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饶阳县人武部荣誉室内,连续三年河北省军区先进人武部;2004年河北省军区“践行‘三个代表’、立足岗位成才”先进单位、国防动员先进单位、“从严治军创新实践活动”先进单位、组织发动民兵参加建设小康社会先进单位、国防教育先进单位、基层建设先进单位和省精神文明先进单位等奖牌闪闪夺目。  相似文献   

2.
河北省饶阳县在去冬征兵工作中,唱好"一二三四"政审歌,严把应征青年的政审关。"一"是突出"一个重点",即:重点调查人户分离、长期在外的人员。  相似文献   

3.
战士:我想就我军的预备役部队的建设提几个问题,可以吗? 指导员:可以。战士:首先请谈谈,我军预备役部队建设的着眼点是什么? 指导员:三总部有关文件指出:“组建预备役部队是中央军委的一项重要决定,是保证战时我军能够迅速动员扩编应付突发事件的重大措施”,“是战时实施快速动员的一种重要组织形式”。因此,我军预备役部队建设的着眼点是一切工作要有利于战时快速动员。具体说来在思想上要确立战时快速动员,在组织上要适应战时快速动员,在措施上要保证战时快速动员,在训练上要突出战时快速动员。  相似文献   

4.
1月10日至11日,“全国国防动员政策理论研讨会”在北京圆满召开。这是国防动员理论战线的一件盛事。研讨会检阅了近年来国防动员政策理论研究的成果,部署了今后一个时期国防动员政策理论研究工作,这对国防动员的理论发展和实践进步必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江泽民主席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通过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5.
袁昭 《国防》2005,(3):33-34
国防动员建设要适应国家安全形势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必须着眼应付突发事件,提高应急动员能力。为此,必须注重以下三个方面:一、按照应急动员要求理顺国防动员体制近些年,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下,我国国防动员体制建设取得了由分散到集中、由单一到整体、由偏重兵员动员到实现综合动员的转变,但与应付突发事件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要提高国防动员体制的平战转换和高效运转的能力,必须建立健全平战一体的应急动员体制。主要应解决好“三个一”的问题:一是实行一元领导,进一步明确国防动员委员会平时负责领导国防动员建设和战时实施国防动…  相似文献   

6.
王法安 《国防》2003,(4):17-18
四、关于国民经济动员、科技动员和信息动员 这三个概念中,科技动员和信息动员是改革开放以后新提出来的两个概念,而且是动员界近年来关注的热点。对于这三个概念的涵义及其相互关系,当前主要有四种看法:一是经济动员包括科技和信息动员;二是科技动员不应包括在国民经济动员之中,而应与经济动员并列;三是科技动员包括信息动员;四是信息动员是国防动员的“核心”,它不但应该与经济和科技动员并列,而且应该成为整个国防动员的“主体成分”。这些不同的观点或看法,反映了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传统的经济动  相似文献   

7.
动员,也称国防动员或战争动员,它是一种重要的战时法律措施,其应用范围很广。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十分重视动员工作,不断完善动员法律规范。如法国,经过多年的积累,目前已有各种动员法令法规40余个。美国,1953年2月,国会通过了《克拉克法案》,对战时动员状态下的资本发生、战时资源管理、战时贸易、海战保险等做出规定,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动员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第四十四条规定:“国家依照宪法和法律,进行全国总动员或者局部动员。”并在《国防法》中为“国防动员和战争状态”设置了专章,做出了基本规范;在其他法律法规中对某些方面…  相似文献   

8.
程晓印  叶健 《国防》2002,(9):38-38
提高预备役部队快速动员与机动能力,应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要扎扎实实地抓好快速动员与机动的准备工作。预备役部队战时动员与机动能否收得拢、拉得快,关键要看动员准备是否充分,动员基础是否扎实。而大量的打基础的工作,主要是靠平时的动员建设来完成的。因此,平时必须着眼战时需要,扎实打牢“三个基础”:一是要针对长期和平环境容易滋长“和平麻痹”思想,加强全  相似文献   

9.
经济动员组织体制建设,关系到未来战争中经济动员的成败,进而影响到战争的进程和结局。文章在分析我国经济动员组织体制发展趋势之后,论述了加强经济动员组织建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一是把健全组织机构作为加强新时期经济动员工作的首要任务。二是把“军民结合、平战结合、虚实结合”作为经济动员组织体制建设的基本原则。三是处理好经济动员机构的纵向关系、横向关系及其与其它动员机构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政治报告中指出:“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十五大还将“一切政府机关都必须依法行政”,作为依法治国的核心内容写入了党的纲领。国防动员建设是政府的重要职能,无疑也是政府依法行政的重要组成部分。换言之,只有将国防动员建设纳入依法行政体系,依法行政才更加完善。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依法动员似应重点解决如下几个问题: 一是要逐步完善国防动员法规体系。有法可依是  相似文献   

11.
董国梁 《国防》2002,(3):39-40
常言道:有备无患。要在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爆发时,及时有效地将后备力量动员起来参战支前,平时就要做好充分的动员准备。 一方面,要着眼提高科技含量,明确重点动员对象 确定兵员动员重点对象的基本依据是“需要”与“可能”。“需要”,就是未来战争对后备兵员动员的要求是什么。这个问题的答案在不同战争形态下各异。在冷兵器时代的战争中,兵员动员的重点对象以体力为第一要素确定。在机械化时代的战争中,兵员动员的重点对象以技能为  相似文献   

12.
白恩培 《国防》2004,(11):4-6
近年来,各级十分重视国防动员工作,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紧紧围绕保障“打得赢”的需要,全面推进战争动员准备,各项建设都取得了明显成效。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防动员工作任务很重、责任重大,要推动国防动员建设的创新发展,必须着重做好以下三点:一、树立正确的国防观,充分认识做好国防动员工作的重大意义国防动员,是国防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防动员领域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要深入学习贯彻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树立正确的国防观,…  相似文献   

13.
宋华文  赵贵胜 《国防》2006,(1):57-59
现代战争实践表明,装备动员已成为国防动员一个相对独立的领域。世界各国无不强调装备动员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装备动员”一词作为具有确定含义的军事学术概念,近年来频繁出现在一些学术专著和期刊上。由于对这一概念内涵和外延认识不统一,给装备动员理论研究带来一些困难。因此,有必要对“装备动员”进行科学界定,以揭示其本质特征。一、对目前学术界几种主要观点的分析(一)关于装备动员术语的使用问题。从近几年学术期刊或出版的学术著作中反映的有关“装备动员”的内容看,对“装备动员”概念用得比较混乱,以至出现了“装备动员”、…  相似文献   

14.
江主席指出:“在未来战争的战场上,谁掌握了先进的科学技术,谁就比较容易取得优势和主动权。”这一重要指示深刻地阐明了科技动员在未来高技术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指明了科技动员工作的方向。坚持把科技动员摆到突出位置,加大科技动员准备力度,这是先进科学技术在军事领域广泛应用的内在要求,是战争动员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提高国防动员建设质量的迫切需要。当前,我们必须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科技动  相似文献   

15.
在饶阳县五公镇许张保村北,一座镶嵌瓷砖的二层小楼旁边,一个占地13亩、独门大院的养殖场格外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16.
甘明法  金农斌 《国防》2004,(3):44-45
“战争动员迎来了科技动员时代”。透过伊拉克战争的硝烟,我们可以看到,科技动员在现代战争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已经形成了共识。 科技动员作为战争动员学范畴中的一项重  相似文献   

17.
赖志伟 《国防》2005,(3):34-34
要提高我军联合作战的能力,必须不断增强国防动员的联合动员能力,立足现有条件,着眼未来发展,努力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联合动员之路。一、要树立联合动员的新理念。现代战争动员,无论是动员指导思想和原则,还是动员内容、手段、方式和要求,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因此,要充分认清当前世界军事变革给国防动员带来的深刻影响,认真研究近几场高技术局部战争动员的新特点、新动态,吸取经验教训,打破传统动员的思维定势,增强“大国防、大动员”的意识,变“单一”化动员思维为“多元”化动员思维,以谋取国防动员工作的新发展;变机械化动员思维为信…  相似文献   

18.
国民经济动员管理体制不仅关系国民经济的平战转换能力,而且关系“四化”建设速度的高低和综合国力的强弱。研究经济动员管理体制设置,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本文在论述国民经济动员的内涵和体系、国民经济动员管理体制的界说和内涵之后认为,国民经济动员管理体制设置应遵循以下主要原则:一是管理决策权高度集中原则。二是平战结合、军政结合原则。三是精干高效原则。依据此原则,我国经济动员管理机构体系,可以按“两性四分支”形式构建。  相似文献   

19.
杨冀平 《国防》2006,(1):45-45,46-47
预备役部队快速动员能力,是衡量预备役部队快速动员的基本指标,是动员质量与速度的有机统一。预备役部队作为战时首批动员使用的后备力量,将配合现役部队快速遂行作战任务,客观上要求其必须努力提高快速动员能力。为此,我们必须打破常规动员模式,坚持“以快为主、充分准备、果断决策、密切协同”的原则,突出提升动员质量和速度,努力提高快速动员能力。一、立足编组实际,简化动员层次在预备役部队平时建设中,对预备役部队组织布局通常考虑了两个因素:一是适应战时快速遂行任务需要,二是编组在交通便利、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这为预备役部队快…  相似文献   

20.
江主席指出:“总部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要结合国家的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国防动员体制,重点解决未来局部战争中快速动员问题。”当前,地方政府机构改革正在进行,各级政府在机构调整改革中,应认真贯彻落实江主席的指示,充分考虑国防动员建设的需要,保持国防动员机构的稳定。一)搞好国防动员综合办公室建设。高技术局部战争是综合一体化的斗争。与之相适应,国防动员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