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陈挺 《国防科技》2004,(2):17-19
随着工业时代的战争走向信息时代的战争,信息化将成为世界新军事变革的重心。信息化战争的最终对抗在保证技术优势的同时,更进一步地表现为智力的对抗,谋略思维和谋略方法将是未来战争的决胜因素。也更加体现出西方以力取胜的军事思想与东方军事谋略思想在相互汲取、相互交融。东方谋略,将与现代战争结合得更为紧密。  相似文献   

2.
贵州省大方县人武部党委着眼未来战争需要,立足现有条件,采取多种形式,抓好干部的高科技知识学习,干部的工作效率和驾驭高科技知识的能力得到不断提高,促进了机关全面建设。日前受到上级领导和机关的好评。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高科技在现代战争中的应用,大方县人武部党委感到:要适应未来战争需要,必须改善干部的知识结构,大力开展科技兴训活动。部里成立科技兴训领导小组,把提高干部的全面素质摆在重要位置抓落实。可一些  相似文献   

3.
只要有战争,就有用兵的谋略。进攻需要谋略,防御需要谋略,排兵布阵需要谋略,用人需要谋略,甚至在武器装备的使用上也有谋略问题。在近代战争史上,就有不少以武器为“谋”的成功战例,一、巧用计探照灯平射显神通1945年3月,苏联红军取得了对德作战的绝对优势,大军近逼德国首都柏林,不久,苏军统帅部制定了攻占柏林的作战计划。4月17日凌晨,趁天还没亮,苏军开始了对柏林外围的攻坚战,在突破奥德河坚固防线作战中,苏军巧妙利用探照灯这个不是“武器”的武器,对德军阵地实施照射,赢得了战争胜利。其具体使用方法是:发起总攻的前一天,苏军在阵地前…  相似文献   

4.
谋略,博大精深、历久弥新、熠熠生辉。古语云:“伐敌制胜,贵先有谋。谋定事举,敌无不克。”列宁说:没有不用计谋的战争。的确,用兵在智,胜战在谋,因而古今凡战必用谋。谋略是战斗力的“倍增器”,善用谋者,往往能趋利避害、避实击虚,出奇不意、攻其无备,最终战而胜之。信息化条件下,高技术与谋略联姻嫁接、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极大地拓展了人脑的功能,形成了独具时代特色的信息化“高谋略”,对于提高指挥力、信息力和整体作战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那么,未来信息化战场,谋略如何运用呢?  相似文献   

5.
陈应华 《国防》2008,(11):63-63
征集高文化青年入伍,是提高兵员质量的重要一环,也是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需要。为此,应关注以下三点。把更多高文化青年征集到部队,兵役机关要有强烈的使命意  相似文献   

6.
粟裕军事谋略的方法论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革命战争实践中产生的粟裕军事谋略,是独树一帜的。其主要内涵包括立足战争全局,善于发挥整体作战功能;关注过程,精心谋划对抗最佳战机;力争主动,及时掌握有利战场态势;有效聚集优势战斗力,以克敌制胜。粟裕军事谋略对今天以至未来的战争谋划仍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7.
早春二月,福建省军区司令员陈明端、政委陆凤彬宣布:省军区预备役师首长机关主动要跟海防正规师首长机关进行指挥谋略对抗演习!不知内情的人都感到惊讶:“土八路”敢和正规军比高低?预备役师是不是太不自量力啊? 不!福建省军区预备役师尽管组建才4年,但他们志在争当未来反侵略战争的骄子,一开始就把训练起目标在打赢一场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上。他们经过4年艰辛的探索和实践,硕果累累,给我们展示了预备役部队在未来高科技战争中大有作为的风采。  相似文献   

8.
历史的车轮已驶入信息化时代,战争形态发生了重大变化,对现代指挥员的素质提出了全新要求。冷兵器时代,军队器重能带头拚杀、冲锋陷阵的勇士型将领;机械化战争时代。军队崇尚足智多谋、运筹帷幄的谋略型指挥官;信息化战争时代,知识的较量与竞争上升为战争的决胜因素。因此,军队各级指挥员既需要具有传统军人的勇敢与谋略,也需要具备适应现代战争需要的知识。  相似文献   

9.
所谓高素质的军事人才,是指在履行军队根本职能的各种实践活动中,能以自己的创造性劳动为军队现代化建设和国防事业作出很大贡献,并适应高技术局部战争特殊需要的优秀军人.古今中外的战争实践一再证明,战争不仅是军力、经济力的较量,而且从实质上讲更是智慧与人才的较量.尤其是现代高技术战争,更是人才之间智慧、谋略、战术、技术之争.正如列宁指出的:“现代战争也同现代技术一样,要求有质量高的人才.”现代高技术战争呼唤着高素质人才的脱颖而出.培养高素质的适应未来局部战争要求的人才,是做好战争准备的关键所在.因此,政治工作必须站在这个制高点上,高屋建瓴,下功夫努力培养和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军事人才,以适应打赢高技术局部战争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10.
张丹  姚军伟 《国防科技》2007,(10):67-68
谋略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主观反映.战争形态、作战模式、战场环境等的转变必然引起谋略思维的变革.信息化战争中谋略思维特征将呈现出"对抗性软化、协调性凸显、层次性模糊、概括性拓展"等新变化.  相似文献   

11.
一是谋略型。所谓谋略,就是计谋策略。军事斗争领域是实施谋略的沃土。积极研究思考军事谋略,是取得军事斗争胜利的重要保证,是党委、机关和部队的共同责任。对机关而言,就是按照上级的指示要求、政策规定和党委首长的决策意图,抓住带战略性、全局性、方向性和长远性的问题,精心运筹,献计献策,为党委首长当好参谋、助手。这是机关第一位的职责。  相似文献   

12.
未来高技术战争条件下,敌我双方武器装备现代化程度不断提高,战争节奏明显加快,战争样式、作战手段、组织指挥等方面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对战时政治机关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适应高技术战争的挑战,改进和加强我军政治机关工作,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紧迫课题。一、高技术战争突发性强,战斗进程加快,政治机关的工作要改变按部就班的程式化方式,培养高效、快捷的战斗化作风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武器装备技术密集,部队机动性空前提高,作战指挥系统高度灵敏,战争突发性强,持续时间短,战场空间大,情况瞬息万变。在高技术…  相似文献   

13.
唐杰  郑晶晶  高重 《政工学刊》2007,(12):53-54
着眼提高官兵士气,政治机关要强化战时教育激励的职能。教育激励是不断激发官兵高昂的斗志并保持持久的作战热情的主要手段。未来信息化战争中,政治机关强化教育  相似文献   

14.
《孙子兵法》谋略思想在信息化战争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琳琳 《国防》2005,(4):10-11
分析一下信息化战争的特点,我们可以发现:《孙子兵法》的谋略内涵和信息化战争的内涵有着惊人的相似。信息化战争与以往战争最大的不同,就是通过发达的信息技术来搜集、处理、存储、传递信息。简言之,信息已成为制胜的关键因素。与信息化战争相一致,《孙子兵法》中军事谋略所运用的全部材料,恰恰就是信息。列宁说,没有不用计谋的战争。无论古代战争,还是现代战争;无论西方人打仗,还是东方人作战,都有谋略的运用。重视谋略运用和谋略训练,也正是信息化战争的内在要求。1.“致人而不致于人”———主动造势,信息威慑“致人而不致于人”,就是要…  相似文献   

15.
在本文开篇,笔者需要先明确“战略”这一概念——《辞海》中“战略”一词有三种含义:首先是根据敌对双方在政治、经济、自然和军事上的客观实际引出的对战争的筹划和指导,其次是各种战争策略或使用战争策略的事例,第三是指国家、政党和企业集团等在一定时期决定全局的谋略。这里我们所谈及的“海洋战略”属于第三种,即今后一段时期内我国关于拓展和经营海上战略空间的全局性谋略。  相似文献   

16.
军事谋略———政工领导必备的本领浦照东李营随着政工领导学军事、学高科技活动的不断深入,其效果之好、益处之大已越来越被官兵所感知和认同。然而也应看到,忽视军事谋略学习的现象在个别政工领导身上表现较为突出。寻其根由,大都源于以下三种认识。一是未来战争军事...  相似文献   

17.
山东省东平县人武部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未来战争的需要,立足实际.以工作岗位为平台,在提高干部综合素质上下工夫,保征人武干部同时具备武装工作和地方经济工作本领,取得明显效果.受到了上级军事机关和地方党委、政府的肯定。  相似文献   

18.
加强政治机关建设,应当掌握政治工作法规制度,提高机关依法谋略能力;依靠法规制度开拓进取,提高机关创新能力;严格按照法规制度办事,发挥机关表率作用.  相似文献   

19.
高技术战争制胜因素的研究,是树立正确的高技术战争制胜观的需要,是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军委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的要求。在高技术战争制胜诸因素中,高技术兵器使用是基础,高技术谋略运用是关键,立足现有装备作战是我军近期内难以改变的现实,高素质的人才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  相似文献   

20.
于庆国 《国防》2005,(10):62-63
新军事变革迅猛发展,信息化战争成为未来战争的主要样式。纵观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及伊拉克战争等高技术局部战争,信息已越来越成为未来战争保障的“第一要素”。如何加强信息化战争条件下的交通战备工作,是需要我们认真研究的一项课题。近几年,交通战备信息化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起步晚、基础薄弱等原因,导致整体建设水平不高,与未来信息化战争对交通战备提出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一是交通战备队伍信息化水平不高。由于编制、体制原因,交通战备队伍缺乏计算机专业人员和专职管理人员,计算机应用水平参差不齐,整体水平不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