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怀明 《国防》2005,(9):35-36
国防动员潜力调查是国防动员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它对于战时实现战争潜力向战争实力的有效转化、平时进行国防动员建设的决策都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从一定意义上讲,离开了国防动员潜力调查,国防动员工作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我们一定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按照“真打真准备”的要求,抓好国防动员潜力调查工作,摸清动员潜力底数,为打赢未来信息化战争提供坚强有力的保障。国防动员潜力调查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以未来信息化战争需求为牵引,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努力提高调查的质量和效益。一、突出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科…  相似文献   

2.
袁仕聪 《国防》2010,(11):17-18
国防动员是战时将国家战争潜力迅速转化为战争实力的国家战略行为。平时加强国防动员建设,完善国防动员体系,做好国防动员准备,是保证战时国防动员顺利实施的根本保证。随着形势任务的发展,国防动员建设必须加快发展的步伐,不断改革创新,才能满足国家安全发展战略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王送军  杨光强 《国防》2012,(9):37-38
国防动员潜力统计调查是国防动员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其对准确掌握国防动员潜力数量质量及分布状况,实现战争潜力向战争实力的有效转化、辅助平时国防动员建设决策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在国防动员潜力统计调查中存在潜力调查难组织、潜力数据难核准、潜力调查难实施、潜力数据难管理等实际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军事斗争国防动员准备的落实.为此,应依据《国防动员法》和国务院、中央军委印发的《国防动员潜力统计调查规定》,着眼提高国防动员潜力统计调查质量效益,在着力解决国防动员潜力调查"四难"问题上下功夫,切实摸清国防动员潜力底数,增强平时准备的针对性和战时动员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何志祥 《国防》2008,(5):16-17
国防动员潜力调查是国防动员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对于准确掌握国防动员潜力数质量及分布状况,实现战争潜力向战争实力的有效转化、辅助平时国防动员建设决策具有重大意义。当前,潜力调查  相似文献   

5.
董建亚  杨彦修  吴周 《国防》2006,(12):36-36
军民通用物资征用是战争动员的重要组成部分。战争和战争动员史表明,搞好军民通用物资动员征用,对保障打赢战争具有重要意义。信息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进展快速、消耗巨大,军民通用物资征用保障要求时效性高,工作复杂而繁重。因此,平时要着眼提高战时军民通用物资动员征用速度和效益,注重依靠先进科技建立一套完备的通用物资动员征用信息系统。应结合国防动员潜力调查和国家经济普查,全面而认真地统计军民通用物资的种类、数量和分布,并把各种数据分门别类输入信息系统。当军民通用物资因增加、流动、消耗或灭失等发生情况变化时,还应及时对…  相似文献   

6.
战争力量的“倍增器”——国防动员潜力与战争胜负 战争胜负靠综合实力的比拼。和平时期,一个国家战争实力呈潜在状态;战争时期,则通过动员,转化为现实的战争力量。那种可直接作用于战争的人力、物力、财力和精神力量及其动员过程,就是国防动员潜力和潜力动员。 古今中外的政治家、军事家无不重视动员潜力。《孙子兵法》形篇就有“地生度,度生量,量生数,数生称,称生胜”的精辟论述,而重视动员潜力和高超的动员实例也比比皆是。我国近代,在国势凋敝状态下,一些有识之士也提出了兴办工厂、开发铁路、提取关税、制枪造船等思路,力求发展战争动员潜力。战争历史证明,战争的最终胜负很大  相似文献   

7.
和平时期,可用于战争的人力、物力、财力处于分散状态,必须经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规划和管理,才能使之具有较高的国防价值。反之,其转化为战争实力的有效性就会大大降低,对战争资源的利用也将是盲目和低效的。在将动员潜力转化为战争实力的过程中,转化的主体是国家,客体是国家可用于战争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而动员体制就是连结动员主体与客体之间的桥梁。这座桥梁,是一个国家国防动员组织系统、机构设置、职责分工、相互关系以及动员方式和规范的总和,是战争伟力的储藏转换器。  相似文献   

8.
赵相权  王小东 《国防》2013,(2):37-37
国防动员准备是国家为应对战争或其他军事威胁而在平时进行的准备活动。做好国防动员准备,对于建立国防动员体系、积蓄动员潜力、提高快速动员能力、遏制战争和打赢战争具有重要意义。当前,  相似文献   

9.
董先明 《国防》2006,(8):16-16
速战速决是现代战争的一个重要特点。这就要求国防动员指挥机制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作出快速反应,最大限度地将战争潜力转化为战争实力。为此,一是动员机构要一体化。按照机构与职能相统一的原则,将现行国防动员各办事机构整合为一个部门,以保证平时能够组织动员建设,战时能够统一运筹谋划,调动辖区战争潜力,实现快速动员。现阶段,要按照上级有关精神,明确国防教育、交通战备、国民经济动员等机构人员编制,配齐配强人员,并纳入地方公务员序列,做到人员专职、编制专列、机构单设。同时,国防动员各机构经费要足额保障,确保平时各项动员工作正常…  相似文献   

10.
信息化条件下联合作战,参战力量是高度融合的诸军兵种联合部队、指挥手段是网络化指挥信息系统、作战空间是立体多维领域,这些对国防动员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国防动员平时准备的程度直接关系到动员的速度和战争潜力的发挥,平时准备的深度将直接影响战争进程和结局。我们必须  相似文献   

11.
战争动员是指国家采取措施,由平时状态转入战时状态,统一调动人力、物力、财力为战争服务。进行现代战争动员,除了必须选择适当的时机、方式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必须确定合理的强度。 一、战争动员强度的内涵 所谓战争动员强度,是指国家为适应战争需要,由平时状态转为战时状态的行动强度,它主要体现在动员规模、转换速度、战备等级、持续时间等四个方面。 动员规模是衡量战争动员强度的主要因素。战争动员规模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动员区域的大小。这主要指动员的地理区域而言。二是以武装力量为主的国家各种力量的动员数量。它主要包括动员的民众  相似文献   

12.
战争动员体制,是一个国家为组织领导战争动员而建立的组织系统的机构设置、职责分工、相互关系和相关制度以及所作规范,其中包括动员机构、动员法规、动员计划三大要素。 世界上一些先进国家在战争动员体制方面有许多值得借鉴的经验做法。他们高度重视动员体制的建立与完善,十分强调这样的观点:战争动员体制是国防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在平时有计划地开发、积蓄动员潜力、做好战争动员准备;战时通过  相似文献   

13.
国防动员,是以国家为明确主体的自卫型战争动员,简称动员。一般意义上,动员是指发动人们参加某项活动,这里是指战争动员,是国家或政治集团由平时状态转入战时状态,统一调动人力、物力、财力为战争服务所采取的措施。由于动员在战争中的重要地位,它已成为国防动员或战争动员的专用术语。国防动员是一个重大的战略问题,对战争的胜负有着直接的影响,并与国家的发展息息相关。自从人类社会产生国家以来,国防动员这一特定的军事实践活动便成了国家生活中极为重大的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14.
李兆康  罗元孝 《国防》2002,(11):56-57
实施战争动员潜力调查,是战争动员准备工作的重要内容和基础性工作,只有平时搞清楚本区域内战争动员潜力的情况,战时才能有效地实施动员。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搞好战争动员潜力调查统计。  相似文献   

15.
朱茂群 《国防》2002,(2):8-9
所谓精确化动员,就是在高科技信息的支持下,运用信息技术和现代精确的分析方法对战争动员活动全过程进行的组织和指导.具体来讲,指战争双方通过科学预测战争规模、准确评估对方战争实力,确定己方需动员转化为战争实力的战争潜力,尽可能使战争对人、财、物等资源的需求与动员转化的供应之间接近或达成一致.既节约了资源,又满足了战争之需要.  相似文献   

16.
马言振 《国防》2004,(11):56-58
当今世界,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军事变革引发了战争形态、作战样式、军事理论的深刻变化。信息化战争科技密集的特点,要求国防动员必须实现由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的转变。因此,适应信息化战争的动员需求,做好科技支前保障准备,充分挖掘蕴藏于社会的、民间的科技资源,及时将科技动员潜力转化为战争实力以满足战争的需要,显得特别重要。而其首要的环节就是要组织好科技动员潜力调查。一、抓住科技动员潜力调查的主要环节一是做好调查准备。调查之前,应积极收集、准备有关资料,明确调查方案,梳理工作思路,对调查工作做出通盘考虑和安排。抽…  相似文献   

17.
王继安  杨文孔 《国防》2014,(1):32-33
正战时军队扩编动员是指国家采取紧急措施,由平时状态转入战时状态,统一调动人力、物力、财力,把战争潜力转化为战争实力,满足军队增加建制单位、扩充编制员额、调整和征用装备物资等需要而进行的一系列活动。它是一项战略性、政治性、临战性很强的工作,是保证作战部队战斗力持续生成的重要措施和手段,对赢得战争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动员,战争之要,国之大事.国防动员是一个国家战略问题,直接影响到战争的进程和结局,关系到国家的安危.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特别是科学技术的进步,国防动员已经成为国家安全与发展的重要因素、战争潜力转化为实力的关键环节和打赢信息化战争的重要保证.本文着重分析了美国国防动员体制的特点,以及对完善我国国防动员体制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关于国民经济动员国民经济动员是国民经济由平时转为战时的桥梁和纽带。因此,国民经济动员是军事经济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关于国民经济动员的概念,目前,人们的认识还不统一,主要观点有:第一,国民经济动员是国家将国民经济各部门和相应的国家机构有组织、有计划地由平时状态转入战时状态,充分调动国家的经济能力,提高生产水平,保障战争需要。第二,国民经济动员就是为了适应国防斗争的需要,调动整个或部分国民经济部门和相应的国家机构,特别是调动非直接为国防服务的部门和机构,转而为国防斗争服务的措施和过程。第三,国民经济动员是指战争爆发前  相似文献   

20.
吕宏  任丰乐 《国防》2012,(3):25-26
国防动员工作是国家的一项基础性、战略性工程,关系国家安危、民族兴衰,是实现战争潜力向战争实力转化的桥梁和纽带,是影响战争全局、制约战争进程、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必须扎实做好国防动员工作,努力在提高国防动员能力上下工夫、使实劲、求实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