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吴新成 《国防》2004,(1):12-13
预备役部队建设涉及的部门、单位和行业比较多,工作头绪繁多,建设关系复杂。因此,必须把理顺建设关系作为重点环节来抓,确保预备役部队建设协调、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2.
搞好预备役部队与现役部队的挂钩训练浅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搞好预备役部队与现役部队的挂钩训练,是提高预备役部队整体战斗力的有效途径之一。现结合我部近年来的有益尝试,谈谈如何搞好预备役部队与现役部队的挂钩训练。  相似文献   

3.
《华北民兵》2004,(5):1-1
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预备役部队建设的意见?,是我军预备役部队组建10年来第一个系统阐述预备役部队全面建设大政方针的重要文件,《意见》对新世纪新阶段预备役部队建设的重要地位、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方向、建设目标、工作重点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做了明确规定,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预备役部队建设的基本依据,对推动我军预备役部队建设跨越式发展,必将产生深远影响和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刘兴国  甘学荣 《国防》2000,(1):13-13
最近,兰州军区在西安召开预备役部队全面建设工作会议,新疆军区和各省军区领导,军区机关业务部门,全区所属预备役师、旅、独立团主要领导及兼职第一政委共150多人出席了会议。会议总结了全区预备役部队组建16年来的基本经验,观摩了陕西省军区预备役部队全面建设成果,分析了当前预备役部队建设的形势,讨论审议了《关于加强预备役部队全面建设的意见》、  相似文献   

5.
预备役部队现代化,是指预备役部队的建设水平而言,而不是要改变预备役部队的预备役性质。就预备役部队的建设水平而言,现代化的标准不仅是应该达到的,而且是能够达到的。 预备役部队建设的水平,是以战争需求为参照系的。而战争这一参照系提供给我们的,不是静止的水平比较,而是动态的变化对比。与昨天的战争相比,我军从没有预备役部队到有了预备役部队,说明我们在后备军建设上已经向前迈出了相当大的一步。但与明  相似文献   

6.
范智勇  刘虹 《国防》2011,(8):38-39
如今,军事训练、遂行任务,预备役官兵"召不来、来不齐",是影响预备役部队建设和发挥作用的一个老大难问题。新形势下,必须把提高成建制出动率作为预备役部队"两个能力"建设的重要环节来抓。  相似文献   

7.
军区张海阳政委在云南陆军预备役师视察工作时指出,毛泽东同志曾要求民兵工作要"三落实",第一是组织落实,这个精神始终有指导性。预备役部队有那么多预务役官兵,如果没有组织落实,政治、军事落实就是空话,如果全区预备役部队的预备役军官都能像李汉柏同志那样,预备役部队的组织落实问题就能从根本上解决。联系部队9年多来,担任云南陆军预备役师第一政委7年多来,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协同各方面的资源,加大对预备役部队的投入,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期重点推出云南陆军预备役师第一政委李汉柏同志情系国防、履职尽责的事迹,敬请关注。  相似文献   

8.
开展预备役部队与现役部队挂钩训练,是落实胡主席关于加强军事训练重要指示的实际行动,是新形势下加快实现预备役部队战斗力生成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预备役部队与现役部队联得上、合得成,提高部队一体化训练质量的有效手段。当前,必须充分认清新形势下开展预备役部队挂钩训练的重要性,真正把挂钩训练作为推进军事斗争准备的重要环节来抓。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更高的起点谋划预备役部队挂钩训练长期以来,许多单位把挂钩训练作为预备役部队“补差”训练的方式和手段,简单地理解为走出去带训、观摩,请进来帮训、指导,这种认识是片面…  相似文献   

9.
为适应战时动员的需要,按照军委的统一部署,我区从1983年起陆续组建了一批预备役部队。15年来,全区预备役部队坚定不移地执行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加强预备役部队建设的一系列方针、原则,注重全面建设,走出了一条适合西南地区特点的预备役部队建设新路子。15年来,全区先后有100多个单位受到地(州、市)党委、政府的表彰,有50多个单位受到省委、省政府的表彰,有3个单位受到国务院和总部的表彰,有删余人立功受奖。15年来,预备役部队成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的一支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0.
董智奎  王庆军  李世忠 《国防》2004,(11):50-51
江泽民同志指出:“党对军队绝对领导,要靠军队各级党委的核心领导作用、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来具体贯彻和体现。”加强预备役部队预设党支部建设,是提高预备役部队建设质量的关键所在,必须从实际出发,积极借鉴现役部队基层党建工作经验,努力探寻富有预备役部队特色、适合预备役部队特点的建设路子,以推动预设党支部逐步走上有序运转、规范建设的轨道,打牢预备役部队战斗力生成的政治、思想和组织基础,促进基层建设的全面发展。一、把握特点,积极探寻预设党支部规范化建设路子预备役部队专业种类多、编组范围广,随着组…  相似文献   

11.
预备役部队只有协调配合、军地合力、齐抓共建,把预备役部队建设融入地方发展之中,在提高融合意只、拓展融合层面、完善融合机制上下功夫,才能提升预备役部队建设质量。提高融合意识。要强化预任官兵的责任意识,经常组织军事训练、文化体育、双拥共建等活动,加强预备役官兵预任军人身份的认同感,自觉投身到预备役部队建设中来。要强化地方党委政府的"分内"意识,常问、常议、常  相似文献   

12.
全面推进预备役部队建设的发展北京市副市长牛有成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预备役部队建设的意见》,是预备役部队组建20年来,第一个全面系统地规范预备役部队建设的重要文件。这个文件贯彻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适应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要求,体现了新形势下加强预备役部队建设的特点规律,具有很强的思想性、针对性和指导性。我们要全面系统地学习文件精神,努力掌握其基本内容和精神实质,自觉用文件精神统一思想认识,指导各项工作,全面推进预备役部队建设的深入发…  相似文献   

13.
张黎 《国防》2008,(10):9-14
新一代《预备役部队军事训练与考核大纲》的颁布,是预备役部队建设发展中的一件大事,标志着我军预备役部队军事训练进入新的阶段。我们要以落实新大纲为契机,加强整体筹划,勇于改革创新,注重质量效益,在新的起点上推动预备役部队军事训练科学发展。一、坚持把贯彻落实新大纲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预备役部队是我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后备力量建设的重点。抓好新大纲的贯彻落实,关系我军整体训练水平和战斗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牛有成 《国防》2004,(7):12-13
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预备役部队建设的意见》,是预备役部队组建20年来,第一个全面系统地规范预备役部队建设的重要文件。这个文件贯彻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适应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要求,体现了新形势下加强预备役  相似文献   

15.
充分发挥预备役军官的作用,对于加强预备役部队建设、提高预备役部队战斗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从当前预备役军官的情况看,总的情况是好的,不少同志热心预备役工作,把预备役部队的工作当作事业来干,较好地履行了职责。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有的预备役军官上了名册、发了军装、授了军衔,但只是把预备役职务看作是荣誉,任职尽责、当主人翁的意识不强;二是职责标准不明  相似文献   

16.
钱树根 《国防》2004,(4):5-8
我军预备役部队自1983年组建以来,已经走过了20年的光辉历程。20年来,预备役部队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亲切关怀和正确  相似文献   

17.
作者在一次民兵、预备役部队学习《邓小平文选》汇报座谈会上的讲话。作者在总结1994年民兵、预备役部队学习《邓小平文选》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在新形势下,要把学习《邓小平文选》,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头脑,作为民兵、预备役部队政治工作的头等大事来抓;要着眼民兵、预备役部队实际,探索适合基层特点的方法,把学习《邓小平文选》搞得更加扎实;要切实加强领导,狠抓落实,使民兵、预备役部队学习《邓小平文选》活动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  相似文献   

18.
美国从其战略需要出发,调整武装力量建设的指导思想,重视预备役部队建设,并力求突出质量、减少数量,提高预备役部队建设的整体效益。借鉴美国预备役部队建设经验,我军预备役建设应该遵循预备役部队与现役部队协调发展的方针,大力加强预备役部队质量建设,优化预备役部队动员体制,着力提高预备役部队的战斗力。  相似文献   

19.
牛有成 《国防》2004,(7):12-13
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预备役部队建设的意见>,是预备役部队组建20年来,第一个全面系统地规范预备役部队建设的重要文件.这个文件贯彻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适应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要求,体现了新形势下加强预备役部队建设的特点规律,具有很强的思想性、针对性和指导性.  相似文献   

20.
美国已把后(预)备役部队作为现役部队全面合作的伙伴。在海湾战争中,先期抵达海湾的部队中就有一部分是刚征召来的后备役部队。这说明,预备役部队虽属后备力量,但在高技术局部战争中,后备不等于后用,我们要树立预备役部队与现役部队同时使用的观念,把预备役部队作为战争的基本力量进行建设。 量量化快速动员时限。提高快速动员能力,是军委、总部给预备役部队建设提出的基本目标之一。围绕这个目标加强预备役部队建设,需要对这个目标进行量化分解,使之变成可操作性很强的具体标准。其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