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敬华  闫冬 《国防科技》2003,(11):47-49
为满足美军“减少海外落脚点”的要求,美军加大了基地调整和关闭的力度,但随着海外基地的减少和海外任务的增加,美军发现采用传统方法进行海上力量投送已无法满足其作战需求,为提高美军的越岸后勤保障能力,增加高海况下的物资输转能力,美军提出建造机动式近海基地的科研计划,以保障其从海匕进行机动作战的战略。  相似文献   

2.
为应对全球力量投送及全球作战对后勤保障的需求,美军提出了“联合后勤全程支持”(JLOTS)概念。作为JLOTS的一个重要环节,美国海军规划中的“海上基地”以航母、大型两栖舰及海上预置船作为海基平台,在敌方近岸200-1000海里处建立一个海上中转基地,保证作战物资从美国本土向战区的输送。因为有信心在大洋上保有制海权,美国海军并不担心来往于本土与海上基地间的运输船队及后勤补给舰的安全。作战及支援装备能否安全从海上基地向敌方滩涂的输送就成为有效支援濒海作战的关键环节。因此,跨越从海上基地到敌岸的  相似文献   

3.
20世纪末,美海军推出“来自海上的作战机动”和“舰对目标机动”等海上作战新理论,以及相应的“远征后勤”、“海基后勤”和“精确后勤”等后勤理论;加大了登陆作战后勤装备、特别是油料保障装备的开发力度,研制各型越岸油料输转系统以及岸滩油料存储和分发装备,使油料可以通过多种手段从海上输送到岸上;形成了由海至岸的一体化、综合化油料保障体系,为各类作战装备发挥战斗力提供了通畅的“血液”补给线。  相似文献   

4.
杨敬华  闫冬 《当代海军》2003,(11):13-14
随着海外基地的减少和海外任务的增加,美军发现采用传统方法进行海上力量投送已无法满足其作战需求,为提高美军的后勤保障能力,增加高海况下的物资传输能力,美军提出建造机动式近海基地的科研计划,以保障其从海上进行动作战的战略。  相似文献   

5.
联合作战后勤保障对象多元、空间多维、地点多变、成本剧增、任务繁重,要求后勤实行“适时、适地、适量”的精确保障。后勤指挥智能化、保障资源可视化、需求预测精细化、物资投送快速化,是实施精确保障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美军联勤保障历经几十年发展,在不断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下总结经验,推陈出新,呈现出了一些新的特点,诸如“指挥后勤”、“作战与后勤平等”、“后勤供应民间化”等。并将其具体运用于美军后勤建设,在改革其联勤保障体制、调整改组保障部队以及实行军地联勤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文章分析了美军联勤保障的发展特点,试图从中汲取有益经验为我军联勤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本文将精确保障的思想融入到系统构建中,对智能化指挥控制、抢救抢修和物资投送三个分系统进行构建,并对各分系统的功能进行分析,为装甲机械化部队智能化装备保障提供有力借鉴。   相似文献   

8.
未来武警机动部队配合解放军登陆作战,将面临特殊的战场环境和高强度的战斗,后勤保障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一是投入兵种、兵力多,后勤指挥协同复杂;二是部队跨海作战,背水攻坚,物资补给困难;三是敌高科技武器装备杀伤、破坏能力强,我人员伤亡和物资消耗必然增多,保障任务繁重;四是敌侦察系统先进,后勤装备、物资隐蔽困难等。针对这些特点,武警机动部队在未来登陆作战中的后勤保障工作应着重把握以下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9.
汶川抗震救灾是对我军后勤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保障的一次实战检验,对军队后勤提出了进一步优化军兵种后勤保障力量结构、建立完善与联合作战相适应的指挥体制机制、提高战略投送能力和保障水平的新要求。落实这些要求,必须着眼全局、突出重点,统筹规划、分类分层建设,注重结合、整体推进,统筹兼顾好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后勤保障能力建设与非战争军事行动后勤保障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军对诺曼底战役盟军后勤保障的研究多从保障方式和手段着手,从作战指挥视野考察其后勤保障力量运用相对较少。从作战指挥角度探讨战役中盟军后勤保障得失,不仅将对联合岛屿进攻战役后勤保障力量运用提供借鉴,还可为我军联合作战后勤指挥体制机制设计提供参考。本文从作战决心制定、指挥体系设立、后勤计划拟制和运输投送指挥四个方面对本次战役中的得失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得失原因,指出了可供我军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1.
前不久,河南省军区依据"以评促备、以评促训、以评促建"的原则,结合省军区应急指挥组拉动、首长机关帮抓全区团级单位、军区后勤建设重大问题调研等大项活动,对照总部与济南军区强调的后勤指挥、后勤装备和经费物资保障、卫勤保障、运输投送、野营保障、后勤动员等"六种能力"要求,对省军区本级及师  相似文献   

12.
宿云波  侯蕾  王朝 《国防》2016,(9):61-63
新形势下,国家海洋安全与发展利益拓展,对海上方向空中远程投送能力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此,要加强军民融合力度,建立军地联合指挥体制,加强远程投送动员力量建设,开展针对性演习演练,完善信息网络体系,进一步提升海上方向空中远程投送能力,为维护我国海洋权益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3.
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军一体化后勤组织体系、配送式物资保障体系、立体型战略投送体系为战争取胜奠定了基础。它启示我们,要正确认识物流、军事物流与后勤的关系,加强物流“一体化”建设,提高物流系统的整合能力和后勤系统的干预能力。  相似文献   

14.
浅析非战争军事行动后勤物资供应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战争军事行动的突然性、复杂性、力量多元性等特点,对后勤物资供应保障提出了新的要求。加强非战争军事行动后勤物资供应保障能力建设,应建立健全指挥协调机制、物资储备机制、力量使用机制、军地协调机制,开展有针对性的专业保障训练。  相似文献   

15.
针对登陆战役规模大,兵力构成复杂、作战样式多样、技术要求高、准备时间短等特点,登陆作战海军后勤保障的基本任务是从物质、技术等方面对海军战役军团进行综合、持续、立体、机动保障,对登陆输送兵力实施海上输送、救护和后送,对建立登陆场的必要支援和其它后勤支援等。根据登陆作战面临的条件和客观需求,采取的保障方式通常有我岸岸基保障、海上机动保障、前进基地保障和登陆基地保障等,以保持和发挥登陆作战参战兵力的突击威力和持续作战能力。  相似文献   

16.
美军后勤外包对我军军需保障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1世纪军队改革的主要方向是裁减部队的“尾巴”——保障结构,加强部队的“牙齿”——战斗结构。美军后勤把承包商作为后勤力量的倍增器,弥补了裁减后勤力量所造成的保障力量削弱。我军军需保障可以借鉴美军的经验,加强军需外包制度建设;搞好军需外包系统设计;利用经济资源驱动后勤保障;注重军事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供需结合、军民结合、平战结合。  相似文献   

17.
目前,雷达部队在后勤准备中还存在联勤保障机制不健全、后勤指挥手段相对落后、物资筹措难度较大、后勤装备设施及时抢修能力弱等问题。应以基地为保障基点,加强部队后勤应急保障力量建设;以信息化建设为重点,建立部队后勤应急保障信息系统;注重人与信息化后勤装备的有效结合,提高针对性后勤应急保障训练效能。  相似文献   

18.
21世纪以来,美国国家安全环境、国防战略、军事体系重塑以及后勤高效保障推动了美军后勤组织体制的转型。美军主要采取顶层规划、加强模块化保障部队建设、调整和优化后勤基地以及利用承包商保障等做法,主动、持续和根本性地实施后勤组织体制转型。借鉴美军后勤组织体制转型的经验,我军大力推进后勤组织体制转型,必须认真做好顶层设计,主动...  相似文献   

19.
美国国防部的转型计划将彻底改变美国海军现有的架构。 美国海军官员在接受《简氏国际海军》采访时表示,美海军自己的转型计划是指一个名为“21世纪海上力量”的概念框架。它包括”海上打击”、“海上盾牌”和“海上基地”等3个关键元素。 “海上打击”是指“增强军事力量投送能力,利用网络化传感器、作战系统和战舰等装备加强海基力量的攻击能力”.以实现军力的精确投送并确保提供连续攻击力。 “海上盾牌”是指“通过加强本土防卫能力.获得持续介入沿海地区和向内陆纵深投送防卫力量的能力.确保实现全球防卫的目标”。 “海上基地”是指“提高作战行动的独立  相似文献   

20.
刘小三  彭昊  陈新高 《国防》2012,(8):41-42
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参战部队跨区机动多,给养物资主要依靠沿途军分区保障.因此,做好过境部队给养物资支援保障成为重要交通干线沿线军分区的重要使命任务之一,必须深入研究探索,认真做好准备. (一)现代战争对给养物资保障的新要求.战争节奏加快,保障情况变数多,保障指挥必须智能化.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具有快速性、多变性等特点,要求给养物资保障指挥系统具有反应灵敏、指挥快捷的特点.必须建立和依托智能化的后勤指挥信息系统,实现保障行动全程可视可控,大幅提升指挥效率和保障效益.战争消耗巨大,所需物资品种杂,物资储备必须科学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