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8 毫秒
1.
基于战术信息的来袭鱼雷弹道类型判别是水面舰艇水声对抗作战决策的重要问题。在研究潜射鱼雷导引方式的基础上,建立了潜射声自导鱼雷、潜射线导鱼雷的攻击弹道模型,给出了利用来袭鱼雷报警舷角变化规律判别攻击弹道类型的方法,并对不同对抗态势下的鱼雷舷角变化率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当鱼雷非大舷角或小舷角来袭时,现在方位法弹道的鱼雷相对舰艇的舷角变化率明显大于提前角弹道的鱼雷,鱼雷的舷角变化信息可以作为中远距离来袭鱼雷类型识别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
针对潜艇攻击鱼雷最小射程圆内目标的方法问题,首先,给出了不同自导方式下鱼雷最小射程的计算方法,并分析其对鱼雷攻击的影响;然后,依据鱼雷二次转角射击弹道过程,建立了鱼雷二次转角射击通式,并分析了鱼雷二次转角射击需满足的约束条件;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了潜艇攻击鱼雷最小射程圆内目标的具体方法。最后通过实例验证了攻击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声自导鱼雷自导开机距离计算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分析自导开机距离现有模型的基础上,从鱼雷尾追速度、弹道特性等方面探讨了自导开机距离的限制条件,得出鱼雷自导装置发现目标并成功导引的距离边界值,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导开机距离的优化模型,最后通过仿真证明了优化模型的有效性,该优化模型可为鱼雷的作战使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体目标条件下反潜鱼雷命中目标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反潜鱼雷末弹道精确仿真要求,提出将反潜鱼雷与其攻击目标同时作为体目标的方法.通过确定3个基本坐标系,建立了反潜鱼雷与其攻击对象相应的三维体目标模型,在此基础上推导了基本坐标系之间的坐标变换矩阵.通过分析反潜鱼雷末弹道特性,推导了命中目标的判断过程与实现流程,同时定义了相关命中目标要素.仿真计算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真...  相似文献   

5.
目标机动是目标应对鱼雷攻击的方法之一,研究目标机动自动判断方法有利于鱼雷命中目标.阐述了线导+尾流自导鱼雷射击控制模型,提出了采用的鱼雷弹道信息和目标机动判断方法,在一定条件下通过仿真验证了所提出的弹道信息在目标机动判断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针对双速制鱼雷战术运用中弹道规划问题,从双速制热动力鱼雷动力系统参数关系入手,研究了双速制鱼雷一次攻击中的高低速分段航程关系,得出了混合航程计算关系公式,为研究双速制鱼雷射击禁区和弹道规划设计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具有旁侧视声纳鱼雷攻击末弹道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实现具有旁侧视声纳鱼雷攻防对抗单一目标的模拟仿真,利用力学与现代数学的方法,建立了具有旁侧视声纳鱼雷攻防对抗单一目标的弹道设计动力学模型与运动学模型,并以此建立了鱼雷导引弹道段、平行航向弹道段和程序弹道段的数学模型,该模型的建立可以实现鱼雷攻击末弹道的仿真研究.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尾流自导鱼雷攻击水面舰艇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了水面舰艇各种机动规避方式对尾流自导鱼雷弹道的影响,利用仿真分析方法确定了水面舰艇规避机动参数对尾流自导鱼雷跟踪过程的影响程度,分别确定了水面舰艇和尾流自导鱼雷对抗的有关原则,研究结果为尾流自导鱼雷作战使用和水面舰艇规避机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对来袭鱼雷弹道进行预测是实施鱼雷防御的一个前提条件.首先,分析了目前水面舰艇对鱼雷信息的获取方式与特点,指出应以鱼雷方位信息为基准进行弹道预测.其次,从不同类型潜射鱼雷的发射方式和弹道特征着手,分别建立了潜射直航鱼雷、声自导鱼雷、尾流自导鱼雷的弹道预测模型,并归纳了线导鱼雷的导引艇方位分布规律.最后,通过仿真分析不同类型鱼雷的弹道预测效果和影响因素,并定量给出了线导鱼雷的导引艇方位预测偏差范围最小可达3°~5°.该研究成果可有效提高水面舰艇的鱼雷防御效能.  相似文献   

10.
针对依据复杂对抗的作战条件和日益增长的鱼雷航程对潜艇鱼雷攻击带来的新问题,在综合分析潜射鱼雷各种自导方式的特点,以及针对这些特点的攻防行动策略的基础上,提出通过战术使用方法和鱼雷技术两方面保证自导鱼雷攻击的有效性。指出自适应变换自导方式搜索是提高鱼雷战斗能力的重要技术措施,而确定鱼雷自导方式转换时机和转换方案是实现鱼雷智能搜索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最后给出了相应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1.
在分析尾流几何模型及其气泡分布密度的规律的基础上,首先建立了较贴近实际的尾流声学仿真模型。其次,按照尾流自导检测流程,基于反射系数推导了尾流层及海面气泡层的回声级模型,由此建立了鱼雷声学自导检测模型。随后,根据研究需要设计了基于鱼雷作战使用评估理论的声尾流自导鱼雷仿真系统,该系统能够真实模拟尾流自导系统工作过程及鱼雷水下运动过程。最后,以该仿真系统为依托,实现了声尾流自导鱼雷应对空穴或断层的修正导引策略的仿真优化。应用结果表明:该研究对于尾流自导鱼雷导引策略优化和尾流自导仿真方法研究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对来袭鱼雷的制导类型进行识别是水面舰艇实施有针对性鱼雷防御的前提条件,方位变化率则可作为类型识别的一个重要的识别依据。首先,从不同类型潜射鱼雷的发射方式和弹道特征入手,分别推导出潜射直航鱼雷、声自导鱼雷、尾流自导鱼雷方位变化率的表达式。其次,仿真分析了不同类型潜射鱼雷方位变化率的影响因素。最后,在给定的态势下,给出了四种不同类型潜射鱼雷方位变化率随雷舰距离的变化规律曲线。仿真结果能为鱼雷制导类型识别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为了准确快速地评估声自导鱼雷平行齐射的作战效能(发现概率),从鱼雷、目标的相对运动入手,将目标位置及运动随机误差转移到鱼雷航向上;如此建立了计算声自导鱼雷平行齐射发现概率的一重积分解析模型(不考虑鱼雷航行性能误差)和四重积分解析计算模型(考虑鱼雷航行性能误差)。最后以统计模型为标准来验证两个解析模型的正确性。仿真结果显示,对于90%左右的考察态势,解析模型与统计模型的结果差的绝对值在1%之内,另外10%左右的考察态势,也在1%-3%之间。从而验证了所建解析模型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变结构导引下升力式飞行器直接撞击目标和制导炸弹攻击目标两种攻击方式的仿真计算,发现升力式飞行器直接撞击时虽然能够进行大范围机动,但是攻击目标单一、命中速度低,而制导炸弹攻击时,虽然能够攻击多个目标,命中速度高,但是打击范围小。综合两种方式的优点,对一种组合方式攻击进行仿真计算,发现采用该方式攻击不但能够通过大范围机动对多目标实施打击,而且还能保证较高的命中速度,验证了该组合攻击方式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针对舰载雷达不能为超视距导弹提供超视距目标指示问题,分析了超视距导弹使用中的目标指示要求,结合舰载直升机性能及作战方法,运用舰艇机动学中的有关理论,建立舰载直升机引导超视距导弹攻击模型,归纳总结了计算结果,得出若干规律.为舰载直升机在超视距目标指示中的行动方法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6.
潜艇鱼雷武器系统攻击海上目标的等概率阵位图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指出了目前装艇使用的潜艇火控系统中鱼雷等概率阵位图中的错误。对在各级海况下使用不同攻击方式时 ,潜艇在不同目标距离、舷角对目标进行攻击的捕获概率进行了计算 ,并利用多项式回归的方法得出了较为客观的等概率阵位图。由此澄清了等概率阵位图中的一些错误 ,为潜艇部队作战使用既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 ,又提供了一种直观简便的辅助决策手段。  相似文献   

17.
尾流自导鱼雷有效射击阵位范围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基于尾流自导鱼雷的弹道分析,采用几何分析法,分别对尾流自导鱼雷在一次转角射击和二次转角射击两种模式下的有效射击阵位范围进行解算。得出该雷在两种射击模式下的有效射击阵位范围数学模型,该数学模型能够较好地满足了尾流自导鱼雷作战使用时对作战平台占位机动就位点选择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潜艇防御反潜自导鱼雷是潜艇防御作战行动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从潜艇防御主动声自导鱼雷入手,采用模糊控制理论,通过建立语言值的隶属函数、模糊控制规则和模糊变换器以及给出响应动作这几个步骤,重点分析了潜艇从舷角入手结合模糊控制防御主动声自导鱼雷的方法,得到了潜艇纯机动法防御主动声自导鱼雷的模糊控制表,为潜艇防御主动声自导鱼雷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基于尾流自导鱼雷的制导原理、弹道和自导开机过程,提出了最小开机距离的概念。分析指出了影响尾流自导鱼雷最小开机距离的主要因素是设定的鱼雷深度、鱼雷的航行精度和目标运动参数散布等。建立了最小开机距离的计算模型,并在不同攻击态势下进行了仿真计算和统计分析,得出了有益的结论:在一定的攻击条件下,不同的设定深度、使用不同的鱼雷速制以及不同的目标运动要素误差、鱼雷航行精度,将使鱼雷的最小开机距离不同,即鱼雷的最小开机距离实际上是关于各种因素的函数。通过最小开机距离可以进一步计算出鱼雷自导开机的最大距离,若在工程中予以实现,将对提高潜艇攻击的隐蔽性和鱼雷作战效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航空自导深弹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性高、不受水文条件限制等特点,而且还具有自导捕获和跟踪目标能力,对于提高航空兵部队反潜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反潜机投放高度、投放速度等运动态势关系到使用航空自导深弹对目标实施准确打击。针对航空自导鱼雷攻潜实际过程,建立其入水点的散布误差模型和空中弹道模型,并仿真分析反潜机投弹高度、投弹速度对航空自导深弹入水点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