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军队财务管理体制经历过多次调整与改革,仍未摆脱“条条”与“块块”的羁绊。建立分级预算财务管理体制,跳出“条条”与“块块”的怪圈,既能调动各方面理财积极性,又便于调控与监督。新体制是变依“人”理财为依“法”理财,在军委统一领导下,上下充分协商,建立系统的军队预算;以预算为纽带,以预算为约束,财务、审计和事业各部门相结合,实行分级预算管理。新体制的运行,需要进行相应配套的改革,具备一定的保障条件。  相似文献   

2.
我军现行钱随事业走的财务管理体制其实质完全是按“条条”管理的体制,弊端是明显的:削弱了党委对财务工作的领导和对各项事业经费的调剂支配权,不利于集中财力保障重点;财务部门的综合平衡、计划调节职能名存实亡;经费指标下达迟缓;经费分配随意性大;多头拨款易助长不正之风;事业经费的部门所有制会导致分散主义和本位主义倾向。我军财务体制五次大变动的经验教训说明,完全按“条条”或完全按“块块”管理都行不通,改革的出路在于条块结合,而适当结合的关键是选准结合点,保持管理体制的弹性。应按照“党委领导,按级负责;统一计划,合理分配;标准供应,分工包干;加强监督,提高效益”的原则,确定新的“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军队财务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3.
我军目前实行的“统一领导、分工负责”的财务管理体制,对于实行管事与管钱相统一、管钱与管物相结合,实行责任制,充分调动各事业部门的积极性都起到过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由于客观情况的不断变化,我军现行财务管理体制的弊端也暴露得越来越明显。主要表现在:一是业务部门财权过大,削弱了党委对财务工作的领导;二是经费分配的随意性较大,容易产生以权谋私的不正之风;  相似文献   

4.
文章运用熵定律对现行军队财务管理体制进行了系统分析,认为,熵定律在封闭的军队财务管理系统中集中表现为财务管理效率从高效率走向低效率;要提高军队财务管理体制效率,增加负熵值,必须对组织结构进行"扁平化"改革,努力提高工作人员素质,实现系统内外交流,依法规范管理。  相似文献   

5.
要改变部队基建财务管理薄弱的局面,在行政管理体制上,必须走“建、用”分开之路,在军一级单位设立“基建工程组”,向工程管理机构专业化方向发展;在经费供管体制上,实行总部、军区(军兵种)、军三级分管制,单设基建账户,对自筹的基建资金,由军区级大单位后勤部门统一存储、统一拨款。  相似文献   

6.
一、大联勤体制的内涵及特点大联勤的核心是推进三军一体化保障,做到统一计划、统一组织、供应面广、保障面宽;目标是彻底打破三军后勤自成体系、小而全大而全的格局,建立和完善三军一体、军民兼容、平战结合的联勤保障体制;根本目的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要求,提高保障联合作战的能力。这种保障模式是将现在的后勤训练、专业保障等后勤工作,由部分联勤发展为全面联勤。  相似文献   

7.
发达国家军队联勤财务保障呈现出体制完善、决策科学、标准统一、制度健全和自动化程度高的特点。相比之下,我军联勤财务保障在上述方面还显得不足。应从树立一体化保障观念、完善联勤财务保障体制、规范宏观决策程序、建立联勤协调机制、完善标准约束机制、加大管理监督力度、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和人才培养速度上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8.
军队综合大学财务管理体制的“一级管理”模式是:与资金集中支付改革模式相配套,撤销学院一级财务部门,并与大学财务处合并成立大学综合财务处,对各专业学院实行财会人员委派制,实行“一级管理”。  相似文献   

9.
加强国防动员体制与政府应急体制融合建设,形成应对多元威胁的合力,是国家应对危机实践与社会发展实践的经验总结和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虽然国防动员体制与政府应急体制在功能目标、指挥主体、动员对象、运行机制、目的要求等方面具有相似性、一致性,但加强国防动员体制与政府应急体制融合建设,不是两个体制的简单叠加,而是对两种资源和要素的有机整合,目的是进一步优化结构、拓展功能,使二者在组织上相互融合、职能上互相补充、资源上实现共享,有效提高应对战争和灾害危机的综合效能.  相似文献   

10.
世界各国的边防体制,因其社会制度、边境特点和历史传统的不同,而各有差异,目前,主要有三种类型,即边防军体制、边防警察体制和海陆防分管体制。边防军体制所谓边防军体制就是由国家专门建立的边防武装力量负责陆海空边境的防卫与管理。在国家武装力量编成中,边防军属于独立的军种,由国防部、内务部或国家安全委员会、边防总局领导。这一边防体制是苏联创建的,过去的社会主义阵营中的国家大都实行这种边防体制。目前俄罗斯、越南、蒙古等国仍采用这种体制。  相似文献   

11.
从外军物资供应体制的改革与发展来看,由于其物资供应体制内部决策结构、信息结构、动力结构等构成要素不同,物资供应表现出体制模式的多样性,但一体化供应是其共同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于怀谋 《国防》2003,(3):16-17
国防动员体制是国家进行战争动员准备与实施的组织保证。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再次强调,要完善国防动员体制。研究国防动员体制建设问题,必须首先从清其面临的形势与挑战。当前,我国国防动员体制建设与发展的客观条件和环境已经或正在发生着深刻变  相似文献   

13.
军队财务体制创新是军队财务管理过程本身的一项“内在性活动”,是各级、各部门在一定历史时期和一定利益关系中追求自身利益而最终形成的结果。文章通过对军队财务体制的均衡与非均衡分析,阐述了军队财务体制创新的重要意义,并指出足够的“创新激励”和广阔的“创新空间”是创新的前提条件。军队财务体制失衡(非均衡)状态的产生是体制创新的逻辑起点,随着军队财务体制失衡状态的持续,出现第一行动集团、第二行动集团、第三行动集团等,从而比较并选择出最优的军队财务体制创新方案。随着军队财务体制失衡状态的加剧,军队财务体制创新初步实现,在逐步完善的基础上,体制创新完全实现,军队财务体制趋于新的均衡状态。  相似文献   

14.
军队工资管理体制,是军人工资分配与政策执行的基础和保证,事关军人工资决策的科学性,也直接影响到军人经济权益的有效落实。我国军队工资管理体制经过几十年的改革和演变,形成了中央军委、总部决策,军区以下部队落实的两级工资管理体制。现行体制仍然存在需要改进的地方,需要在国家机关相关部门的工作职责、全军工资工作领导小组的工作机制、军队各级的工作任务等方面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15.
后勤保障体制创新发展是军事组织体制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认为,现行体制能满足平时保障需要,但与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的必然要求还不相适应;现行体制能满足陆上防御作战要求,但与有效保障履行我军历史使命的内在要求还不相适应;现行体制符合世界军事变革发展,但与信息化的本质要求还不相适应。当前,创新发展后勤保障体制必须坚持以一体化保障为方向、以大联勤体制为核心;以协同信息为主导、以统一行动为目标;以社会化保障为依托、以平战快速转换为枢纽的原则。构建后勤一体化保障体制的总体设想是:建立总部统管、勤务联合的区域保障体制;建立精干高效、灵活机动的支援保障体制;建立功能综合、伴随部队的队属保障体制。  相似文献   

16.
体制编制建设是公安警卫部队建设中的重要内容,是提高警卫部队战斗力的重要因素.鉴于目前对警卫部队的体制编制建设尚无系统的理论研究,本文立足警卫部队建设现状,着眼未来发展,论述警卫部队体制编制的概念和特点、体制编制建设的地位和作用、确定体制编制的依据和原则以及体制编制建设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7.
志愿军兵站体制是后勤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革命战争时期人民军队兵站体制的继承和发展。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志愿军作战物资主要从祖国大后方运来,后勤工作异常繁重,而其中的运输工作又是重中之重。为适应战场情况的变化,确保运输的畅通,志愿军后勤部门不断调整和完善兵站体制:在兵站领导体制上逐步建立战略、战役、战术三级体制;在兵站勤务体制上逐步由兵站线发展到兵站网。合理、完善的兵站体制,确保了志愿军运输工作的顺利进行,也为现代战争条件下的人民军队兵站体制建设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加强军民融合式发展体制机制建设,是加快推动军民分离式发展方式向军民融合式发展方式转变,实现富国与强军相统一和有效保障国家安全的重要举措。军民融合式发展体制机制建设,应突出国家安全与发展利益相统一要求,体现国防效益与经济效益相协调要求,反映政府主导与市场驱动相结合要求。当前,我国军民融合式发展体制机制建设面临诸多障碍,主要是凝聚军民融合式发展共识滞后,推动军民融合式发展激励不足,制约军民融合式发展壁垒明显。有效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体制机制建设,重在构建军民融合式发展体制机制体系,优化军民融合式发展体制机制结构,分类完善军民融合式发展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19.
肖力 《国防科技》2015,36(2):76-81
武器装备建设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集中体现和重要标志。通过回顾新中国武器装备体制的创建、调整、改革与转型,以及现代化体制的确立,总结了60多年来中国武器装备建设的历史经验和基本规律。中国武器装备体制发展必须从国情和实际出发,走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中国特色武器装备建设道路。  相似文献   

20.
作为动员准备与实施的神经中枢,国防动员体制是迅速将战争潜力转化为战争实力的关键.我国的动员体制是借鉴苏联国防动员体制,继承我党革命战争动员经验,结合我国实际建立起来的.新中国成立后,伴随着国际战略环境和周边安全形势的发展变化,政府机构和军队编制体制的多次改革,国防动员体制也历经多次调整,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体制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