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使战略进攻性和战略防御性武器技术能够在野战环境下互相对抗的能力标志着夸贾林导弹靶场在当今美国战略导弹系统现代化中具有独特的作用。 自从1962年国家第一次证实能用“导弹命中导弹” 以来,一项有目的的,严肃的对抗已经表明了战略武器界对这两个互相补充的组成部分所作的努力。这两方面的努力都集中在这里的中太平洋的环状珊瑚岛上。  相似文献   

2.
能源是国家战略的基石,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从战略角度看,一个国家的能源储备应该是多方面的,不能完全依赖于某一个方向。中国是一个陆海复合国家,对能源的需要和来源也离不开陆海两个方向。中国无能源危机2006年10月,在首届中国能源战略国际论坛上,博鳌亚洲论坛秘书  相似文献   

3.
北约 C3机构正制定北约数字式战略至战术网关(DSTG)技术条件,以形成北约标准协议(STANAG)的基础,这将确保数字话音与数据的互通。STANAG 旨在规定一系列公用数字业务以及两个连网范围之间的这些数字业务的交换(这须由北约国家战略与战术网关提供),从而保证了网络和通过这些网关连接的用户之间的数字业务互通性。技术规范规定的附加特性为一些国家提供了灵活性,使它们最大程度地利用在其国家战略至战术网络上实现的功能。  相似文献   

4.
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为我们的国防和军队建设指明了方向。在指导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中,江泽民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战略思想——“国家安全”战略思想,这是维护国家安全,保障国家发展利益,必须首先要解决的重大战略问题。战略是决定全局的策略。战略问题一般分三个层次,第一个  相似文献   

5.
陈飞 《国防科技》2016,(2):65-68
处于复杂混乱且充满不确定性的国际环境中的美国亟需更新国家军事战略.在这种背景下,2015年7月1日时任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邓普西公布了包含三种冲突模式和三项军事目标的新版《美国国家军事战略》.文章从战略出台背景,战略核心内容两个方面对2015年《美国国家军事战略》展开分析,而后对其作出基本评判,预估战略实施可能遇见的难题.  相似文献   

6.
俄罗斯国家安全战略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国以来,俄罗斯的国家安全战略围绕大国复兴这一主线,总体上经历了从“消极防御”到“积极防御”再到“战略反攻”的演变过程。2009年5月公布的《2020年前俄罗斯联邦国家安全战略》表明,俄罗斯已经结束过渡时期,进入了长期战略发展的高水平时期。面对新的国际国内形势,俄将在新的国家安全观指导下推行“合理、实用”的对外政策,并继续凭借能源、军事两大支柱,在坚定维护国家核心利益的同时积极参与国际安全体系的重建,力争成为多极世界中“有影响力的独立一极”。  相似文献   

7.
变与不变     
赵利 《环球军事》2010,(12):1-1
5月27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向国会递交了2010年“国家安全战略报告”。这是奥巴马上台16个月后首次发布“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因而备受国际社会关注。  相似文献   

8.
今年9月20日,美国公布了现政府向国会提交的、由布什撰写导言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这是布什政府上台后首次提出的、也是21世纪美国的第一个国家安全战略报告。该《报告》是在美国遭受“9.11”恐怖袭击的背景下出台的,具有一些新特点,反映了布什政府对国家安全战略的一些新观念,将对美国军事战略和对外政策产生深远影响。《报告》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9.
<正>"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统筹国内与国际两个大局,协调西北边疆与东南海疆两大重心,不断拓展中国战略空间,构建新时期的中国地缘大战略。"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反映了中国发展外交战略新思路,也为军事外交为国家战略提供坚强有力保障提供了机遇。国家正是通过"一带一路"的战略设计,确定了对军事外交的战略需求。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最令世界赞叹的莫过于中国政府向国际社会推出以"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为龙头的一系列令人目不暇接的经济发展议程、国际投融资机制倡议。随着《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  相似文献   

10.
二战之后的半个多世纪中,战略轰炸机经历了研制热潮——进入低谷——重现生机的发展过程。海湾战争以来的局部战争,特别是科索沃战争中,战略轰炸机,作为精确打击平台参战,成为夺取战争主动权的重要力量。由此证明,战略轰炸机在现代战争中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并将得到进一步发展。目前世界上拥有战略轰炸机的国家主要是美国和俄罗斯两个军事大国,乌克兰也有为数不少的战略轰炸机,机型与俄罗斯相同,但由于零备件短缺和技术保障不足,飞机很  相似文献   

11.
美国一直把防止核战争作为美国战略方针的主要目标。从军事上讲,这意味着具有公认的使任何用核武器攻击我们国家的国家遭受大量破坏和杀伤的能力。破坏程度如此之大,以致于任何外国领导人都无法设想发动核战争之后他们的人民还能作为一个民族生存下来。25年多以来,我国战略力量由于其规模和性质发挥了有效的威慑作用,预计在近期内它们仍将继续起这样的作用。然而,苏联核武装的改变促使我们对核力量的两个方面——战略  相似文献   

12.
一、国防科技工业“转型升级”战略是一个国家级战略。作为国家级战略,就需要长期的运作与观察,不能只看一时一事。二、中美两个国家,当前都处于特殊状态。美国在“9·11”事件以后,一直在搞所谓反恐战争。前不久发表的“2006年四年防务评估报告”上美国国防部自己就说:“美国是一个正在卷入一场长期战争的国家”。这就是刚才有专家说美国的国防科技工业的计划性上升,市场作用减弱的原因。对我们中国来说,随着台海形势的变化,我国的国防科技工业也处于特殊状态,正因为这样,计划作用也有所上升。三、但不管怎样,只要不发生大战,国家级战略是…  相似文献   

13.
二战结束以来,美、俄(苏联)等大国的国防经济发展战略选择与国家利益调整呈现出不同的互动图景,既有成功促进国家利益维护与拓展的经验做法,也有导致国家利益受损甚至消亡的失败教训。这些从正反两个方面佐证了国家利益与国防经济战略互动的基本规律和原则,它启示我们,选择国防经济战略必须以国家利益作为根本依据,坚持国家利益需求与国防经济战略能力的相对平衡,实现国家安全利益与国家发展利益的统筹兼顾,积极开展国防经济发展领域的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14.
上期更正     
《宁夏科技》2001,(5):17-17
新的世纪,人们自然盼望太平,但布什刚入主白宫,就迫不及待地宣布重新启动被克林顿搁置的国家导弹防御系统计划。为此俄罗斯立即作出强烈反应:美国部署国家导弹防御系统是主要针对俄罗斯等国的,华盛顿力图以该系统来打破战略平衡。前不久俄美又爆发间谍大战,事实上,这两个国家像冷战时期一样,仍旧继续较劲。  相似文献   

15.
刘磊 《军事历史》2021,(4):65-68
战略物资储备布局是国防布局和经济布局的要素,对国家整体战略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在20世纪开展的三线建设前后这段时期,我国战略物资储备布局随着国防和工业布局的调整而调整,取得了一些宝贵的历史经验,为当前应对复杂多变的内外部环境,推进战略物资储备布局进一步优化提供了有益借鉴,即在兼顾安全与发展两种需求时必须有所侧重,在选择行政与市场两种手段时必须制度创新,在统筹国家与区域两个层面时必须综合设计.  相似文献   

16.
论国家经济安全及其战略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是江主席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提出的重大课题。文章围绕这一问题,从战略的高度探讨了国家经济安全的基本内涵;从国际经济发展的历史和现状中剖析了影响国家经济安全的国际、国内因素;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探讨了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17.
<正>关于军民融合,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多个场合谈到,但在今年两会上首次明确提出"把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习近平强调,把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是我们长期探索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规律的重大成果,是从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今年"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统筹推进,"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将进入实质落地阶段。在这个宏大格局中,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迎来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军民深度融合如何乘势而上,在两会期间习近平指出,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要努力形成统一领导、  相似文献   

18.
南沙群岛的230多个岛礁、暗滩中,除7个岛礁为中国控制(其中太平岛处于中国台湾省控制下)外,其余岛礁大部分为周边国家侵占。在这些国家中,侵占岛礁数量较多的是越南、马来西亚、菲律宾。过去几年中,南沙群岛就像一个危险的棋局,在棋盘上落子者数量众多,虽然多数棋手段位并不高,但也使得局面前所未有地纷乱、复杂。在这些棋盘的争抢者中,菲律宾最近有退化到依靠外交声明来"维权"的趋势,今天的南沙问题,我们主要考虑的是越南和马来西亚这两个东南亚国家。本文通过介绍这些国家的南沙经营战略及现状,希望能给读者思考南沙问题时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美国海军历来是美国国家战略的重要支撑。在海湾和科索沃两场地区性战争中,海军投送的攻击力量占到总数的80%以上。海军军事工具战略效能得到了充分的演示。那么,在21世纪最初几年中,美国海军将如何在其国家战略体系中定位自己的发展,又将如何具体落实其军事战略计划呢?  相似文献   

20.
人类伊始,就存在物理战和心理战两种基本的作战样式.心理战不但发生于物理战前,而且贯穿于物理战始终,物理战则是心理战失效后的无奈选择.战略心理战,是指为贯彻国家意志、维护国家利益而在国家层面展开的对他国或地区实施的以左右社会认知为主的心理作战.今天的心理战之所以普遍上升到战略层面,并且成为一种常见形式,正是技术发展的结果.本文旨在回答三个问题:即战略心理战为何需要技术?需要怎样的技术?以及我们如何创造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