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控制网络是数字化油库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解决油库控制网络缺乏统一的、成体系的建设模式和技术标准问题,提出将数字化油库的设计观念转为"先控制网络、后现场设备",进行了油库控制网络的总体设计;提出了油库控制网络的基本结构,将其分成主干控制网和区域控制网两部分,并分析了网络选型、防爆和带宽的有关问题;根据油库地域特点,建议主干控制网采用环型工业以太网拓扑结构,区域控制网采用环型或星型工业以太网。该解决方案已在数字化油库实验室中运行,传输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2.
人脸特征定位是人脸检测与识别中的重点与难点,也是研究的热点;而油库安全是油库各项工作的首位,是油库建设和发展的“生命线”,通过人脸检测进行个人身份识别是消除人为不安全因素,保证油库安全的有效措施。在此背景下提出了一种基于人脸图像的对人脸特征进行定位以及提取轮廓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提高人脸特征检测的效率。并把这种方法应用到油库安全监控中,提出了系统的原理与设计,来达到保障油库安全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深入探讨油库人因安全事故发生的根原因,对油库人因安全事故的分析评估和油库人因安全事故进行定量化预测及隐患排查具有重要意义。基于认知可靠性和失误分析追溯方法建立了适用于油库人因安全事故根原因分析和追溯的失误模式及后果一前因追溯表,并应用于油库人因安全事故实例分析中,证明了该方法应用于油库人因安全事故根原因分析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基于年平均成本方法,结合军队油库实际,提出了油库设备经济寿命和大修更新决策模型。该模型描述了年均总成本与油库设备原值、残值、折旧方式、利率、经济寿命、运行成本等因素的关系,并运用该模型和成本最小化原理判断油库更新决策的合理时机。计算结果表明:油库设备更新决策模型是合理可靠的。最后,指出了油库设备更新决策应考虑的几个因素,这为油库设备实现价值化管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后方油库整体生存概率分析计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我军后方油库特点,探讨了油库整体生存概率计算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分析了各类分项目标生存概率的计算方法,采用层次分析对后方油库各分项目标权值进行了详细分析计算,可为后方油库伪装防护效能评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在加速推进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后勤工程学院和成都军区军需物资油料部积极依靠科技创新,共同研制开发了新一代油库信息化系统--数字化油库,这是油库信息化建设的一种新探索。它实现了控制系统实时动态数据采集、油料供应软件和油库信息系统开发平台软件集成,通过集成的网络系统,实现油库管理信息化、信息管理网络化。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发展,各地加油站、油库等广泛建立,但由于油库、加油站,在油品输送,储存的过程中往往带有静电,给油库、加油站的正常使用带来了不安全的因素。因此,对油库、加油站的静电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分析油库安全事故成因,划分事故成因类型,对于有效控制事故发生、保障油库运行安全是极其重要的。运用系统工程思想,对油库安全事故成因要素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建立了油库安全事故成因多层递阶解释结构模型(ISM)。分析和计算结果表明:油库安全事故成因大致可分为根本原因、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三个类型(层次)。针对不同层次结构的事故成因,可以制定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为军用油库抓住安全管理重点、有效防止事故发生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油库安全事故致因机理及安全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首先基于油库安全和事故状态分析,将油库安全事故的影响因素分为人的行为、物的状态、管理和环境四个要素,提出油库安全事故致因新模式,即两种安全模式和一种事故致因模式,以从源头上控制油库事故的发生。其次,依据致因模式,建立了油库安全状况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人员、装(设)备、材料、环境、方法,有助于评判油库安全状况。最后,依据安全事故新模式和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油库安全保障体系,包括安全教育、安全技术培训、安全法规、安全监督、安全预案与救援、安全设施建设等体系。  相似文献   

10.
军队数字化油库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阐述了数字化油库的基本概念、结构体系、建设内容、建设阶段及数字化油库建设在后勤信息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重点论述三层结构体系的内容和相互关系,详细阐述了数字化油库建设的5个方面。提出的思想对军队油库信息化建设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在分析军队油料业务信息管理现状和军队油库自动化建设现状的基础之上,提出研制“军队油库信息管理系统”的内容、模式方法和组成结构,对油库自动化建设中少走弯路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油库伪装效果模糊综合评估初探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影响油库伪装效果评估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侦察类型、油库伪装目标、检测技术、检测设备、人为因素等,既有定性因素,又有定量因素,但这些因素大多具有不确定性(模糊性)。因此,为了反映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对油库伪装评估效果的影响,提出了一种油库伪装效果模糊综合评判方法,从局部和整体两方面对油库伪装效果进行了评判。该方法的基本思路是建立一个伪装效果的二级模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基于该指标体系,建立了相应的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并给出算例加以验证。分析和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较好地考虑到油库伪装系统固有的模糊性,为更加客观准确地评估油库伪装效果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油库应急抢修效率及安全性,利用磨料水射流切割技术在高油气浓度下直接对油库破损待修设备进行快速切割。通过对磨料水射流切割系统进行研究,设计优化了管路系统、磨料添加系统和动力系统,得到了适用于油库应急抢修切割操作的便携式磨料水射流切割系统样机。使用样机对X60管线钢进行切割试验,得到了切割模型,该模型能够有效指导油库管道抢修切割操作。研究为磨料水射流切割技术在油库应急抢修切割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征用地方油库是未来战争中油料筹措的一种重要方式,然而在征用过程中会遇到对多个油库进行选择的问题,在选择过程中,又要考虑被征油库各方面因素.MCDM(Multiple Criteria Decision Making)评估方法,就是针对多目标或多准则而进行的一种评估方法,其特点是概念清晰、计算简便、适应范围广,特别适合军事后勤领域的应用.讨论了地方油库征用MCDM评估的基本问题,建立了地方油库征用MCDM评估模型,给出了一个应用实例,解决了在地方油库征用过程中各评估指标之间不相容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随着新军事变革的到来,油料在现代战争和武警部队处突行动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油库作为储备油料的基地,其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着油料保障效益。利用信息技术成果,在油库建立信息化系统,提高管理水平是当务之急。根据《油库管理规则》,在实现油库基本功能的前提下,实现数字化和可视化,建立网络数字视频监控、油罐遥测、IC 卡定量灌装、消防自动报警、油气浓度监测五个子系统,全面实现油库工作的数字化、可视化、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  相似文献   

16.
对油库泵房收发油故障进行分析,论述油库泵房智能模糊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叙述位置模糊控制器及其软件和泵房机械模糊控制的设计方法,阐明该系统的应用,实现了对油库泵房各种机械的智能模糊控制,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油库改造中出现的有关问题,分析油库轻油泵的选型及其与输油管道相匹配应考虑的有关因素,指出了覆土油罐采用液下氟蛋白泡沫灭火系统应注意的问题,所提问题对油库改造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江主席多次强调,“现在我们的军费不多,但要管理好,使用好,提高效益。”这为我们油库站管理工作指明了方向。在费用总量少,保障水平低,供需矛盾突出的情况下,要提高油库站的保障能力,加快武警部队油库站的制度化、正规化、标准化建设,其最积极、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按照四个统一.加强油库站管理,提高综合管理效益。  相似文献   

19.
从后方油库油料保障决策模拟概念入手,分析归纳了后方油库油料保障决策的基本范围,在分析后方油库油料保障决策信息处理流程的基础上形成了模拟模型的总体框架,包括情况综合分析模型组、方案辅助生成模型组和方案评估与选择模型组。后方油库油料保障决策模拟数据根据不同划分标准,可分为多个类别,其主要来源有试验、训练或演习、战史或战例、兵要地志等多种。  相似文献   

20.
为科学直观地开展油库防雷安全设计,采用Matlab语言对避雷针保护范围进行了三维立体模拟和可视化研究。利用Matlab图形用户界面(GUI)模块编译出单支避雷针、双支避雷针等避雷针保护范围可视化交互式程序界面,并将此程序实际应用于重庆601油库移动式避雷装置的综合防雷方案设计。结果表明:该可视化方法可以科学直观地显示出被保护物是否在避雷针的保护范围之内,为油库防雷设计、油库安全管理等工作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