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国防生是军队依托地方普通高校培养的后备军官,是今后我军干部队伍的重要来源,也是部队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的一支生力军。国防生素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我军干部培训制度改革的成败,关系着军队质量建设和实现科技强军的进程。因此,我们在开展选培工作中始终把帮助国防生打牢素质基础作为重点来抓,以适应部队建设的长远需要和国防生本身任职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2.
今年秋季,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将继续为成都军区招收120名国防生。为了帮助广大志愿报考国防生专业的同学们更好地了解国防生的有关情况,军区驻成都地区普通高校后备军官选培办的负责同志,整理出了6个广大考生和家长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8月22日,驻滇某英雄团八连一班,十几天前还是"士兵"的张然,上周当上了一班"副班长",今天又成为一班"班长"。在该团三营像张然这样,3周内从"士兵"干到"副班长"、"班长"还不只他一个,而是一群。这是军区驻昆明理工大学选培办组织在校国防生到部队当兵锻炼试点的缩影。依托高校培养国防生,是一种以文化为主军事为辅的培训模式,为增强校内军政训练的针对性,加强国防生军政素质  相似文献   

4.
驻校选培办是落实国防生培养工作的一线单位,机构编制人员较少,远离部队,凸显着“小远”特点;所从事的依托培养工作是一项朝阳事业,凸显着“新鲜”特点;常驻地方办公,并且手握重要权力,凸显着“易惑”特点。  相似文献   

5.
2007年12月12日到13日,由沈阳军区为主承办的全国国防生培养工作会议在哈尔滨隆重召开。国家教育部解放军四总部各军区,军兵种军队签约院校的领导、驻校选培办主任等260名同志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6.
6日8日至6月9日,成都国际会展中心彩旗飞舞,人山人海,一年一度的四川省2002年普通高校招生咨询会就在这里举行。 国防生咨询点成为咨询会场一道亮丽的风景,格外抢眼,颇受青睐。特别是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国防生咨询台前,更是人流如潮、人声鼎沸。考生和家长们把选培办的同志里三层外三层围个水泄不通,围绕国防生的性质、待遇、招收数量、专  相似文献   

7.
一份申请书 四川大学电子信息学院李成同学递交的国防奖学金申请书,是“选培办”(军区驻成都地区高校后备军官选拔培养办公室)今年选拔国防生工作开始后收到的第一份申请书。他在申请书中写下这样一段话:我是一名边远山区的学生,我爷爷是一名参  相似文献   

8.
云南省军区政治部针对培养国防生数量逐年增多的实际,采取搭建互动平台的方法抓好依托培养工作。一是建立自身组训与外教相结合的训练互动平台。除安排选培办干剖日常组训外,还按教学计划邀请军队院校教员和部队士兵骨干,每月进行1-2次集中授课,既提高了国防生军政训练素质、又借鉴了外单位教学经验。二是建立政治教育与思想摸底相结合的教育互动平台。结合教育,采取每季度一次思  相似文献   

9.
国防生专业填补海军院校培养空白解放军生活:依托普通高等教育培养军队干部是一项朝阳事业,在摸着石头过河的10年多时间里,海军依托培养工作在实践探索中都取得了哪些成绩?徐太勇:1999年以来,海军先后与14所普通高校签订依托培养协议,设立12个选培办,投入3000多万元专项经费,出台了15  相似文献   

10.
清华大学于1998年率先与军队签约开展依托培养军队干部工作。十多年来,学校着眼国防和军队建设大局,把国防生培养工作摆在重要位置,与总政选培办一起积极探索,不断创新,形成了秉承大学责任使命与服务军队建设发展、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与满足部队特殊需求、强化高新科技素质与拓展军事指挥才能、发挥高校教育优势与整合部队培养资源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截至目前,累计选拔培养国防生1183名,已毕业补充部队665名,他们安心基层,扎实磨砺,充分发挥学业专长,在各自的岗位上展现了良好风采,90%以上立功受奖或评为各种标兵,涌现出覃文强、赵志升等一批全国全军先进典型。2007年,学校在教育部、总政治部召开的国防生培养工作会议上介绍了经验。军委、总部和教育部领导多次到清华大学视察,对学校国防生培养工作给予高度评价。2004年,时任军委主席的江泽民同志亲自回信勉励清华大学首届毕业国防生。2010年,胡锦涛主席视察部队时先后2次接见清华大学毕业国防生干部。  相似文献   

11.
为了帮助国防生树立社会责任,让他们深怀感恩之心,从2001年年初到现在,吉林大学选培办在国防生中广泛开展.“雷锋精神与我同行”活动。10年来,一届届闰防生以雷锋为榜样,走雷锋成长道路,接力帮扶靖宇县第一中学“双特生”(特优生、特困生),取得了累累硕果。  相似文献   

12.
驻校选培办作为选拔、培养后备军官的职能部门,要牢固树立大局和责任意识,紧贴强军目标和部队建设需求,以培养“四有”新一代革命军人和军队好干部标准为牵引,着力在提升国防生思想政治素质和政治工作能力上下功夫,力争为部队基层培养输送更多政治合格、作风优良的“举旗人”。一、注重铸魂育人,抓实理论教育和活动引领一要搞好创新理论教育活动。以国防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军政理论教学为抓手,整合军地教育资源,扎实抓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驻重庆大学和西南政法大学选培办以培养合格军事人才为目标,以《国防生教育管理规定》为依据,按照部队要求加强国防生管理,收到了较好效果。为增强国防生对部队管理的感性认识,他们建立了国防生公寓,实行集中居住,组建国防生中队、区队,编配中队长、区队长、班长、副班长,每学期调整一次,轮流锻炼。健全内务卫生评比、早操、晚点名、军容风纪检查等制度,每周召开一次骨干会和班务会,讲评一次骨干履行职责情况。同时,他们注重加强行为引导,从严格一日生活制度入手,抓好点滴养成,培养国防生令行禁止、雷厉风行的军人作风。不断强化国防生的组织纪律性和服从意识,增强其自我约束和管理的能力。目前,两校国防生担任过国防生中队骨干的占53%,同时,有46人担任校级学生组织负责人,52人担任院系学生干部,93人担任班级学生干部。(汪小勇杜俊容)  相似文献   

14.
驻四川大学和西南交通大学选培办是军区最早成立、全军最早开展校内军政训练的单位。8年来,他们以部队需求为牵引,以提高国防生智能、体能、技能为突破口,积极探索校内军政训练路子,为军区部队输送了400多名合格毕业生。为提高校内军政训练层次和质量,他们针  相似文献   

15.
“国以人兴,政以才治”。人才和人的能力建设,是当今军事大国调整军事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在国家综合国力竞争中越来越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国防生培养工作是满足部队对高素质军事人才需要的重要举措。作为国防科工委的重点院校,作为哈军工的传人,我们深切感受到,为国家培养预备军官是我校一项光荣而神圣的使命。为切实做好海军国防生的培养工作,经过近4年的探索与实践,我们逐渐理清了工作思路,确定了海军国防生的培养方针,在这一方针指引下,我校海军国防生工作将踏上一个新的发展台阶。  相似文献   

16.
国防生作为军队依托普通高等院校培养的军事人才,是军官队伍的后备力量,是军队发展的新动力、履行使命的新队伍、听党指挥的新传人。普通高等院校要履行好立德树人的使命,就必须把培育国防生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活动搞好,纳入到教学的全过程。一、深刻认清在国防生中进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重大责任,把培  相似文献   

17.
加强国防生党组织建设,是国防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大任务,也是新时期高校党建工作面临的新课题.要积极创新国防生党员发展机制,创新党员教育培养机制,提高国防生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  相似文献   

18.
改进国防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凌铁 《国防》2008,(4):59-60
国防生是军队依托地方大学培养的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军事人才。如何适应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加强和改进国防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个需要认真研究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19.
解放军总部制订的《普通高等学校国防生军政训练计划》,是签约高校抓好国防生在校培养工作的基本依据。作为签约高校,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国防生培养规律,正视问题,解决矛盾,破解难题,才能促进同防生培养工作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确保国防生的培养质量,以适应部队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国防生”这个词汇的出现还是近几年的事。在2000年以前,这个词汇还不为人知,在2000年5月,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了《关于建立依托普通高校高等教育培养军队干部制度的决定》以后,国防生这个词汇才出现在军队、院校,除偶尔被一些报刊杂志的特别文章引用外,大概还鲜为人知。那国防生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从词汇的表面理解,可谓国防建设的生力军,也可理解为为国防建设的学生。但这些解释都涵盖不了它的具体含义。国防生是我军为了加强国防现代化建设、专门依托地方高校为部队培养的大学生。他们既不同于军校部队生也不同于军校地方生,他们是完全在地方高校学习和生活的大学生,他们和地方大学生唯一不一样的地方就是在校享受的待遇和毕业后的分配去向不同。国防生在校的一些费用由部队支出,毕业后需要到军队任职。任何一个新的事物的出现都隐含着它的时代变革和社会背景,而国防生的出现也是我国的一个军事变革和发展方略。既然是一个新的变革,那国防生作为一支新的建设力量,他们到底在部队的表现怎么样?目前,我们对部分已在部队各种岗位任职的国防生的工作学习、生活状态作了一些了解和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