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3 毫秒
1.
刊中报苑     
一二五团农七师一二五团党委以农业增产、团场增效、职工增收为目标,科学合理地确定承包指标,确保职工基本收入稳步增长,实现职均减负1000元的目标。该团根据团情制定出"让一块,降一块,增一块"的减负增收办法。"让一块"即团场向农工让利。2000年一二五团农工上交利润264.31元/亩,比1999年减少了55.15元/亩,减幅为17.3%,全团计划累计让利共达720万元左右。"降一块"即降低生产资料价格。今年一二五团每亩物化成本比1999年降低  相似文献   

2.
减负短讯     
一二三团农工轻装务农今年,农七师一二三团狠抓内部管理,堵塞各种漏洞,使农工们关注的农田物化成本有明显降低。今年,该团亩标准肥由去年的每公斤0.95元降低到0.85元,农膜由每公斤10.5元降到9.0元,如按每亩地全年投放3.4公斤农膜和140个标准肥计算,亩成本可降低19.1元。精量播种技术的全面推广,使该团亩平均播种量由原来的7公斤降低到1.5公斤,仅此一项,又可使亩成本降低18.5元。按每个农工承包60亩地计算,今年该团每个农工所承担的物化成本将减少2200元。此外,为改变由于棉花市场价格下跌而造成的农工丰产不丰收的不利局面,一二三团党委还及时  相似文献   

3.
兵团农工负担重,是一个十分沉重的老话题。近几年,兵团党委对农工负担过重的问题非常重视,要求各师(局)农牧团场,要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减轻农工负担。仅1998年,全兵团通过各种"减负"措施,共减轻农工负担近4.5亿元。兵团党委四届六次全委(扩大)会议再次发出号召:"要切实减轻农工负担,增加农工收入,稳定职工队伍。"会后,各农牧团场是如何贯彻兵团党委这一决定的?农工们过重的负担能不能减下来?就这个问题,本刊记者深入部分农牧团场、连队进行了实地采访。"减负"在行动,就是部分基层单位从实际出发,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减轻农工负担,进而调动农工承包土地的积极性,使团场稳定、职工队伍进一步稳定的部分纪实。  相似文献   

4.
双丰镇是二师、铁门关市三○团建制镇,2015年2月28日,三○团被中央文明委授予了"第四届全国文明村镇"荣誉称号。根据"十二五"规划,兵团按照"师建城市、团场建镇"的目标进一步加快城镇化发展步伐,2016年1月9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复同意铁门关市设立双丰镇,2016年2月29日,双丰镇挂牌成立。"十二五"以来,三○团党委全面实施"政治建设强镇、经济建设立镇、社会建设稳镇、文化建设兴镇、生态建设靓镇"的发展战略,全团万名职工群众见证了五十多年建团史上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团部新城区  相似文献   

5.
刊中报苑     
《兵团建设》2004,(5):46-47
十件实事暖民心 农四师六十三团党委一心一意为职工群众谋利益,2003年办了深受职工群众称赞的十件实事: 投资385万元,修建团场公路;投资1260万元用于危旧房改造,受益315户;投资130万元,完成"连连通"有线电视工程;投资445万元,铺设防渗渠22公里;为职工减负202.4万元;补贴职工种地贷款利息12万元;补贴职工种草养畜费3万元;补贴职工水费  相似文献   

6.
农六师党委把减轻农工负担同调整经济结构、推进科技进步、降低生产成本等增收节支措施结合起来,多管齐下,把工作重心放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基点上,以期达到减轻农工负担,团场增效,职工增收的目的。全面推进农牧团场机构改革,大力精简各级管理机构,裁减非生产人员.压缩管理费用支出,减轻农工负担今年,农六师根据各农牧团场的经营规模确定了团场机关的人员编制,团场、分场的管理费用实行核定标准,上限封顶,定额包干,超支不补的控制办法。现全师19个农牧团场机关的整编工作已经完成,机关人数由1999年末的1260人减少到885人,精减375人,预计可压缩管理费用开支3203万元,平均每个农工可减少负担150元。同时对农业连队布局进行合理调整,合并了部分规模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1997年以后,兵团农牧团场农工增收缓慢,部分团场职均收入还有下降趋势。笔者认为,减负和增收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农工负担重是增收缓慢的主要原因之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土地承包费用过高农牧团场改革之初,一亩地交土地费在20元至40元之间,而现在,一亩地则需交土地费150元左右,一等地有些团场则达190元以上。  相似文献   

8.
曾军 《政工学刊》2002,(8):12-13
针对思想认识不够到位的问题 ,要突出抓好三项教育 ,进一步强化营党委按纲建连的“一线指挥所”意识(一 )克服依赖思想 ,抓好“独立自主”教育。 营级党委中 ,有部分党委对自身地位作用认识不清。认为 ,上有团党委决策指示 ,下有连队具体落实。尤其是团党委机关与所属部队驻守相对集中的单位 ,每天发生的大小事情都在团党委机关的眼皮底下 ,有一点“风吹草动” ,领导机关就可能过问。久而久之 ,营党委产生了一种“大事、小事有团党委机关作主”的依赖思想。为此 ,一方面 ,团党委和机关要定期组织营党委成员 ,特别是营主官 ,认真学习《政工条…  相似文献   

9.
人武部、预备役团党委作为省军区部队的“一线指挥部”,在部队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各级党委和机关要把加强“一线指挥部”建设摆上重要位置,切实把“一线指挥部”建设成为部队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坚强领导核心。  相似文献   

10.
《兵团建设》2005,(7):5-5
各师、院(校)党委,兵团机关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党组(党委):郭斌同志生前任农十师一八六团党委常委、副团长,1955年出生于四川省南充市西充县车龙乡十五村。郭斌同志扎根兵团边境团场27年,从一个农工成长为政治坚定、思想成熟、勤奋敬业、廉洁奉公的优秀党员领导干部。他求真务实、锐意进取、呕心沥血,在所分管和负责的领域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1.
农二师三○团党委以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和胡锦涛总书记在考察新疆工作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将党员干部、职工群众的思想统一到中央的决策和部署上来,结合团场实际、突出团场特色,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从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进一步增强构建和谐团场的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合力推进和谐团场建设。  相似文献   

12.
正随着春天的脚步不断接近,三师四十一团领导班子也开始为新一年的增收工作谋划起来。根据兵团、师关于做好促进团场职工多元增收工作的要求,四十一团党委结合团场实际,确定了《促进职工多元增收三年攻坚计划方案》。方案提出,2013年至2015年,团场农牧工家庭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6%,确保2015年比2010年翻一番,达到2.35万元,农业经营以外的收入比重超过50%。围绕城郊调结构四十一团地处喀什地区疏勒县、疏附县和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克陶县之间,距离南疆重镇喀什市只有23公里。团党委按照"全面退棉、增果增畜、发展城郊经济"的总体方针,以提高亩效益为中  相似文献   

13.
王妍曦 《兵团建设》2010,(11):27-29
全兵团新建连队道路5300公里,新增通班车连队787个;职工负担从2005年每亩228元减到了现在的每亩负担148元;农牧工家庭人均纯收入7300元,比1999年增长了近两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3万元,比1999年增长了1.3倍;兵团改造危旧住房24万套,10年时间彻底结束了兵团人住“地窝子”的历史;95万基层职工群众喝上了符合卫生标准的洁净水……  相似文献   

14.
地还是那片地,水还是那渠水,人还是那些人。然而,农二师三○团的皮棉总产却从1999年的5003吨增长到了2005年的10245吨,翻了一番,等于“长”出了一个新“双丰”。  相似文献   

15.
2012年9月4日,在第二届中国—亚欧博览会上,六师一〇一团成为众多媒体关注的焦点,他们在一天内与3家企业签订了320亿元的合同。谈起能签约这么多的合同,五家渠青湖生态经济开发区一〇一团党委常委、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一〇一团副团长张术华说:"重庆润泰公司从洽谈到签约,经历了差不多一年的时间。"  相似文献   

16.
农九师164团党委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夺取了党建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双丰收。2007年,全团10个基层连队党支部中有9个达到团级"五好"党支部标准,有7个达到师级"五好"党支部标准,有1个被兵团命名为"五好"连队党支部。该团2003年至2006年连续4年被师党委命名为"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团场"。2007年全团生产总值达到7000万元,同比增长13%,全团职均收入12500元,其中农业一线职均承包收入10542元,同比增长27.4%。  相似文献   

17.
近一段时期以来,在农八师一四七团一系列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干部大会上,团党委结合团场实际,对基层干部作风转变提出了严格要求:全面推行"三变三为"一线工作法。即引导团场各级领导干部从从前的"指挥群众干"变为"我为群众干",从"我是掌权人"变为"掌权为群众",从"个人创政绩"变为"为群众谋福利",用实际行动,实实在在带领群  相似文献   

18.
5月21日上午,吉林某预备役师工兵团长王威、政委李喜良带领机关人员走进该团特务连赴川抗震救灾一线官兵家中,送上了团党委的关心和问候,并对他们的无私奉献表示感谢。  相似文献   

19.
天津某预备役团党委"一班人"为使基层建设全面、快速、协调发展,他们制定实施了以抓好一线战斗堡垒、一线指挥员和"应急"分队等3个重点部位的《基层建设三年规划》。采取定期举办集训班和团常委定点负责、分类指导的方法,不  相似文献   

20.
刊中报苑     
在农五师八十一团,有一个被人们叫得很响的名字——"土地王"。他就是该团36岁的青年农工王坤。从1995年开始,王坤在农五师八十一团承包荒地,从当年的800亩发展到1997年的3100多亩。他会管理、懂技术、能吃苦,3年累计向团场交售籽棉320吨,甜菜9600吨,小麦408吨,创产值496万元,个人收入上百万元。1998年,经过竞聘,王坤向团里上交27万元,租赁承包了累计亏损300多万元的11连,成为团场第一个租赁承包一个连队的人。去年,王坤的步子迈得更大。他以46万元的总标数,承包了八十一团3个连队的16800亩土地,组建了该团首家开发农场,在他农场打工的人达400多人,,大多是王坤从安徽农村接来的。是年,王坤的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