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军人保险与军人权益保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的宪法和法律规定军人享有劳动就业、劳动保护、职业培训、劳动报酬、离退休生活保障、物质帮助、福利、优待、抚恤、退役安置等权益。军人保险制度与军人工资津贴制度、军人优抚制度、军人退役安置制度等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军人权益保障体系,具有不可替代性。军人保险水平的确定,必须考虑到与军人的劳动付出相对应的军人权益保障的需要,而且还取决于对军人权益的认知能力和认同程度。军人保险制度只有通过立法,才能保证其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2.
文章在阐述了军人消费特征、消费态度、消费动机和军人消费者关心点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军人消费需求的现状,提出了改善军人消费需求的基本思路:进一步提高军人消费水平;优化军人消费需求结构;健全对军人的优惠政策;建立与军人消费需求相适应的工资福利制度。  相似文献   

3.
军人消费质量是指军人生活状况的优劣程度,它溶化在军人物质生活消费与文化生活消费过程之中,与军人消费水平的指标联系起来共同反映军人消费状况。军人消费质量的内涵可从消费要素的协调程度、消费品数量组合的优劣、消费环境的改善、消费品质量的高低、消费者自身素质与消费能力等方面把握。判断军人消费质量有客观标准和主观标准两种,影响军人消费质量的因素有军用消费品质量和军人消费环境,提高军人消费质量的措施有三条:努力提高军用消费品质量、积极改善军人生活环境、不断促进军人物质生活消费与精神生活消费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4.
俄罗斯军人权益保障法,层次分明,既有俄联邦议会制定和通过的法律,又有俄罗斯联邦总统和政府通过的军事行政法规;内容丰富,涵盖军人权益保障的各个领域;特点鲜明,体现了权利与义务一致性原则,注重原则性规定和操作性规定的结合与配套。完善我国军人权益保障法律制度,应尽快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人权益保障法",作为从总体上调整军人权益保障权利义务关系的主干法律,并科学设计相关配套的法规、规章和制度,形成体系;重视军人权利与义务的平衡机制、补偿机制和救济机制的建设,体现权利与义务的一致性;把握基本国情,适应市场经济规律,发挥市场机制在保障军人权益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在军事领域,军人的闲暇活动其实质就是对紧张的军事教育训练工作的一种补充消费方式。当前,大部分军人重视娱乐性消费,一部分军人的家务性消费较多,只有少部分军人重视发展性消费,存在一些不足。文章针对存在问题提出要改进军人闲暇消费方式,努力促进军人闲暇消费的合理化和科学化。  相似文献   

6.
军人权益保障程度影响到军队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关系着社会和谐、国家富强乃至长治久安.把维护军人权益作为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建立提高军人待遇长效法律机制,完善军人退役安置制度和军人申诉救济制度等对策措施,以求为健全完善军人权益保障机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正>军队自1992年7月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以来,多次根据国家政策和部队实际,适时调整完善相关规定,有力发挥了住房公积金制度的保障功能。然而,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突飞猛进,军人的购房需求日益增长,现行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制约因素逐步显现,难以有效保障军人住房消费权益。新时代,如何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满足军人合  相似文献   

8.
军人的职业,是与国家安全和稳定直接相关的特殊职业。军人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军人在社会生活中必然具有特殊的地位。而确立和维护军人社会地位的最高表现形式,就是国家通过立法来规定军人的义务与权益。为此,我国国防法以专章的形式规定了军人的义务与权益。 一、军人的义务  相似文献   

9.
军人消费经济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它既是消费经济学的理论分支,也是军事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军人消费活动的运转及在这一过程中所反映的各种消费现象、消费关系、消费规律和发展趋势作为研究对象的。简言之,军人消费经济学研究的客体是军人消费。对军人消费问题的研究,并非新事,古  相似文献   

10.
丛文胜 《国防》2002,(11):32-34
军队是国家政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军队的建设、稳定和发展与国家的安全、稳定和发展密切相关。同理,军人是军队的核心和支柱,加强军队和国防建设,离不开对军人的切身权益的保障和尊重。因此,当今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对军人权益的保护,纷纷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和办法保护军人的相关权益,以稳定军队、安定社会、巩固国防。外国实行的军人保险制度就是在现代社会条件下,为切实保障军人合法权益而采取的一种有效手段。研究和探讨外国军人保险制度的主要特点,可以为发展  相似文献   

11.
孙元国 《国防》2013,(8):60-61
军队是国家安全的屏障,国防是全民共享的公器。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军地各级历来重视军人权益保护工作,取得很大成绩。但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导致价值观变化和多种所有制并存造成就业方式改变,军人权益保护面临的新问题增多,相关法规体系亟须完善。一、军人权益保护法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军人权益保护法尚未形成体系。现有的相关立法零星分散,有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普通法和军事法两条轨迹,来研究女军人权益的法律保护.在普通法体系中.基本上形成以《宪法》为基础,以《妇女权益保护法》为主体,包括国家多种单行法律法规和政府各部门行政法规的妇女权益保护体系.在军事法体系中,对军人权益的法律保护主要有《宪法》《刑法》《婚姻法》中的有关条款和其它单行条例,解放军三总部在《关于军队妇女政治生活待遇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中对女军人的特殊权益作了专门规定.现有法律关于女军人权益的规定,尽管涉及到诸多方面,但存在一些不足,如规定过于原则.内容不够详细,难以落实;立法不够系统全面,立法层次低等,希望加强女军人权益的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13.
钱燕娜 《国防》2014,(10):60-62
军人是国家安全的坚强柱石,是人民利益的坚定捍卫者。而军人权益能否得到有效保障,则关乎军心士气、部队稳定和战斗力发挥。我们党和政府历来重视军人权益保障,在工资津贴、优待抚恤、家属随军、退役安置等方面出台了许多政策,投入大量资源,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军人权益保障遇到了新的问题和挑战,迫切需要在社会转型中解决这些问题,拿出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4.
郝兵  赵军 《中国民兵》2007,(11):51-51
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人武部自2000年成立军人军属法律服务站以来,先后维护军人军属权益53起,协调处理军民纠纷17起,接待咨询服务188起,很好地维护了军人军属权益。  相似文献   

15.
本文着重研究了军人消费与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探讨了军人的生活消费怎样表现为一种文化的发展以及文化的发展怎样影响军人的清费等问题,并认为应在文化与军人消费的融合中去把握军人文化消费的特殊规定性。还从军事建设的角度阐述了文化消费对军人劳动能力的恢复、道德品质的培养、军事素质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杜杨 《政工学刊》2010,(12):47-47
当前,社会利益进行广泛调整,军人权益也自觉或不自觉地被纳入了调整范围,各地方出台了一些涉及军人权益的政策规定。其中,有些是对国家政策法规的具体解释,还有一些是根据当地特点制定的地方性政策法规。这些政策规定涉及干部转业、军人福利、家属就业、子女上学等诸多方面的问题,与军人权益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7.
军人战时消费的性质表现在:它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一部分,是社会消费活动在特定时期中的一种特殊表现;它不仅服从战争的需要,而且还是形成军事力量的重要因素;它是战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战时经济状况、军人战时消费的特点大体表现在战时消费需要、消费结构、消费水平、消费方式和消费心理等方面。军人战时消费应遵循五个原则:保证作战、突出消费效果、适度消费、坚持社会主义军人战时消费观和勤俭节约的战时消费原则。  相似文献   

18.
2012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人保险法》(以下简称《军人保险法》)颁布施行了,为方便战友们熟悉了解这部法律,我们特意征集了最具代表性的十个问题,邀请专家律师进行解答,希望对战友们有所帮助。1.请问《军人保险法》规定军人军属主要享受哪些保险权益,应当履行哪些义务?——某部警卫连张连长在保险权益上,《军人保险法》规定军人依法参加军人伤亡保险、退役养老保险、退役医疗保险等,并享受相应的保险待遇。随军未就业的军人配偶依法参加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同时享受地方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提供的就业指导、培训等方面的服务。法律明确规定,军人有权查询、核对个人缴费记录和个人权益记录,要求军队财务部门和地方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依法办理养老、医  相似文献   

19.
军人福利待遇直接关系到广大官兵的切身利益,提高军人福利待遇,对于稳定部队、提高部队战斗力起着重要的作用。经过这几年不断的完善,已经初步形成了一套体现我军特点的军人福利待遇制度体系,但是从总体看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为此,本文就进一步完善我军福利待遇制度体系作一些粗浅的探讨。1.建立军人工资法,确保军人的福利待遇及经济权益。军人经济权益的保障、福利待遇的提高,从根本上,要依靠国家的政策和法规作保证。军人工资立法是军人工资工作走上正规  相似文献   

20.
军人消费经济学是一门亟待建立的新学科。本文试图对军人消费经济学建立的条件、研究的对象和范围作一初步探析。一、军人消费经济学独立存在的条件任何一门学科的产生和发展都有其赖以存在的客观条件,有其发挥作用的适用范围。军人消费经济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