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其实,我看《士兵突击》缘于一个很不经意的电话,我的一位朋友问我:你对许三多印象如何?我说,没有什么印象。他又问:那你对《士兵突击》的印象如何?我还说,没有什么印象。又问:为什么?我说,我没有看过《士兵突击》当然也就不会有什么印象。没想到他居然惊诧于我的这一回答:怎么,你一个职业军人居然没有看这部已经火遍大半个天的电视剧?我以极度的平常心说,是的,正因为我是职业军人,才更懂得军人,所以不需要也不愿意看军事体裁的影视,尤其是被一些假军事影片伤了心之后。  相似文献   

2.
沈红平 《政工学刊》2013,(10):60-61
一位哲人问一年轻人,“你的理想是什么?”年轻人回答:“当官发财。”这位哲人对他说:“这不是理想,而是欲望”。  相似文献   

3.
爱因斯坦进了普林斯顿高级研究所他的办公室的第一天,管理人员问他:“您需要什么用具?”爱因斯坦回答说:“我需要一张桌子、一个台子、一把椅子和一些纸张、钢笔就行了。对了,还要一只大废纸篓。这很重要!”工作人员问:“为什么要大的?”  相似文献   

4.
前不久,我的一组军旅小诗在《解放军文艺》杂志上发表了。同事们纷纷羡慕地看完那六首小诗后,突然问我,是什么力量支撑我坚持写诗的,我告诉他们:因为我矮小啊。这似乎不算回答,可又是我真真切切的回答。曾几何时,我常因自己身材矮小而顾影自怜,干啥事都不自信。是三年前,听的  相似文献   

5.
礼斯 《政工学刊》2013,(4):77-77
哈佛大学的一节公开课,讲课的是哈佛大学著名的桑德尔教授。桑德尔教授拿出了一张白纸,然后在白纸上画了一个黑色的圆点。他问学生:“你们看见了什么?”学生回答:“一个黑点。”  相似文献   

6.
齐夫 《政工学刊》2013,(12):65-65
张震将军1997年5月视察部队时,在一个连队里问司务长:“一个鸡蛋有多重?”司务长回答“一两左右。”又问:“一两多少克?”答“一两50克。”又问:“最大的鸡蛋多少克?”答“70克。”再问:“最小的多少克?”“50克。”张震将军笑着说:“这个司务长行,他上街买过菜。”有人可能会觉得,一个鸡蛋有什么了不起,问得那么仔细。其实,这不是个鸡蛋问题,张震将军是通过一个鸡蛋“四问”的方式来考察这位司务长是否懂行、作风是否踏实。  相似文献   

7.
《兵团建设》2010,(1):46-46
问:我支部有一名党员干部工作中犯了错误,在讨论对他是撤职还是免职时,党内意见不一,请问撤职和免职这两者有什么区别?  相似文献   

8.
入党申请书不能代写郭鸿杰一天下午,战士小张匆匆赶来找我,说要请我帮他个忙。我是很愿意帮助战士解决困难的,于是便问“帮什么忙”,他毫不迟疑地回答我说“替我写份入党申请书”。我半晌没说出话,犹豫了一下,最后还是拒绝了小张。我想,我会找到合适的机会与他谈谈...  相似文献   

9.
1993年7月,入伍半年的我正在河南洛阳某基地卫生队培训。一天上午,被队长喊到办公室,一名文职干部和蔼可亲地看着我(后来才知道他是神剑寻呼台的台长刘参谋),问我,家是哪里的?什么时候毕业的?父母干什么的?我被文职干部问得云里雾里,不过还是以军人的姿态干脆利落地回答  相似文献   

10.
四、“札记之功,必不可少”(一)勤记使人受益无穷 勤记是思考的激发器,记忆的贮存器,资料的好仓库,创造的发源地。 清代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章学诚,在《文史通义》中说:“札记之功,必不可少;如不札记,则无穷妙绪,皆如雨珠落大海矣!” 吴晗在60年代曾对有志于文学创作的青年做过一次报告。他说:“有些青年写信问我,怎样掌握学问?我的回答是:要想掌握学问,就要多读、多抄、多写,此外,没有什么秘诀。” 他介绍了自己从学生时代就养成的作读书笔记的习惯,深刻体验到这样的“三步” 真谛:读书是学习,摘抄是真理,写作是创…  相似文献   

11.
宋成 《政工学刊》2006,(3):60-60
所谓郎官,是指古代负责皇宫勤杂事务的一种地位很低的小官。据说有一天,汉武帝微服私访,来到郎署(郎官办公的地方)偶遇一郎官,他发现这位郎官不仅须发皆白,而且衣服也破旧不堪。汉武帝便一觉得他的年龄、气质和他的职务有些不相称.于是便问他:“你叫什么名字?从什么时候开始做郎官的?”只见这位郎官从容不迫地回答道:“小人姓颜名驷。江都人氏,在文帝的时候就开始做郎官了。”  相似文献   

12.
我是从抗美援朝战争中幸存下来的一名志愿军老战士。这场具有世界意义的局部战争,离开我们已经有整整60年了。如果有人问我:“你作为一名志愿军老战士,这场战争留给你的最深刻的记忆是什么?”我可以明确的回答说:“是死亡和胜利。”在朝鲜战场上“死亡”,无论对敌方、对我方都是刻骨铭心的记忆。  相似文献   

13.
《政工学刊》2005,(6):64-64
文化部原常务副部长高占祥自称是个工作狂,工作起来没El没夜,经常是白天工作晚上写作,但是他的精神仍非常好。很多朋友不解地问他:“您是不是有什么保健术啊?”他幽默地说:“我没有什么保健术,却有一些‘小算盘’和小动作。”  相似文献   

14.
当我还坐在婴儿椅上的时候,父亲有一天带回家一堆小瓷片,就是那种装修浴室用的各种颜色的玩艺儿。我父亲把它叠垒起来,弄成像多米诺骨牌似的,然后我推动一边,它们就全倒了。过一会儿,我又帮着把小瓷片重新堆起来。 这次父亲让我变出些复杂点儿的花样:两白一蓝,两白一蓝 ......我母亲忍不住说:“唉,你让小家伙随便玩不就是了?他爱在哪儿加个蓝,就让他加好了。” 可我父亲回答道,“这不行,我正教他什么是序列,并告诉他这是多么有趣呢!这是数学的第一步。”我家有一套《大英百科全书》,父亲常让我坐在他的膝上,给我读里边的…  相似文献   

15.
王厚明 《政工学刊》2013,(11):69-69
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位表演大师临上场前,他的弟子告诉他鞋带松了。大师点头致谢,蹲下来仔细系好。等到弟子转身后,又蹲下来将鞋带解松。有个旁观者看到了这一切,不解地问:“大师,您为什么又要将鞋带解松呢?”大师回答道:“因为我饰演的是一位劳累的旅者,长途跋涉让他的鞋带松开,可以通过这个细节表现他的劳累憔悴。”“那你为什么不直接告诉你的弟子呢?”“他能细心地发现我的鞋带松了,  相似文献   

16.
网络新词     
侯晓强 《兵团建设》2010,(12):56-56
不在"人事" 企业人事部的员工李某,最近被调到楼下的公关部。这天,他朋友打电话到原部门:"李某在吗?"李某同事回答:"他已经不在人事了。"朋友:"啊?他什么时候走的?""上礼拜。"朋友:"我都不知道……也没送他一程……"同事:"没关系啊,下去找他不就好了?"  相似文献   

17.
熔炉     
高考那年填志愿时,我的志愿全填写了军校。许多同学问我:军旅是什么?我凝神良久,木讷得不知说啥好。 五年后,我已身居军旅,又遇一老同学问我:“军旅是什么?”我毫不犹豫地回答:“军旅是熔炉!” 不知从何时起,军旅情愫几乎占据了我整个心灵空间,且无时不在脑海中隐隐闪现——起床时急促的哨声,饭前嘹亮的歌声,练兵场上班长善意的呵斥,晚上睡觉时床铺间此起彼伏的梦呓和呼噜声——这一切,既亲近又熟悉。  相似文献   

18.
画里话外     
《兵团建设》2004,(8):56-56
幽默的妻子 一个被汽车撞伤的人两天都没有苏醒过来。 到了第三天,他才缓缓地睁开眼睛。他看看四周,含糊不清地问:"我这是在天堂吗?" "不,亲爱的。你只是在它附近呆了一会儿。"妻子回答。 抢银行 两人抢银行,回家后其中一个说:"今天可发了!来,点一下抢了多少钱?" "别忙了,等明天看一下报纸就知道啦。"  相似文献   

19.
耕柱子是墨子的门徒。一天,墨子授课时,一只小鸟停在窗外的柳树上婉转鸣啼,弟子们纷纷向外张望,耕柱子也随之瞅了一眼。事后,墨子却单独严厉地责骂了他。耕柱子感到很难过,觉得受到很大的委屈,抱怨说:“我犯的错误并不比别人多,却遭到老师这样严厉责难。”墨子听到之后,问他:“假如你要驾驭马和羊上太行山,你会选择鞭打马还是鞭打羊?”耕柱子回答:“我当然要鞭打马。”墨子又问:“为什么要鞭打马而不鞭打羊呢?”耕柱子回答:“因为马儿跑得快,才值得鞭打,这种能力是羊不具备的。”于是,墨子告诉他说:“我责骂你正因为你像马而不像羊,你值得批评呀!”  相似文献   

20.
余晶俊 《政工学刊》2008,(12):25-25
前不久,看到湖南卫视有一个主持人问少林寺的方丈说:“什么是禅?”方丈回答说:“平常心。”一位老朋友也经常对我说,“你的心态不错呀”。其实心态是人的内心活动,每个人有每个人不同的心态、不同的理解。我们既然是平凡人,就应有平常心,做什么事情、干什么工作都要有一个平和的心态,一个好的心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