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木林镇  李民 《国防》2015,(1):27
日前,北京市顺义区木林镇政府相关机构和人武部全体同志,热情接待并妥善安置了来自北京什刹海街道的应战应急疏散演练人员。这些来自城里的男女老少,按应战应急人口疏散预案,被有序地分别安置到木林镇疏散点。这是北京市开展的城市人口疏散城乡对接演练的一组镜头。顺义区木林镇远离闹市,地阔林密,依山傍水,负氧离子多,植被条件好,人口密度稀,既是理想的周末远足休闲放松亲近大自然之地,更适合承担应  相似文献   

2.
刘继双  邰德民 《国防》2003,(10):26-27
从最近几场局部战争看,随着大量现代化武器装备投入战场,进攻一方的战场侦察控制能力、远程精确打击能力和浸彻破坏能力显著增强,使战时城市人员的安全面临重大威胁,因此应认真探索高技术战争条件下人口疏散的问题。 高技术战争条件下城市人口疏散,应重点把握以下几个问题。 一、坚持正确的人口疏散原则 着眼全局,服务作战。人口疏散是城市防空作战总体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城市人口应急疏散方案拟制过程及关键模型分析,从系统诊断、系统分析和系统评价优化的角度,构建城市人口应急疏散方案优化的整体设计框架。在此基础上,利用GIS平台开发的辅助分析系统,对实例进行应用分析,检验了疏散方案优化设计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4.
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政府鉴于战争的发展,计划疏散南京城市人口。但实际仅秘密疏散了公务人员眷属。上海沦陷前后,国民政府将南京公职人员作为重点对象进行疏散,对普通居民则发布了"战时妇孺迁移办法",而实际对其缺乏有效的疏散组织。究其原因,国民政府企图通过稳定首都南京社会秩序,向外界展示抗日的决心;所统制的交通工具,忙于军事输送及国府西迁,无暇顾及平民百姓的疏散。南京城陷后,大量市民滞留南京,日军大屠杀得以上演。嗣后,国民政府吸取了教训,在重点城市开展了人口疏散工作。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高层建筑剧增,承载的人口越来越密集,火灾荷载越来越大,如果安全疏散设计不合理,一旦发生火灾,容易造成严重后果.在分析高层建筑的火灾特点和影响人员安全疏散的因素的基础上,从合理设置安全出口、疏散走道、疏散楼梯、疏散宽度和距离、疏散门、避难层及其他辅助疏散设施、疏散照明灯具等方面探析了高层建筑的安全疏散设计,为避免和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6.
我国城市防空工作,是从60年代末开始进行的。各类城市普遍建立了人防指挥机构和各种人防专业组织,重点进行了人防工程构筑。近些年来,人防工程主要是结合城市建设重点构筑平战结合的地下室,对现有工程有重点地进行维修和配套收尾。 从现在情况看,我国地下人防工程按种类分为地下室、掩蔽部、地道和坑道等,按照用途又分为人员掩蔽工事,连接通道、疏散机动干道、指挥和通信  相似文献   

7.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规模将越来越大,城市人口将越来越多……面对新情况新挑战,城市民兵队伍建设的重点在哪里?平时应急、战时应战的"双应"能力如何有效提升?请看报道——  相似文献   

8.
联合国预测,到2007年,一半的世界人口将生活在城市地区,到2030年城市人口将达到2/3。这意味着越来越多的冲突将发生在城市。美国国防部预测,城市是21世纪最可能成为战场的地区。 一.以首都《联合城市战纲要》为指导,坚持攻击与防护并重的联合作战指导原则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美军就特别重  相似文献   

9.
未来社会,世界人口将进一步向城市集中。据联合国的统计,到2030年将有2/3的人口生活在城市地区。这意味着今后越来越多的冲突和战争将发生在城市。美国国防问题专家们就认为,城市是“21世纪最可能成为战场的地区”。鉴于这一认识,美军学术界对未来城市战提出了一些分析和设想。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规模将越来越大,城市人口将越来越多……面对新情况新挑战,城市民兵队伍建设的重点在哪里?平时应急、战时应战的“双应”能力如何有效提升?请看报道——  相似文献   

11.
多年来,河北省的城市防空袭战备工作,在省委、省政府、省军区的领导下,经过多次调整改革,有了明显的加强,人防战备建设取得显著成绩。组建了七种专业队伍,城市人口疏散地域建设取得新的进展,人防通信警报系统得到了加强,人防工程建设和开发利用取得了明显成效,新建了一批质量好、效益高、影响大的骨干工程,有效地增强了人防战备工作的防护能力。但还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一旦战争爆发,遭到空袭,将难以应付,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为适应高技术局部战争对城市防空袭战备工作的要求,我认为应  相似文献   

12.
城市作战:逐个房间的战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在,美国和北约一些战略家认为,未来陆战不大可能像第二次世界大战那样,在平坦广阔的地域上展开。今后,大多数军事冲突的决定性会战将发生在城市。这是因为:其一,当今世界上的都市化步伐越来越快,城市人口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13.
张萌柏  尹广 《国防》2004,(6):60-60
未来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大中城市将是敌空袭的主要目标。要最大限度地保护城市的安全与稳定,建立“防、抗、反”一体的防空体系是一种有效的办法。所谓“防”,就是整体防护,落实人口疏散方案,最大限度地利用人防工事进行隐蔽、疏散和保护各类人员的安全;采取各种伪装措施保护重点目标和重要装备物资的安全;充分发挥现役部队、预备役部队、民兵防空力量的整体威力,合理配置各种防空作战兵器,形成远、中、近和高、中、低相结合的抗击部署,以有效地保存作战实力和战争潜力。所谓“抗”,就是以火力抗击,在防空责任区的统一指挥、协调下,民兵…  相似文献   

14.
郭峰 《环球军事》2004,(23):24-26
据预计,随着世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到2025年世界85%的人口将居住在城市化地区。城市的军事地位越来越重要,正如美军颁布的第一部《联合城市战纲要》指出的那样,"城市是2I世纪最有可能的战场",是未来作战的"战争和战役重心"。作为地面作战的重要兵器,近年来坦克装甲车辆也越来越多地涉足城市这个复杂而危险的战场。如何在复杂的城市环境中保存自己是坦克装甲车辆面对的一个严峻但又不容回避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当我们的城市人口越来越密集,当我们的城市大楼越来越高,当我们的城市标志性建筑越来越多,当我们为城市的水、电、气等"生命线"工程越来越完备而自豪时,你可有过一种忧患意识:一旦战争降临,我们的这座城市将会怎样?我们有理由秉承这样一句名言:"要像100年不打仗那样搞建设,像明天就要爆发战争那样去加紧准备!"我们渴望和平,但决不惧怕战争。为了我们这座城市的祥和,为了肩负起特殊使命,一场以城市重要目标联合防卫为课题,由几十个单位、数百件装备、数千名军警民联合打造的一幕幕利剑出鞘的"活剧"在沪上演……  相似文献   

16.
我国城市化进程在不断加快。有关部门预测,到2010年我国城镇人口将有6.3亿左右,占全国人口的45%左右。城市越来越成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主阵地。与此同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大量的“单位人”转为“社会人”,近1亿农民工进城,变成了城市的“流动人”。  相似文献   

17.
人防发展的根本出路在改革。在依法治国的新形势下,只有紧紧围绕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进行全方位、多层次、大力度的人防改革,人防建设才能健康发展。我认为,深化人防改革,当前要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搞好人防的配套建设 搞好人防的配套建设,必须以《人防法》和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为指导,以城市防空袭预案为依据,本着“抓好重点,打好基础,着眼发展,协调配套”的原则,立足当地实际,对人防指挥通信、人口疏散,疏散地域建设、人防工程建设、人防专业队伍建设、人防工程的开  相似文献   

18.
为顺应城镇化建设的需要,政府通过学校布局调整将农村乡镇学校大幅度合并,对城乡中小学校点布局进行了全面调整,期间大量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也随父母由农村迁移到城市,城乡人口的年龄结构和空间分布发生了变化,也对教育资源的配置和使用带来了一定的影响。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基础教育资源布局的优化等问题的解决直接影响新一轮城镇化的向前推进。因此,本文将在国内已有研究基础之上,通过文献法归纳总结城镇化建设对基础教育发展带来的积极影响和挑战,以期更好地把握两者的关系,促进其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9.
孙汉波 《国防》2000,(12):4-5
根据广州军区、广东省国防动员委员会和广东省军区的统一部署,今年8月21日,我市经过2个月的准备,成功组织实施了“中南2000—1”地面防护作战研究性演习,达到了预期目的,受到广州军区首长和机关,广东省委、省政府、省军区,国防大学首长和学员以及与会代表的充分肯定和一致好评。 一、演习的基本做法 这次演习主要摸索了城市人口疏散,民兵、预备役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60年代,国家安全形势十分严峻,中国被迫进行战备。由于北京和福建在战时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地位,中国战备可以以北京和福建作为典型案例。当时北京和福建的主要战备活动有:加强思想戒备、进行“小三线”建设、修建人防等国防工程、加强民兵建设、储备战备物资、做好战时城市人口疏散的准备等。考察北京和福建的战备活动,可以了解中国战备的相关内容和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