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部队心理服务工作的传统模式已难以满足实战化训练全面推进的需要,丛须构建适应实战化训练要求的心理服务工作“新常态”.根据官兵心理需求,充分吸收借鉴先进理论,融合思想政治工作优势,积极推进思维理念、运行模式、指导方式、方法手段创新,构建实战化训练条件下部队心理服务工作的新模式新机制.  相似文献   

2.
<正>基于目前装备实战化方向的快速发展,装备的实战性能受到强烈关注,为贯彻落实中央军委提出的"能打仗、打胜仗"以及军民深度融合等核心要求,必须从导弹武器装备的特点和保障需求出发,深入研究构建科学高效的综合保障工作机制模式,建设符合导弹武器特点的综合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3.
徐鹏  赵俊业  洪亚斌 《国防科技》2018,39(5):126-128
加强军队院校教育实战化改革,提高基层指挥员实战化素养,是推动部队实战化训练末端落实的有效途径。在军队院校改革重组的背景下,应改善实战化教学条件,强化军队院校师资力量与部队接轨,创新实战化教学内容构建,提高军队院校教育实战化水平,实现人才培养与未来作战需求的最佳融合。  相似文献   

4.
《政工学刊》2014,(5):11-13
扎实抓好部队通信战备值勤任务落实 海司某发信台台长徐宗桂:我们部队落实习主席、当兵打仗、带兵打仗、练兵打仗的蘑要指示,最基本的是要以实战标准加快通信战备值勤向体系化推进、向具体化延伸、向实战化转化,不断提升部队通信执勤训练能力。一是着眼有效履行历史使命,突出抓好战备教育,牢固树立官兵战备意识。加强经常性战备教育,突出针对性服务教育,强化形势政策教育,不断强化战备观念、紧绷战略之弦、浓厚战备氛同。二是着眼提升通信战备执勤能力,突出抓好训练内容,切实打牢战备基础紧贴使命任务,抓好战备值勤训练各项内容,科学构建训练内容体系。  相似文献   

5.
加快转变军需保障力生成模式,核心是运用信息系统,把各种作战军需保障力量、保障单元、保障要素融合集成为整体保障能力;关键是在“变”上辟蹊径、在“快”上下功夫;重点是信息系统建设、体系融合、军民融合、实战化训练和人才建设。  相似文献   

6.
根据上级领导关于探索预备役部队军民融合建设发展路子的指示要求,江苏省近期召开了预备役部队军民融合建设成果推进会。会上,组织观摩了预备役某团军民融合建设试点成果,研讨了战斗力牵引融合力发展、融合力促进战斗力生成问题,梳理了融合备战、融合施训、融合育人、融合促管、融合联保的预备役部队军民融合模式。融合备战。利用地方经济、信息、产业等优势,实现战备基础建设的军地共商、军民共建和齐抓共管,大力提升战备建设水平。融合施训。发挥地方培  相似文献   

7.
高隆海 《国防》2012,(4):52-53
实现铁路战备工作转型发展,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应着重抓好“三个有效衔接”. 一、抓应急建设,实现交通战备指挥系统与铁路运输应急系统有效衔接 交通战备工作是国防动员的重要内容,作为联结平时和战时、统筹军地各方的有效载体,在积极做好军事运输保障这一核心任务的同时,抓好战备应急功能建设,积极为铁路运输安全服务,是新形势下赋予铁路战备工作的重要使命.  相似文献   

8.
今年以来,我团紧密结合北京安保任务,以使命任务为牵引,以新颁发的《战备工作条例》和北京军区有关要求为依据,按照"制度落实、要素齐全、设施配套、着眼实战、符合实案"的要求,狠抓了战备工作正规化建设,大大提高了战备建设水平。一、认清使命任务,增强提高战备建设紧迫感和责任感我团重点担负首都防空、应急处突、奥运安保等重要任务,如何  相似文献   

9.
前不久,宁夏回族自治区在吴忠市举办了全区防空防灾疏散演练.演练紧紧围绕"增强防空防灾意识、提升综合防护能力"主题,突出实案化、实战化、实效化要求,主要进行了警报发放、抢险抢修、医疗救护、防化防疫等12个课目的训练和展示,提升了人防队伍应急支援和服务保障的综合素质,为实现防空防灾预案和演练方案的高度契合,防空与防灾、战备与应急的有机融合探索了方法路径.  相似文献   

10.
现代后勤战备建设是实现“保障有力”的基础性工程。新时期新阶段,要搞好现代后勤战备建设,必须“上下结合”,把搞好顶层设计与充分调动部队积极性统一起来;“快稳结合”,把稳步推进与跨越式发展统一起来;“动静结合”,把后勤战备固定性设施建设与机动化、野战化设施建设统一起来;“平战结合”,把平时的“训、建、储、配”与战时实际需求统一起来;“军地结合”,把依靠军事后勤系统力量与发挥地方优势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11.
徐杰 《国防》2014,(5):71-73
正交通战备的文化建设作为先进军事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交通战备系统先进理念、建设特色、价值导向、管理机制的具体体现。加强交通战备文化建设,是贯彻落实军民融合式发展,实现"平时服务、急时应急、战时应战"交通战备保障格局的现实要求。只有形成凝聚团结、军民融合、永不言弃、奋发向上的文化氛围,才能保证交通战备保障队伍"能打仗、打胜仗",才能更好地提高交通战备保障队伍的国防交通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12.
声音     
中国武装力量的根本任务,是巩固国防、抵抗侵略、保卫祖国。中国武装力量的多样化运用,坚持以国家核心安全需求为导向,着眼维护和平、遏制危机和打赢战争,保卫边防、海防、空防安全,加强战备工作和实战化演习演练,随时应对和坚决制止一切危害国家主权、安全、领土完整的挑衅行为,坚决维护国家核心利益。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依托大数据开展体验式实战化教学、对抗演练式实战化教学、想定作业式实战化教学三个方面创新实战化教学方式,结合实战化教学特点,顺应大数据时代的趋势,从教与学的方式、融合施训等方面着手,找准面向战场的路径,不断创新和完善实战化教学方式,提升军队院校人才"能打仗、打胜仗"能力。  相似文献   

14.
实战化教学是军队院校培养"能打胜仗"军事人才的根本保证。实战化教学教员队伍建设是提高实战化教学质量的关键。针对当前军队院校部分教员的能力素质与实战化教学不相适应、教员队伍建设相对滞后的现象,分析了实战化教学的内涵特征,指出军队院校实战化教学对教员队伍能力素质的要求,剖析实战化教学教员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探讨提高实战化教学教员队伍建设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5.
建设一支政治可靠、技术过硬、作风顽强,勇于奉献的铁路交通战备专业保障队伍,是进一步加强铁路交通战备保障工作的关键所在.因此,铁路系统应当通过培养、教育、选拔、整组、训练、演练等多种方式,努力打造一支能够平时服务、急时应急、战时应战,能够发挥骨干中坚作用的、过得硬的交通战备专业保障队伍.  相似文献   

16.
陆爱群 《国防》2008,(8):63-63
建设一支政治可靠、技术过硬、作风顽强,勇于奉献的铁路交通战备专业保障队伍,是进一步加强铁路交通战备保障工作的关键所在。因此,铁路系统应当通过培养、教育、选拔、整组、训练、演练等多种方式,努力打造一支能够平时服务、急时应急、战时应战,能够发挥骨干中坚作用的、过得硬的交通战备专业保障队伍。目前,从整体上来说,铁路交通战备专业保障队伍是健全的,素质也是较高的。但还存在着编组不够合理,人员较为分散,训练、演练、点验不够等问题,需要加以重视和解决。  相似文献   

17.
戚艳君  王玉峰 《国防科技》2020,41(5):119-123
本文依托军民融合国家战略基础,对比国内外发展现状,分析现行培训形式的不足之处,梳理军民融合式培训需求,将军民融合理念贯穿人才培训全过程。针对军事体制调整后的专业技师和工程师等专业技术骨干,形成一套培训要求“专业化”对接、培训师资“军学研”共建、培训内容“菜单式”定制、培训样式“多手段”并举以及培训效果“递进式”发挥的装备技术人才军民融合定制化培训模式,并且有针对性地提出军民融合基地化培训的建设框架,从培训管理、培训实施等方面提出方法,为部队拓宽专业技术人才培训通道,实现被动式培训向主动式培训转变,提高装备实战化保障能力提供借鉴和指导。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海军航空大学某场站按照"分项规范、分步推进、分层巩固"的思路,持续加大党委指导帮建力度,不断强化基层依法抓建意识,稳步推进"四个秩序"落地落实,部队正规化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一、真练实备,着力打造快速机动的战备秩序针对场站点多线长面广特点,始终着眼战备反应能力提升,坚持常备专练、多备精练、真备实练。一是制度牵引,强化备战状态。常态配置100人战备应急分队,区分不同层级、类型和战备等级制定战备转进值班守则,细化战备组织指挥流程图,明晰岗位责任,统筹兵力运用,确保指挥高效灵敏;调整完善战备物资使用管理规定,依据按任务需求储、按实战标准存、按最优路径取、按便捷要求装的原则配备物资装备,增强战备物资管理、储备、动用效益,保证遇有情况拉得出用得上。  相似文献   

19.
简明  罗胜  文斌 《国防》2014,(9):6-6
近年来,四川省营山县人武部为全面提升民兵应急连的应急应战能力,紧紧围绕强军目标,坚持以专业化建设为重点、以实战化训练为核心、以一体化保障为手段,推进民兵建设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转变,努力打造具有快反能力的应急力量。近日,该县人武部组织民兵应急连开展了以反恐防暴处突为背景的战备拉动考核暨比武活动。  相似文献   

20.
法律文书是公安部门执法工作的文字载体,是执法规范化的重要体现。法律文书课程由于自身的实践性、操作性、判断标准独特性等方面的特点使得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模式难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法律文书课程应建立以实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可通过视觉实战、听觉实战、制作实战、应用实战及实战化考核等不同的方式进行。实战模式是法律文书课程教学水平提高的最有力措施,信息资源建设和物资支撑在该模式中具有重要地位,而课程间的横向联系则是建立在实战化基础上的法律文书课程教学模式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