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字     
《环球军事》2009,(4):4-4
捷克民意调查机构1月16日发布的最新民调结果显示,截至去年12月底,有2/3的捷克民众反对美国在捷克建立反导雷达基地.而支持者不到1/3。  相似文献   

2.
半月回放     
数字Numbers 2/3捷克民意调查机构1月16日发布的最新民调结果显示,截至去年12月底,有2/3的捷克民众反对美国在捷克建立反导雷达基地,而支持者不到1/3。调查显示,有2/3的捷克民众坚持要求就建立美国反导雷达基地举行全民公决。反对者多为老年人和生活条件较差的人群,支持者则多为高学历者、政府官员、企业家和生活条件优越者。  相似文献   

3.
根据反导预警雷达的预警任务和配置要求,建立带有可调参数的反导预警雷达优化配置模型.首先,给出雷达对弹道覆盖范围的计算方法,并建立X波段多功能相控阵雷达的优化配置模型.其次,考虑实战中对预警时间和重叠探测区的不同需求,在P波段远程预警相控阵雷达的优化配置模型中引入了可调参数,使输出的方案能同时满足对预警时间和重叠探测区的作战需求.最后,通过实例分析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并且发现预警时间最大化与重叠探测区最大化不能同时实现,反导作战指挥人员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可调参数,输出满足实战需求的雷达配置方案.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反导预警装备作战能力评估的有效性和针对性,重点对既定威胁场景下的反导雷达早期预警能力评估问题进行了研究。通过反导雷达的早期预警能力需求分析,建立了既定威胁场景下的早期预警能力评估层次结构模型。通过引入改进证据合成规则,对经典灰色AHP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进行了改进。最后,以假定的威胁场景为例对相关方法进行了应用与验证。结果证明:提出的方法能够获得兼具针对性和指向性的评估结果,可为既定威胁场景下的反导雷达作战任务分析与筹划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5.
研究弹道导弹再入段动态RCS特性,有利于防空反导作战中对其进行有效探测和拦截。首先对弹道目标机动航迹进行建模,然后结合坐标转换公式获得目标姿态角变化,最后利用EDITFEKO软件实现对目标动态RCS实时仿真。针对不同再入角的机动航迹,仿真了不同雷达布站情况下目标动态RCS变化。仿真结果表明,弹道导弹侧向RCS大于正向RCS,反导预警雷达应部署在弹道导弹射程之内,使雷达对着弹道导弹侧面。仿真结果为反导预警雷达的部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反导预警作战任务筹划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必须对反导预警雷达的任务能力进行有效评估。为此,以中段预警任务为背景,分析并建立了地基多功能雷达(Ground Based Radar,GBR)中段预警能力评估指标体系,设计了中段预警能力评估流程,并给出了基于灰色AHP(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的评估模型。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评估算法能够定性和定量地评估GBR在既定作战场景下的中段预警能力,并有效反映来袭目标特性对雷达预警探测能力的影响,可为中段预警任务的分配以及雷达工作模式和参数的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陈勇 《环球军事》2008,(10):1-1
5月5日,在捷克首都布拉格召开的关于反导系统的国际会议传出消息,有关美国在捷克、波兰部署反导系统的谈判已接近尾声,今年年内有可能签署协议。  相似文献   

8.
3月15日。正在德国访问的美国国防部导弹防御局局长亨利·奥贝林称,美国希望在今年夏天与波兰和捷克完成有关部署导弹防御系统的谈判,今年或明年开始部署,2011年有望完工。这也意味着,美国将不顾俄罗斯的反对强行推进其“反导系统东扩计划”,美俄之间针对反导系统的博弈将进人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印度把建设反导侦察预警系统作为国防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加大投入。现阶段,由太空侦察卫星、空中预警机、侦察机、无人机、地面雷达、监听站和海基反导预警系统构成的庞大反导侦察预警体系已现雏形,具备了覆盖印度周边广阔陆海空域的战略、战役、战术反导侦察预警能力。预计到2010年,印军将建成较为完备的立体多层反导侦察预警体系,这个体系从上至下可分为太空、空中、地面和海面四层架构。  相似文献   

10.
针对反导预警作战过程中远程预警相控阵雷达(early-warning radar,EWR)和多功能地基相控阵雷达(ground-based radar,GBR)探测跟踪弹道导弹的交接班问题,提出了一种可行的雷达交接班时机选择方法.该方法通过卡尔曼滤波对弹道目标进行滤波定轨,基于目标瞬时运动状态估算目标剩余飞行距离,并依据GBR对目标的探测定位精度(geometrical dilution of precision,GDOP)进行接班时机优选,以支持反导预警作战雷达交接班决策.最后,通过一个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临近空间飞行器在防空反导预警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一  王进  李文洲 《国防科技》2009,30(6):21-26
文章概述了临近空间飞行器的概念和发展;通过分析预警卫星、预警机及预警雷达预警能力,研究临空器预警的优势,得出了临空器相对于常见预警手段的优点,在此基础上,重点探讨了临近空间预警探测器在现代防空反导作战预警探测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2.
多功能相控阵雷达在反导预警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战术弹道导弹的防御是当今军事斗争中一个重要问题,而防御首先需要解决的是预警问题,多功能相控阵雷达因为其突出的性能,在反导预警系统中具有核心的地位。首先对战术弹道导弹进行了概述,指出了多功能相控阵雷达的性能特点,接着讨论了多功能相控阵雷达反导模式的工作原理和探测能力,并给出了仿真分析,然后指出了多功能相控阵雷达的关键技术,最后就开展多功能相控阵雷达技术研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声音     
《环球军事》2014,(22):5-5
“个别国家推进亚太反导部署,谋求单边安全,不利于地区战略稳定与互信,不利于东北亚和平稳定。特别是在当前地区形势复杂敏感的背景下,上述行动更是令人关切。”——10月23日,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在回答关于美军在日本布置反导预警雷达的问题时表示,有关国家应从地区和平稳定大局出发,致力于通过政治外交途径维护地区安全。  相似文献   

14.
最近,围绕美国在波兰建设反导基地并部署10枚拦截导弹、在捷克建设雷达基地和相关支持系统一事,美俄两国在刚刚举行的北约峰会上展开了激烈争论和交锋,也成为国际社会的热门话题。那么,美俄反导之争的焦点到底在哪里? 按照规划.美国将,曾、共投资30亿~50亿美元在波兰和捷克建立两处基地,占地面积分别为2.7平方公里和0.3平方公里,整个工程预计在2012年前完成。届时,波兰和捷克将联手或为美国在海外建设的最大导弹防御系统基地。其中,  相似文献   

15.
反导作战信息流时延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现代防空反导作战中,战术弹道导弹的威胁,给防空系统带来了预警时间不足等一些新的问题。为了提高防空系统的反导预警能力,在对反导作战过程和反导预警作战过程进行分析的基础之上,对反导预警信息流程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边处理-边分发的实时模式,通过对比分析,所提模型缩短了预警信息的传输时间,使作战部队提前预警。  相似文献   

16.
如何利用预警卫星提供的弹道导弹主动段状态信息,以及被动段的预测信息引导预警雷达及时捕获弹道导弹目标,是反导预警信息系统的一项重要功能。为此,需要准确获取目标的状态估计与预测误差。针对单星观测下基于标准模板的弹道导弹主动段状态估计算法,获得了关机点状态参数以及估计误差,为改善状态估计提供了依据。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预测误差估计模型,为优化设定预警雷达搜索区域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如何构建一个完善的反导预警体系并确保反导预警时间充足是当前的一个研究热点,创新性地应用反导预警时间窗口分析各类预警系统的性能,并为反导预警体系构建给出相关决策依据。首先结合预警时间窗口的概念,给出天基支援下预警时间窗口的数学描述;然后,建立了反导预警过程中攻防双方的数学模型及仿真方法;接着,对反导预警时间窗口的计算进行了具体分析;最后,结合具体仿真实例,分析了天基预警卫星对反导预警时间窗口的扩展作用,得出了一些较为实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为了有效探测空中目标,及早获得预警信息,台湾正致力构建由侦察卫星、远程警戒雷达、空中预警机、海上预警体系等组成的反导预警系统。此系统大致情况如下。 侦察卫星今年上半年,台发射了"中华"2号  相似文献   

19.
为发挥海基反导力量的机动性、拓展海上弹道导弹防御层次,对反弹道导弹作战中预警探测舰配置问题进行研究。从弹道导弹运动特性、雷达探测威力、视距限制等方面建立了预警探测舰雷达探测模型。以射程500 km至5 500 km的中程弹道导弹为例,区分最小能量弹道、低射弹道和高抛弹道三种弹道形式,仿真分析了不同配置位置下预警探测舰对来袭弹道导弹的探测能力,在此基础上给出了相应的预警探测舰配置方法,可为海上反弹道导弹作战兵力配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防空反导一体化雷达是新时期解决隐身飞机、弹道导弹威胁的主要手段,通过研究国外防空反导一体化雷达的发展状况,总结出防空反导一体化雷达的性能需求以及技术发展趋势,并为我国防空反导一体化多功能雷达系统的发展提出部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