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7 毫秒
1.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并被广泛用于军事领域,军队内部出现了高度的专业分工,各类专业技术兵在总兵力中所占的比例不断增大,军事实力的内部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与这一变化相适应,建立合理的后备兵员储备结构,是现代战争发展的必然要求。目前我国的兵员储备结构与常备军的构成和未来战争的需要还很不适应。普通兵与技术兵的比例失调。目前,我军技术兵的种类已有三百余种。随着军事科学的发展,武器装备将会不断更新,技术兵的种类和数量的比例还将增大。但后备力量中技术兵与普通兵的比例与  相似文献   

2.
新形势下,国防后备力量建设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应该引起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解决这些问题,固然需要社会方方面面的关心、支持与配合,但最重要的是要加强党管武装。 当今世界,走精干的常备军与强大的后备力量相结合之路,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国防建设的共同做法。因为这一做法能够解决“兵少则不足卫,兵多则不胜其养”的矛盾。用现在的话讲就是能够解决平时少  相似文献   

3.
动员海军、空军和二炮民兵专业技术兵参战支前,是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虽然我军部分海军、空军和二炮部队在地方退伍军人中预编了预备役专业技术人员,但数量很少且高度分散,远远不能满足现代战争的需求。因此,加强军兵种民兵专业技术分队建设,是我们做好军事斗争准备、提高后备力量建设质量的一项十分重要和紧迫的现实任务。  相似文献   

4.
邱敏军 《国防》2012,(11):31-32
在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中,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能力成为战斗力基本形态.适应形成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能力要求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首要的是改进后备力量组织体系. 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能力由现役部队作战能力要素和国防后备力量作战能力要素有机构成.国防后备力量作战能力要素构成涉及有预备役兵员预编任务的现役部队,涵盖预备役部队、民兵队伍和人民防空、交通战备等国防动员专业队伍.各支队伍既相对独立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又相互依存长短互补.因此,在国防后备力量组织建设中,应正确处理其力量单元的相互关系,科学确定各支队伍编组顺序,切实解决交叉编兵、一兵多职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中国民兵》创刊十年来,在军委、总部领导的关怀下,充分发挥宣传舆论阵地的重要作用,为促进经济发展和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在十年历程中,《中国民兵》坚持党性原则,无论是在我国加快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还是在国家发生政治风波的关键时刻,都坚定不移地贯彻党中央、中央军委的指示,旗帜鲜明地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保持了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中国民兵》始终坚持为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服务的办刊宗旨,满腔热情地宣传  相似文献   

6.
模块化编兵是一种新的编兵理念,用在国防后备力量编组上就是按遂行任务的需要,将后备力量体系内的各种资源按“标准化、集成化、小型化”的原则进行整合与重组,通过科学确定编兵的种类、规模和布局,将“粗放式”编兵变为“精确式”编兵,以最大限度积蓄和释放后备力量快速动员集结和遂行任务的能力。这里结合边防地区的特点,谈谈对民兵编组模块布局的思考。  相似文献   

7.
岳惠来 《国防》2006,(7):4-5
近年来,全国各地适应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深入发展的新形势,加大了后备力量建设的改革力度,摸索出了“模块化编兵”的后备力量编组方法,并就如何树立与军事变革要求相适应的“模块化”编兵指导理念、如何构建与应急行动任务相匹配的“模块化”力量编成布局、如何建立与编兵方式改革相对接的“模块化”建设运行机制等问题,做了全面、深入、系统的探讨,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对指导和推进后备力量建设改革,进一步提高后备力量整体建设水平,具有极为重大的意义。推行后备力量编兵改革,是一个创新性很强、牵涉面很广的实践课…  相似文献   

8.
编读往来     
编辑同志: 《西南民兵》是成都军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主要宣传阵地,也是一本公开发行的理论性、指导性、综合性较强的刊物。凡是在国防战线上工作和支持国防后备力量建设事业的同志都愿意成为该刊读者。但是,笔者了  相似文献   

9.
张慎兵 《国防》2016,(8):41-42
信息攻防激烈是现代战争的重要内涵和特征,适应现代战争要求,提高后备力量信息化水平,必须改进编组延揽信息人才、完善装备和指挥信息体系、加强信息作战训练。  相似文献   

10.
邱达雄 《国防》2003,(8):32-33
高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和世界新军事变革的深入发展,使现代战争的指挥决策、兵力部署、作战实施等各个环节空前提速。这一点,在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中,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适应高技术战争空前提速的特点,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必须把提高快速动员能力置于战略位置,重点是预先做好以下三项工作。 一、建立指挥执行机制 国防后备力量动员有官、有兵,要财、要物,涉及军地和社会各个领域,关系许多部门、单位和个人的利益调整,只有建立权威集中、综合高效的领导机构与办事机关,统一指挥与协调动员行为,才能真正做到快速。  相似文献   

11.
热烈祝贺《中国民兵》杂志创刊!希望它成为亿万民兵、预备役人员、人民武装干部、部队、人民武警指战员和广大青年喜爱的国防教育和军事读物。国富才能兵强,兵强保障国富。为了集中力量搞好经济建设,军队要精兵简政,但常备军的精减,决不意味着国防可以削弱。办法之一,就是要加强后备力量建设,寓兵于  相似文献   

12.
张成羽  伍宏波 《国防》2008,(10):44-45
民兵、预备役部队编兵整组是后备力量建设的基础工程。新时期新阶段,应遵循"统筹计划、优先保障、突出重点、注重质量"的原则,尽快理顺军分区系统与预备役部队在编兵整组上的关系,有效解决"组织交叉、一兵多职"等问题,进一步夯实后备力量建设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段祥军 《国防》2008,(10):56-57
预备役部队是我军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后备力量的重点队伍,现代战争是体系与体系的对抗,与之相适应,必须积极谋求预备役部队与现役部队体系化建设,牵引国家武装力量提高体系作战能力。(一)建立体系化组织工作体制机制。一是要大力加强军兵种预备役部队建设。信息化条件下战争是诸军兵种联合作战,军兵种部队唱主角。高度重视海军空军等高技术密集型后备力量建设,提高后备力量与常备力量整体遂行任务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随着现代战争的发展和我军装备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未来战争中民兵专业技术兵的作用会越来越重要。因此,在深化民兵的组训改革中,必须注意研究现代战争对后备兵员特别是对专业技术兵的要求,把对专业技术兵的训练立足点真正放在做好应付局部战争和突发事件上,放在为应付较大规模反侵略战争的基础上。为此,应采取以下几种措施:  相似文献   

15.
李亚光 《国防》2001,(11):58-58
《征兵工作条例》第一章第六条修改为:“国家根据动员需要,在全国有计划地划分技术兵征集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部队,应当按照划定的区域进行技术兵征集和补充。”这是使现役兵员征集与后备力量建设相结合  相似文献   

16.
邱启建 《国防》2004,(1):36-37
高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使高技术、高技术兵器、高技术人才对抗已成为现代战争的基本特征。适应这一新的情况,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必须认真贯彻“科技强军”战略,紧跟军队建设跨越式发展的步伐,尽快实现由人力密集型到  相似文献   

17.
郑春 《国防》2001,(7):32-32
随着空袭与反空袭斗争成为现代战争的主要作战样式,一个时期以来,我军及其后备力量以反空袭作战为主题,进行了大量而深入的研究。后备力量战线的一些同志感到,由于侦察能力、机动能力、打击能力敌强我弱悬殊过大,在未来高技术条件下的城市反空袭作战中,现役部队都难有大的作为,民兵根本不可能有所作为,因而平时作这样的准备是一厢情愿和完全徒劳的。我  相似文献   

18.
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华清最近指出:“后备力量建设必须通过调整改革,与现代战争的需要相适应,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相适应。”这虽然是现在和今后整个民兵工作的指导方针,但笔者认为,在今后的民兵军事训练中,也应以“两个适应”为指导。 长期以来,民兵军事训练,无论是步兵还是专业技术兵的训练内容,都是不折不扣的按《民兵军事训练大纲》实施的,所训内容都是基础性的。既不适应现代战争的需要,也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所以,民兵训练内容很有必要进行适当的调整。今后的民兵军事训练,应从“两个适应”出发,对现行的训练时间、人数、内容作如下调整。一是参训人数再作适当压缩,每年参  相似文献   

19.
马喜成  李超  汪思科 《国防》2014,(1):42-43
正近年来,在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等灾害救援一线,在西气东输、南水北调、三峡大坝、青藏铁路等重点工程建设工地,在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国庆阅兵等重大任务活动现场,在新疆、西藏、四川藏区等地维稳前沿,在漫长的陆地边界线和海岸线上,无不活跃着以民兵预备役人员为先锋的后备力量队伍。实践证明,随着我军历史使命不断深化拓展,后备力量因先天具备的"寓军于民、亦兵亦民"的特性,已成为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应对非战争安全威胁第一时间使用的首选力量。加强后备力量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建设,强化后备力量"平时服务、急时应急、战时应战"功能作用,对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徐华 《云南国防》2000,(6):28-28
近年来,世界各国为了适应现代战争的需要,不断加大后备力量建设力度,总体上呈现出一定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