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了小分子模型化合物--磷酰化氨基酸的侧链基团对磷酰基转移反应的微调作用,计算了其反应速率常数,研究了磷酰在烷氧基的不同对反应的影响及磷酰化D-氨基酸的立体反应活性,合成了2种含磷毒物的人工抗原,并进行了抗体制备及免疫分析实验。  相似文献   

2.
铝基水反应金属燃料性能初步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水反应金属燃料双反应区模型,结合化学反应过程对其进行了热力特性分析,初步研究了铝基水反应金属燃料配方等因素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自蔓延反应喷涂表面涂层技术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围绕自蔓延反应喷涂技术与工艺研究和自蔓延反应喷涂相关理论研究两个方面,介绍了这一技术领域的发展状况。SHS反应喷涂技术将燃烧合成与传统热喷涂相融合,将各类高化学能的反应型粉材、线材引入喷涂技术中制备高性能陶瓷和金属间化合物涂层,发展了SHS反应药芯线材电弧喷涂、SHS等离子喷涂、爆炸反应喷涂以及SHS反应火焰喷涂等技术手段。一方面,对其中的配系设计、控制参数、涂层性能和相关设备等方面开展了深入的实验研究;另一方面,围绕涂层形成过程、喷涂条件下的反应机理与模式,以及反应喷涂过程中的能量状态和粒子的物理状态等方面开展了初步的理论研究,正在构筑较完整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硫-胺-肟反应体系对VX,GB,H3种毒剂的反应效果及含水量等对反应的影响,探讨了反应机理,提出了一种对H,VX和G类毒剂通用的消毒剂配方,该配方对醇酸树脂漆层的损伤要低于碱醇胺消毒体系。  相似文献   

5.
以GRIMECH 3.0详细反应动力学机理为基础,计算了贫燃甲烷氧化时各个基元反应对关键中间组分的生产与消耗贡献,并利用敏感性分析的方法研究了甲烷氧化过程中各基元反应对整体反应速率的贡献程度。在确定主反应路径的前提下,构建了包含16种组分,31步反应的甲烷氧化的简化反应动力学机理并与详细机理做了比较。该简化机理主要适用于当量比0.2以下的极端贫燃工况。  相似文献   

6.
氟原子是连续波DF/HF化学激光器泵浦反应的重要参与者,其浓度分布尤其直接影响冷反应型激光器的泵浦效率及激射强度.在参与反应之前,氟原子将受到三体复合和壁面复合因素的影响而部分复合为氟分子.研究该因素对氟原子浓度的影响对激光器的分析优化是十分重要的.已有一定的实验方法可对其浓度进行测量研究,并建立了理论模型描述.将其与计算流体力学方法相结合对氟原子分布进行计算,研究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并对不同收缩段型面下氟原子复合进行了计算研究.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已二酸与二缩三乙二醇(三甘醇)在无外酸催化下的聚酯反应。精确计时测得的数据表明,在反应初期(聚合度x_n低于~3时)反应级数为二级半,与唐敖庆教授等提出的氢离子催化理论相符。但在反应后期(聚合度x_n>5以后)反应级数为三级,与国外多数文献的结果相一致。作者认为,不能以单一的催化机构来解释聚酯反应的全程。在反应的中期与后期,介质性质已大大改变,反应的催化体不再是氢离子而是酸分子本身。本文对聚酯的反应机构问题进行了讨论,提出了对反应机构的一种看法。  相似文献   

8.
通过Zn与Cu(NO_3)_2溶液反应的实验分析,提出了研究和全面认识置换反应的思路。对中学化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实验教学应解决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菜籽油制备生物柴油及其理化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研究了植物油(菜籽油)在NaOH催化作用下与甲醇反应制备生物柴油的工艺条件,考察了醇油摩尔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等条件对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该反应较适宜的条件为:反应温度50℃、醇油摩尔比6:1、催化剂用量为原料油质量的0.8%、反应时间为20min。对所得生物柴油的主要性能指标进行了考察,发现除粘度较大外,其主要性能指标与我国O#柴油相接近,掺入少量柴油后完全可以作为柴油机燃料使用。  相似文献   

10.
利用小分子模型化合物-磷酰化丝氨酸甲酯在不同体系中的各种反应来研究生物大分子胆碱酯酶的被抑制作用。结果表明,模型分子的基本反应与酶的抑制机制具有一定的类似性和相关性。为研究有机磷化合物对胆碱酯酶的抑制机理提供了更为简单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扩链剂对TDI封端聚醚预聚物反应速度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用FTIR研究了不同活性的扩链剂对TDI封端PPG预聚物固化速度和反应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扩链剂与TDI封端PPG预聚物固化反应速度分别按1,3丁二醇、1,4丁二醇、MOCA的顺序增加,室温下3种扩链剂在固化前期均遵循二级反应动力学规律,其固化反应为二级反应,因此不同活性的扩链剂不影响TDI封端PPG预聚物固化反应的反应级数.  相似文献   

12.
微波辐射Fenton反应降解罗丹明B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Fenton试剂在降解有机污染物方面具有无二次污染等优势,但由于存在降解速率较慢的缺陷,在工程实践中尚未得以推广应用。考虑到微波具有促进有机化学反应速率的功能,采用微波和Fenton试剂联合作用氧化降解罗丹明B,对降解罗丹明B的优化实验条件进行了研究。首先研究了单一因素对降解效果的影响,然后对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效果进行了分析,得出了降解的优化实验条件。研究表明,微波能有效促进罗丹明B的降解脱色,而且能大大缩短反应时间,降低反应成本,增强Fenton氧化反应的活性,提高降解效果。  相似文献   

13.
负载型钴基超细粒子催化剂的催化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共溶胶 -凝胶法和超临界干燥工艺 ,制备了负载型钴基超细粒子催化剂Co-SiO2 ,研究了该种催化剂对CO氧化反应的催化性能 ,并进一步考察了钴含量对其催化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该种催化剂在低钴含量 ( 1 %~ 2 % )时即对CO的氧化反应表现出高的催化活性 ,并具有优良的热稳定性和很宽的反应活性温度区域 ( 1 60℃~ 80 0℃ ) ;钴含量对其催化活性和稳定性有重要影响 ,在 0 1 %~ 2 %的含量范围内 ,随钴含量增加 ,催化活性和稳定性逐渐升高。  相似文献   

14.
液态聚硅烷高温高压合成聚碳硅烷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聚二甲基硅烷裂解制备的液态聚硅烷(LPS)为原料,在高压釜内高温高压反应制备了聚碳硅烷(PCS)先驱体,研究了合成条件对反应终压、Si H键含量、产物产率、软化点、分子量分布及可纺性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反应温度的提高、反应时间的延长,反应终压逐渐增大,产物的分子量与软化点增高,但同时分子量的分散性增大,使可纺性变差。当LPS在高压釜内460℃下反应3~4h,或450℃下反应6~7h时,可以制得软化点约为210~230℃的PCS,其高分子部分含量约5wt%~10wt%,Si H键含量大于0.9,可纺性较好,适合于制备SiC纤维。  相似文献   

15.
为了数值研究宽广温度范围内Mg/H2O的反应特性,分别建立了考虑部分MgO在液滴表面凝聚的Mg/H2O扩散燃烧模型和基于Arrhenius公式的Mg/H2O反应动力学模型.数值研究了Mg/H2O反应速率在扩散控制和化学动力学控制下随反应条件变化的规律.研究结果表明,Mg液滴扩散燃烧时间计算结果与文献值相符;提高温度和水...  相似文献   

16.
本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7)测得了几种单质炸药和样品混合炸药的非等温DSC曲线,对热分解反应速率方程进行了研究,编制了由一条非等温DSC曲线的信息计算炸药热分解反应动力学参数的程序,并证明DSC的线性升温速率对动力学参数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7.
以grimech 3.0详细反应动力学机理为基础,计算贫燃甲烷氧化时各个基元反应对关键中间组分的生产与消耗的贡献,并利用敏感性分析的方法研究甲烷氧化过程中各基元反应对整体反应速率的贡献程度。在确定主反应路径的前提下,构建包含16种组分、31步反应的甲烷氧化的简化反应动力学机理,并与详细机理做比较。该简化机理主要适用于当量比在0.2以下的极端贫燃工况。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不同催化剂和溶剂对磷酰氯的拟卤化反应的影响,确立了最优反应条件。并以磷酰氯为原料,在温和的相转移催化条件下,高收率地合成了分别以叠氮基、氰基和硫氰基取代的磷酸二烷基(和芳基)酯2a-2i。  相似文献   

19.
为了满足多智能体应急反应仿真的需求,首先对构建多智能体应急反应仿真模拟框架的复杂性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并设计了组件式仿真模拟框架.采用本体(Ontology)建模、语义网模型及产生式规则推理等理论方法构建了仿真模拟框架的场景建模模块、人员Agent建模模块等组件.最后对依照上述研究内容所开发的原型系统进行了测试,对测试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框架能够有效满足多智能体应急反应仿真的建模需求.  相似文献   

20.
运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具有隔震基础的高耸瓷质电气设备进行了动态特性分析和地震反应研究.提出了适合于该类设备地震反应分析的理论计算模型与算法.通过工程实例计算,讨论了该设备的抗震与隔震等问题,为该设备的国产化定型设计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指导性设计准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