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希特勒是哪国人?看到这个标题,也许大家会大惑不解:希特勒,不是德国人吗?不是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那个德国元首吗?是的,他是德国人,可是,他有没有可能成为一个没有国籍的人呢?这不是哗众取宠,也不是空穴来风。据英国《泰晤士报》3月12日报道,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谴责德国城市不伦瑞克的管理者在1932年2月26把希特勒任命为公职人员,让希特勒成为不伦瑞克文化和土  相似文献   

2.
廖双全 《政工学刊》2003,(12):51-51
千百年来,人们无不把升官作为人生一大喜事。谁人升官,谁家有升官的人,轻则趾高气扬,重则大摆宴席,众人庆贺。但有个人却不这样。当他官复原职出任浙江巡抚时,不仅不让人庆贺,反而把他坐牢时所戴的35斤重的一副刑具带在身边一起赴任。这个人就是电视剧《天下粮仓》中的卢焯。当为卢焯洗清冤情的钦差大臣刘统勋得知卢焯此举,为他送行时问道:“好不容易冤案昭雪官复原职,为何还要带上刑具赴任?”卢焯回答说:“虽说我带的这副刑具是冤枉的,但它让我知道了坐牢的滋味,为了不再坐牢,就把夹板带在身边,以便让它警醒自己不要当贪官。”到任后的卢焯…  相似文献   

3.
说“制怒”     
愤 怒 ,向来是人生之大忌。制怒就是控制自己的情绪 ,陶冶个人的情操 ,做到猝然临之而不惊 ,无故加之而不怒。能否制怒是人们评价一个人修养水平的重要标准。生活中把制怒当做无上信条的人比比皆是 ,民族英雄林则徐就把它当做座右铭。医疗科学证明 :忧伤脾 ,怒伤肝 ,易怒会损害肝脏甚至殒命。据《晋书·王逊传》载 :晋惠帝时南夷校尉王逊 ,外讨内治 ,颇有政绩。当时敌军将领李骧来犯 ,王逊派将军姚崇出战 ,大败李骧于堂狼 ,姚崇追至泸水。敌军落水而逃 ,死千余人。姚崇因远离大本营 ,不敢穷追 ,未尽全功而返。王逊知道后 ,谓此乃放虎归山。…  相似文献   

4.
王朔于1999年11月1日在《中国青年报》上发表《我看金庸》一文,把金庸小说与香港的“四大天王、成龙电影和琼瑶电视剧”并列为“四大俗”;并说金庸很不高明地虚构了一群中国人的形象,使世界误以为“这就是中国人的本来面目”。读完此文,我既为王朔的勇敢之举击掌叫好,也为他可能遇到麻烦而担忧。你王朔也是功成名就老大不小的人了,批谁不好,为什么偏偏去批金庸呢?又没谁硬逼你读金庸小说,“实在读不下去”,也犯不着捏着鼻子硬读。把心中的怒气在报纸上登出来,不是太傻了吗!要是“金大侠”一气之下把你告上法庭,再索赔精神损失费1000万,看你…  相似文献   

5.
生活中 ,人们常常碰到这样的情形 ,同样一件事 ,有人能把人说笑 ,有人却把人说跳。究其原因主要是前者掌握了一定的劝说艺术 ,而后者却不懂得这一点。那么 ,怎样才能掌握劝说这门语言艺术呢 ?笔者在此 ,摭取古人劝说的几例典范作些浅析 ,相信对大家能有所启迪。一、声东击西术。古时有个《乐妻劝婆》的故事 ,讲的是乐羊子外出求学 ,7年不归 ,婆媳相依为命。一日 ,婆婆嘴馋 ,竟偷杀了邻居家的鸡。乐妻知情后 ,并未说婆婆的行为不对 ,只是直掉眼泪 ,婆婆觉得奇怪 ,问她为什么 ,她回答 :“自伤居贫 ,使食有它肉。”意思是说 :都怪家里穷 ,我没…  相似文献   

6.
铁要打得好,自身先要硬。人武部、预备役旅团既是民兵预备役基层的领率机关,又是军队的基层单位,肩负着依据《纲要》强自身和抓基层的双重任务。自身不过硬,就无法履行抓基层的职能,把民兵预备役基层建设搞上去。而做到自身硬,途径只有一条,就是按照《纲要》搞建设,象抓基层那样强自身,使之真正成为贯彻落实《纲要》的“一线指挥部”。  相似文献   

7.
做足细节     
细节,指的是细微、细小的环节或情节。细节虽小,但不容忽视。文因细节而生动,人因细节而完善,事因细节而成功。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应重视细节而不应忽视细节,应做好细节而不应漠视细节。细节可以体现一个人的工作作风。看一个人作风是否扎实,往往不是在执行重大任务的时候,而是体现在日常细小的工作上,特别是体现在本职岗位上。把简单的招式练到极致就是不简单,在平凡的岗位贡献突出就是不平凡。认真做好琐碎的小事,干好不起眼的小事,是把工作做好的基本前提,也是扎实工作作风的体现。如果拒绝或不善于做小事,成就大事就是一句空话。细节可…  相似文献   

8.
一、从政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廉洁奉公自古以来就是为官从政的首要之德。官以廉为本,不取非份之财,更不能妄取百姓之利,在经济上清清白白、纯洁无瑕。奉公就是以维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行为准则,为人民谋幸福,公私分明,公而忘私。廉洁是奉公的前提,做不到廉洁就不可能奉公,而奉公又是廉洁的价值目标。廉洁之所以成为官员的从政之德,其价值不仅仅在于洁身自好,更主要的是在于奉公,也只有奉公才能自觉廉洁。勤政为民。这是自古以来为官从政的一条基本准则。在今天,要实践"三个代表",它要求我们  相似文献   

9.
陈云志 《政工学刊》2003,(11):53-53
生活是个大课堂,有一种东西经常让我们感动,令我们振奋,这就是人和人之间的信任。它是一种力量,更是一种责任,它能激发你勤奋学习、履行职责,可以把懦弱变成勇敢,让勇敢变得坚强,照亮心灵,照亮未来! 写下这个题目,想到4月25日《解放军报》刊登的一则报道:第二炮兵某指挥中心承担了一项投资上千万的大型科研项目,党委决定由一个大学毕业不到两年、只有26岁  相似文献   

10.
勇武是军人必备的精神和品质,是武德的核心内容之一。中国历代兵家和思想家都十分重视对军人勇武精神的培育,并提出了许多具有真知灼见的思想和切实可行的方法。《墨子·修身》篇把“勇”作为作战的根本,指出:“君子战虽有阵,而勇为本焉。”《六韬·虎韬·必出》把“勇”看作是战争取得胜利的首要因素。对于“勇”在战斗中的作用,吴子在其兵法《励士》篇中指出:“是以一人投命,足惧千夫。”《韩非子·出见泰》篇则作了更进一步的说明:“夫断死与断生者不同,而民为之者,是贵奋死也。夫一人奋死可以对十,十可以对百,百可以对千,…  相似文献   

11.
人们都说当兵不易,甚至可谓苦矣。可苦在人生中是常有的,如果一个人能把药当糖吃,把苦瓜当西瓜吃,把苦嚼成了甜,那么他最终就拥有了战胜艰难困苦的能力……本期主题《苦中作乐》,我们的战士虽有爬冰卧雪、巡逻放哨、艰苦劳作的苦旅;还有想家不能回、思人难相见的苦情,可为什么他们依然精神抖擞?脸上依然绽出笑容?就是因为他们把苦嚼成了甜,当兵当出了滋味!流血流汗不流泪、掉皮掉肉不掉队,是兵们把苦嚼成甜的过程,把苦嚼成了甜,吃苦而不觉苦;才能在苦中作乐、进取不止……——编者  相似文献   

12.
旦金,布依山寨一种高大葱笼的古树,它木质坚硬,造型优美,布依人常把它种在屋前,挡风遮雨,而那些布依山寨中品德高尚,为群众办好事的人,布依人也称他作“旦金”。民兵韦明龙就是这样一个带民致富的“旦金”。  相似文献   

13.
《孙子兵法》谋略思想在信息化战争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琳琳 《国防》2005,(4):10-11
分析一下信息化战争的特点,我们可以发现:《孙子兵法》的谋略内涵和信息化战争的内涵有着惊人的相似。信息化战争与以往战争最大的不同,就是通过发达的信息技术来搜集、处理、存储、传递信息。简言之,信息已成为制胜的关键因素。与信息化战争相一致,《孙子兵法》中军事谋略所运用的全部材料,恰恰就是信息。列宁说,没有不用计谋的战争。无论古代战争,还是现代战争;无论西方人打仗,还是东方人作战,都有谋略的运用。重视谋略运用和谋略训练,也正是信息化战争的内在要求。1.“致人而不致于人”———主动造势,信息威慑“致人而不致于人”,就是要…  相似文献   

14.
孔子非常重视《诗经》的教化作用,《诗》教乃是浸润着情意、感通于物我之间的人生艺术.《诗》教之价值在于敦情和意,感发人之意义生命,使人内尽其性、外与物合,将《诗》作为获取功名利禄、推行礼乐教化的工具和手段就流为末用.而《诗》之"情意"机制本于"感通"之道,《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无不浸润着人与人之间共通的感情.具体《诗》教的阶段,孔子在《论语》中两次提到"始可与言《诗》",则修养其心,明"诚"之道,始能学《诗》.  相似文献   

15.
徐光启(1562—1632年)是明末著名的科学家、军事思想家。他在进行农学、历法、数学等自然科学研究的同时,曾致力于军事科学的探讨,著有《徐氏庖言》、《兵机要谈》和《选练条格》等军事著作。由于徐光启运用科学家的求实精神和敏锐的洞察力进行军事问题的研究,因而能对作战方针和军队建设等问题提出不少独到的见解。  相似文献   

16.
慎独,出自《礼记·中庸》:"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慎独,是指在独处中谨慎不苟,即使在别人看不到、听不到的地方也不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不会因为事情细小琐碎而不拘小节。人活于世,有千万种诱惑,有无数的准则和底线。慎独,需要在独处时、无人监督时,做到抵得住诱惑、耐得住寂寞、扛得住干扰、压得住贪欲,自觉遵守各种道德和行为准则,严以律己、严格要求,谨慎从事、知行合一。  相似文献   

17.
原色调:流在心里的血 60年前,一丈穿着草鞋、嚼着草根、咽着雪水的 队伍,打着印着镰刀斧头的鲜红大旗,经历了二万五 千里坎坷和艰辛,从瑞金到陕北,从南方到北方,不 仅仅创造了长征的奇迹,还诞生了使这支队伍立于 不败之地的思想灵魂和战斗作风,它凝炼成了81个 汉字半个多世纪而无法增减,这就是《三大纪律八项 注意》;它浓缩成钢铁般的三大条令,这就是中国人  相似文献   

18.
程先启 《环球军事》2008,(17):44-45
罗贯中在《三国演义》里描述的“木牛流马”能够做到“人不大劳、牛不饮食”,有效解决了蜀国大军的后勤供应难题。如果“木牛流马”确实存在,那真可谓世界军事科技史上的奇迹。千百年来,围绕“木牛流马”的研究和争论莫衷一是。而今天,这一神秘的发明终于被“复原”到了现实中,这就是根据生物技术研制的“大狗”机器人,它可以在复杂道路环境中运送辎重,实现了历代军事家们的梦想。而实现这一梦想的,就是美国防部的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今年适逢其成立50周年,半个世纪以来,它对于美军科技创新和战斗力提高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被誉为“兵经”的《孙子兵法》,以它揭示战争运动规律和战争指导规律的深邃性而享有永恒的意义,许多战略性命题历经数千年,仍具有鲜活的指导作用。本文仅就《孙子·火攻》篇中的慎战思想及其现代价值,谈些新的认识和体会。《孙子·火攻》篇说:“夫战胜攻取,而不修其功者,凶,命日费留。故日:朋主虑之,良将修之。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主不可以怒而兴军,将不可以温而致战,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这段重要的总结性论述与《火攻篇》所说内容几乎没有多少直接的联系。就《火攻篇》本身讲,“凡军必知有五火之变,以数…  相似文献   

20.
马亚西(以下简称马):非常高兴能有机会采访您,您能不能首先把您这些年来研究信息战的情况介绍一下。沈伟光(以下简称沈):我个人这15年对信息战研究最大的贡献,一个是提出这个名词、这个概念。我的《信息战》一书1990年3月出版,当时人家不承认、不理解,很多人都不敢想象。第二个就是宜传、教育、推广。1995年写了两篇文章,一个是《信息战对军事领域的十大影响》,这篇文章《新华文摘》转载了;另一个是为《解放军报》写了《当代军事革命的重心——信息战》,反响很大,有很多来信。后来我又写了一些文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