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某型破甲弹立靶密集度交验试验时,一组试验结果不满足验收指标要求,其散布情况明显不同于以往.统计该型破甲弹多年来的密集度试验结果,假设检验表明其高低、方向密集度均服从正态分布.经对试验现象分析,认为是由射手瞄准因素造成了此次试验结果异常,而不是产品质量造成的,并得到了后续试验结果的证实.提出了处理类似情形对策,当每组首发弹着点距离立靶边沿距离较小时,后续射击的脱靶概率较大,应重新开始试验.  相似文献   

2.
使用统计方法研究步枪弹射击密集度,能够有效分析参数对射击密集度的影响情况,并能为高精度步枪的设计提供参考依据。给出了一种基于蒙特卡洛法研究步枪弹射击密集度的方法,以某7.62mm高精度狙击枪为例进行了仿真计算。获得了各参数的正态分布图,使用Matlab编程实现内外弹道的计算,最终获得了不同距离的立靶射弹散布图。能够有效获取相应步枪的射击密集度。  相似文献   

3.
针对火炮连发模式下射弹散布不完全服从正态分布,而缺乏有效密集度估计方法的问题,提出了基于二维云模型和蒙特卡罗方法相结合的火炮连发密集度估计新方法。首先应用蒙特卡罗抽样解决火炮射击样本量少的问题,然后应用二维逆向云算法对火炮射击结果进行密集度估计,最后用二维正向云发生器模拟生成新的射弹散布数据,进而直观地看出弹点分布情况。实例分析表明,该方法更符合火炮连发射弹散布真实情形,分析结果更准确可靠,从而为基地火炮连发密集度试验数据分析与评估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设计了弹丸膛内纵向过载直接测试系统,加工特制弹丸及假引信体,保证其质量、外形、长度与原弹丸及相应的引信体保持一致,保证其与原弹丸及相应引信膛内运动过程相同.采用弹载存储测试技术,将加速度传感器安装在弹丸内部,然后采用软回收技术回收弹体,取出弹载测试存储模块,将弹载测试存储模块通讯串口与微机串口相连,并将弹载存储器存储的数据导入计算机并分析处理,获取弹丸膛内纵向过载动态分布规律.并数值仿真了引信膛内纵向过载,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为引信安全性问题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持,同时也说明了理论仿真的正确性和试验方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5.
根据水弹试射原理及水弹试射实践经验,应用火炮内弹道学理论,建立火炮水弹试射内弹道学模型,分析水弹试射的影响因素,并以某炮水弹试射为例进行仿真计算和膛压测试,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相符,为新型火炮水弹试射的参数获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我国目前生产的1956年式7.62mm 枪弹,因国家没有统一的散布密集度标准弹,所以在枪弹编批验收和半成品弹头散布密集度的测试中,选用本厂认可的校枪弹来确定试验条件,究竟是否符合要求,用户与生产单位之间在校枪值问题上一直存在着分岐。文章对怎样选择校枪弹,如何确定校枪值,做了较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7.
一维弹道修正弹气动力计算方法和射程修正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弹箭密集度,采用阻力修正原理进行纵向距离修正是一种低成本的一维弹道修正技术.基于牛顿流理论和风洞实验数据提出了一维弹道修正弹阻力环机构的扩增阻力系数计算方法,通过对不同阻力环结构的气动力数值计算分析,得到阻力环外露高度对扩增阻力系数的影响远大于安装位置等结论.建立了一维弹道修正弹的数学模型,对阻力环机构在飞行弹道上不同位置处作用对应的射程修正量进行了数值计算和炮射试验对比,计算弹道结果和实测弹道结果基本一致.表明提出的一维弹道修正弹阻力环机构的扩增阻力系数计算方法和射程修正量计算数学模型有较高的计算精度,可作为该类弹箭的弹道设计工具.  相似文献   

8.
研究引信在膛内的受力情况,经典的分析方法是将弹丸和引信看成一个刚体,但随着对膛内问题的深入研究,发现这种方法和实测值出入很大.为更好地计算膛内引信的受力,本文在实测的基础上建立了弹丸引信系统在膛内冲击振动的力学模型,提出利用振动理论计算引信零件膛内加速度响应的方法,并对两种不同类型的弹丸引信系统进行计算比较,计算结果和实测值很接近,并发现此方法在簿壁弹上应用优越性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实验结果为依据,首先分析了塑料弹体影响弹丸膛内运动的物理性能,然后结合旋转弹丸的膛内运动特征,经过模拟试验,采用数学拟合法,初步建立旋转稳定弹塑料弹体工程设计计算的数学模型(包括结构尺寸设计计算、强度计算和内弹道计算)。  相似文献   

10.
现代高炮武器系统在对红外目标进行连续性高炮射击时,首发弹丸的尾焰会对红外观测系统造成严重干扰,会导致红外观测系统短时间内无法观测到目标位置,带来后续弹丸无法精确打击目标等问题。利用红外图像分析技术通过对弹丸出膛时的红外图像特征进行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红外图像分析的弹丸出膛时刻检测算法,从而相对精确地测定出首发弹丸的出膛时刻,为更精确测定弹飞时间和提高武器系统的命中率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方法支撑。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算法能够相对精确地测定弹丸出膛时刻,算法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针对反恐防爆作战中非致命性武器的发展需求,着力减小杀伤性武器产生的负面效应,设计了一款定装式新型警用网弹。通过分析网弹结构和原理,建立了网弹发射效果评价参数,基于该标准对网弹进行膛内和膛外动力学分析,推导出了网弹动力学方程,并通过有限元建模分析,得到了网弹飞行的基本参数,证实网弹可获得有效初速,并实现缠绕捕捉目标。对于网弹动力学的研究可进一步促进警用非致命装备的发展,为定装式多用途弹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提出了基于存储测试技术的弹底压力测试方法,采用微型化技术、微功耗技术、抗高过载技术设计了弹底压力测试仪,该仪器可随弹丸保温,能承受火炮发射时膛内高温高压高冲击、侵彻高过载等恶劣环境,具有精度高、可靠性高、操作简单等优点。对压电式压力传感器的加速度效应进行了理论分析,提出了试验修正方法。实弹测试中同时获得了弹底压力曲线和膛底压力曲线,为研究二者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数据依据。实测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弹底压力测试方法可行,测试数据为身管武器设计、弹丸和引信设计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3.
文中依据火箭自导深弹的组成及攻潜过程,建立了相关仿真模型,在典型条件下,分别采用对目标当前点和对目标提前点两种射击策略,利用蒙特卡罗法仿真分析了弹箭分离高度、入水速度、溅落点散布误差和助飞段平均飞行速度等空中段主要指标对发现概率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溅落点散布误差和助飞段平均飞行速度对发现概率影响显著,为火箭自导深弹空中段关键指标;溅落点散布误差控制在200m以内,助飞段平均飞行速度高于250m/s时,具有较高的发现概率。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火箭深弹对潜攻击作战效能,根据现在火箭深弹武器系统的特点,分析了影响火箭深弹射击效果的因素,提出了几种组织火箭深弹人工散布的射击方案,建立了火箭深弹齐射毁伤概率计算模型,进行了计算机仿真,对组织人工散布的火箭深弹齐射毁伤概率进行了分析计算,得出了使用火箭深弹组织人工散布的最优方案,进而给出了火箭深弹人工散布射击方法,采用该种射击方法,可有效提高火箭深弹毁伤目标概率.  相似文献   

15.
大射程高弹道反舰导弹威胁概率计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导弹飞行试验中,为了防止导弹在故障情况下威胁航区周围保护目标,试验方案设计时必须进行飞行试验安全分析计算,以确保故障弹对保护目标的威胁概率小于一定的安全标准。对反舰导弹故障模式进行了归纳总结,对各种故障模式下的导弹落点散布进行了分析,针对某一特定理论弹道,进行了故障弹威胁概率密度计算,通过对计算结果分析,说明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正确性。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射弹在锥膛段的挤压变形过程,以带有锥膛结构的火炮和水下射弹为研究对象,对射弹弹裙挤进过程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射弹在膛内运动的力学模型,运用非线性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建立了射弹和锥膛结构模型,塑性材料选择Johnson-Cook本构模型,并且大变形区域采取了自适应网格技术。仿真结果表明,前、后弹裙由尾部开始逐渐向前部弹塑性变形,总挤压阻力随两弹裙阻力变化,射弹速度升至最大后,又会有一小段变化。  相似文献   

17.
针对电磁发射弹丸飞行弹道进行仿真研究,在建立刚体六自由度飞行弹道模型的基础上,采用时频分析和涡流分析方法,建立电磁-动力学耦合模型分析弹丸出膛时由于膛内振动带来的炮口扰动,采用动网格技术建立电磁-气动耦合模型分析弹托分离产生的气动扰动,从而得到了电磁发射弹丸的飞行弹道模型。以得克萨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所设计的IAT-HVP为例,仿真分析了弹丸以1117 m/s初速、0°射角出膛时弹丸出口扰动对弹体速度和气动特性的影响,并得到其飞行200 m的弹道曲线。仿真结果表明,受电磁发射一体化弹丸出口扰动的影响,弹体落点相比理想弹道产生了24%的偏差,其中炮口扰动引起的偏差最大,其次是弹托分离。  相似文献   

18.
为充分考核末端反导舰炮武器系统的反导能力,结合末端反导舰炮武器系统拦截靶弹需求对威胁概率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关计算模型,并给出了相应的计算结果。其思路及算法不仅直接适用于末端反导舰炮拦截靶弹的安全分析,对其它武器装备试验及训练的安全分析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以小口径自动步枪枪弹和身管为研究对象.建立身管温度场有限元模型,在传热学的基础上结合内弹道计算结果分析身管传热,得到连射情况下的身管温度场,并以此为边界建立连发射击身管-弹丸热力耦合有限元模型,加载内弹道膛压曲线,采用有限元显示动力学分析弹丸膛内变形以及运动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温度升高引起弹丸材料变形和应力变化是导致弹...  相似文献   

20.
设计了30mm半穿甲弹斜侵彻陶瓷/钢复合靶的弹道试验,采用高速摄像记录了弹靶作用过程,研究了弹着角、弹丸位移以及背板变形挠度的图像测量方法,通过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与准确性.基于高速摄像序列图像对弹靶作用过程进行了测量分析,结合试验数据研究了弹着角对半穿甲弹侵彻效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弹着角导致弹丸受靶板的不对称阻力作用,侧向力及侧向力矩使得弹丸在侵彻过程中不断偏转,表现为侵彻路径呈曲线;在相同速度条件下,随着弹着角的增大,侵靶时间延长,背板变形挠度减小,侵彻效能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