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德、法联合研制的“虎”式直升机是一种“一机多型”类型的新型武装直升机。该机的型号研制工作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原型机于1991年4月首飞,计划2001年开始服役,为欧洲著名先进武装直升机。它的型号系列包括为法国陆军研制的护航和火力支援型HAP、反坦克型HAC,以及为德国陆军研制的反坦克型直升机PAH-2。在“虎”式直升机的研制  相似文献   

2.
<正>我国直升机工业50年代后期起步,经历了从无到有奠定基础、艰难探索曲折发展、走出低谷开拓进取、抓住机遇快速发展的过程,实现了由专利引进、仿制生产、改进改型、合作研制到自行研制的重大跨越,形成了1.  相似文献   

3.
现代攻击直升机在陆军装备中的地位已日益提高,各国在不断研制新型攻击直升机的同时,也更加重视对现役直升机性能的不断改进和提高。其中,美军对70年代所开发的第一种攻击直升机AH-1“眼镜蛇”的改进和更新就堪称经典之作。  相似文献   

4.
自40年代直升机问世,尤其是60年代投入实战以来,直升机以其独特的垂直起降能力、较强的机动能力、火力和突击能力在多次局部冲突中屡建奇功,引人注目。但与固定翼飞机的飞行速度相比,存在着明显的差距。为了克服传统旋翼的先天不足和着眼于未来飞行速度更新、机动性更好的新一代武装直升机设计,以美国为首的世界军事强国近年来进行了新概念直升机研制,并取得了引人注目的长足进展。  相似文献   

5.
2010年3月18日,试飞员徐国林和袁罗庚驾驶着我国首架大型民用直升机AC313,在江西景德镇上空首飞成功。AC313型直升机由中航工业直升机公司研制。作为我国第一个大型民用直升机,完全按照适航条例研制,整机性能达到了国际第三代直升机水平.填补了我国大型民用直升机研制的空白,在我国直升机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相似文献   

6.
新世纪,中华民族的直升机工业犹如晨曦涌现,萌动着无限希望。 中国的直升机工业起步较晚,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已经创建20多年的我国直升机行业,尚未走过一个自行设计研制新型号的全过程。这个严峻的事实,时刻提醒着航空人要尽快开展轻型直升机研制工作,以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的轻型直升机为突破口,培养人才,锻炼队伍,从小到大、扎扎实实地发展我国的直升机工业。这是历史和时代赋予航空人的庄严使命。  相似文献   

7.
贝尔直升机公司公布V-280“勇气”倾转旋翼机的概念图。该型机在美陆军联合多用途/未来垂直起降验证项目下研制,计划2035年左右逐步替代UH-60“黑鹰”直升机。贝尔直升机公司将在2017年试飞满足技术验证要求的全尺寸验证机。  相似文献   

8.
80年代研制直8——我国自产的亚洲最大吨位的直升机;90年代研制直11——我国第一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轻型直升机,作为航拍机已飞遍我国24个省市自治区;新世纪研制CA109警用机——将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显身手。  相似文献   

9.
随着美海军“直升机作战概念”的发展,新一代舰载直升机MH-60S/R逐渐成为美航母战斗群舰载机发展的主体。文章主要描述了MH-60S/R的基本情况,分析了该直升机的综合能力以及该型直升机部署航母战斗群后所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最早的专用攻击直升机AH-1G“休伊眼镜蛇”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由执行近距离空中支援任务的武装型通用直升机——UN-1“休伊”系列发展而来。此后,装备反坦克导弹的攻击直升机便被西方认为是抵挡前苏联大规模装甲部队入侵的重要装备。在冷战结束后,攻击直升机的作战使用范围得到了大幅度的扩展,而其最主要的作战任务又从反坦克作战变成了对地支援。就主要作战任务而言,似乎攻击直升机的发展已经完成了一个轮回,但在电子技术、信息技术、直升机平台技术的推动下,在战场数字化、网络化发展以及联合作战需求的引导下,今天的攻击直升机无论在飞行性能、作战效能还是信息能力方面都比往日的攻击直升机有了实质性的飞跃。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台陆军空地一体的作战能力,近年来,台军积极从美国购买各型直升机,使其直升机数量有了较大增加。其中,武装直升机具有较强的对地面目标实施攻击的能力,且有一定的装甲防护性能,运输直升机也已形成一定的空运能力。 “多面杀手”—— “超级眼镜蛇”攻击直升机 1998年3月,台向美采购21架AH—1W“超级眼镜蛇”直升机、零配件及支援装备,总值约2.8亿美元。AH—1“眼镜蛇”直升机,是由贝尔直升机公司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为美陆军研制的专用反坦克武装直升机,也是世界上第一种反坦克直升机。由于其飞行与作战性能好,火力强,被许多国家广泛  相似文献   

12.
<正>中航工业昌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我国直升机科研生产基地和航空工业骨干企业,具备研制和批量生产多种型号直升机和国际合作转包生产的能力。我国第一型大型多用途直升机——直8,第一型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军民通用型直升机——直11,第一型专用武装直升机——直10型,第一型覆盖全疆域、全天候的大型民用直升机——AC313,第一型通过AEG审查的民机——AC311,都诞生在这里。  相似文献   

13.
我国直升机旋翼设计技术起步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直-5、直-6和直-7研制时期,发展于八十年代测仿的直-8金属全铰接式旋翼和参考样机设计的直-11星形柔性旋翼研制,而真正形成能力则是通过直9复合材料旋翼反设计研究、25B旋翼原理样机预先研究、直-10旋翼先期攻关与国际合作研制。在此基础上,自主研制成功大型直升机先进复合材料旋翼系统。  相似文献   

14.
<正>2010年3月18日,我国自主研制的AC313大型民用直升机首飞成功,填补了中国大型民用直升机研制的空白,标志我国直升机研制技术发展到一个新水平。发展大型直升机对我国国家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国防科技现代化建设以及满足国内市场迫切需求都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一、案例背景昌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我国直升机科研生产基地和航空工业骨干企业,具备研制和批量生产多品种、多系列、多型号直升机和航空零部件转包生产的能力。亚洲最大吨位的多用途直升机——直8型机,我国第一个自行研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军民通用型直升机——直11型机均诞生在这里。在改革开放日益深入、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知识经济迎面而来的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只有不断创新,才会有生命力。面对新机遇、新挑战,昌飞公司大胆探索、积极实践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形式、新内容,使其深入到企业科研生产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起到…  相似文献   

16.
由于军费严重不足,俄罗斯军用直升机工业的发展深受困扰,目前他们将大部分精力放在现有直升机的现代化改进上。目前俄军现役直升机所占数量最大的是“米-8”,“米-17”军用运输直升机和“米-24”,“米.35”武装直升机, 尽管这些直升机都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设计的,但仍然具有很大的升级、改造空间。通过换装更为先进的动力系统、升力系统,用现代化的数字式飞行、导  相似文献   

17.
创建于1969年11月的昌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30多年来,成功地探索出一条“军民结合、以民养军”的发展道路。通过大力发展支柱民品——“昌河”牌系列汽车,用民品利润支持直升机研制生产,使公司从建厂初期仅能生产部分直5机零部件,发展成为国家定点的现代化直升机研制生产基地:已批量生产交付亚洲最大型13  相似文献   

18.
2010年3月18日上午,由中航工业自主研制的中国首架大型民用直升机AC313在江西景德镇成功首飞。该机是我国第一个大型民用直升机,整机性能达到国际第三代直升机水平,填补了中国大型民用直升机研制的空白,标志着中国和美、欧、俄一样具备了自主研制大型直升机的能力,在中国直升机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  相似文献   

19.
正国产"新舟" 60系列、运12系列民机、AC系列民用直升机不断改进改型,在国内外航线上投入运营;我们的AG系列通用飞机加快发展,正在引领大众航空时代的到来。我们全面参与国产大飞机研制,在C-919和ARJ-21项目中承担了主要机体结构的制造任务,并与国际合作伙伴合作研制机载系统;全面参与中俄合作CR-929宽体客机项目的前期工作。我们积极推进民机国际合作,与空客公司共同研制了AC352/EC175先进中型直升机,正积极推进重型直升机等国际合作项目。成为波音、空客民机大部件的一级供  相似文献   

20.
12月17日.从法国马赛传来喜讯,由中航工业哈飞、中航工业直升机设计研究所、法国欧洲直升机公司联合研制的先进中型多用途直升机Z15/EC175型机首飞成功,这标志着该型机的研制取得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突破,也标志着中航工业直升机所国际合作迈出了新步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