绝的主导风格.在具体作品中又分为五种风格形态:刚健豪放、飘逸旷达、俊爽明朗、含蓄蕴籍、清空渺远.有时并不能严格区分,因为有的作品本身就具有多种风格的特点,这也正说明了李白七绝艺术风格的多姿多彩.李白七绝清真自然的艺术风格,不仅与他的文学主张有关,而且与他崇尚自然、追求自由、任情自适的个性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13.
比喻是一种密切联系着作家生活和思想的修辞手段。不同的人运用比喻会有不同的特点。这些特点能造成作品的不同色彩、气氛、境界和格调,从而产生不同的审美效果,而这些正是构成作家语言风格的诸方面因素中的一个方面。从运用比喻对,对喻体材料的选择、对比喻类型的选择以及产生表达效果的不同,可以分析出它们对形成作家语言风格起到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他长相平凡,唯有那额头上深深的皱纹使人印象深刻;他不善言谈,却时刻把职工的疾苦和冷暖挂在心头。他就是农十三师红星二场农七连党支部书记、连长李长武。6月4日,李长武来到职工任洪基的棉田,检查蚜虫病害。田管期间,连队加强棉田技术管理,李长武深入连队的每一块条田,检查棉苗长势,及时给职工提出田管建议。七连职工任洪基种了70亩棉田,去年收入近10万元,他常说,连  相似文献   

15.
于乐 《政工学刊》2010,(5):68-68
标准,就是一个人设定的奋斗目标和努力方向,以及为实现该目标所坚持的基本原则。有高标准才有高境界。标准,决定着一个人的为人境界和做事风格。古人云:“谋其上,得其中;谋其中,得其下;谋其下,无所得。”只有标准高一点,才有可能把工作做得好一点。高标准做事是一种责任,一种气魄,一种精益求精的风格,一种执着追求的精神,更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优秀品格。  相似文献   

16.
朱亚宗 《国防科技》2021,42(2):92-99
杨振宁先生指出,自然科学研究与人文创作一样,也有因人而异的风格,并且这种风格会对研究工作产生重大的影响。202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了黑洞的理论和观测研究,其中一半授予罗杰·彭罗斯,奖励他发现黑洞的形成是广义相对论的普遍预言。与此研究相关的三位科学大师——霍金、彭罗斯与爱因斯坦,他们独特的研究风格与各自的科学命运息息相关。本文对他们的学术风格与科学命运进行了分析和解读,以期通过大师的经验为人才学、教育学及我国年轻拔尖人才的培养选拔提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实践中,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方法论思想,创造出具有中国共产党人风格的方法论思想理论体系.认真学习、应用和发展毛泽东方法论思想,对于提高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的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8.
荀子《劝学》中说:"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荀子用蚯蚓和螃蟹作比较,说明了做事要专一、忌急躁的道理。而思想政治教育要实现针对性、实效性的要求,教育者也是急躁不得的,急了就可能针对性  相似文献   

19.
老兵曾建新     
陕西陆军预备役步兵第141师工兵营优秀士官曾建新,皮肤黝黑,不善言语, 不爱张扬。入伍16年来,在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默默无闻、任劳任怨。先后三次荣立三等功,三次获得集团军专业技术比武第一名,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士官、技术能手。凡是接触或者同他一起相处过的人,都敬佩他对技术精益求精、对工作一丝不苟、对人实实在在; 都夸他吃苦耐劳、责任心强、风格高。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由于各级教育部门的重视,中学教育的改革在全国各地展开,有些地方相当深入.各种不同教育理论的实施,各种不同风格的流派,已经取得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和可喜的成绩.但是,形式的发展要求改革进一步深化,改革步伐进一步加快,尽快缩小各地区之间的差距.由于当前人们在改革过程中认识不够统一,加之升学率、社会待遇和传统教育模式的束缚,使中学物理教学改革深入遇到了困惑,在此卑人有以下几种看法与同仁们共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