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国抗战爆发后,在中国共产党的努力下,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先后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为适应形势的变化和需要,八路军、新四军中出现了军衔,这是自人民军队建军以来的一个新变化。对于八路军、新四军中的军衔,诸多论述认为是国民政府授予的,笔者认为这一认识有待商榷。从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起,到抗战胜利结束,以国民党为主体的国民政府未曾给八路军、新四军指战员授予军衔,而八路军、新四军这一时期之所以出现佩戴国民革命军军衔的情况,其实是由中共内部掌握,同时又便于对外交往开展工作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刘意 《军事史林》2021,(9):23-31
全面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深入敌后坚持抗战,产生了无数可歌可泣的抗日民族英雄.为纪念和铭记这些抗日英雄,激励全民族坚持抗战到底,中国共产党铭记英雄话语体系应运而生.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八路军政治部的机关刊物《八路军军政杂志》,在存继的3年零3个月当中,每期必刊登八路军、新四军战士的英雄壮举,在其出版的4卷39期所发表590篇文章当中,有39篇悼文,追悼68名英烈;有通讯文章115篇,通过对战役的描述,展现抗日民族英雄舍生取义精神,成为中国共产党铭记英雄话语体系的重要历史文献资料.梳理《八路军军政杂志》铭记英雄方面的文章,提炼党铭记英雄话语体系建构的要义,对于阐释伟大抗战精神,以及英雄情怀在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的重要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一 1940年10月,八路军、新四军两军在苏北白驹会师是我军发展史上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事件,但鉴于当时的历史条件无完整的文字记载,这就给历史留下了缺憾.《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史》等资料以及《黄克诚回忆录》和粟裕大将的回忆文章中也都是笼统地讲“八路军先头部队”.那到底谁是八路军的先头部队?对此曾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难以统一.现笔者根据所掌握的资料,对会师的“八路军先头部队”试作考证,抛砖引玉,以就教于专家、学者和广大读者.  相似文献   

4.
在最近几年热播的军事题材电视连续剧《大刀》、《八路军》、《新四军》、《亮剑》等电视剧中,经常出现我军战士手持一挺枪管上方有提把、机匣上方有一个梯形弹匣的轻机枪射击作战的镜头,这种轻机枪就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使用的最主要的轻机枪——捷克ZB26轻机枪.  相似文献   

5.
《关于军队政治工作问题》,是谭政在中共中央西北局高级干部会议(1944年4月11日)上所作的报告。这篇报告不仅在人民解放军历史上起过重要的作用,而且至今对人民解放军的建设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944年4月20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和中央军委总政治部关于学习散发这篇报告的通知中说,这篇报告“是八路军、新四军政治工作问题的全面总结”,要求八路军、新四军连级以上一切政治工作、军事工作、后勤工作干部,应一律将此文件作为整风文件和固定教材,加以研究  相似文献   

6.
八路军、新四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抗日武装。在八年抗战中,它们以广泛的游击战争英勇抗击日伪军,取得了辉煌的胜利;与此同时,在自身的建设方面也取得显著进展。本文拟就八路军、新四军的军政体制和军队建设情况作一简略述评,以就教于识者。  相似文献   

7.
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新四军兵员工作包括:兵员的征召补充、培训使用、退役安置等。八路军、新四军的兵员征召方式主要包括:动员民众自愿应召入伍,局地试行征兵;自由卫队、民兵、地方军逐步等级为主力军;收编溃军、散兵、"杂色武装"、伪军及俘虏,培训使用重在练智力、练体力、练技术战术。兵员退役安置及社会保障旨在提高军队战斗力,维护和保障八路军和新四军兵员利益和荣誉。  相似文献   

8.
唐炎 《军事历史》2001,(3):48-52
皖南事变已经过去整60个春秋。血的教训曾促使新四军及华中抗战实现了三个重要转变。我作为这一事件的经历者,现对这一事件的有关问题作些探究,以就教于各位。一、皖南事变后,从新四军政治地位来看,实现了摆脱国民党当局的羁绊,向独立自主地肩负起华中抗战使命的阶段转变1940年10月19日,国民党顽固派以何应钦、白崇禧名义发出“皓电”。该电限令黄河以南的八路军、新四军在1个月内全部开到黄河以北地区,八路军、新四军由50万人缩编为10万人。出于对当时国内外形势及自身力量的考虑,中共中央以八路军、新四军领导人名义于11月9日发表…  相似文献   

9.
抗日战争中创造文化奇迹的人——人民摄影家沙飞甄小英抗日战争时期,到过我解放区的许多国际友人和大后方朋友,对八路军、新四军坚持抗战惊叹不已,认为这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而当他们看到在物质条件极为艰苦,战斗异常频繁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出版的《晋察冀画报》时,更...  相似文献   

10.
尹琛 《军事史林》2023,(3):45-51
<正>1937年全国抗战爆发后,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中国工农红军先后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纳入国民革命军序列。根据国共两党达成的协议,由国民政府部分供应八路军、新四军的被装物资。随着抗战形势的发展,国共两党的关系也发生变化。1938年国民政府从部分供给改为发放服装费和部分被装材料,1939年到1940年,  相似文献   

11.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开展了强有力的锄奸保卫工作.锄奸保卫工作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执行正确的方针政策,注重加强基础建设,不仅保证了八路军、新四军的纯洁巩固,为保卫抗日根据地民主政权和人民群众的安全,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战胜日本帝国主义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开创了人民军队保卫工作的新局面.研究锄奸保卫工作的成功经验,对新时期人民解放军保卫工作建设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与中原突围李少瑜,彭剑青李先念在《要正确评价中原突围》一文中指出:“我们能胜利地突出敌人的重围和创建新根据地,这是因为我们有党中央和毛主席的正确领导。”以新四军第5师、八路军第359旅南下支队及河南军区部队组成的中原军区于1946年6月26日晚...  相似文献   

13.
新四军第3师,由八路军第5纵队改编而成,是我党开辟和坚持苏北地区抗日斗争的主力之一。一、增援华中,组成第5纵队 1940年5月,八路军根据党中央、中央军委的命令,指派第2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黄克诚率第344旅(旅长刘震、政治委员康志强)、新编第2旅(旅长田守尧、政治委员吴信泉)共五个团一万二千余人及教导营五百余人,分两个梯队由冀鲁豫边南下华中,6月,先后抵达豫皖苏边区,7月,一部同新四军第6支队合编为八路军第4纵队。随后,黄克诚率新编第2旅及第344旅第687团进抵皖东北地区,与新四军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历史中,新四军同八路军一样曾写下过辉煌的篇章。这支诞生于抗日烽火中的部队,抗战中驰骋纵横于长江两岸的华中敌后,扰得日伪魂飞魄散,疲于奔命,有力地配合了正面战场的对日作战,为抗日事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然而,尽管新四军在抗日中奋勇杀敌,战功显赫,也曾受到国民党官兵的普遍称赞和国民党最高当局数十次的明令嘉奖,但这支威震江南的部队却未能象八路军一样与抗战事业相始终地得到国民党最高当局的承认,1941年1月,国民党顽固派蓄意制造皖南事变,将新四军诬为“叛军”,予以“解散”。新四军作为国共合…  相似文献   

15.
抗战时期我军干部的军衔评定梁君我军从创建至今70余年来,干部等级制度有5次较大规模的变化,而其首次提出评定级别、实行等级军衔制,是在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8月1日,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中国工农红军即将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之际,红军总政治部在《关...  相似文献   

16.
《新四军发展史》评介●罗焕章在新四军建军60周年之际,《新四军发展史》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本书由中国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研究会秘书长马洪武教授和童志强等9位党史教学、研究工作者,经多年努力集体撰写而成。它将新四军的发展放到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抗...  相似文献   

17.
正皖南事变后,国民党当局立即停止了新四军的武器弹药供给。参照八路军的做法,新四军军部专门成立军工部,管理军工生产。先后建立了炮弹加工厂、手榴弹厂、子弹翻造厂、铸造厂、机械厂等,形成三四百人的专业队伍。一些师也成立了军工部及兵工厂,自己解决武器弹药,改善部队装备。自造小型迫击炮——1941年4月,新四军一师组建军工部。当时,一师只有个30多人的修械所,  相似文献   

18.
新四军活跃在苏、浙、皖三省,一直是蒋介石的心病,惟恐抗战胜利后,华东重镇为共产党所掌握。1940年10月,蒋介石就限令八路军、新四军开到黄河以北地区。中共一面揭穿其限共反共的阴谋,一面又在军事上做出让步,至12月,江南新四军10万人马多已北移,惟有新四军军部及其直属部队9000余人,仍孤悬皖南,毛泽东对此一直牵挂在心,对其所处的劣境,一再予以警告,一再催促其从速北移。  相似文献   

19.
朱岩 《军事史林》2021,(1):20-30
蒋介石反共重心区域的变化 蒋介石1940年初考虑中共问题时,重心仍是在晋南的八路军,欲将八路军限制在山西长治和河北邯郸一线以北,而非新四军.3月10日,他下决心限令山西和河北的八路军于3月15日以前撤至长治、邯郸一线以北地区,令卫立煌坚决执行,并要其从速渡黄河亲自指挥,"如其不从,必以武力制裁".  相似文献   

20.
以往我们在研究抗日战争时,对八路军、新四军研究和关注的比较多,而对华南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研究、注意得相对较少.其实,同八路军、新四军一样,这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支在华南敌后建立的人民抗日武装队伍,而且很有自己的特点.在艰苦卓绝的抗日烽火中,他们虽然孤悬敌后,但他们积极密切地配合全国各地的抗日战场和盟军,英勇作战,打击敌人,功勋卓著,东江纵队从而成为"广东人民解放的一面旗帜",使广东战场成为"敌后三大战场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