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7 毫秒
1.
美国所说的“21世纪另类大国关系”和中国所提出的“新型大国关系”大抵类似,指的是中美两国必须精诚合作,避免崛起大国和守成大国之间必然发生冲突的历史悲剧重演。当然,避免冲突是一回事,成功阻止冲突的发生又是另一回事。  相似文献   

2.
谢峰  陈舟 《军事历史》2010,(2):31-36
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一对大国关系,而军事关系则是其中最为敏感和不确定的环节。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尚处于在野党地位的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武装力量就和美国当局进行了早期接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美军事关系经历了从对抗到合作,再到合作与斗争并存的曲折历程。对中美军事关系进行回顾,有助于把握中美关系的大局,推动两军关系走上平稳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3.
宁波  孙林  陈宇 《环球军事》2014,(12):10-12
2014年5月19日,美国司法部宣布起诉5名中国军官,再次以黑客攻击和网络间谍为借口攻击中国,给近年来复苏的中美军事关系蒙上了一层阴影。起诉事件虽然只是美国处理国际关系时强权政治的一贯伎俩,但是却反映了美国对赛博作战能力的高度重视,也标志着中美军事关系进入新一轮博弈。  相似文献   

4.
彭况 《环球军事》2014,(15):16-17
中国的地位与作用一直是这一领域中无可回避的重要问题。自安纳伯格庄园会晤以来,中美两国开始探讨构造产生了“新型大国关系”话题;围绕中国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国际地位,也离不开来自“大国”角度的审视;讨论未来全球的发展,“大国”的变迁更是具有标志性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中美经济政治关系的产生、发展及蜕变与两国军事关系的萌芽,美国门户开放政策的军事含义及其对中美军事关系的深远影响,日本在远东及太平洋的侵略扩张与中美军事战略关系正式形成等三个方面,对中美军事战略关系在特定阶段的表现形式及特点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6.
美国卡特政府执政后期,国防部部长哈罗德·布朗与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形成政见同盟,一同建议深化美中安全关系,强化“联华制苏”。苏联入侵阿富汗导致美苏“缓和”终结后,以售华防御性军备与超视距预警雷达为核心,以布朗1980年历史性访华和深化美中军事外交关系为标志,以鼓励西欧盟国提质对华军售为补充,中美两国于20世纪70年代形成的制苏安全协调关系进一步升级为初步战略关系。中方乐见中美安全关系进步,借此提升军力、改善战略环境。中美初步战略关系有助于中国的改革开放,亦是美国对苏“新冷战”的关键组成,促进了冷战再转型。布朗所强调的“有限军售援华战略”,及其提防中国独立意志崛起的心态一直发挥影响,直至1989年美国终结对华军售。布朗访华及其有限发展美中安全关系的实践,构成冷战末期中美初步战略关系的关键内容,亦彰显中美大国关系中持续作用的结构性纠葛与战略性矛盾。  相似文献   

7.
方晓志 《环球军事》2013,(24):13-15
2013年中国的周边安全形势很不平静:美国继续深化“亚太再平衡”战略,遏制中国崛起的战略意图更为明星;中美探索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已经成为影响亚太安全格局演变和地区国家间关系调整的首要因素;中国海上矛盾不断激化,钓鱼岛危机一触即发,中日关系降到了建交以来的最低点;南海岛屿争端继续发酵,向蕾国际化、复杂化方向发展;朝韩双方态度微妙,朝鲜半岛局势充满变数。  相似文献   

8.
曾光明 《国防》2004,(12):11-11
做好征兵工作,组织领导是关键。加强征兵工作的组织领导,必须正确认识与处理以下三个关系。(一)地方政府领导与军事机关领导的关系。根据我国国防体制,省军区系统各级接受军地双重领导,既是上级军事机关领导下的地方军事指挥机关,又是同级党委的军事部和政府的兵役机关。这种关系通过同级地方党委书记兼任军事机关党委第一书记,军事机关1名主官参加同级地方党委常委、1名主官参加同级地方政府行政办公会的途径实现。因此,地方政府和军事机关同为征兵工作的领导机关,地方政府和军事机关的征兵工作指示、要求,具有同等的效力,不仅同级军地有关…  相似文献   

9.
<正>4月7日中午,应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常万全邀请,美国国防部长查克?哈格尔抵达青岛,开启他去年2月上任以来首次为期4天的访华之旅。此前哈格尔以防长身份三次造访亚洲,但中国屡次被"漏掉",军事交流成为中美关系中扎眼的"最短板"。此次哈格尔访华有待进一步弥补中美新型军事关系的"短板"。  相似文献   

10.
1997年10月,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与美国总统克林顿握手华盛顿,产生了震动世界的《中美联合声明》。在体现中美关系“突破性进展”的方方面面中,“两军关系”倍受瞩目。其中,两国元首关于“中美两国就中美建立加强海上军事安全磋商机制达成协议。该协议将有助于双方海空力量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相似文献   

11.
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战场.中美军事合作关系对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历史在发展,时代在前进,思索的脚步不应停止.由马建国撰著、解放军出版社出版的《抗日战争时期的中美军事合作》一书,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用"军事合作"的新视角,以宽广长远的眼光,对60多年前中美两国在那场正义与邪恶、光明与黑暗的大搏斗中建立的军事关系,进行了系统总结和整体思考,兼具学术性、思想性、创新性、知识性、通俗性于一体.  相似文献   

12.
李妍 《环球军事》2011,(11):1-1
伴随着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陈炳德上将近日的美国之行,中美之间的军事交流似乎又重新找回了春天。这不,就有美军高层表示,地区和世界特别希望中美两军的关系能制度化,在制度化的层面,双方应加强互信和透明。说起军事透明,就不得不让笔者联想到近期的另外一件大事,即美军功用最先进的新型武装直升机抓捕表拉丹。  相似文献   

13.
继2001年“鲍迪奇”号事件发生以后,今年3月,美“无瑕”号军事测量船未经中方许可闯入南海中国专属经济区从事军事测量、侦察活动,引发中美两国一系列争吵。纵观二战以后的历史,大国之间围绕海洋权益之争,从未停止过。那么,大国海军如何应对海上争端?本文试图透过中美和过去美苏有关海上争端事件加以解读。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意见。  相似文献   

14.
事件     
《环球军事》2014,(14):4-4
当地时间6月30日,美国海军在夏威夷举行“环太平洋2014”演习开幕式和记者招待会。中国海军参演编队指挥员赵晓刚表示,中国海军参演的主要目的有三个:一是致力于推动中美新型军事关系健康稳定向前发展;二是深化与各国海军专业交流和务实合作;三是展示中国军队维护世界和平与地区安全稳定的积极态度。  相似文献   

15.
11月19日,继今年9月中国海军舰艇编队在访美期间,与美国海军成功举行第一阶段海上联合搜救演习后,中美两国海军编队在南海海域成功地进行了第二阶段海上联合搜救演习。此次联合演习的成功举行,标志着中美两国军事关系正在"走向务实",对未来两军关系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吕德胜 《中国民兵》2013,(12):56-57
“在两国历届领导人共同努力下,中美关系已经建设成为一座摩天大厦。”这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日前在会晤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时的话。然而,多年来,中美两军关系却时断时续、波折不断,不仅与中美经济关系深度融合的情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成为中美关系这座摩天大厦需要着力维护和加固的楼层。  相似文献   

17.
<正>军事大国往往扮演着军力发展风向标的角色。未来几年,美国力捍霸主地位,俄罗斯重塑大国形象,日本继续向高精尖发展,印度谋求军事崛  相似文献   

18.
声音     
《环球军事》2012,(11):5-5
“中国是一个崛起中的大国,而美国是一个成熟的大国,改善美中两军关系有利于两国增进理解,这对全球安全也是好事。美中建立积极关系对全世界有益,而建立良好的两军关系是改善两国关系的关键。” ——美军太平洋司令部司令洛克利尔5月17日表示,将努力改善美中军事关系。  相似文献   

19.
段采宇  余滨 《国防科技》2007,(10):44-48
战略导弹部队是军事大国保持战略平衡的基石.进入21世纪,军事大国在保留战略导弹部队旧的结构的基础上,积极调整其规模,大力提高战略导弹的生存能力、突防能力、打击能力和保障能力.展望未来,可能出现的新型战略导弹包括新型陆基战略导弹、新型潜射战略导弹、新型常规弹头远程弹道导弹、携带小当量钻地核弹头的远程弹道导弹以及新型巡航导弹等.  相似文献   

20.
2005年4月起,日本开始施行2005-2009年度《中期防卫力量发展计划》,标志着日本已启动军事转型之旅,迈出了走向军事大国的实际步伐。新计划明确要求自卫队“具备基于军事技术发展动向的高度的技术实力和情报能力”,能够“有效应对新型威胁和多样化事态”,能够“通过积极主动地参与国际和平活动,改善国际安全环境”以及“防备武力侵略事态”;以“多功能、灵活有效”为目标,大力推进自卫队向适应未来作战高度信息化、一体化需要转型。指挥一体化日本自卫队已经建成了统一的中央指挥通信系统。该系统主要由防卫信息通信网络系统(分为公用网与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