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芳芳 《中国军转民》2023,(21):134-136
马克思主义传统文化观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从“决裂说”到马克思主义传统文化观世界视野和基本原则的确立;从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到促进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从西方到东方,马克思主义传统文化观是在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和发展中逐渐得到确立和充实的。坚持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思考马克思主义传统文化观对于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建立文化自信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古代中国和欧洲作为世界文明的发祥地,军事经济学说异常丰富。在当时低下的生产力水平条件下,两地区军事经济学说颇为相似。由于两地区的社会经济结构、政治体制、文化传统和自然地理的差异,两地区军事经济学说呈现出不同特色。尤其是古代中国长期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和欧洲相对发达的商品经济的不同,古代中国军事经济学说深深地打上农业社会的烙印,而古代欧洲军事经济学说处处体现出商品经济的特色。  相似文献   

3.
古老而文明的中国,军事文化渊远流长。传统的中国文化是以伦理道德为轴心的。在崇尚伦理文化的国都中,军事文化不可避免地打上了“礼义之邦”的印记,放射着武德的灿烂光华。古老而文明的“礼义之邦”,创造了同样古老而文明的军事伦理文化。研究华夏文明,吸取传统精华,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加强“文明之师、威武之师、胜利之师”的人民军队的思想道德建设,不可不研究中国军事伦理思想文化传统。鉴于此,我们从本期开始。开辟了“中国军事伦理思想研究”这一专栏。我们殷切期望着国内外专家、学者和广大读者热情地支持。  相似文献   

4.
“和谐社会”的文化渊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进程中又一次重大的理论创新。从历史文化的角度去分析,“和谐社会”这一概念承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合理内涵,彰显了传统文化的中国特色。今天,我们要想深刻领悟“和谐社会”的内涵,对其文化渊源作一番疏理和审视,无疑具有重要的启迪及借鉴意义。人与人的和谐社会和谐问题说到底是人与人的关系和谐的问题,这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着力要解决的。因而中国传统文化中这部分内容的现代价值值得深入发掘。在儒家的和谐社会观念里,人是社会生活的主体,更是社会和谐的主体,离开了人的交往…  相似文献   

5.
习主席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我们必须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不断赋予科学理论鲜明的中国特色,不断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牢牢扎根”。这些重要论述,为我们更好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营养,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课有机融合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指导。  相似文献   

6.
<正>在世界文明发展史上,古希腊文明起步较晚。公元前八世纪“荷马时代”终结,开始跨入文明时代的门槛。到公元前五世纪,它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都处于当时世界的领先地位,超过了比它早二三千年进入奴隶社会的一些东方文明古国,被一些学者称之为希腊的“奇迹”。那么,古希腊“奇迹”出现的条件如何?条件是多方面的,除了政治的,经济的之外,古希腊独特的地理历史条件为“奇迹”的出现创造了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7.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不同文化之间形成了碰撞、交流和融合。藏族传统文化是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和保护藏族传统文化有利于该民族的传承和延续。运用模因学理论分析指出,藏族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需要打造强势模因,找到模因宿主和适当的模因传播途径,促进藏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相似文献   

8.
面对全球化对文化的巨大冲击与影响,中华民族要在与其他民族的交流中发展壮大自己,就必须以高度的文化自觉重新审视传统文化的价值。要善于吸收我国优秀的文化传统,进行再创造,从而把优秀的传统文化与时代的特点结合起来;要积极倡导中华文化与其他文化的平等交流与融合,使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要抓住全球化的文化发展机遇,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使我国文化走向未来。  相似文献   

9.
4月30日晚,举世瞩目的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隆重开幕。上海世博会是继北京奥运会后我国举办的又一国际盛会,也是第一次在发展中国家举办的注册类世界博览会。上海世博会将向世界展示一个拥有5000多年文明历史、正在改革开放中快速发展变化的中国,搭起中国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同世界交流合作的桥梁。上海世博会将围绕“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书写中国人民同各国人民交流互鉴的新篇章,也将书写人类各种文明交流互鉴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10.
以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为切入点,从墨色关系、虚实关系和“多少、繁简”关系三个方面探讨石鲁中国画画论中的笔墨观,得出石鲁的笔墨观不但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又融合了唯物辨证法思想和二十世纪中国绘画新成果.由微见著说明石鲁的中国画绘画思想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与唯物辨证法及现代绘酒成果的结合。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思想概论》是近年来高等院校新增设的一门政治理论课。从教学实践、军校学员理论基础和思想实际出发 ,对军校统编《毛泽东思想概论》教材中有关“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内容提出了看法 ,认为在已有内容基础上 ,应补充对“中国传统文化是毛泽东思想的文化源泉”论题的阐述。文章从四方面论证此观点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传统武德文化的来源是:古代战争实践催生了中国传统武德文化,我国古代的军事家、政治家总结战争实践经验创立了中国传统武德文化,中国古代的军事著作是中国传统武德文化的物质载体。中国传统武德文化的精髓:核心是“仁战”,作用是“德胜”,原则是“义战”、“人和”,治军方略是“师出以律”、“以治为胜”,军人职责是“精忠报国”、“唯人是保”,军人职业道德是爱军精武,军人武德标准是仁、义、忠、智、勇、严、信、礼。中国传统武德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国际价值和时代价值。创新发展先进的军事文化,必须吸取中国传统武德文化的精髓。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传统儒家文化里,初心就是本心。“中国共产党的初心”这一概念启发于中国传统文化,饱含着厚重的历史感、鲜活的时代感和庄严的使命感。习主席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从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和战略高度,充分肯定了主题教育取得的主要成效。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代军事文化观念对世界和平的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首先从“军事文化”概念的定义分析入手 ,为军事文化研究确立了可供操作的前提。从中国古代军事文化的普遍性出发 ,引出春秋战国与当代世界的国际关系性质的比较分析 ,得出两者在国际政治方面的五个共同特征 ,进而指出 :先秦诸子军事文化观念与当今体现在国际政治领域的西方军事文化观念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如西方国家以“人权高于主权”进行军事干预 ,为自己的霸权主义服务 ,与春秋战国时期以“攻其国 ,爱其民 ,攻之可也”为借口的“假仁以霸”情形完全一致。国际反霸权主义的思想同孟子的反霸权思想本质上相同。作者认为 :由于最初的地理原因 ,“封闭型文明”比“开放型文明”更早完成“暴力建立秩序”的历史过程 ,因而也就较早地出现制约暴力的和平主义因素。中国古代属于“封闭型大河流域灌溉型农业文明” ,因而较早地产生了具有浓厚人道主义关怀与和平主义倾向的军事思想 ,而渗透着东方古典人道关怀与和平主义的“慎战”、“不战而胜”等战争观念为当代西方所接纳和推崇 ,表明西方文明正在摆脱与生俱来的崇尚暴力的传统 ,在战争观的进步上 ,正在接近中国古典文明时期的水平。究其原因 ,在于春秋战国的社会与当代国际社会某些性质相似。作者认为这一现象既可以看成西方文明或当代世界文明已经在  相似文献   

15.
《云南国防》2001,(2):1-1
面对新的世纪,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是什么?江泽民主席在今年新年贺词中道出了人们的心声:“继续发展人类以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克服二十世纪困扰着人类的战争和贫困问题,推进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创造一个美好的世界。”  相似文献   

16.
在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进程不断发展的国际背景下,中国与欧盟在政治、科技、经贸、文化等领域内的交流与合作不断加深。2003年9月11日,欧盟发表了《欧中关系的共同利益与挑战——走向成熟的伙伴关系》,中欧之间的“全面伙伴关系”被提升为“战略伙伴关系”。中国在做出积极回应的同时,于是年的10月13日发表《中国对欧盟政策文件》,要求欧盟解除已经不合时宜的对华军售禁令。这得到了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等欧盟国家的支持。然而,最近,在内外压力的综合作用下.欧盟对华军售解禁出现曲折。一时间.“解禁”的问题成为国际社会所共同关注的一个焦点。  相似文献   

17.
“两个结合”强调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传统文化相结合。高校思政教育在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前提下,亟需融合中华传统文化,以凸显民族特色。但在实践过程中存在问题,导致融合程度低,需要高校协同教师、学生持续改革完善,将中华文化有效融入思政教育,成为培育文化自信的有力方式。  相似文献   

18.
以崇尚和平、睦邻为基本内容的和谐思想,造就了中华民族“万邦协和”的博大胸怀,积淀成中华文化独有的特质。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和谐之中的“和”的内涵、意义及致和之道,都有全面、深刻的揭示,形成了系统的“中和”哲学思想。“中和”思想是中华文化对人类文明的一大贡献。中国新安全观包含着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底蕴,弘扬和彰显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张力。  相似文献   

19.
中国曾经是世界上最早开发和利用海洋的国家之一,但受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传统文化和地缘环境的影响,始终没能发展成为一个海洋大国。中国作为一个陆海复合型的国家,无论是从维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还是从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实现和平发展的战略来看,都需要大力巩固和扩展海权。建立中国特色海权应制订符合中国国情的海权发展战略,在合作互惠的基础上维护和发展海权,要建立一支足够强大的海军力量,谋求非对称海权优势,走中国特色的海权之路。  相似文献   

20.
培养与提高民族科技创新意识 ,对于我们这样一个缺乏近代科学传统的国家来说 ,必须理性地对待近代西方科学传播对民族文化传统的影响。本文通过科学在我国近代文化传统中含义的研讨 ,认为尽管近代科学已经在我国获得了迅速发展 ,但是更多地被纳入传统“经世之学”或对“道”的追求 ,而作为科学文化深层底蕴的科学理性与科学精神仍然相当缺乏。因此 ,在我国科学文化的发展中 ,应该更加注意 ,以给民族创新意识的培养和提高 ,提供足够的意识支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