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无人系统技术》2022,(2):F0003-F0003
《无人系统技术》期刊是由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主管,北京海鹰科技情报研究所主办,中国无人系统产业联盟(筹)、西北工业大学无人系统发展战略研究中心、西北工业大学无人系统技术研究院联合协办的学术期刊。现诚挚地向无人系统技术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学术带头人以及致力于无人系统理论与技术创新研究的科技工作者约稿。  相似文献   

2.
《无人系统技术》2023,(3):F0003-F0003
《无人系统技术》期刊是由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主管,北京海鹰科技情报研究所主办,中国无人系统产业联盟(筹)、西北工业大学无人系统发展战略研究中心、西北工业大学无人系统技术研究院联合协办的学术期刊。现诚挚地向无人系统技术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学术带头人以及致力于无人系统理论与技术创新研究的科技工作者约稿。  相似文献   

3.
《无人系统技术》2022,(6):94-97
《无人系统技术》是由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主管,北京海鹰科技情报研究所主办,中国无人系统产业联盟(筹)、西北工业大学无人系统发展战略研究中心、西北工业大学无人系统技术研究院联合协办的中文学术期刊,创刊于2018年,双月刊。入选《兵器科学与技术(武器工业)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2022版)》。  相似文献   

4.
《无人系统技术》2022,(4):F0003-F0003
《无人系统技术》期刊是由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主管,北京海鹰科技情报研究所主办,中国无人系统产业联盟(筹)、西北工业大学无人系统发展战略研究中心、西北T业大学无人系统技术研究院联合协办的学术期刊。现诚挚地向无人系统技术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学术带头人以及致力于无人系统理论与技术创新研究的科技工作者约稿。  相似文献   

5.
《无人系统技术》2022,(4):I0004-I0004
8月17日-18日,由中国工程院、西北工业大学、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国防科技大学联合主办,北京海鹰科技情报研究所《无人系统技术》编辑部承办的“爱生杯”2022年智能无人系统应用挑战赛在西北工业大学长安校区成功举办。本次大赛以“无人自主勇争先锋”为主题,共有来自西北工业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湖南云箭集团有限公司等国内20余家高校/企业的50余支队伍,在巍峨秦岭的见证下,开启了一场精彩纷呈的重要赛事。  相似文献   

6.
《无人系统技术》2022,(5):F0003-F0003
由中国工程院、西北工业大学、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国防科技大学联合主办,《无人系统技术》编辑部承办的2022国际自主无人系统大会(ICAUS 2022)、2022无人系统高峰论坛于9月23-25日在陕西省西安市顺利召开。受疫情影响,本次大会以“线上+线下”形式呈现,在线观看人数突破7000人。  相似文献   

7.
《国防科技》2021,42(3):143-143
为深入贯彻“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充分发挥无人系统领域学术引领作用,推动无人系统高端前沿技术创新,促进领域交流与合作,2021年无人系统高峰论坛将于2021年9月23-24日在湖南省长沙市举行。 主办单位:国防科技大学、北京海鹰科技情报研究所 承办单位:国防科技大学智能科学学院、《无人系统技术》编辑部 支持单位:《国防科技》编辑部 论坛征稿范围为:空中无人系统与平台;地面无人系统与平台;水面/水下无人系统与平台;空间无人系统与平台;无人系统自主与协同控制技术;无人系统智能环境感知技术;无人系统导航与定位技术;无人系统通信与组网技术;无人系统结构、能源与动力技术;无人系统任务载荷技术;无人系统任务与效能评估技术;无人系统建模与仿真技术;无人系统智能信息融合与处理;多智能体协同理论与技术;脑机融合与混合智能技术;人工智能及其在无人系统的应用;仿生技术及其在无人系统的应用;无人系统反制技术;无人系统社会学理论与发展;无人系统教育平台、模式及实践;新概念无人系统与平台;其他相关的理论、方法、技术、系统或平台等。 论坛接收完整论文和长摘要(中英文),出版会议文集(仅作交流用)。完整论文和长摘要需严格按照模板撰写,具体要求见会议网站(http://uss2021.scholarbee.cn/)。论文将择优推荐至《国防科技大学学报》《航空学报》《飞航导弹》《战术导弹技术》《国防科技》《实验室研究与探索》等期刊发表,投稿截止日期为2021年8月15日。 联系人:李志(13161006067)、籍云方(18813018677)。电话:010-68191488;电子邮件:uss2021@163.com。  相似文献   

8.
无人系统正在加速由专用化、单一化向通用化、标准化发展,多无人系统协同、无人-有人系统协同、无人系统集群等新型作战概念不断成熟。无人系统互操作性是提高无人系统联合作战能力的倍增器和推动无人系统系列化发展的重要抓手,也是适应无人系统协同化、集群化发展的必然需求。本文详细阐述了无人系统互操作性的概念内涵,从顶层规划、技术创新和能力验证三个方面分析了无人系统互操作性发展现状,提出了一种针对跨域、多域无人系统互操作的等级模型,构建了自底向上和自顶向下相结合的互操作性关键支撑技术体系,剖析了通用/开放体系架构、标准协议与模块化组件、自主能力评估验证、数据传输与数据策略等技术因素,并展望了下一步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9.
《国防科技》2021,42(3)
无人系统正在加速由专用化、单一化向通用化、标准化发展,多无人系统协同、无人-有人系统协同、无人系统集群等新型作战概念不断成熟。无人系统互操作性是提高无人系统联合作战能力的倍增器和推动无人系统系列化发展的重要抓手,也是适应无人系统协同化、集群化发展的必然需求。本文详细阐述了无人系统互操作性的概念内涵,从顶层规划、技术创新和能力验证三个方面分析了无人系统互操作性发展现状,提出了一种针对跨域、多域无人系统互操作的等级模型,构建了自底向上和自顶向下相结合的互操作性关键支撑技术体系,剖析了通用/开放体系架构、标准协议与模块化组件、自主能力评估验证、数据传输与数据策略等技术因素,并展望了下一步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0.
无人战车遥控数据链技术是指对无人战车进行信息回传和操作控制的一种数据链组网与控制技术。无人战车遥控数据链系统(简称"遥控数据链"系统)由数据链战术电台和操控系统组成,其性能和功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个无人战车系统的性能和功能。介绍了无人战车遥控数据链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国外研究发展现状,重点分析了其主要关键技术,并展望了无人战车遥控数据链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对近年来美军无人系统及相关技术研究的发展态势进行梳理,并分析其特点,可知:海军是美军无人系统及相关技术研究的主力,也是未来美军人工智能赋能的重点;以技术应用、测试和系统整合为重点,部门和军种间通专分离、相互支撑;人机互信是未来美军无人系统及相关技术研究的重要方向;美军主要从速度、精确度、协调性、可及范围、持续性、耐受力和杀伤力等方面提升军事能力,旨在加强威慑,促进与盟友的互操作性。  相似文献   

12.
7月13日,我院在科研部会议室召开了由通信工程系研制的“K-means改进算法在网络入侵检测中的应用与研究”项目技术鉴定会。鉴定委员会由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中国飞机强度研  相似文献   

13.
对2019年世界各主要国家和地区水下无人系统的发展情况进行了综合梳理分析。首先研究了美国和日本发布的水下无人系统相关战略规划,之后整理了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水下无人系统装备发展情况,并对水下无人系统的关键技术(水下光学通信技术,水下导航技术,能源动力技术,协同作战技术)发展情况进行了总结。综述表明世界各主要军事强国从战略规划、装备研制和技术攻关等维度不断推进水下无人系统能力建设,全面提升水下无人自主作战和跨域协同作战能力水平。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人工智能、控制、通信等技术的成熟,无人系统不断发展,延伸至军事作战领域,无人作战系统将深刻影响未来战争的发展方向。研究了国外无人作战系统发展现状及主要特点,分析了智能无人作战系统的关键技术,以防空作战为背景,提出未来智能无人作战系统的发展初步构想,梳理总结了应关注的重点技术方向,为智能无人防空系统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针对智能无人系统的自主能力评价问题,开展了基于人机协同的无人系统自主性评估方法技术研究。首先,分析了现有自主性评估方法未充分考虑无人系统的内部模型表示和算法实现方式的不足,提出了将无人系统的感知与认知、决策与规划、行动与控制等三个基础能力维度的协同性和学习性作为其自主性评估的主要因素。其次,设计了包含人操控、人委派、人监督、混合主动、全自主等五个自主等级的自主性评估表,揭示了每个自主等级的协同性和学习性内涵。最后,提出了一种基于无人系统基础能力加权求和的无人系统综合自主等级量化计算方法,并且通过案例验证了自主等级量化参考表的有效性。所提出的方法有望广泛应用于各类无人系统的自主性评估。  相似文献   

16.
从地面无人装备的使命任务、型谱特点与机动部署能力需求出发,分析了轮式机动、履带式机动、足式机动以及混合式机动等地面无人装备的典型机动方式;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基于电驱动的地面无人装备机动技术的优势与特点,重点分析了高适应行走机构及其运动控制、多能量源复合电力系统及其能量管理、高功率密度电机与功率变换等电驱动系统关键技术。研究结果可为地面无人装备电驱动系统论证分析与研制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地空协同无人系统作为新质跨域智能作战力量已成为世界强国开展军事技术竞争的前沿方向。本文首先总结了地空协同无人系统的概念、功能及发展目标,分析了世界主要国家制定的专项规划,从形成智能作战体系、改变战场攻防平衡及全面提高作战效能三个方面阐述了地空协同无人系统对未来战争的重大意义;其次,针对其面临的环境复杂、资源受限和平台异构等约束条件,从分布式态势认知、适应性智能导航及异构系统协同控制等方面总结了地空协同无人系统需要突破的关键技术;最后,为应对智能化战争挑战,从技术瓶颈、平台建设及政策支持等方面提出发展建议。该研究可为地空协同无人系统在国防科技领域的研究、应用和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国防科技》2021,42(3)
地空协同无人系统作为新质跨域智能作战力量已成为世界强国开展军事技术竞争的前沿方向。本文首先总结了地空协同无人系统的概念、功能及发展目标,分析了世界主要国家制定的专项规划,从形成智能作战体系、改变战场攻防平衡及全面提高作战效能三个方面阐述了地空协同无人系统对未来战争的重大意义;其次,针对其面临的环境复杂、资源受限和平台异构等约束条件,从分布式态势认知、适应性智能导航及异构系统协同控制等方面总结了地空协同无人系统需要突破的关键技术;最后,为应对智能化战争挑战,从技术瓶颈、平台建设及政策支持等方面提出发展建议。该研究可为地空协同无人系统在国防科技领域的研究、应用和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对面向智慧城市、智慧天空、多域协同作战等应用场景的无人自主系统体系,急需具有多域、联合试验、广域多源复杂环境构建能力的测试与评估物理环境和研究平台。利用无人机试验测试中心的综合试验测试系统平台,构建具有空、天、地、海多维应用场景的多层级和体系化的综合试验测试环境与技术研究平台,重点突破无人自主系统多维体系化综合试验验证环境构建、基于云技术的分布式多域协同效能评估测试平台构建,以及基于虚实结合的智能化复杂环境模拟仿真等核心技术,为开展无人自主系统综合试验测试与体系性能评估提供支撑,提高我国试验场的综合试验能力和资源利用效益,增强试验场履行使命的能力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刘成胜 《国防科技》2015,36(2):34-37
随着现代化水雷技术的发展,现代反水雷技术发生了极大的变化。通过对无人水下航行器反水雷关键技术的发展需求及发展方向的研究,将无人水下航行器反水雷关键技术归纳为无人水下航行器反水雷总体技术、操控技术和探测识别技术三大核心关键技术,对每个核心关键专业技术的具体内容及发展方向进行了较系统的论述,并还对无人水下航行器反水雷的其它重点技术和发展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突破无人水下航行器反水雷关键技术,将极大提高反水雷作战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