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斯塔夫·阿道夫(1594-1632年)是瑞典瓦萨王朝的第6位国王,史称古斯塔夫二世。他是西方著名的改革家和军事统帅,由于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改革,曾使弱小的瑞典一跃成为北欧强国,并以自己的军事  相似文献   

2.
军事实践观念即军事主体在军事实践活动展开之前建构起来的、关于未来军事实践的过程及结果的观念模型.它是军事理论向军事实践转化的中介环节,体现着军事主体的创造性作用.建构科学的军事实践观念,是军事实践活动取得成功的关键.由于军事实践活动的成败直接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荣辱与存亡,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军事实践观念进行深入的研究.在此,本文拟就军事实践观念的主要特征及建构原则,谈几点粗浅的认识,以就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3.
军队名人是时代的产物,他们总是与一定的社会历史联系在一起.研究军队名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包括他们的思想、理论、业绩等,是研究历史,借鉴历史经验的需要.近几年,在编写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和著名英雄模范人物的传记中,对军队名人档案的需求和研究受到普遍的关注.因此,建立军队名人档案对于研究军事历史人物和加强军事历史研究都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天羽 《军事历史研究》2008,2(1):131-135
中华民族近五千年军事斗争实践中形成的传统军事文化带有一种强烈的尚和倾向,这一倾向发源于中国古代以广阔地域为先天条件的农耕文明,体现在传统文化思想、军事理论和战争实践之中,并对我国历代的军事实践活动和军事理论的形成产生了正反两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最近,笔者阅读了裘克人教授主编的《军事人才学引论》、《政工人才学》两本书,感触颇深.字里行间,感受到了裘克人教授孜孜不倦地在我军政治工作领域中挖掘具有学术价值的课题,开创新的理论的种种做法和不辞辛劳、坚韧不拔的精神.著名人才学专家王通讯说:“空军政治学院是国内最早开始讲授军事人才学的,据我所知,其教学活动,教研深度都是领先国内的.如今,一本《军事人才学引论》面世了,我们对此表示由衷的高兴和祝贺!”《军事人才学》内部教材印于1985年,《军事人才学引论》正式出版于1988年,裘克人教授从事该课题的教研活动比这还要提前好几年.当时,普通人才学尚且处于起步阶段,裘教授及其合作者怎么会选择这样一个开创性的艰辛课题的呢?实践呼唤着军事人才理论的诞生,呼唤  相似文献   

6.
1938年1月上旬,接任八路军129师政治委员的邓小平抵达太行山抗日前线,开始和时任129师师长的刘伯承搭档;1950年10月下旬,第二野战军司令员刘伯承辞别野战军政治委员邓小平,赴京参加人民军队陆军大学(后称军事学院)的筹建工作.至此,两位卓越的军事大家共同战斗了整整13年,他们率领的队伍一步步发展为著名的"刘邓大军".期间,刘邓军政互补,"从来没有哪个固执己见,哪个意见比较对,就一致地做去."(邓小平语)在共同指挥的许多重大战役、战斗彪炳军史的同时,他们创造了二人集体智慧的结晶——经过实践检验的、极具指导价值的、独具民族特色的军事谋略思想——刘邓军事谋略思想.刘邓军事谋略思想,是他们创造性地解决军事实践问题的科学总结,反映了军事领域中的客观规律,是毛泽东军事谋略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孔子的高材生冉求(又名冉有),一生在鲁国从政,对鲁国的政治生活有一定影响。人们对冉求作为政治家、改革家给予较多的注意,而对他同时也是鲁国为数有限的军事家之一,却注意不够。其实,在春秋末期鲁国的军事活动中,冉求曾经发挥过举足轻重的作用。公元前484年,齐军侵鲁,进逼都城曲阜。  相似文献   

8.
张之洞 ( 1 83 7— 1 90 9) ,是晚清著名的政治家和思想家。他在 1 881年底补授山西巡托以后 ,便由“清流派”主将转变为洋务派大吏 ,倡言“洋务最为当务之急”。后在两广总督、湖广总督、署理两江总督任上 ,不遗余力地推行自强、求富活动 ,成为后期洋务派的挂帅人物。他在创办近代轻重工业、推行近代教育和兴修铁路的同时 ,还在建立近代军事工业、举办近代军事教育、编练新式陆军、加强近代海防等方面 ,作出了重要贡献 ,对于促进中国近代军事思想与军事实践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现将他的军事思想与军事实践作一简要的分析研究 ,以便从中得…  相似文献   

9.
刘伯承不仅是著名的军事家和军事理论家,而且还是著名的军事教育家,是我军院校建设的主要奠基人。他的军校建设的理论和实践,是他军事思想和革命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仅对此作一粗略的论述。  相似文献   

10.
中华民族拥有悠久的历史和光辉的文明,在军事领域取得的辉煌成就同样举世闻名.山东地处中原东部,黄河下游,渤海、黄海之滨,历来为军事要冲、海防重地,是中华民族重要的军事活动地域.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齐鲁大地曾经发生过许许多多著名的战争和武装冲突,在中国军事史上留下了精彩的篇章.山东还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自古以来贤哲辈出,素有"齐鲁兵学甲天下"的美誉.因此,山东的军事史在中国军事史的全局中是独具特色和举足轻重的.近期,由谢德、谢祥皓撰写的《山东军事史》正式出版了.该书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为指导,以战争实践和军事理论的发展过程为主线,系统反映了上下五千年山东军事发展的辉煌历程.该书的问世,对于更好地学习和研究山东乃至中国军事史,对于进一步弘扬以《孙子兵法》为代表的中国传统军事文化,对于不断推动地方军事史的研究,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通读之后,我感到该书有三个突出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陈赓大将是杰出的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著名的高级将领。他把毕生的精力献给了中国人民解放事业、人民军队建设事业和新中国国防建设事业,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他在长期的战争实践、军队和国防建设实践中,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并创造性地运用毛泽东军事思想,总结出丰富的治军理论和作战经验,形成陈赓军事思想。陈赓军事思想是人民军队宝贵军事遗产的组成部分,永远值得我们珍惜、继承和发扬。一长期、丰富的军事实践是陈赓军事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基础。陈赓戎马一生,军事实践活动丰富。他13岁就入湘军当兵,由二等兵以次升至上士。192…  相似文献   

12.
朱志斌  武玉林 《国防》2008,(5):76-78
人类长期的军事实践活动孕育诞生了体育运动,推动了体育活动的蓬勃发展,并产生了专门的军事体育运动,且涌现出无数著名的军队体育人才:他们或致力于体育运动的开拓,创造人类新的健身活动领域;或秉持公平竞争理念,为人类  相似文献   

13.
《孙子兵法》从军事哲学高度对军事实践活动进行了高度概括,深刻揭示了经武治军、用兵作战的一般规律,构筑了系统完备的军事哲学体系,其朴素而奠基性的唯物论战争观、丰富而深刻的军事辩证法思想、科学的战略思维范式,至今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4.
军事人才学认为,在存在形式上,军事人才有“显军事人才”与“潜军事人才”之分。所谓显军事人才,是指那些以自己的军事创造能力,已经或正在军事实践活动中做出社会公认的较大贡献的人。而那些被称为潜军事人才者,他们自身虽然具备了某种军事创造能力,但暂时由于缺乏适当条件和机会,尚未在军事实践活动中做出实际贡献,或者虽已做出较大贡献,但还没有得到社会承认。一、潜军事人才成因分析1.军事人才成长的必经阶段。军事人才成长的一般过程表明,凡军事人才,都会在军事实践活动中经历一个从潜军事人才发展到显军事人才的阶段。这…  相似文献   

15.
正确搞好军事调查研究,是军事指挥员作出正确军事决策,夺取军事斗争胜利的基本前提.邓小平作为一位能征善战、指挥若定的杰出军事家,在领导军事斗争的实践活动中,历来极为重视搞好军事调查研究,善于作好军事调查研究,具有高超的军事调查研究艺术.邓小平的军事调查研究艺术,是邓小平军事思想宝库中的一枚瑰宝.考察邓小平领导军事斗争几十年的非凡生涯,研究邓小平的军事调查研究艺术,对于提高人民军队各级指挥员的军事调查研究能力,加强对新形势下军事调查研究工作的指导,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诸葛亮军事思想管窥苏彦荣诸葛亮(181~234),字孔明,徐州琅邪郡阳都(今山东沂南)人。三国时的著名军事家、政治家。诸葛亮的军事思想是在其协助刘备复兴汉室大业的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集中表现在《便宜十六策》和《将苑》等著作中,主要包括以弱抗强...  相似文献   

17.
军事认识来源于军事实践,又反过来指导军事实践,并在军事实践中得到检验和发展。军事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只有通过军事实践来检验。军事理论指导军事实践的过程,同时也是检验和发展军事理论的过程。 一、军事认识真理的客观性 军事认识的真理性问题,是军事认识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研究军事认识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得正确的认识,成功地指导军事实践。根据辨证唯物主义对真理的界定,军事认识的真理,就是从事军事活动的人们对客观军事活动的实际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凡是符合客  相似文献   

18.
苏联《军事历史杂志》1988年第10期刊登普列霍德琴科上校撰写的一篇文章-《军事历史与现实-评中国〈军事历史〉杂志》。文章指出:中国军事学者在实践活动中非常重视对军事历史的研究。近年来,全国和全军出版了各种军事历史杂志,其中最有名气和最受欢迎之一是《军事历史》杂志。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主办的《军事历史》杂志是一份面向专业研究者和对中外军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领导革命战争、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历程中,形成了一系列关于建军和作战的指导方针、政策和原则,取得了弥足珍贵的历史经验:强化党对军队绝对领导是百年军事实践的永恒主题;创新发展军事指导理论是百年军事实践的伟大引领;制定科学准确的军事战略是百年军事实践的最大胜算;拓展深化军队职能使命是百年军事实践的根本价值;积极稳妥推进改革创新是百年军事实践的强劲动力.站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上,全面考察中国共产党百年军事实践的历史经验,对于彰显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伟大力量,建设世界一流军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从创立到国民革命失败,以1924年第一次国共合作建立为分界点,其对军事理论的探索大体上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国共合作建立前,党虽然没有从事具体的军事活动,但却对无产阶级的暴力革命观和战争观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国共合作建立以后,党结合国民革命战争的实践,进一步对武装斗争在中国革命中的重要性、工农武装的重要地位及革命军队的建设理论等军事理论的若干基本问题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中国共产党早期对军事理论的探讨,为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产生和形成奠定了基础,对后来我党独立领导军事斗争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