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如何评价政绩”是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对地方的领导干部来说,科学评价政绩,不仅要看经济增长指标,还要看人文指标、资源指标、环境指标和社会发展指标,即要把人口资源环境指标纳入干部考核体系。部队领导干部职责使命特殊,工作岗位特殊,在如何评价政绩的问题上不能简单地套用地方的标准。那么,用什么标准来衡量部队领导干部的政绩呢?江泽民同志指出:“基层过硬是最好的政绩。”这个论断为科学评价部队领  相似文献   

2.
如何杜绝抓基层时搞花架子,防止出现“试验田”里的“速成品”。湖南省岳阳军分区在抓人武部建设的工作实施中,不抓典型、不树样板,注重提高干部特别是人武部主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今年年初,军分区党委就确定今年的工作重心放在抓基层的全面建设上。为克服抓基层的盲目性,军分区派出6个工作组下到各人武部进行调查摸底,很快各工作组形成的抓基层意见摆到了军分区党委“一班人”的案头。 工作指导思想确定后,党委抓基层的方式、方法也随之而变。过去的上门服务、大包大揽变成了给政策、还权力;指导解决具体问题变成了帮助提高能力素质、练内功;追求政绩、突出影响变成了实在管用、  相似文献   

3.
科学的发展观引导着正确的政绩观,正确的政绩观实践着科学的发展观。各级干部必须把科学的发展观作为创造政绩的根本指导,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干工作、抓落实、谋政绩。  相似文献   

4.
政绩有优劣之分,真假之别潜显之辨。如何去鉴别政绩的好与坏、真与假?一、坚持以科学的发展观引导政绩观。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必须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统揽政绩观,准确地把握政绩观的科学内涵。科学发展观阐明发展是一种全面发展,那么政绩就不能是单打一,仅仅把现实的有形的工作成果看做政绩,而对那些潜在的、无形的、尚未表现为现实成果的东西不重视,就显得非常片面和短视。科学发展观阐明发展是一种协调发展,那么就要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上来统筹考虑、创造政绩。现在,一些领导片面地把服务基层、服…  相似文献   

5.
胡锦涛总书记强调指出 ,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 ,大兴求真务实之风。部队党委弘扬求真务实精神 ,当前需要着力解决好以下几个倾向性问题。第一 ,着力解决“政绩取向偏移”的问题 ,以服务基层为着眼点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扎扎实实抓好各项工作落实。领导干部和领导机关以务实的精神和扎实的作风抓好部队各项工作的落实 ,是弘扬求真务实精神的基本要求。当前值得注意的问题是 ,一些人的政绩取向有所偏移 ,好大喜功 ,急于显功 ,夸绩邀功。有的想问题、抓工作“顾上不顾下” ,挖空心思琢磨怎样在上级领导那里留下好印象 ,甚至想好点子就报告、工…  相似文献   

6.
胡锦涛同志多次强调,"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如何对待政绩,怎样创造政绩,是领导干部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要问题。"对于领导干部而言,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正确看待政绩、科学衡量政绩,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用科学发展观评判领导十部的政绩,有利于引导广大领导干部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坚持权为兵所用、情为兵所系、利为兵所谋,视部队发展重于个人的升迁荣辱,视基层官兵的成长进步重于个人的利益得失,有利于更好地发挥凭政绩用人的导向作用,促使广大领导干部一门心思办实事、务实效、求实绩。  相似文献   

7.
某机关最近想抽5名干部下基层蹲点指导,但他们却不愿下去,理由是“我手里没钱没物,不能为基层办实事解难题”。据了解,有这样想法的人不是少数。 抓基层当然需要在经费物资上给予倾斜,但更主要的还是要帮助基层增强“追血功能”。从某种意义上讲,从组织制度、思想教育、工作方法等方面入手,打牢基层全面建设的基础,是管长远、管根本的。 古人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有些机关干部之所以认为抓基层就  相似文献   

8.
胡磊  孙秀芝 《政工学刊》2005,(12):11-12
所谓政绩观,就是对领导者创造的绩效的基本评价,同时也包括对绩效的创造方法与目的的基本看法。政绩观直接反映领导干部从政的价值取向,是领导干部创造政绩、评价政绩的思想基础。因此,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是当前领导干部必须高度重视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用科学发展观看待政绩十六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全面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标志着我们党发展思路的战略性调整,同时也标志着对社会发展评价机制和体系尤其是政绩评价、干部评价体系等进行战略性的调整和重构。然而,一些领…  相似文献   

9.
所谓政绩,就是领导干部在政务活动特别是本职工作岗位上做出的成绩和贡献。胡锦涛同志指出:追求什么样的政绩,是衡量一名领导干部能否正确对待群众、正确对待组织、正确对待自己的试金石。要做到这一点,对于领导干部来说,就是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校正政绩观,正确看待政绩、科学衡量政绩。  相似文献   

10.
领导干部,无论职位高低,任期长短,都有干出一番政绩的强烈愿望。但问题是,有的同志对政绩的本质、创政绩的目的和要求认识不清,把个人的名利、地位作为创政绩的根本目的,处心积虑出“彩头”,穷尽心机谋升迁,严重危害了部队建设的长远发展。上述问题的直接诱因,是这些同志未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做到“三不”:  相似文献   

11.
高志杰 《政工学刊》2006,(12):18-18
在部队建设的过程中,少数部队领导干部,对如何创造政绩、追求什么样的政绩、怎么创造政绩,存在着一些认识误区。只有走出这些误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部队领导干部才能创造出实实在在的政绩。当前,部队领导干部在政绩观上存在的一个误区,是过于注重“台前”的工作,却忽视或轻视“幕后”的工作。其主要表现:一是张张扬扬,能扩大知名度的工作就大干,否则就慢干、不干。二是风风火火,不练内功。做工作追求立竿见影,而对打基础、“为他人做嫁衣”的事不愿做。三是轰轰烈烈,善小不为,追求轰动效应,汇报讲得天花乱坠,宣传吹得神乎其神,贪多求大,能…  相似文献   

12.
在加强基层武装部和专武干部队伍建设上,有好的文件、政策固然重要,但要真正收到实效,必须有真抓实干的作风,有实事求是的务实精神。襄樊军分区把学习贯彻24号文件的着力点放在抓落实上,更难得可贵的是他们把提高专武干部的综合素质,作为强根固本的基础工程来抓,营造了一个“靠素质立身、凭政绩进步”的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13.
年初以来,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人武部党委机关共为基层解决民兵活动经费无着落、民兵政治教育缺教材、专武干部交流途径不顺畅等难题15件,基层普遍反映:机关抓基层的力度大了,干部抓基层的能力强了,领导解难题的办法实了。这是该部党委落实“机关基层同步,职责责任挂钩”举措带来的良好效果。 春节过后,该部党委不谈成绩、不摆荣誉,而是组织干部、职工深入基层开展“缺什么、要什么、盼什么”的调研活动,然后进行  相似文献   

14.
政绩观就是对政绩所持的看法和态度,具体来说,就是对为谁创造政绩、怎样创造政绩、如何评价政绩的理解。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必须解决好以下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15.
湖北省黄石市黄石港区人武部抓基层,不求抓“亮点”搞门面工程,而是着眼“打赢”,实打实地抓民兵、预备役部队基层建设。前不久,来该部检查民兵工作的总参动员部范晓光部长对他们转变作风抓基层的求实精神,给予了充分肯定。 让“青年民兵之家”活起来 华新集团制造一分厂“青年民兵之家”活动室,一场乒乓球对抗赛正紧张进行,区人武部现役干部队、华新武装部专武干部队、分厂基干民兵队展开了激烈争夺,场面十分热闹。  相似文献   

16.
政绩观是领导干部对什么是政绩、如何取得政绩等问题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政绩观是一把尺子,能够衡量出领导干部是否具有科学求实的工作态度,能否创造出经得起实践、官兵和历史检验的政绩;政绩观是一面镜子,可以照出领导干部是否具有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能否担当起党和人民赋予的重任。  相似文献   

17.
信息窗     
领导扑下身子抓基层江苏启东市人武部在抓民兵基层建设中,部长施建良、政委颐林忠身背挎包、骑自行车下基层,搞调查研究,广泛听取意见,同专武干部、民兵干部一起探索,解决基层难题。领导扑下身子抓基层,政变了机关作风,有力地促进了基层民兵工作“三落实”。人武部工作全面落实,被省政府,省军区评为民兵规范化训  相似文献   

18.
许向农 《政工学刊》2002,(10):51-51
如今政绩对一个人、一个单位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政绩是上级领导和机关考察部属的一个重要内容。有了政绩 ,等于垒就了步入先进行列的梯石 ;有了政绩 ,就扫清了前进道路上的障碍。然而 ,政绩并不都是像 1+1=2那样简单和显而易见的 ,政绩不一定就是“真绩”。要真正看清政绩 ,也需要火眼金睛和一套识别真伪的硬功夫。看清“真绩”要有较强的甄别能力 ,不被浮夸虚报蒙住眼、塞住耳 ,铲除“干部出数字 ,数字出干部”的痼疾。许多政绩是靠听汇报得来的。有的干部汇报时头头是道 ,弄几个“四六句”开头 ,然后左一个一二三 ,右一个四五六 ,把你…  相似文献   

19.
胡主席主持军委工作以来,科学分析军队建设面临的形势与任务,对加强基层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并反复强调要把主要精力用在抓基层、抓落实上,在抓基层、打基础上下功夫。他指出:当前,部队建设和改革任务很重,军事斗争准备的各项工作要求很急,“越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越是要注意加强基层建设”。“要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注重部队建设的协调发展、全面推进、整体提高……要坚持把工作重心放在基层,  相似文献   

20.
抓基层要有科学的遵循不能脱离《纲要》切实强化《纲要》意识。尽管各级一直强调按照《纲要》抓基层,但在这方面仍存在着不少问题有的抓基层随意性比较大,想起什么抓什么,抓到什么程度算什么程度;有的凭经验抓基层,认为对基层建设很熟悉,跟着感觉走;有的认为按纲要》抓基层都是一个模式,工《作没有棱角,也不容易出政绩,喜欢另搞一套;还有的机关和部门各唱各的调、各吹各的号,形不成抓基层的合力。实践证明,不按《纲要》抓基层,跟着感觉走,凭着经验干,可能会一时出彩,但最终的结果只能“”是工作受影响、基层全面建设受损失。针对这些问题,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