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1946年6月爆发了中国人民解放战争。中国人民解放军仅用四年多的时间结束了国民党政府在中国大陆的统治。解放战争的胜利,与毛泽东的军队建设思想与实践密切相关。此时期,毛泽东的军队建设思想与实践主要包括:一,坚持和保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二,“取给于敌”为主的壮大军队、扩充装备之途径,实现“以战养战”;三,从实战需要出发,利用战隙,强化军事训练,以提高战斗力;四,严明军纪,从严治军,以保证战争的胜利。  相似文献   

2.
从公元前三世纪起,罗马之所以能够统一意大利半岛,征服地中海世界,扩张成为一个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帝国,是因为罗马拥有一支实力强劲AJfl练有素的军队。这支军队不仅英勇善战、忠于祖国,而且具有严明的军纪。正是这种严明的军纪成为了罗马军队屡战屡胜的秘诀。  相似文献   

3.
军纪是军队的命脉 ,是军事法的雏形 ,是最早的军事立法形式。战时军纪具有历史继承性 ,严明军纪是历代治军之首。同时战时军纪又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 ,它和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战争形态及军队管理的法制化程度有着密切联系。因此 ,通过比较古今战时军纪的特点、形式和内容 ,把握战时军纪发展的规律 ,对制定适应打赢现代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需要的军纪 ,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李雪 《政工学刊》2006,(7):61-61
音乐与严肃军纪协调行动早在甲骨文中就有“律”字,实指军队的法律。甲骨卜辞有云“师惟律用”,就是强调军队只有遵守军纪军法,方可“用”于对敌作战。其“律”字与成书于殷末周初的《易》“师”卦的“师出以律”的含义相同,都指军队行动要遵守号令。而“律”  相似文献   

5.
训练装备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军事训练的重要手段。从目前世界训练装备的发展趋势来看,嵌入式训练系统作为平台的训练装备是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激光战术交战训练装备成为战术对抗训练、演习的重要手段;虚拟现实仿真训练装备成为世界陆军训练装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高技术手段发展起来的新型训练装备逐渐成为各国军队的新宠,在部队军事训练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军事训练要走在现代战争的前面”——叶剑英军事训练思想概述都国平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军经过肃清国民党在大陆的残余部队和取得抗美援朝战争胜利之后,结束了战争状态,进入了相对和平的新时期,军事训练成为军队经常性的中心工作。军事训练究竟怎么搞,是局限于现有武...  相似文献   

7.
东北讲武堂在奉系东北军由传统旧军队向现代军队转型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讲武堂为东北军输送了大批受过正规军事训练的军事骨干,这批人后来成为奉系东北军的中坚力量,这是东北军现代转型的人的因素;讲武堂为奉系东北军提供了现代军事教育和训练模式,这是东北军现代转型的观念和技术因素;讲武堂向学员灌输的忠于职守、守土爱乡的信念,亦成为东北军的军魂。抗日战争中东北军涌现出了大批爱国将士。  相似文献   

8.
战国时期的军事训练及其时代特色黄朴民,徐勇一支军队,必须经过严格的训练,方能上阵交锋,克敌制胜,这是不言而喻的道理。从古至今,军事训练一直是军队建设的重要内容。当然,由于各个历史时期军队成分构成、作战方式、战争规模等方面的不同,其军事训练的内容及其方...  相似文献   

9.
十六大以来,我党围绕国防、军队建设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和战略部署,极大地推动了国防、军队建设,全面、系统地创新发展了党的军事指导理论。一是总揽全局,在正确把握时代要求与发展规律的相互关系中确立科学发展观指导方针;二是深邃思考,在全面推进民族复兴的时代进程中确立国防与军队建设的战略目标;三是志存高远,在巩固政权、促进发展与维护和平的有机统一中拓展人民军队的使命内涵;四是科学筹划,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布局中确立国防与军队建设的发展道路;五是抓住根本,在实现战斗力生成模式的根本性转变中全面提升我军战斗力;六是着眼变革,积极推进机械化条件下军事训练向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转变;七是突出优势,在弘扬传统与直面挑战的时代交汇中强化国防与军队建设的政治保证。  相似文献   

10.
何立波 《军事史林》2014,(12):36-39
1894-1895年的甲午战争,最终以中国惨败而结束.总结这场战争失败的原因,许多人都认为首先是“清政府腐败无能”;其次是日本蓄谋已久,突然袭击;再是中国军队经费不足,装备落后,指挥不当.事实上,北洋水师完败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军纪松弛.而北洋水师军纪松弛,就是从洋顾问琅威理离职以后出现的.说起北洋水师的军纪,公认以琅威理愤而辞职为分水岭.正是这位洋教头,在近代中国创建海军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政治工作与人的管理──罗荣桓政工思想研究之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识别干部,使用干部,培养干部是军队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近代中国是一个以旧式的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这就决定了家族宗法制色彩依然很浓厚的社会结构,和几千年沿袭下来的传统文化心理结构,依然很顽固地左右着近代中国社会“多元变动”的历程。同样也不能不影响到近代军队的领导体制和兵员构成。共产党军队从它诞生的那天起,就处在这样一个比较复杂的历史氛围里。它的政治工作“转型”,起初又直接受到俄国式的马克思主义和苏俄红军政治工作建设的影响。怎样在一个以农民为主要成份的军队里,正确地识别干…  相似文献   

12.
徐梦成 《国防》2007,(1):25-27
新形势下,军队建设向信息化转型,其显著标志是军事训练完成从机械化向信息化的转变.军队建设的实践表明,推进军事训练转变,核心在各级党委,关键在领导干部.因此,各级党委领导要站在战略全局和时代发展的高度,深刻认识推进军事训练转变这个重大现实课题,充分认清推进军事训练转变首先是观念的转变,只有把更新观念的基点定位在信息化条件下,才能推动军事训练转变不断向实践迈进.从领导工作实践看,当前应突出强化"四种观念".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事训练发展史中 ,1 95 8至 1 96 4年是一个相对重要的历史时期 ,这一期间训练成效显著 ,人民军队的正规化、现代化建设得到了很大发展。其主要经验有 :提出“以我为主”的军队建设指导方针 ,探索我军特色的军事训练路子 ;加强军事科学研究 ,学习军事著作 ,研究解决教育训练中出现的问题 ;调整部队编制体制 ,努力适应现代战争条件下军事斗争的需要 ;结合战备工作形势 ,有重点地开展应急军事训练 ;全军练兵习武 ,整体提高部队军事训练水平等。  相似文献   

14.
潘娜  张记炜 《国防科技》2021,42(1):111-117
随着科技手段的进步,现代战争的作战样式不断发展。信息化条件下的作战对军事训练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的训练方法与模式亟待改进。混合现实技术的应用开辟了军事训练新模式。这种针对数据的可视化集成运用以及在其基础上开发的训练系统,通过对数据的处理利用实现了军事训练效果的有效评估。本文以美国陆军综合训练环境这一混合现实技术在军事训练中的典型应用案例作为对象,分析概述了综合训练环境的世界地形、训练模拟软件及训练管理工具三大组成部分的功能特点、架构组成,并根据混合现实技术的发展状况探析综合训练环境的应用优势,以期为军队混合现实技术在军事训练中的应用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15.
军训作为一种军事实践活动,有利于塑造军容美、军纪美与军心美,有利于强化地方大学生的军人意识,促进其尽快实现角色转变,实现对军队价值观的认同。  相似文献   

16.
回顾2013年,解放军落实党的十八会议精神,军队建设呈现出全面发展的新局面。在军委习主席对军队提出“能打仗、打胜仗”要求的指导下,全军部队从军事训练到军队改革,从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到国内外抢险救灾,都展现了全新的面貌,使2013年成为军队建设最丰富、改革变化最多的“丰收之年”。  相似文献   

17.
钟华 《国防科技》2014,35(4):104-106
"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这是军事训练的基本规律,也是战争对军事训练的基本要求。文章研究了各国军队以实战化为目标,进行作战仿真实验模拟,基地化、一体化军事训练及联合实兵演习,贴近作战任务、作战环境、作战对象的主要做法。显然,军事训练实践的全部意义和目的在于提高军队战斗力。  相似文献   

18.
李大清 《国防》2005,(2):38-39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民兵军事训练工作积极适应国家和军队改革的新形势,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改革,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一是基本实现了由以数量为主的普遍性训练向突出重点对象训练转变。20世纪80年代中期,为适应国家经济改革形势和军队建设指导思想的战略性调整,各地积极进行民兵军事训练改革,逐步确立了“突出重点、改进方法、注重实效”的指导思想。民兵军事训练开始摆脱“人力密集型”的传统训练模式,在压缩规模的同时,重点强化了民兵应急分队、民兵防空部(分)队、民兵勤务保障分队和科技含量较高的各类专业技术分队的训练。二是基…  相似文献   

19.
张黎 《国防》2007,(8):5-10
胡锦涛主席在领导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实践中,就军事训练问题做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军事训练领域带全局性、根本性、方向性的重大问题,鲜明地提出了积极推进机械化条件下军事训练向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转变的主题,深刻揭示了军事训练对部队全面建设的推动作用,强调要加强军政军民联合训练和民兵预备役部队军事训练,为我军和民兵预备役部队军事训练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20.
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为主席的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在理论和实践上为新中国的国防和军队建设开辟了道路,确立了新中国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基本方针和原则。主要体现为:将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制度以条例的形式固定下来;确立了军队建设的总方针、总任务;确立了军队正规化建设的基本要求;确立了和平时期军事训练的战略地位;确立了保卫祖国的战略方针;确立了建设现代化军队的发展道路;决策研发尖端武器;明确了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