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父亲的信     
父亲来信了一句句鼓励的话儿语重心长信里有谆谆教导也充满几多期望读罢信我仿佛看到父亲期待的目光读罢信我感到有一股热血在心头回荡父亲的信教我不再想家父亲的信让我变得更加坚强父亲的信教我堂堂正正做人父亲的信让我有了抱负和理想父亲的信使我感到重任在肩父亲的信给了我奋勇前行的力量父亲的信@李珂$65575部队72分队~~  相似文献   

2.
父亲的来信     
父亲的来信黎良从戎几载,收到父亲大量的来信。每封信我都小心收藏——这是父亲心血的凝聚。刚到部队那会儿,初尝离别父母的滋味,思家愁绪郁积于胸,父亲的来信如同甘霖滋润心田。当班长发信念到我的名字时,那是多么激动的一刻!象是害怕别人抢走,忙不跌地伸手去接信...  相似文献   

3.
翔排行老幺,家里的大事小事从未让他操过心,一直到他当兵五六年了,依然如此。那年夏天,听说父亲胃出血,翔休假了。在医院里,面对“胃CA”的诊断单,翔强装轻松地对父亲说,爸,医生说了,没啥事,以后吃饭得小心点,别挑食,父亲替翔擦掉额头上的汗珠,在翔的搀扶下,面带微笑地离开了医院。回到家中,吃完翔煎熬的汤药后,劳碌惯了的父亲,总想让  相似文献   

4.
图片报道     
近日,某部二级士官小李收到一封来自陕西省白水县老家的信。父亲高兴地告诉他人武部维权工作站为他家维权的事,要小李好好工作,不要再为此操心。  相似文献   

5.
继父恩仇     
出生在河南省某地农村的王芝是个苦命的孩子,在她4岁的时候,有一天父亲一大早去南阳市卖菜,当走到郊区路13时,一辆汽车飞速而过把他撞倒在血泊之中。肇事车辆停也未停就逃掉了,是闻声赶来的路人把她父亲送进了医院。虽经医院全力抢救,也没能保住他的性命。  相似文献   

6.
遗愿     
踏上回乡的列车,内心犹如翻倒的五味瓶,悲喜交加,窗外精彩的世界再也无法吸引我的视线,一股似苦似酸的感觉悄悄地涌上了心头。从老家打来的长途电话中得知父亲突患严重脑血栓,在县医院抢救,我哽咽了。当我来到父亲的病床前,突然发现慈祥温和的父亲苍老了许多,无情的岁月犹如锐剑在父亲的脸上又刻下了道道新的皱纹。一双失神的眼睛深深地陷在了眼眶之中,一双筋脉突兀的大手已经变得瘦  相似文献   

7.
感谢挫折     
那一年,仲秋节刚过,父亲得了急性脑溢血住进县医院,尽管治病花去家里的全部积蓄,可终究未能留住父亲的生命。看着母亲一夜间变白的双鬓,我的心碎了,下决心为母亲遮挡风雨,那一年,我刚过15岁的生日。  相似文献   

8.
1月23日,四川省筠连县人民武装部批评了因想念父母而回家的新战士邹云华,表扬了劝父母要搞好家庭关系,按《兵役法》安心服役的弟弟邹云涛。 他们的父亲是后父,自兄弟俩入伍后,父母常因经济问题发生纠纷。武装部得知此事后,及时派有关人员进行调解。然而。邹云华收到母亲的信后,就背上了沉重的思想包袱,先后8次申请要求离队回家处理家庭纠纷,并于1月20日上午,回到了家乡。而弟邹云涛收到信后,多次写信回家,  相似文献   

9.
春节的爆竹响起,又一次让我想起已经去世20多年的父亲母亲,想到他们从不给公家和子女提任何要求,而且在他们自己最需要亲人的时候,却送子参军。特别是母亲在临终时告诉父亲,不让把她去世的消息告诉我,而父亲忍受着失去亲人的巨大痛苦,定期给我写平安家信,在信中还要告诉我母亲是如何如何……他们在我心目中是最伟大的,激励着我为部队建设贡献着自己的青春和热血。  相似文献   

10.
知法守法     
何永胜读者: 你来信说,你父亲在其单位机械大修中负伤住院,右手中指截肢。你问,你父亲能否评残? 根据国家劳动部、卫生部和中华全国总工会颁布的《职工工伤与职业病伤残程度鉴定标准(试行)》的规定,“一手除拇指外,任何一指远侧指间关节离断或功能完全丧失”的,即可评残。因你信中表述的伤  相似文献   

11.
为了护理身患绝症的儿子,他既当父亲又当母亲,抛家舍业地在医院度过了7年的时光。为了给部队减少负担,他无怨无悔、默默无闻地作着奉献。为了报答医院和社会各界给予儿子的关心爱护,他时刻不忘全心全意地帮助着他人。  相似文献   

12.
画里话外     
《兵团建设》2004,(12):53-53
医生的笔迹 不知大家到医院看病时有没有注意过医生的笔迹。一般说来都是龙飞凤舞,让人看了一头雾水,不知所云。所以我很佩服领药处的护士,她们总能辨认出应该拿什么药。 一次我的一个医生朋友给我写了一封信,邀请我去旅游,信上的字我能辨认出一部分,可关键的时间、地点我认不出了。我就跑到附近医院的药房,把信交给护士,请她帮我认一下,她仔细地看了很长时间,把两瓶药拿给我,说:"这个,每天两次!"  相似文献   

13.
恋爱记事     
我18岁参军入伍,现已经是第六年了,也老大不小了。年前休假时,父母把我的终身大事列为“A计划”,说是目前全家工作的重中之重,必须作为头等大事来抓。 2006年2月14日,情人节,一个料理爱情的黄道吉日。收到家书一封,果不其然,父亲再次将我的“个人问题”提上日程,信中讲:家里给你物  相似文献   

14.
7月10日,山东某预备役团政委王玉奇的办公桌上,有一封感谢信悄然而至。信中是士官宋超家人对部队出面维权表达的感激之情。今年4月,河北容城籍士官宋超的父亲宋桂发因宅基地问题与村民宋某发生纠纷。4月14日,宋桂发走在路上,被突然出现的  相似文献   

15.
汝南县留盆镇田庄村民兵董明德,今年30岁,尚未娶妻。一天有一个中年汉子,领着一个20岁上下的姑娘来到田庄村。董明德见姑娘长得眉清目秀,十分动心,又听说姑娘与父亲同来漯河做生意,不幸父亲在西平被车撞伤,现送漯河医院急需3000元住院费,离家又远,  相似文献   

16.
平安是福     
高原 《政工学刊》2001,(2):48-48
“平安是福”这普普通通的四个字,是一辈子和黄泥巴打交道的父亲崇尚的至理名言。父亲是个木匠,他用斧头劈开冬天,和母亲一块给我和姐姐撑起了温暖的晴空。只念过小学一年级、现已年近花甲的他在经历了穷苦岁月后,对“平安是福”有着更深刻的理解。他常对我们说,人一辈子的挫折很多,能够平平安安就是最大的福气。然而,前不久姐姐来信说,父亲因积劳成疾住进了医院。想起正在经受病痛折磨的父亲,想起他为我“平安”成长而付出的心血和汗水,我只觉得眼睛一片潮湿……记得8岁那年,正上小学的我喉结上长了一个瘤,大如苹果,吃不下饭,连喝口水也很…  相似文献   

17.
去年夏天,山东师范大学传媒学院的梁晓江教授带着他的学生从济南直接找到军博,在军博门口电话联系了文物部门办公室人员,办公室人员跟我说:“有一个人说他父亲是‘无名式步枪’的参与者,正在门口等着呢!”我说:“我正想找他,快请他进来”。我们聊了整整一个上午。粱教授的父亲梁松方已是百岁高龄了,是我军兵工业界的老前辈,近来老人家不小心骨折住在医院,  相似文献   

18.
某连副班长小王,平时表现积极,工作要求上进,是连里的党员“苗子”。一天,家里来电说父亲病重,让其回家探望。连队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为他请了7天假。7天很快就过去了,父亲的病情没有多大好转。归队后,小王虽然非常担心父亲的病情,但是为了报答部队和战友们对他的关心,工作更加努力,年底荣立了三等功。但是近一段时间,小王似乎得了一种病,有时突然感到心悸、胸痛、喉部有阻塞感、腹泻、失眠。到医院去检查,未发现任何生理性病源。战友们都为他着急,但又无计可施。  相似文献   

19.
听一则幽默故事,在笑过之余又令人深思:父亲总是忙于应酬,孩子便问什么是应酬,父亲随口答道:“做那些不愿意做又不得不做的事。”谁料,第二天背起书包准备上学的孩子满脸愁容,长叹一声:“唉!今天又得去应酬。”一则笑话,本不足为信,但仔细想来,把学习当应酬的却也大有人在。目前,全军上下“讲学习”的空气越来越浓厚,学习热潮一浪高过一浪。但有的官兵仍然认识不到学习的紧迫感和重要性,不想学、不愿学,虽然为大势所迫不得不学,但主动性不高、积极性不强。课听了,讲的什么不知道;笔记作了,记的什么不思考。不求有益,过…  相似文献   

20.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早在上世纪20年代他就先后创办了一所师范学校、一所育才学校,可谓桃李满天下。然而,他的儿子却连个文凭也没有,便通过陶行知的挚友、育才学校的副校长弄了一张文凭,拿到外地去找工作,哪知儿子很快收到父亲的电报,急令"速将文凭寄回"。接着陶先生又给儿子写了一封措辞严厉而又充满深情的书信,信中说:"文凭决不能给你,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