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作为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体系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和全世界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其发展反映了马克思从唯心主义转变为唯物主义的过程,也彰显了马克思群众观成为科学真理的历史性优势。文章围绕马克思主义哲学,分析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形成和发展中蕴含的哲学理念,认为研究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形成的哲学基础,有利于加深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有利于群众观的实践发展,从而推动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  相似文献   

2.
谌力  武智 《政工学刊》2023,(10):5-9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执政党,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中国式现代化,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因此,我们有必要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视角分析理解中国式现代化,读懂中国式现代化背后的深层逻辑。  相似文献   

3.
正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核心就是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的思想观念、意见看法、觉悟程度直接决定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和认知水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新实践、新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提出,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领导干部,要把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作为看家本领,老老实实、原原本本地学习理论,用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工作实践。  相似文献   

4.
从理论科学维度上看,人民至上起源于马克思人民群众观,丰富和发展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次理论飞跃,是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总结。从价值和实践维度上看,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场,是党宝贵的历史经验和新时代新背景下的实践需求,是党理想信念、性质宗旨、初心使命的鲜明彰显。  相似文献   

5.
实现从"革命的哲学"到"建设的哲学"的转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中国发展的显著标志和巨大成果,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过时论"做出的最有说服力的应答.正确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神实质和宗旨,是实现这一转变的逻辑前提;准确揭示、大力弘扬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精髓,是实现这一转变的关键;明确"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不断深化对"三个规律"的认识,是实现这一转变的显著标志.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传统哲学的基础上建立的以实践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使哲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完成了哲学史上从传统哲学向现代哲学的转变。马克思主义哲学超越了传统哲学中僵持于本原问题上的"思辨形而上学",而转向关注现实的感性世界和实践。世纪之交,我们应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指导地位,并通过重新理解马克思恩格斯的哲学革命来探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意义。  相似文献   

7.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指出:“全党同志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和科学精神,善于把握客观情况的变化,善于总结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新鲜经验,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这就告诉我们,对待马克思主义,必须坚持科学的态度,即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来看待马克思主义。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讲话》精神上来,提高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和宣传存在着比较严重的脱离现实、脱离生活、脱离群众的倾向。马克思主义哲学关注现实生活,既是其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这就需要在哲学的内容、形式、品格、体系等多方面进行必要的变革。  相似文献   

9.
沈阳 《政工学刊》2023,(3):10-13
<正>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史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并不断取得理论创新成果的历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最终是为了解决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等不同历史阶段的时代任务,完成具体时代使命。一百多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宝贵经验包括如下方面。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必须坚持党的坚强领导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一系列理论创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  相似文献   

10.
正在马克思主义法哲学产生以前,哲学家和法学家多数把法作为目的。康德法哲学则强调:在法的视野中,人是目的而不是手段,是主体而不是客体。马克思充分肯定了这一观点,并进一步总结:"人是人的最高本质""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从根本上肯定了人的主体地位和人的价值。马克思在《论犹太人问题》这一名篇中提出,要把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还给人自己",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里明确要求必须使人从宗教、国家、法律向人的回  相似文献   

11.
强化后勤管理,需要做的工作很多。其中领导干部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讲究唯物辩证法,是一个最为重要的方面。作为后勤领导,首先应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走有我军特色的管理之路;其次,要辩证地处理管理实践中的各种关系,防止片面性;再次,要坚持群众路线,依靠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搞好管理。只有这样,才能使“保障有力”真正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七大报告以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为哲学起点,把发展看做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以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群众主体地位和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哲学基础,把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为哲学依据,提出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统筹兼顾是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  相似文献   

13.
新的历史时期,如何不断赋予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民族性特色,更好地体现中国传统哲学的时代性,正确处理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传统哲学的关系问题,形成新时期凝聚中华民族力量的精神信仰和价值追求,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4.
基层军官的工作从一定意义上讲,主要是调动战士的积极因素的工作,不断提高部队的战斗力。要调动战士的积极因素,前提是要善于发现战士的积极因素。“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群众中蕴藏着极大的积极性,这都是不争的事实。那么,怎样善于发现战士中的积极因素呢?一、本人境界要高。积极因素是一种进取的、向上的、健康的要素。那些思想境界高的领导者,因其自身的素质与群众中的积极因素有极高的近似值,所以,他们最容易发现群众中的积极因素。像毛主席,正是由于他本人的思想境界高,他才最善于发现群众中的积极因素。张思…  相似文献   

15.
理论创新是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必由之路.只有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立场、观点、方法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只有适应时代特征、适应我国国情、形势、任务发展变化,与时俱进地推进理论创新,只有坚持在解放思想、破除迷信、不断探索与开拓中进行理论创新,只有建立在坚定地信任群众、依靠群众、尊重群众首创精神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只有坚持实践、再实践,在反复实践、不断检验和理性升华中进行理论创新,才能发展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认为,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何怀远教授等主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国防大学出版社,2003年,以下简称《马哲原理》)不仅指出了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统一性,指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自身的科学态度,而且还启示我们:要认真领悟“时代精神的精华”,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真谛的再认识,与时俱进,以发展着的“时代精神的精华”指导和引领我们的时代!一、探寻时代精神的精华,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崇高目标和核心课题时代精神就是体现时代特征、关系时代大局、推进时代发展的精神。马克思所处的时代,是蒸汽革命席卷欧洲、波及世界…  相似文献   

17.
信息时代对学生的文化判断和道德判断能力提出了挑战 ,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育人价值及其体现 ,指出在现代课堂教学中 ,理论的选择和比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育人价值实现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8.
在2014年1-12期的"学海泛舟·经典导读"栏目中,我们选编了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12部著作导读,帮助大家学习理解我们党和国家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近代以来中国革命和建设之所以接受和选择将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除了这一思想理论具有革命性真理性科学性,还因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思想文化之间存在很多相同、相通的价值取向、思想观点等精神文化因素。民族精神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习主席强调"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作为军队政工干部,在学习领会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的同时,还要善于学习国学经典,传承优秀民族精神文化基因,涵养热爱祖国、报效国家的高尚情操,提升思想理论和工作实践的质量水平。在2015年1-12期,本栏将选编部分国学经典导读帮助大家阅读学习。  相似文献   

19.
正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和感召力,最根本的在于坚持以人为本,更好地教育人、培养人、塑造人。一、坚持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根本的价值取向在于追求绝大多数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鲜明指出"从前一切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当下的许  相似文献   

20.
共产党人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具有科学真理性;马克思主义改变了人类历史的走向;马克思主义成就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共产党人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就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