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Hopfield型神经网络是一个高度互联,结构一致,便于物理电路实现的非线性动力学系统,基于稳定性和考虑,已有的研究和应用通常局限于神经元之间具有对称突触承接的问题,而实际中面临更多的却是非对称问题,本文应用Lyapunov第二方法对一种特殊的不对称Hopfield型神经网络的稳定性进行了证明,为神经网络在各种实际优化计算中的应用开辟了新的理论途径。  相似文献   

2.
机枪枪架稳定性计算统一公式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现役机枪枪架射击稳定性的分析,归纳出了目前存在的三种稳定性基本形式,导出了机枪稳定性分析计算的通用公式,并实际应用于新研制机枪的稳定性分析计算中。  相似文献   

3.
针对一种拦截战术弹道导弹制导规律的特点,以经典的劳斯稳定判据为依据,构想了对其弹道稳定性的分析方法。从弹道稳定性的要求出发,对制导控制系统相关参数选择的原则给出了定量的结果。最后探讨了该制导方法的工程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廖氏吸收边界条件具有吸收效果好、编程易实现、无需分裂场量的优点,但其数值计算稳定性不佳,无法运用到需要进行长时间迭代的数值计算中去,这极大地限制了其运用范围。文章针对廖氏吸收边界条件数值计算稳定性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加权思想的改进其稳定性的方法,这种方法和以往方法相比,实现起来非常简单,在保证廖氏吸收边界条件良好吸收效果的同时,改善了其稳定性,扩展了高阶廖氏吸收边界条件的运用范围。  相似文献   

5.
本文仅就结构动力稳定性问题分类、动力稳定性准则、动力稳定性模型及动力稳定性求解方法作一简略介绍。  相似文献   

6.
稳定性是作战指挥系统的核心,根据指挥系统稳定性的内涵及影响因素,运用概率论和信息熵方面的理论对指挥稳定性指标进行建模.分析了系统可用性、可信性和信息能力三个方面的影响指标,并建立了相应的评估模型.在模型分析基础上,提出了提高指挥系统稳定性的应对措施,为指挥员提高信息化条件下作战能力,保持指挥稳定性提供了理论参考依据,对提高作战指挥效能也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鉴于模糊控制系统稳定性分析方法的复杂性和不完善性 ,用信息论的观点思考这一问题。依据李雅普诺夫稳定性分析原理 ,通过引入信息熵的概念 ,对模糊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分析方法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在综合考虑系统动态品质和稳定边界要求的基础上 ,给出了一般模糊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定义 ,并通过严格的数学推导证明了使模糊控制系统稳定的一个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8.
具有模糊偏好认知矩阵的超对策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一类具有模糊偏好认知矩阵的超对策问题,给出了具体的稳定性分析方法。基于相对模糊距离的概念和模糊有序加权平均(FOWA)算子提出了三角模糊互补判断矩阵的一种排序方法。由此方法得到局中人的结局偏好认知向量,进而给出了一阶超对策的稳定性分析过程。最后,以实际冲突为例说明这一方法。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二维和三维时变线性微分方程的稳定性 ,给出了利用系数直接判定稳定性的若干结论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4种容器和3种氰离子浓度的水域碱性水溶液的贮存稳定性。结果表明,氰离子为1000mg/L的碱水溶液,在14天内CN^-几乎没有分解。  相似文献   

11.
非线性气动力对弹箭运动特性具有重要影响,而其复杂性和有效分析工具的缺乏往往制约了弹箭非线性运动理论的发展.为探索正规形方法在弹箭非线性运动分析中的应用,构造了考虑二次非线性阻尼和七次非线性静力矩下攻角方程的正规形,进而求得攻角的通用解析解,通过数值积分验证了其在较大攻角范围内的有效性,该解析解也同样适用于无阻尼角运动和...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一类具有时滞和变消耗率的比率型Chemostat模型,讨论了边界平衡点和正平衡点的局部稳定性以及Hopf分支的存在性;利用比较原理和构造Lyapunov泛函,给出了边界平衡点和正平衡点的全局稳定性的充分性条件;并通过数值模拟验证了理论结果。  相似文献   

13.
研究一类具有时滞的比率型功能性反应的Chemostat模型。研究了模型的边界平衡点和正平衡点的局部稳定性以及Hopf分支的存在性;利用比较定理证明了边界平衡点的全局稳定性;通过构造Liapunov泛函给出了保证系统正平衡点全局稳定的充分条件;并通过数值模拟验证了理论结果。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高原环境低空气密度对弹丸动态稳定性的影响。给出了弹道坐标系中的力方程组和非滚转弹体坐标系中的力矩方程组,并通过线性化方法得到弹丸角运动的状态空间模型。列出了角运动状态矩阵的四个特征根,并利用复数平方根计算方法得到特征根实部的表达式。提出弹丸动态稳定性稳定因子的新定义,并证明新的动态稳定条件与传统的动态稳定条件是一致的。讨论了低空气密度对尾翼稳定弹和旋转稳定弹动态稳定性的影响,并通过仿真说明弹丸在高原条件和平原条件下的动态稳定性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5.
研究一类具有时滞和阶段结构的SI传染病模型。讨论了系统平衡点的存在性和局部稳定性,并讨论了无病平衡点和地方病平衡点的全局稳定性。最后对所得理论结果进行了数值模拟。  相似文献   

16.
基于现有条件和针对扁平潜器的特点,由拖曳水池模型试验确定了攻角、漂角水动力,用经验方法近似估算了旋转水动力.用所得到的线性水动力系数,按照线性稳定性理论方法评估了扁平潜器正航和倒航下水平面、垂直面内的运动稳定性.将正航下水平面、垂直面内的运动稳定性计算结果与资料中类似的扁平潜器进行了比对分析,结果表明两者具有相同的稳定性特征,即垂直面内具有运动稳定性,而水平面内不具有航向稳定性.最后采用主推进器PD控制方法,用非线性运动模型数值仿真计算了主推进器控制作用下扁平潜器的运动.仿真计算结果表明,除了水平面倒航运动外,垂直面正航与倒航、水平面正航运动都可以通过主推进器的控制实现扁平潜器的运动控制.仿真计算结果还表明,在相同的PD控制参数下,航速愈低倒航对深度响应时间愈长.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某型末制导炮弹惯性飞行过程的稳定性,建立该炮弹在惯导飞行阶段有控弹道攻角运动方程.基于该攻角运动方程,求解方程特征根推导出末制导炮弹自由运动的稳定性条件,并给出舵片偏转控制力对弹体强迫作用的解,分别讨论了影响自由运动和受迫运动稳定性的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惯性飞行过程中,舵面参数以及弹丸转动角速度是影响飞行稳定的主要因素,舵片偏转过程与弹丸共振条件无关.  相似文献   

18.
锥形运动控制的导弹姿态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锥形运动对弹体稳定性的影响,建立了导弹锥形运动控制的非线性数学模型,通过引入复攻角的概念,使难以用解析手段处理的非线性模型转换成可解析的一般模型。根据线性化模型分析了导弹复攻角运动方程,推导了制导控制系统参数的稳定控制域范围,分析了控制系统阻尼回路和控制回路对导弹锥形运动稳定性的影响规律,提出了锥形运动控制的稳定性判定方法。仿真结果进一步验证了该判定方法的可行性和正确性,为导弹锥形运动的制导控制系统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风作用下缆船拖带非线性系统运动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船舶操纵性运动方程和拖缆的三维动力学运动方程,提出了被拖点位置匹配的方法,建立了拖船—拖缆—被拖船系统的非线性整体拖带动力学模型.为了考察被拖船航向稳定性与横向稳性的关系以及风载荷作用的影响,被拖船采用水平面四自由度运动方程,并引入了风的作用力和力矩.拖船采用PD控制方法较真实地模拟了拖船航向改变的运动过程.对一个拖船—拖缆—被拖船系统(5 000 t的拖船和3 000 t的被拖船)在时域内进行了风作用下拖带运动的模拟.计算结果表明,风力增大拖带航向稳定性降低,拖带航向稳定是横向稳的必要条件.数值计算结果归纳出判别被拖带船航向稳定性的极坐标图,该极坐标图表明顶风航行较顺风具有较强拖带航向稳定能力,但是拖带航向稳定性区域很小,而顺风和顺斜风拖带比顶斜风具有更大的拖带航向稳定性区域.  相似文献   

20.
研究一类具有接种和饱和发生率的SIR-SVS传染病模型.通过构造适当的Lyapunov函数证明了当基本再生数〈1时,无病平衡点是全局渐近稳定的;当基本再生数〉1时,给出了地方病平衡点全局渐近稳定的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