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前,专武干部除了统一配发了军装和专武干部标志外,没有其它任何能证明其专武干部身份的有效证件,对专武干部的工作带来了诸多不便,笔者建议:应给专武干部统一制发“专职武装干部工作证”。 给专武干部统一制发“专职武装干部工作证”,是对专武干  相似文献   

2.
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人武部在选拔使用专武干部时,坚持“三重”,严把“三关”,有效地加强了专武干部队伍建设。 重德才。罗西乡专武干部李明绪,品德好,能力强,又年轻,发展后劲足,他们大胆将其提拔为部长,使之有了用武之地。重政绩。人武部在全面  相似文献   

3.
有些同志感到专武干部兼任其他职务,会带来专武干部“不专武”的问题,总认为专武干部不宜“兼职”。笔者认为,专武干部适当“兼职”利多弊少。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好处:  相似文献   

4.
专武干部是基层民兵预备役工作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专武干部既要克服困难履行“专武”职责,又要紧紧围绕地方党委、政府的中心任  相似文献   

5.
专武干部“不专武”,必将影响民兵、预备役部队建设的质量。没有处理好“专职”与“兼职”的关系,没有把主要时间和精力用在民兵预备役工作上,究其原因,专武干部素质不高,是造成专武干部不“专武”的重要因素之一。专武干部的整体素质如何,与人武部有直接的关系。人武部对专武干部要加强督促领导,采取跟踪考查、定期培  相似文献   

6.
红蓝对抗     
梅国荣  黄元孙  徐敬 《中国民兵》2010,(1):F0002-F0002
为提高基层专武干部和民兵干部的组织指挥能力,江西省抚州军分区在重要目标反袭扰破坏演练中。把专武干部和民兵干部分为“红军”、“蓝军”.在公安、武警配合下,进行实兵实弹对抗演练.有效提高了专武干部和民兵干部队伍整体军事指挥技能。  相似文献   

7.
专武干部是民兵预备役工怍的一线组织者和实施者,加强专武干部队伍建设,是民兵预备役政治工作的基础性工作。专武干部“难专武”“不专武”的现象,在一些地方还不同程度地存在,对基层武装工作的顺利开展和落实造成了一些不利影响。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民兵预备役政治工作,一定要配齐配强专武干部,顺畅专武干部进出渠道,确保专武干部以主要精力做好武装工作。  相似文献   

8.
专武干部不“专”是新时期民兵预备役工作的一大“顽症”。云南省昭通军分区着力解决专武干部不“专”的问题,使长期困扰民兵预备役工作的难题迎刃而解。 专武干部不“专”令人忧虑 “专武干部不‘专’令人忧虑”——这是去年8月,该分区党委扩大会上所属11个县(市)人武部主官强烈反映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9.
“进出无序、青黄不接”,是时当前专武干部队伍现状的形象描述。一方面是老的难退下,另一方面是适合的难接班。表现在军转干部不愿干;优秀的退伍士兵进不来;人武学院培养跟不上;年轻的大学生又不想进,通过各种渠道进去的思想政治素质又不高。专武干部综合素质不高,民兵干部的素质同样堪忧。加强人武系统基层建设,必须从提高基层干部的综合素质入手,只有专武干部和民兵干部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整体提高,  相似文献   

10.
强调“专武干部专用”,至今无可厚非。但这与如今机构调整改革,人员精简后的基层现实不尽相符。笔者以为,要解决矛盾真正发挥好“专武干部专用”的作用,需要的不是工作范围单一的专武,而是体现职业素养和高效多能的“钻武”。专武干部,就是专职从事武装工作的干部。武装部长作为乡(镇、街道)和企业  相似文献   

11.
“十一”前夕,云南省德钦县委书记杜永春关于专武干部必须姓“军”的思路,赢得常委们的一致拥护,6名踏踏实实干武装的年轻专武干部被任命为基层武装部长。 今年初乡级换届时,5个部长被提任为乡(镇)领导,8个基层武装部长出现6个空缺。县委书记、县人武装部  相似文献   

12.
“当专武,不如在家种红薯”。这句在河南省鹤壁市山城区曾一度流传的“名言”,如今随着中办发24号文件的贯彻执行,当专武干部成了许多人追求的“香饽饽”职业。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制定出台了硬性措施,即:乡镇和街道武装部一个不减、基层武装部编制一个不减、专武干部一个不能下  相似文献   

13.
简讯     
《国防》2000,(9)
去年以来,河南省濮阳县人武部针对一些专武干部工作标准低,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的问题,采取了3条措施:一是对工作标准低的专武干部点名批评,让那些只满足于“过得去”的专武干部面子上“过不去”。前不久,在专武干部会上,部领导就指名道  相似文献   

14.
《中国民兵》第四期刊发“专武干部为何张冠李戴”的新闻调查后,引发了街道领导和专武干部的强烈共鸣和反响,他们一方面对调查表示认同,同时更多的是倾诉专门做人武工作的“苦衷”。由此,我们不难得知专武干部“张冠李戴”现象,除外因条件制约外,其内因不“钻武”也是造成“编制混乱”的诱发因素。 这里不妨让我们看看某些专武干部平时常想什么?干什么?  相似文献   

15.
宋德喜  周发清 《国防》2006,(5):73-73
专武干部既是民兵预备役工作的一线组织者和指挥者,又是军队与地方加强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地位重要,作用突出。当前,随着地方人事制度的不断改革以及军队体制编制的不断调整,专武干部队伍建设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突出表现为:有的专武干部存在“短期思想”“、过渡意识”,把工作岗位视为个人进步的跳板“,人在曹营心在汉”,没有把主要精力用在搞好本职工作上;有的专武干部“专武不专”,本职工作与兼职工作本末倒置“,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有的专武干部工作能力差,只能当“传声筒”、“收发室”,工作长期打不开局面。在新…  相似文献   

16.
最近,我们对池州市各县(区)基层武装部和专武干部队伍建设情况进行了一次调查了解,发现专武干部不“专武”的现象有一定普遍性。其主要原因有: 一是认识有偏差,不愿“专武”。受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有的专武干部认为现在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民兵预备役工作没有那么重要了;有的认为当专武干部发展受限制,没前途;有的认为在基层干武  相似文献   

17.
最近,我们围绕提高基层专武干部执政能力问题,先后到25个基层武装部进行了调查,发现专武干部在执政能力上还存在着素质低的问题,对此我们研究认为:一、强化教育,稳定思想,是提高基层专武干部执政能力的根本措施。调查发现,个别专武干部认为武装工作“贬值了”,一些专武干部抵挡不住金钱的诱惑,想跳槽、想下海、不想继续干武装,等  相似文献   

18.
所谓“专武干部不专”,无非是指专武干部兼职过多。在城市及厂矿企业,由于实行岗位责任制,专武干部一般都是干本职工作。而农村,专武干部兼职就往往五花八门。可以说,什么工作难做,什么“官”难当,就要武装部长出马。这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我们说这是好事。经过调整和改革,  相似文献   

19.
当前,专武干部队伍普遍存在不“专武”的现象,根据问卷调查,重庆市黔江县62名专武干部中,热爱武装工作的仅有17人,占专武干部总人数的26.1%,安心武装工作的有38人,占总人数的61.3%,不安心专武工作的有7人,占总人数的12.6%,其中兼职的专武干部有58人,占总人数的93%。如此看来,专武干部不“专武”的现象是比较突出的。经过深入调查,分析其原因,  相似文献   

20.
专武干部兼职过多的现象十分普遍。1999年底,湖南省洞口县人武部曾专门围绕专武干部兼职问题作过一次调查,所属22个乡(镇)的35名专武干部中,有27名武装部长头上顶着如“管区主任”、“财税所长”、“片长”等官帽,最少的在武装工作之外兼有1职,最多的竟然身兼5职。专武干部反映被乡(镇)抽公差是家常便饭,大到收粮收税,小到调解家庭纠纷,动不动就会抽到专武干部头上来。专武干部一度成了“万金油”,什么活都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