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9 毫秒
1.
今年8月26日,是重庆警备区成立10周年纪念日.10年来,重庆警备区高度重视军事理论的先导作用,紧密结合警备区建设实际,大力开展军事理论创新活动,有力促进了警备区的全面建设.以下发表的4篇文章,是他们在国防动员理论研究方面的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2.
1998年4月16日,江泽民总书记在重庆视察期间,为重庆警备区题写了“发扬党管武装优良传统,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重要题词。三年来,我市各级党委、政府和军事机关,牢记江总书记的嘱托,以对党的事业和国防建设高度负责的精神,狠抓党管武装工作的落实,有力地促进了国防后备力量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3.
《解放军理论学习》2005,(3):F002-F002
近年来,重庆警备区党委着眼新的形势和任务,特别是军事斗争准备的需要,大力加强各级党委班子能力建设,坚持以理论学习为主导,以课题研究为牵引,以学习成果促建设,真正使党的最新理论成果进入思想,  相似文献   

4.
10月23日,十七大代表、重庆警备区政委梁冬春从北京回到山城,记者就以"党的精神为指导,推动预备役部队建设又好又快发展"为题,对他进行了访谈。梁政委对十七大精神进行了解读,为重庆市国防后备军建设与发展指明了方向。记者:梁政委,您是警备区唯一的十七大代表,请您谈谈对胡总书记十七大报告的总体感受?党的十七大报告是一个继往开来、催人奋进的报告,提出了许多新观点、新举措,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纲领性,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  相似文献   

5.
任民 《国防》2007,(2):23-25
信息化是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核心和本质,也是覆盖国防动员建设发展全局的一项战略举措.加强国防动员信息化建设,提高国防动员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水平,对于适应未来一体化联合作战需要,扎实做好新时期军事斗争准备,意义重大.国防动员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内容浩繁的系统工程,必须把握关节,突出重点.当前,需要把握的战略重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国防动员建设是国家军事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系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问题。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求加强国防动员建设,必须紧跟世界新军事变革潮流,适应全面建设小  相似文献   

7.
史文伟  苏如国 《国防》2010,(2):14-15
孙永春,1957年6月出生,研究生学历。现任中共烟台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市委党校校长、烟台警备区党委第一书记、预备役某师第一政委、市国防动员委员会第一主任。他认真履行党管武装职责,全面落实务军兴武措施,积极探索融合式发展路子,着力为驻烟台部队和民兵预备役建设办实事、解难题,促进了烟台市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8.
谭玉龙 《国防》2005,(9):23-25
进入新的世纪以来,世界范围内的新军事变革正在进入一个崭新的质变阶段。信息化战争成为主要的战争形态,信息化武器装备逐步成为军队作战能力的关键因素,建立信息化军队与打赢信息化战争已经成为世界各主要国家军队建设的目标。我们必须适应未来信息化战争的需要,切实认清世界军队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趋势,抓住当前全军信息化建设和社会信息化发展的机遇,加快国防动员信息化建设,为打赢未来信息化战争奠定良好的基础。一、建设适应信息化作战的后备力量建设一支信息化的后备力量不仅是适应世界新军事变革的需要,更是完成双重建设历史使命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杨庆冠  蒋健林 《国防》2007,(2):41-41
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确保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协调发展,加速推进军事斗争准备,前不久海南省委、省政府、省军区作出加强新时期国防动员建设决定。  相似文献   

10.
军队信息化作为当今世界新军事革命的核心内容,已成为军事理论创新和军事实践的聚焦点。国防动员信息化建设刻不容缓。文章着眼当前国防动员信息化建设面临的发展机遇,剖析了国防动员信息系统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提出了国防动员信息系统融合发展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1.
郑传福 《国防》2009,(12):4-5
中央军委胡锦涛主席指出,新的使命决定了我军必须具备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胡主席的这一重要思想,体现了新时期军事能力建设的时代要求,也是牵引国防动员建设的根本依据。国防动员系统必须适应使命任务的新拓展、新要求,  相似文献   

12.
周家琦  谢乐婢 《国防》2001,(6):21-21
为了提高动员干部综合素质,高标准、高质量地搞好"十五"期间的国防动员建设,南京军区于3月29日至4月5日举办了一期动员(军动)处、科长集训.各省军区(警备区)、军分区(警备区)的动员(军动)处、科长,各预备役师军务科长,以及副师级人武部军事科长等93人参加了集训.军区董万瑞副司令员、苏京副参谋长亲临集训班辅导讲课.集训紧扣当前形势和战区动员准备工作实际,着力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3.
李衡 《国防》2003,(10):7-8
现代战争表明,快速有效的国防动员是确保战争胜利的前提。无论军事技术如何变革,武器装备如何发展,战争形态和作战样式如何演进,国防动员都将是对抗双方战争准备的重中之重。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加强国防动员建设,以赢得未来战争的主动权。 一、要进一步完善国防动员体制 完善国防动员体制,首先,要根据未来作战需要,依托各级国防动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以邓小平国防动员理论为指导,分析了国民经济动员要自觉服从经济建设大局;在工作中要贯彻“平战结合、寓军于民”的方针;要迎接世界新军事变革的挑战;要做好军事斗争准备中的国民经济动员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15.
董福海 《国防》2012,(2):12-13
孙清云同志,现任中共陕西省委常委、西安市委书记,市国动委第一主任,西安警备区党委第一书记,陕西陆军预备役高射炮兵师第一政委。该同志2006年任现职以来,始终站在国家安全和社会发展的战略高度,牢固树立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统筹发展理念,坚持富市与强军相统一,努力强化政府职能,破解发展难题,有效提升了西安市国防动员建设质量。  相似文献   

16.
谢占球 《国防》2006,(2):26-26
随着我国国防动员体制的日益完善,国防动员的功能不断健全,国防动员工作的范围逐步拓展到军事斗争的各个领域。军事测绘工作作为军事斗争准备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信息化战争中的作用日益突出,亟须国防动员系统的支持和保障。建立国防测绘动员机制的必要性。一方面,信息化战争是一体化联合作战,大量高技术武器装备的广泛应用,需要精确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作支持;信息化部(分)队的建设和发展,需要数字化的军事测绘技术作支撑;诸军兵种联合作战行动,需要系统兼容的地理信息平台作保障。但是,目前我军测绘力量还比较薄弱,测绘信息资料特别是数字化…  相似文献   

17.
杨正午 《国防》2005,(9):12-14
最近,在山西省军区的大力支持下,国防杂志社在山西省太原市举行了“新军事变革与国防动员建设”研讨笔会。会议就如何适应新军事变革的新形势和做好军事斗争准备的需要,加强我国国防动员建设的若干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许多颇有见地的理论观点。现选登部分会议文章,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8.
何洪利 《国防》2005,(9):28-29
正在迅猛发展的世界军事变革,不仅推动着军队建设发生革命性变化,也对国防动员建设带来一系列新的挑战。我们必须牢牢把握世界军事变革的发展大势,积极顺应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客观需求,更新动员观念,调整动员思路,创新动员实践,不断提高国防动员建设水平。新军事变革对国防动员建设提出的新要求近期几场局部战争表明,新军事变革在导致武器装备、军事理论、战争形态、军队体制编制发生重大变化的同时,也对国防动员的模式、内容、方法以及功能观、效益观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是科技含量要高。现代战争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高技术力量的较量,动员生…  相似文献   

19.
杨晶 《华北民兵》2005,(10):12-12
近几年来,我区国防动员工作以军事斗争准备为牵引,取得了新的进步。基础建设全面改善。几年来,自治区和各盟市累计投入2.5亿元,综合整治民兵武器装备仓库和军事训练基地,新建自治区民兵高炮训练中心、防空指挥中心,使民兵预备役战备、训练、工作和生活条件得到了根本性改善。加大对国防、边防公路修建改造力度,边防公路总里程达1.72万公里。研制开发了国民经济动员潜力数据库和信息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20.
车瑞金 《国防》2007,(2):25-26
健全国防动员体制,完善国防动员机制,是新时期加强国防动员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扎实做好军事斗争动员准备和快速实施战时动员的关键.我们党和国家历来十分重视国防动员体制建设,先后作出了加强国防动员体制建设的一系列重大决策,特别是各级国防动员委员会的成立,使国防动员体制建设有了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