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在我国民主政治理论中,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协商民主重要论述十分重要。二十大报告强调,当前我国在发展之时,必须坚持协商式民主。此次将研究目光投向协商民主,在研读习近平相关论述后,围绕马克思主义思想,利用各领域比如政治学、社会学等的知识,在对其工作条件、发展形势等展开了研究,然后又分析了习近平对这一思想的创新与发展。能够看到,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思想的发展过程中,习近平论述发挥了极大的指导作用,并为如何发展马克思主义协商民主理论中国化带来了有益启发。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特别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领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坚持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观察、思考和解决中国的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问题,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邓小平国防理论,以及渗透于这个理论中的邓小平国防思维方法论。邓小平国防思维方法论作为国防思维的理论提升,应属于哲学思维方法论层面。通观邓小平的哲学思想,一是邓小平的哲学观点,一是邓小平的哲学思维方式。哲学思维方法论是哲学观点与思维方式的同一。邓小平的国防思维方法论是…  相似文献   

3.
哲学的本质是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指导各项科学事业发展的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学说,是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也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实践论》《矛盾论》是毛泽东思想的标志性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与方法论相统一的典范,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学好习近平强军思想,必须下大力气掌握强军打赢的科学方法论,即要在思考和解决军事问题时坚决贯彻《实践论》《矛盾论》所蕴含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原则,不断从中汲取科学智慧和理论力量,才能在工作中贯彻“知行合一”。  相似文献   

4.
习主席关于培养新一代革命军人的重要论述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的自觉运用。必须从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论的角度,深入领会这一重要论述对新一代革命军人社会属性的深刻揭示;从马克思主义人生价值论的角度,深刻理解这一重要论述对新一代革命军人实现人生价值的正确指引;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角度,坚定运用这一重要论述铸魂育人的理论自觉和行动自觉。  相似文献   

5.
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发展,总是以党的理论创新为指导,并伴随理论创新而不断进步。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发展,是对党的建设和党的事业提出的新要求。这不仅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新的科学理论支撑,同时也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启迪。在新的形势任务面前,思想政治工作唯有适应“三个代表”要求,自觉以理论创新成果为指导,才能不断取得新突破。  相似文献   

6.
沈阳 《政工学刊》2023,(3):10-13
<正>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史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并不断取得理论创新成果的历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最终是为了解决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等不同历史阶段的时代任务,完成具体时代使命。一百多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宝贵经验包括如下方面。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必须坚持党的坚强领导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一系列理论创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  相似文献   

7.
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辩证法分析了科学发展观产生的历史背景和社会动因。论述了通过深化认识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地位、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方法论原则、深入推进科学发展观的实际运用等环节,深刻理解和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理论精髓和丰富内涵,从而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坚定性。  相似文献   

8.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主席注重从马克思主义哲学高度审视当代中国军事问题,敏锐洞察新时代军事领域的矛盾运动,深刻阐释新时代国防和军队建设规律、军事斗争准备规律、战争指导规律等一系列重大关系,提出了主要体现为“坚持政治引领、坚持以武止戈、坚持积极进取、坚持统筹兼顾、坚持敢打必胜”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军事观和方法论。“五个坚持”军事观和方法论深刻体现了习近平强军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既贯彻马克思主义军事辩证法的思想精髓,又传承中华优秀传统军事文化的精神特质,既坚持我们党一以贯之的建军治军指导思想和方针原则,  相似文献   

9.
一、确保尽快形成作战能力,必须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党的十六大以来的一系列创新理论的最新成果,是新世纪新阶段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只有坚持用党的这一创新理论武装头脑,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不断提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能力素质,才能使部队建设统筹兼顾、协调发展,才能尽快形成作战能力。  相似文献   

10.
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军事科学的科学精神 ,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军事科学的求实态度 ,是对马克思主义军事科学的积极创新、发展和完善 ,是新世纪指导中国国防和军队建设的科学思想体系。要真正掌握好运用好这一指导军队建设和改革的最新理论成果 ,就必须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来把握其深邃的科学内涵  相似文献   

11.
《人民日报》刊文指出,唯物史观即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重要的成果。它科学地回答了社会历史领域一系列重大问题,为这一领域的认识和实践提供了根本的方法论指导。当前,要顺利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就必须自觉遵循唯物史观的方法论。社会历史领域与自然领域一样,存在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而人作为  相似文献   

12.
创新的哲学基础,是物质世界发展的无限性。这种无限性反映到人类实践和认识过程,反映到思维领域,必然形成创新性思维。我们党正是善于掌握创新哲学,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党。 党在理论创新上始终保持着思想的连续性、理论的继承性和革命的彻底性。以毛泽  相似文献   

13.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明确提出了“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这一重大命题。[1]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总结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得出的重大结论,深刻揭示了中国共产党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与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之间的内在逻辑,彰显了我们党高度的思想自觉和理论自信,宣告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  相似文献   

14.
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新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新发展、新形态,有着丰富的理论内涵和鲜明的理论特征:主题的民族性、立场的人民性、内容的创新性、精神的时代性、思想的辩证性、体系的完整性和意义的实践性.深刻分析、全面把握这些理论特征,对于深刻认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历史地位、精神实质与实践指导作用,并自觉学习贯彻这一战略布局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学习哲学的最终目的在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即“致思”与“致用”的有机结合。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一种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我们的“致思”提供了正确方向,也为我们的“致用”提供了一个科学的指导。中宣部理论局组织编写,学习出版社和党建读物出版社联合出版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十讲(党员干部读本)》一书,以高度概括、深入浅出的方式为我们呈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想精华。这对广大党员及党员干部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的高度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从方法论上进一步对江泽民同志关于“人的全面发展”论述作透彻分析,对于我们在思想上更全面、更深入地掌握这一论述形成的逻辑线索及深刻内涵,在实践上更科学、更自觉地贯彻落实这一论述的基本精神和具体要求,无疑是大有裨益的。江泽民同志“七一”讲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论述所运用的方法论原则是多方面的,本文仅从其统一性原则上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17.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中实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三进入",必须引导学员全面把握"三个代表"蕴涵的哲学智慧和科学实践观,深刻领会"三个代表"对唯物史观的运用和发展,培养其创新意识创新能力,通过"第二课堂"自觉实践"三个代表".  相似文献   

18.
坚持用创新理论引领把准学习实践的路径和目标 持续发动反复学。科学的理论体系,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必须坚持全面系统地学习、完整准确地理解、持之以恒地钻研,切实做到跟上创新步伐,把握精髓要义。要原原本本学,反复研读十七大报告、胡主席一系列重要讲话等创新理论原文,做到学习深入一步,思想发动跟进一步,形成一个波次接一个波次、一个回合跟一个回合的生动局面;要原汁原味学经典原著,从源头上多掌握一些马克思主义的有关基本论述,力求达到深知真知;要史论结合学,结合社会主义发展史、改革开放史,联系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19.
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提出并总结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的一次重大理论创新。它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础上创立的,在“两个结合”的过程中续写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篇章。“六个坚持”体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主要内容,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和活的灵魂。  相似文献   

20.
科学技术是核心战斗力,科技创新思维是开启科技创新的“金钥匙”。为实现科技兴军目标,必须高度重视对科技创新思维的研究。本文首先提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指导科技创新思维的锐利思想武器,并从唯物论、辨证法及认识论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证;其次提出科技创新思维的三个本质特征,即新颖性、全维度和多样性;最后从五个方面提出科技创新思维的实践要求,即深刻认识创新对象、紧贴创新目标要求、重视创新实践探索、建构积淀创新知识、忠于坚守创新追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