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王建飞  许军 《国防》2006,(7):74-75
兵棋,在英文中名叫“war game”或“war gaming”,直译就是“战争游戏”或“作战游戏”。从字面上看,兵棋就是一种游戏,只不过是与战争有关的游戏而已。那么专家们翻译时为什么不直接叫“战争游戏”,却命名为“兵棋”呢?而且,既叫“兵棋”,它与棋到底有没有关系?与棋有关的话,它是不是就是一种纯粹的游戏?与战争有多大关系?悠久的历史“兵棋”在其历史发展中有过很多名字:棋戏、图上作业、地图机动、战争游戏、战争博弈、演习、野战机动、作战模拟、兵棋推演以及最近比较时髦的叫法——“模型与演示”等等。从这些名字不难知道,兵棋其实就是…  相似文献   

2.
数字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广泛运用 ,必然引起传统作战手段和方式的改变 ,催生数字化战争。现代数字化战争中 ,平民与战士界线模糊、面对面的格斗变成“游戏”和战斗无人化趋势的特点 ,以及数字技术的双刃剑性质 ,必然引起国防伦理精神的嬗变。指导数字化战争的新的国防伦理精神要在全民国防观念、爱国主义、英雄主义和革命人道主义等方面不断赋予新的时代内涵  相似文献   

3.
战争资源是用于达成战争目的的一切物质、精神要素的统称,《孙子兵法》中包含着有效利用战争资源的光辉思想。《孙子兵法》具体地指出了要认识“地”、“天”、“将”、“军”、“主”这几类战争资源,要科学配置战争资源并关注战争资源的效益产出。  相似文献   

4.
在浩瀚的阿拉伯大沙漠深处,有一座高深莫测的军事基地,它就是沙特阿拉伯王国苏丹王子空军基地。“倒萨”战争已经如箭在弦,但如果想看看“9·11”后新技术战争如何展开。这里可能是最佳选择,因为这座基地有“海湾美军的心脏”之称。一旦战争爆发,这里将是美军所有空中作战行动的司令部和指挥中心。  相似文献   

5.
<正>从兵棋的发展历史看,由于许多人对其概念及内涵的不理解,导致对其本身产生了认知偏差和误解,影响和制约了其发展。尤其是“game”一词,在西方语言体系中包含多层含义,如游戏、比赛、博弈、体育、诡计、花招、冒险精神等,而我们经常只将其翻译成“游戏”。如将board game翻译成“桌面游戏”,加上其形式上是地图、棋子和骰子,一群人在桌面上玩,所以给人一种游戏化、非常不严肃的印象,难以将其与复杂的战争问题联系起来,这种误解影响着兵棋的发展。因此,要正本清源,  相似文献   

6.
“拱猪”扑克游戏之所以深受官兵喜爱,不仅是因为它的打法类似桥牌,更因为它也是一种战争游戏,有着完整的“作战指挥系统”,遵循的是“战场”游戏规则.扑克的“黑、花、红、方”四种花色牌就相当于我们一个野战军的四个“部”.“黑桃”是司令部.编有1头可爱又可恨的“猪”、2条“猪腿”和其他10名“猪牌队员”.它们骁勇善战、冲锋在前,往往  相似文献   

7.
张明生 《国防》2003,(12):29-29
组织落实是民兵工作“三落实”的基础,因此,民兵工作改革应从调整组织入手逐步深化。 (一)要着眼遂行综合斗争任务,进一步调整民兵组织结构。高技术战争是以激烈的空袭反空袭对抗为主要表现、打击手段“软硬”兼施、打击对象包括战争实力和战争潜力、物质与精神的“总体战”。因此,民兵组织建设要自觉适应新战争形态和作战样式的特点,努力提高与  相似文献   

8.
军人武德精神是打赢高技术战争的精神动力。建设“打得赢”的武德精神要继承我国军人武德的优良传统 ;要更新武德观念 ,高扬适应知识军事要求的学习精神 ;要下大力培养适应现代战争需要的武德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9.
古罗马时期的军事理论家韦格蒂乌斯曾说过:“谁要想获得和平,谁就必须准备战争。”战争准备是为适应战争需要所做的各种物质和精神方面的组织保障工作,是战争实施的基础。准备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战争的胜利与失败、国家的安危与存亡。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军事高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许多国家进行战争准备不仅是为了发挥其“战而胜之”的实战功能,更为了发挥其“不战而胜”的威慑功能。  相似文献   

10.
战争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一个奇妙的大舞台。古往今来,在这个大舞台上演出一幕幕活剧的演员中,不仅有人,还有被人所掌握的各种动物。可以说,在漫长的战争史上,有许多的丰碑是属于动物的。比如,鸦片战争期间,林则徐曾用专门训练过的黄蜂“突击队”,一举击退英军的进攻。现代战争中,人们又用动物当“侦察兵”、“爆破手”等,这里摄取的是一组海洋动物充当“水下特种兵”的镜头。  相似文献   

11.
准备打仗是军队的基本职能,培育战斗精神是一个永恒的话题。电视剧《亮剑》以军队战斗精神为视角,启示我们:军队要打胜仗不变色,要生存发展,就必须锻造一种灵魂,即坚强不屈的战斗意志和亮剑对敌的“亮剑”精神。物质力量一定的条件下,部队的战斗意志、战斗精神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高扬战斗意志、“亮剑”精神主旋律的文化精品《亮剑》,对当前培育、融铸、强化部队战斗精神具有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12.
肖伟雄 《国防》2006,(12):47-47
战斗精神是武装力量战斗力的灵魂,是军事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战争形态怎么变化,武器装备如何发展,战争都是物质力量与精神力量的综合对抗。因此,在民兵建设中,不仅要落实组织、改善装备、加强训练,而且要注重战斗精神的培育,重点是强化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职能使命“三个教育”。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灵魂,是武装力量战斗力的源泉。战斗精神既是爱国主义精神的产物,也是爱国主义的重要内容。只有深深爱着祖国的人,才能为保卫祖国牺牲奉献。因此,要培育民兵良好的战斗精神,就必须首先强化爱国主义教育。中华民族有浓厚的爱国主义传…  相似文献   

13.
短论     
信息化战争具有突发性、快速性等特点,宣传鼓动工作必须着眼信息化战争的特点,突出一个“快”字。一是分析判断时局要快。及时准确地掌握战场情况,对于获取战场主动权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要做到及早感知和准确把握战争征候和战场态势,必须在平时就培养分析研究、科学预测、把握时局的能力,努力克服事事都等上级给情况、做决断的被动工作作风。只有这样,才能在第一时间做出第一反映,搞好预有准备的宣传鼓动。二是领会首长意图要快。只有全面准确地领会首长意图、吃透上级精神,才能正确把握宣传鼓动工作的方向。因此,要善于领会首长讲话和上…  相似文献   

14.
如果战争的恶魔突然降临在天津,这里的防护能力如何,市民日常生活有无保障,疏散地域能否承担“疏散任务”呢?于是便有了这篇“现代‘人防’畅想曲”。  相似文献   

15.
信息化条件下的战争是精兵利器的对抗,军兵种部队在作战中唱主角。在未来我国可能进行的战争中,快速动员军兵种民兵对口专业分队参战支前,增强保障军兵种部队遂行作战任务的能力,对于赢得战争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本文就这个问题谈几点认识。一、要加强军兵种民兵对口专业分队与军兵种现役部队的“磨合”民兵寓兵于民,聚则为兵,散则为民,较之于现役部队,组织体系相对松散,军事能力相对较低,战斗精神相对薄弱。要在战时快速动员军兵种民兵对口专业分队参战支前,平时就必须加强他们与军兵种现役部队的“磨合”,使两者形成一个有机整体。这既是…  相似文献   

16.
马改河 《国防》2006,(1):54-56
胡锦涛总书记站在国际国内安全形势发展变化的潮头,将我军在新世纪新阶段的使命任务概括为“三个提供、一个发挥”。要很好地履行新使命新任务,不仅要全面加强军队现代化建设,而且要大力完善国防动员体制,加强国防动员建设,提高国防动员能力,为“打赢”奠定坚实的力量基础。人与武器装备是“打赢”的基本要素,信息化战争虽然没有改变人在战争胜负中的决定作用,但武器装备在战争胜负中的作用空前提高。因此,在国防动员建设中,必须适应信息化战争的特点,把装备动员置于重要位置。装备动员是一个范畴很大的系统工程,必须以重点突破带动全面工作…  相似文献   

17.
新形势下面对长期的和平环境、安逸的小康生活、多元的价值取向、崭新的战争形态等诸多挑战,培育和强化战斗精神,必须增强“要打仗”的忧患意识,倡导“敢打仗”的牺牲精神,练就“能打仗”的过硬素质,树立“打胜仗”的必胜信心.  相似文献   

18.
陆军第54集团军,是一支历史悠久、传统厚重、战功卓著、将星璀璨的英雄部队。这里,既有党最早掌握的第一支革命武装——被誉为“铁军”的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叶挺独立团”,也有参加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的主力部队;既有第一个“支部建在连上”的连队党支部,也有第一个实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试点单位;既是战争年代第一个实践游击战斗“十六字决”的部队,也是第一批试行轻型机械化步兵师编制的陆军部队。  相似文献   

19.
孔子与战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以往学者对孔子的军事思想多有阐述,其中不乏真知灼见。这里择其要而述之:清初提倡“周孔正学”、猛烈抨击“程朱理学”的颜元就认为孔子通晓军旅之事,并非被世人所误解的一介书生①。今人孙柞民先生认为“孔子在战略战术上也有一定的研究。”“孔子反对的是以大欺小、以强凌弱的侵略性战争。在反抗强暴,保卫祖国的正义战争中,孔子和他的弟子是站到最前线的。”②李天佑先生也曾指出:“孔子原来是军事行家出身,是一个文武兼备的儒家大师。”认为孔子的“足食、足兵就是法家后来的耕战思想。”③高尚刚先生认为“孔子军事思想确实是…  相似文献   

20.
战斗作风是作战部队战斗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战斗精神的主要体现,是战胜一切困难、夺取战争胜利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在未来军事斗争中,“要做好战斗精神与武器装备两方面的准备”。这就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