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全面贯彻落实《船舶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和《船舶工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加强对全国船舶工业发展的引导,近日,国防科工委先后发布了《船舶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船舶配套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和《全面建立现代造船模式行动纲要(2006-2010年)》。这三个关于船舶工业发展的专项规划,分别对"十一五"时期我国船舶工业在科技发展、配套业发展和建立现代造船模式方面的工作进行了部署,旨在进一步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和跨越,增强船舶科技整体实力;提高本土化船舶配套产品装船率,推动造船与配套协调发展;努力解决阻碍我国建立现代造船模式的薄弱环节,尽快提高我国船舶工业制造技术水平和生产效率,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船舶工业又好又快发展。我们在杂志第9期和第10期上分别刊发对这三个专项规划的解读,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
为全面贯彻落实《船舶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和《船舶工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加强对全国船舶工业发展的引导,不久前,国防科工委先后印发了《船舶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船舶配套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和《全面建立现代造船模式行动纲要(2006-2010年)》。这三个关于船舶工业发展的专项规划,分别对"十一五"时期我国船舶工业在科技发展、配套业发展和建立现代造船模式方面的工作进行了部署,旨在进一步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和跨越,增强船舶科技整体实力;提高本土化船舶配套产品装船率,推动造船与配套协调发展;努力解决阻碍我国建立现代造船模式的薄弱环节,尽快提高我国船舶工业制造技术水平和生产效率,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船舶工业又好又快发展。我们已在上期杂志刊发了对《船舶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的解读,这期再刊发对另外两个专项规划的解读,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山东船舶工业抓住国际造船业转移的机遇,加快实施船舶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及配套政策措施,实现了造修船、海洋工程以及船舶配套业快速协调发展,全行业呈现经济效益大幅提升、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的良好发展态势。2007年主要经济指标增长40%左右,今年一季度全行业完成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68%;增加值同比增长39%;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8%;利税同比增长70%;利润同比增长7%。  相似文献   

4.
为促进船舶工业科技发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近日,工信部发布了《高技术船舶科研计划2012年度项目指南》。该《指南》着眼于船舶科技在节能、环保、安全、高效等方面的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以突破船舶及船舶配套领域核心关键技术为重点,同时注重全面夯实创新基础,建立健全船舶工业标准体系,并提出了2012年高科技船舶的科研工作的39个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山东把船舶工业作为重点发展的“七个产业链”之一.先后出台发展规划及政策措施,坚定不移地推动船舶工业发展。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给船舶工业带来的严峻形势.山东省船舶工业系统坚定信心.化危为机,科学务实,积极作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相关产业政策,采取一系列扎实有效措施,调结构、稳市场.保增长.促进了造修船、海洋工程,游艇及船舶配套业平稳较快发展。目前,列入行业统计范围企业119家.造船能力400万载重吨.规划到“十一五”末达到600万载重吨。船舶配套本土化装船率30%,海洋工程装备制造能力40万标准吨,规模实力在全国名列前茅。  相似文献   

6.
<正>一、公司情况概述武汉武船海洋工程船舶设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于2009年9月17日经武汉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批准成立,公司成立时注册资本人民币600万元,由武昌船舶重工公司(以下简称"武船")独家出资。通过总结武船几十年建造高技术海洋工程船舶经验的基础上,利用武船在高科技海洋工程船舶方面的技术优势,通过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产业化,获得核心能力,利用高新技术,调整产业产业结构,创建国际知名品牌,掌握市  相似文献   

7.
我国迄今为止承接的吨位最大、造价最高、技术最新的30万吨海上浮式生产储油船(FPSO)船体建造合同于2005年3月1日在北京正式签约,这是中国船舶工业和海洋工程工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标志着中国海洋工程建造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相似文献   

8.
7月7日,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与青岛市人民政府全面合作协议正式签署。双方在加快海西湾造修船基地建设、培育青岛船舶产业链、实现青岛市船舶工业跨越式发展等方面开展全面合作。中船重工作为国内最大的造船集团,造修船、配套能力突出,有品牌、科技和人才优势。面临着中国船舶工业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中船重工在本世纪初制定的“三步走、翻三番,创建中  相似文献   

9.
营口辽海船舶电器有限公司隶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系沈阳辽海机械厂军转民性质的船舶电器配套子公司,2003年在营辽宁船舶工业园投资成立,该公司以设计、制造、安装船舶电器产品设备为主,并逐步扩展到其他船用相近产品。  相似文献   

10.
湖北省政府高度重视船舶工业的发展,在6月25日召开的全省船舶工业工作会议上,罗清泉省长提出了湖北船舶工业发展的新思路。国防科工委副主任张广钦、中船重工集团公司副总经理邵开文、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理事长王荣生出席了会议。湖北省是我国内陆重要的船舶工业基地。一是有很好的船舶工业基础。目前共有4所与船舶专业相关的高等学院,8个船舶设计研究院所,132家船舶工业企业。近年来,全省造船工业共实施基础设施和技术改造项目30项,累计完成投资19亿元。二是中小型特种船舶产品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武昌造船厂制造的工程船、挖泥船等特种…  相似文献   

11.
山东抓住世界船舶市场持续兴旺的历史机遇,推进船舶工业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建立现代造船模式和国际化船舶配套体系,大力培植发展船舶产业链群,为建设海洋强省提供重要装备基础。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船舶工业坚决贯彻执行邓小平同志关于“船舶工业要积极地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中国的船舶要出口,要打进国际市场”的指示,依靠科技创新,充分利用世界先进的科技资源,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引进──出口──创新──再出口”的科技兴船之路。通过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开发了数百型船进入国际市场,使中国的船舶进入了美国、英国、德国、挪威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造船份额从1982年占世界的0.8%上升到1995年的5%,造船地位从世界排序的第17位上升到第3位,造船产量从34万吨上升到190万吨。…  相似文献   

13.
船舶工业是面向国防、航运和海洋开发的战略性产业,也是我国具有综合比较优势,较早参与国际竞争并取得良好业绩的产业之一。加快发展船舶制造业,对于提高我国制造业整体水平,带动钢铁及配套机电设备制造等相关产业发展、扩大就业等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同时,大型造船企业多在老工业基地,对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也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近年来,随着世界产业结构调整,国际造船中心东移,以及国内造  相似文献   

14.
江西造船业历史悠久.从三国时期开始,江西就在建造战船。新中国成立后.为满足“建设一支强大的海军“需要,国家投入巨资在江西建设了一批新型造船厂和船舶配套厂。几十年来,江西船舶工业历经沉浮,在改革中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5.
<正>1月29日,2021年度中国船舶集团全球合作伙伴会议在京召开。会议以视频连线的方式邀请集团公司全球船舶经纪公司合作伙伴,共同分析研判船舶与海洋工程市场的发展趋势,为中国船舶工业发展献计献策。中国船舶集团党组副书记、总经理杨金成出席会议并作主旨讲话,党组成员、副总经理孙伟参加会议并致欢迎辞。杨金成向全球船舶经纪公司合作伙伴对中国船舶集团的支持表示感谢。  相似文献   

16.
近日.中船集团公司分别与广州市、珠海市.中山市签署了加快船舶与海洋工程制造业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中船集团公司将在未来几年进一步加大在广东的投资力度.加快发展步伐.以推动广东船舶工业实现新一轮发展。中船集团公司始终将广东地区作为发展的战略重点,目前在粤成员企业造船产量占到全省的90%.是广东船舶工业的主要力量。”十二五”期间.中船集团公司将突出规模经济优势.  相似文献   

17.
转变造船模式推动中国船舶工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新认识现代造船模式及"转模"存在的问题 自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船舶工业进入国际船舶市场 以来,就发现中国的造船模式还是沿用50年代的船体建造、 船台散装、码头舾装、全船涂装的传统造船方式,生产效 率低。从此开始,中国船舶工业开始学习日本造船企业的 生产设计,到1995年开始大规模地开展转换造船模式(以 下简称"转模"),使生产效率得以提高,促进了中国造船 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我们有信心,通过整合资源,发挥现有优势,做强做大重庆船舶工业,在‘十一五’至‘十二五’期间,将重庆船舶工业公司建设成为我国海军舰船配套设备最大的后方供应基地、中国最强的船舶动力配套产品开发生产基地以及中国装备制造业最具特色的基地之一,并建设成为重庆市“军转民”和装备出口的重要示范基地,实现‘翻三番、展两翼、超百亿’的‘321’目标。”这是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总经理助理、重庆船舶工业公司总经理杨本新在集团工作会上说的这番话,这充分展示了该公司的战略目标和宏伟蓝图。  相似文献   

19.
上海世博会涌动世界,中国船舶馆让上海世博会更精彩。7月6日,围绕中国船舶馆的设计建造、船舶工业的未来发展等问题,记者有幸采访了上海世博会中国船舶馆副馆长、江南造船集团公司党委书记龚汉明。  相似文献   

20.
为贯彻落实《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和《船舶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促进船舶工业科技发展,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按照《船舶工业"十二五"科技重点发展方向与重点》的任务部署,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高技术船舶科研项目指南(2013年版)》。《指南》立足于贯彻党的"十八大"确立的建设海洋强国战略,瞄准"十二五"后三年船舶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