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当前,部队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实效性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一)对新形势下教育对象思想情况缺乏深入了解。部队发生的一些问题,之所以往往是“出事之后大吃一惊”,主要原因是对官兵真实思想了解不够,总体上存在着“不及时、不真实、不深刻”的倾向。有的在掌握官兵思想情况上存在较大的盲目性,总感到对部队、对基层情况熟,闭着眼睛也能想个差不多,习惯搞“概略瞄准”,凭老经验、想当然抓教育。有时虽然也注意了解掌握官兵思想情况,但不深不细、若明若暗,往往是重视在大的教育前对官兵的现实思想调查摸底,而平时对官兵家庭背景、社…  相似文献   

2.
根 据工作对象的个体差异来把握“度”。这里所说的个体差异是指思想基础、反应能力和承受能力的差异。做批评教育这一思想工作 ,必须根据人员个体差异把握不同的“度”。 (一 )对承受能力比较弱的人 ,要事先“透透风”。承受能力比较弱的人多数自尊心强、心胸狭窄、猜疑心重 ,对批评教育往往看得重 ,容易产生比较大的思想包袱 ,需要在批评教育前就进行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做铺垫 ,使他们预有思想准备 ,防止发生其他问题。 (二 )对思想基础比较好的人 ,要轻洒“毛毛雨”。“响鼓不用重锤敲”。对一些一贯自我要求严格、思想作风基础比较好的…  相似文献   

3.
思想品行是立身做人、为官从政的根基。只有切实加强对领导机关干部思想品行的监督。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思想是行为的先导,有什么样的思想就有什么样的行为。思想上出了问题,行为上就必然失控失范失度。思想上的庸俗往往是最危险的信号,也是导致行为出轨最致命的起点。古人讲:“德行者,兵之厚积也”,“德不厚者不可以使民”。  相似文献   

4.
高巍 《政工学刊》2003,(1):39-39
新兵入伍后,一些战士会出现生活不适应、训练畏难怕苦、过度思念亲人等诸多问题及由此引发的思想情绪问题。带兵干部除了力所能及地为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和进行常规的思想政治教育外,及时地与他们进行个别谈心不失为一种帮他们解思想“扣子”的有效手段。但一些干部往往只注意了谈心的内容,却忽视了谈心的技巧,因而不易收到理想的谈心效果,有时还会产生负面效应。与新兵谈心时应适当注意以下几点技巧:  相似文献   

5.
“以情感人”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方法。正所谓“情不通则理不达”。但目前有的思想工作者,由于对“情”理解有偏’工作中用“情”有误,致使“以情感人”变味走调,步入了一些误区:  相似文献   

6.
运用好“自己人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卫海  钟东 《政工学刊》2005,(11):31-32
后进战士是经常性思想工作的重点,也是经常性思想工作的难点,他们的思想状况直接影响着部队的整体建设。因此,做好后进战士的思想工作一直非常重要。前苏联社会心理学家纳奇什维里,把彼此有一定相似之处的人称为“自己人”,而“自己人”之间,一般都容易相互沟通、相互信任、相互认同,这种现象叫做“自己人效应”。基层政工干部与后进战士成为“自己人”,既能从根本上解决后进战士的思想问题,又能够增进团结,有效地解除困扰部队全面建设的“短板”。一、平等相待,启迪“自己人”的心理承认。战士后进,往往是由自身能力“先天不足”,或偶然“…  相似文献   

7.
胡主席强调指出,要“紧密结合新的形势任务,在加强部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上下功夫”。这一重要指示,为加强和改进部队思想政治教育指明了方向。联系部队当前教育现状看,有的集中教育“雨过地皮湿”,没有在官兵头脑中打下深刻烙印:有的经常性教育尽管搞了多次,但一些倾向性问题仍未根治:还有的教育跟不上形势任务和官兵思想的发展变化,抓不住解决问题的最佳时机,往往慢半拍,放“马后炮”,当“消防队”。如何坚持科学发展观,把以人为本理念融入基层教育这池“春水”,成为当前面临的紧迫课题。  相似文献   

8.
“以情感人”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方法 ,正所谓“情不通则理不达”。但目前有的思想工作者 ,由于对“情”理解有偏 ,工作中用“情”有误 ,致使“以情感人”变味走调 ,步入了一些误区 :其一 ,放弃原则 ,一味抚慰的温情。思想政治工作是做人的工作 ,必然要与人进行思想交锋 ,对问题进行解剖处理。但有的思想工作者因担心丢选票、失民心 ,产生了明哲保身的错误想法 ,以致开展思想工作刚性不足 ,温情有余。尤其是对思想有问题、工作有过错的战士 ,不能坚持原则 ,不敢严肃处理 ,只是一味地劝说抚慰 ,很少严肃地批评处理 ;即使批评也往往是顺着说…  相似文献   

9.
李雪 《政工学刊》2013,(2):30-30
切实把教育的着眼点放在解决问题上。针对性是实现有效性的前提,有效性是对针对性的检验;针对性没有解决好,有效性就无从谈起。当前,一些单位没有真正把教育针对性问题重视起来,有的主观臆造官兵思想情况“虚设靶子”,有的把官兵已经变化的思想问题当作现在的思想问题,有的偏爱形式和过程,有的热衷于刊发“经验材料”等。  相似文献   

10.
人之有疾,可用气功疗之。同样,人的思想问题亦可用“气功”疗法解决。一、面对大项任务来临畏难怕苦者,要学会鼓“士气”。部队遂行急难险重等大项任务,往往条件艰苦、任务繁重,部分官兵容易出现紧张、畏难等心理反应。为此,政工干部要善于运用鼓士气这一“疗法”,及时抓教育、  相似文献   

11.
发 牢骚 ,是个别人对一些人或事表示不满或反对的一种形式。这种现象在飞行部队和舰艇部队等一些技术密集型部队尤为常见。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形成的《决议》指出 :“解决现实思想问题 ,要在分清是非、提高认识的同时 ,加强心理疏导和行为引导。”那么对待“牢骚”应该如何疏导和引导呢 ?冷静听取“牢骚话”“牢骚话”往往带着酸、辣、苦、辛之味。说话时 ,或锋芒毕露 ,或暗中带刺 ,大多逆耳难听。往往使听者觉得脸难看、话难听、心难受。对于牢骚话 ,作为领导干部 ,即使反感也要持冷静的态度听下去 ,这不仅能使牢骚者得到心理上的缓解 ,而且…  相似文献   

12.
郑成 《政工学刊》2000,(4):27-27
日前 ,对所属部队 2 3个基层单位的思想骨干队伍建设情况进行了调查。总的看 ,基层思想骨干队伍组织比较健全 ,在经常性管理和经常性思想工作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从领导方面来看 :(一 )认识有误。 一些基层领导对“两个经常性工作”的群众性认识不足 ,认为管理工作是军事干部的事 ,思想工作是政工干部的事 ,思想骨干说了也不算 ,起不了多大作用 ,从而在骨干队伍建设上舍不得“投入” ,有个别单位的思想骨干甚至不知道自己是连队的思想骨干 ,至于思想骨干要干什么 ,就更不知道了 ,只是在连队思想骨干登记本上挂…  相似文献   

13.
杜民根 《政工学刊》2004,(10):19-20
质量互变规律告诉我们,事物的发展是由引起事物发展的量积累到一定的“度”而发生的。同样,经常性思想工作的成绩也是由工作的量达到一定的“度”而取得的。因此,做经常性思想工作要讲究“度”。一、灌输教育要有深度。提高经常性思想工作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必须抓好灌输教育,解决好基层官兵的各种现实思想问题。现在,在一些单位理论灌输的思想被淡化,小道理代替了大道理,做思想工作的格调不高,这是应该注意的。在灌输教育的深度方面,需要把握以下几点:(一)变就事论事为就事论理。灌输教育必须紧紧围绕培养“四有”军人这一总目标,把握…  相似文献   

14.
查建义 《政工学刊》2002,(10):19-20
经 常性思想工作的任务就是为了有效地解决基层官兵中经常出现的各种思想问题 ,培养“四有”革命军人。加强经常性思想工作 ,对于确保基层部队的安全稳定 ,确保使命任务的顺利完成 ,提高部队战斗力 ,具有重大的意义。但是在基层干部中不会做、不愿做经常性思想工作的问题还不同程度地存在 ,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缺乏预见性。有的基层干部对所属官兵的思想情况了解不多 ,没有做到“四个知道” ,发现不了潜在的问题 ,判断不了其发展趋势 ,采取不了有效措施。往往是发生了严重问题之后 ,才如梦初醒 ,大吃一惊。(二 )缺乏主动性。有的…  相似文献   

15.
周永旭 《政工学刊》2006,(10):32-32
经常性思想工作是军队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基层干部统揽思想建设之“魂”、摸清战士思想之“脉”的基础性工程。目前,基层干部在做战士的经常性思想工作时,被动讲的多、主动抓的少,有问题时讲的多、无问题时做的少,自己讲的多、部属说的少,谈心的人多、谈到“底”的少,只顾形式的多、有针对性的少,等等。经常性思想工作的科学性就是“经常性”,基层干部必须要在经常性上做文章、下功夫,保证经常性思想工作贵在经常、重在经常。一、“木鱼”要常敲。经常性思想工作要像和尚敲木鱼一样,作为基层干部每天都要敲一敲,时常提醒自己。(…  相似文献   

16.
实现心理疏导与思想教育的最佳结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人为本。把握特点。正确处理教育与疏导的关系。(一)从端正对人的根本态度入手,把心理疏导与思想教育的出发点和目的性搞端正。不论是思想工作还是心理疏导,都要遵循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教育人这个客观规律,一切要从“爱”字出发、“帮”字入手、“变”字看人,要有对战士的今天、明天和后天负责的强烈意识,要对战士的人生观、价值观、金钱观、成才观加以正确的指导,并且在情况容许的范围内。努力营造他们成长进步的温馨环境,解决他们自身难以解决的困难问题,使他们看到希望的曙光,始终朝着既定的目标奋斗前进。只有这样,我们的思想工作和心理疏导才能有存在的价值,也才能有成功的基础。(二)从把握人性的基本特点入手,把心理疏导与思想教育的基本对象搞清楚。人的思想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我们要学会研究人的思想变化规律,学习掌握分析区别思想问题与心理问题的科学方法,从人的喜怒哀乐中观察思想问题的“晴雨表”。  相似文献   

17.
训话与对话     
有 的指导员在教育管理部队时 ,为达到使战士“听话”的目的 ,往往采用“训话”的方式 ,甚至在上思想政治教育课时 ,也是高高在上 ,气势凌人 ,大有逼人就范之势。实践证明 ,这种“训话”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收效甚微。相反 ,它得到的反馈只是使青年战士产生逆反抗拒心理 ,无形之中在思想上筑起了一道抵制教育的“屏蔽墙” ,结果是“听话”的目的没达到 ,反而使指导员自身的形象受损 ,思想政治教育的威信降低。本人在多年的指导员工作实践中 ,曾尝试用“对话”的方式对战士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效果不错。“对话”就是有意识地把自己置于普通…  相似文献   

18.
92 4 2 6部队官兵政治觉悟高、奉献精神强、素质能力高。但是 ,在新形势下 ,也有部分官兵模糊、淡忘革命军人的优良传统道德 ,出现片面强调个人价值的问题。部队党委在进行《军人道德规范》教育中 ,紧扣使命任务、岗位职责和立身做人的要求 ,从青年官兵的思想特点出发 ,广泛开展了以“树立道德形象、学习道德名言、制定道德准则”为主题的教育活动。(一 )树形象 ,让官兵在心中立起道德修养的“标杆”。 他们在调查中发现 ,一些官兵特别是新战士崇拜的往往是“大款”、“大腕” ,而对雷锋、黄继光、张思德等英模人物却知之甚少 ,对身边的先进…  相似文献   

19.
点化是思想说服的常用艺术,是思想工作者以巧妙的方式对说理对象进行“点拨”或启发,从而促使其感悟或反省,达到认识上的转化。点化艺术的巧妙之处在于点而不破,使对方心悦诚服地接受,收到“送人兰花、手有余香”的效果。一、全局在胸,鞭辟入里。当对方钻入“牛角尖”,思维一时很难“转弯”的时候,常规的说教往往很难奏效,这就需要思想工作者站得更高一点、看得更远一点、想得更深一些,从全局出发直截了当地向对方言明利害关系,促使其跳出固有思维的束缚。《史记》中记载的赵国左师公触龙说服赵太后的事例就极为典型。当时秦国攻打赵国,赵国…  相似文献   

20.
经常性思想工作的根本目的就是要用正确的方法解决官兵的现实思想问题。然而,当前基层干部在做经常性思想工作中不同程度地出现了一些偏差,思想工作庸俗化的现象时有发生,突出表现在思想性不强、格调比较低。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名利刺激。有的基层干部片面认为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战士重“利”轻“理”,只要多给战士点实惠就能“以物传情”。有的或私下许愿:“好好干,年底保你当骨干”;或公开“悬赏”:“谁能在比武中夺得名次,就给谁重奖”。某连有个战士因个人愿望未能得到满足而闹思想情绪,指导员拍着胸脯说:“你放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