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方晓志 《环球军事》2013,(24):13-15
2013年中国的周边安全形势很不平静:美国继续深化“亚太再平衡”战略,遏制中国崛起的战略意图更为明星;中美探索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已经成为影响亚太安全格局演变和地区国家间关系调整的首要因素;中国海上矛盾不断激化,钓鱼岛危机一触即发,中日关系降到了建交以来的最低点;南海岛屿争端继续发酵,向蕾国际化、复杂化方向发展;朝韩双方态度微妙,朝鲜半岛局势充满变数。  相似文献   

2.
《当代海军》2007,(10):14-16
第二、三岛链的位置和意义 虽然第一岛链是美国遏制中国的最前沿阵地和海军前出基地,但正如任何军事部署都不会只营建一线阵地而是要做出多方面部署一样,美国在第一岛链以西,美国本土以东的广大区域内,划分出了第二、第三岛链,并在此做了重要部署。  相似文献   

3.
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美国实施亚太“再平衡”战略以来的中美关系的话,这个词可以是“探索”。世界和平和地区安全取决于华盛顿和北京的良好关系,但两国都仍在“探索”双边关系的本质和伸缩度。中国国防部长常万全上将近日访问华盛顿,并同美国国防部长查克哈格尔举行会谈,双方探讨了增进双边关系的可行途径。尽管此次访问不会从根本上改变中美关系,但却表明这两个太平洋地区大国有建立和平合作关系的决心。此次访问还沉重打击了美国推行亚太“再平衡”战略旨在遏制中国的论调。  相似文献   

4.
“岛链”的由来岛链一词最初源于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于二战之后为了扼杀、封锁当时的苏联和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利用西北太平洋海域中一些特殊岛群的战略地理位置而提出的。40年代末50年代初,美国首先提出了对亚洲国家实施“东方弧线”的新月形封锁战略。1950年1月12日,当时的美国国务卿迪安·艾奇逊宣布:“美国在太平洋地区的防御圈是从阿留申岛,经日本、琉球到菲律宾。”1951年1月4日,国务院顾问约翰·福斯特·杜勒斯进一步提出:“美国在太平洋地区防务范围应是日本——琉球群岛——台湾——菲律  相似文献   

5.
肖鹏 《国防科技》2005,(11):83-88
塔拉瓦原是中太平洋上的一个默默无闻的珊瑚岛礁,二战中,它恰好位于美军对日战略反攻的轴线上。1943年11月20日,美军调集重兵,在这里进行了一场十分惨烈的两栖作战......柴崎疯狂叫嚣:塔拉瓦岛“一百年难攻下”日军在太平洋上的战略防御体系是依托一系列岛屿所形成的三条岛链,组织起坚固防御。第一条岛链从南到北依次是吉尔伯特群岛、马绍尔群岛、威克岛、阿留申群岛;第二条岛链依次是新几内亚群岛、马里亚纳群岛、硫磺列岛、小笠原群岛;第三条岛链依次是菲律宾群岛、台湾岛、琉球群岛,再由东西向的加罗林群岛连接,形成蛛蛛网状的战略防御态…  相似文献   

6.
2001年4月下旬,美台在华盛顿举行了一年一度的对台军售会议。美国不顾中国政府的强烈抗议,公然违反中美3个联合公报的精神,向台湾出售先进武器装备,有其深层原因。 使台湾成为“不沉的航空母舰” 用“不沉的航空母舰”来形容台湾,是美国人提出来的。台湾作为西太平洋的一个大岛,其战略位置十分重要。日本、韩国、中国台湾以及东盟有关国家像链条一样互相连接起来,构成环绕中国的西太平洋的“第一岛链”。在这条岛链上,台湾是最关键的一环,直接影响到西太平洋地区的战略格局,也直接影响到中国的国家安  相似文献   

7.
白炎林 《当代海军》2007,(10):10-13
从新中国成立起,美国就一直奉行对中国的遏制政策。而对中国进行遏制的最前沿阵地之一,就是第一岛链。 第一岛链的位置和意义 对于第一岛链目前的位置,比较广泛的说法是北起日本列岛、琉球群岛,中接台湾岛,南至菲律宾、大巽他群岛的链形岛屿带。有的资料中则包括美国的阿拉斯加和阿留申群岛以及朝鲜半岛。  相似文献   

8.
时隔7年,美国于2012年年初推出了新的军事战略。在宣布薪军事战略时,奥巴马甚至直言不讳地表示,美军处于“一个过渡时期”,有必要对其关注重点进行再平衡,把重心转向亚太地区,以维护亚太的“安全与繁荣”。这是美国在新形势下对华遏制战略的再调整。美国对华遏制战略不是从这时开始的,而是有一个形成和发展的过程。遏制战略起源于冷战期间美国对苏联的大战略。1946~1947年,在美苏同盟关系破裂、由合作转向冷战的大背景下,为了对抗、削弱并击溃苏联东欧集团,铲除所谓共产主义威胁,杜鲁门政府依据乔治·凯南的对苏遏制思想及政策建议制订该战略,并于1950年最终确立。1946年2月22日,时任美国驻苏联大使馆临时代办的乔治·凯南应美国国务院的要求,发回了一封长达8000字的电报,对战后苏联的理论、意图、政策和做法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并就美国应采取的对策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同时,凯南建议美国政府应不断完善美国社会,加强美国人民的自信、纪律、士气和集体精神,为其他国家规划并提出世界图景等。在这封“长电报”中,凯南虽没有使用遏制一词,但已提出了遏制苏联的思想。1947年7月,凯南又在美国权威期刊《外交》上化名“x”发表《苏联行为的根源》一文,明确提出了对苏遏制政策。凯南的理论为已决心对苏联采取强硬态度的杜鲁门政府提供了一个完美的逻辑依据,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第一次柏林危机、北约的建立等便是这一政策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9.
核战略一直是俄罗斯军事战略的核心内容。为提高俄罗斯军队在核威慑下的机动作战能力,提高打击导弹防御系统的能力,今年2月,俄军举行了22年来最大规模的带有核战争背景的军事演习,除了常规部队,俄罗斯“三位一体”的核力量、战略火箭兵和航天兵都参加了演习,标志着俄“现实遏制”核战略逐渐浮出水面。一、紧握“核王牌”,趋于积极的核威慑战略核战略是俄罗斯军事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俄现行的“现实遏制”军事战略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种以“核”为基础的战略遏制。“安全—2004”演习中显示的战略核遏制能力,让人们清楚地看到,俄罗斯对战略核…  相似文献   

10.
韩克勤  孙健 《环球军事》2014,(12):18-21
近年来,日本右倾化加速发展,特别是安倍再任以来,在“修正”历史认识、摆脱战后体制约束、强化军力等诉求方面谋求更大突破。美国为维护其亚太战略利益、遏制中国崛起,利用日本、纵容日本,致使今天的日本右翼势力迅速膨胀,不断在历史和领土问题上挑起事端,  相似文献   

11.
牟珊  耿桂珍 《环球军事》2014,(12):13-15
2010年,美国高调宣布“重返亚太”,奥巴马也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太平洋总统”。曾任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的汤姆·多尼隆在评论美国和亚太“再平衡”战略时指出,  相似文献   

12.
进入21世纪后,与美国遏制战略调整的步伐相适应,美国在亚太的武力配置和军售出现了一些显著的变化。一些过去在训练、出访或战备值班时才会偶尔出现在亚太地区的武器装备,现在则长期停留在了该地区。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F-15“鹰”式战斗机,目前它已覆盖了从韩国、日本、台湾地区、菲律宾、新加坡直至印度、阿富汗、吉尔吉斯斯坦等广大地区。  相似文献   

13.
《当代海军》2007,(10):17-20
毋庸置疑,这些岛链上存在遏制中国和中国海军的力量,阻碍了中国和中国海军崛起的步伐。但是,未来的发展也并不是掌握在那些霸权主义者手中的。只要我们沉着应对,还是有破局之道的。首先,我们用另一个角度来对这些岛链做一点更深层次的分析。  相似文献   

14.
鲁郓 《宁夏科技》2001,(6):62-65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二战之后为了扼杀、封锁当时的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利用西北太平洋海域中一些特殊岛群的战略地理位置而提出岛链一词。40年代末50年代初,美国首先提出了对亚洲国家实施“东方弧线”的新月形封锁战略。于是.1950年1月.美国务卿迪安·艾奇逊宣布:“美国在太平洋地区的防御圈是从阿留申群岛,经日本、琉  相似文献   

15.
谭顺谋 《环球军事》2014,(23):58-60
近年来,美军不断调整亚太驻军部署状态。去年,美海军濒海战斗舰“自由”号部署新加坡,进行了为期9个月的亚太“首秀”。紧接着,2014年11月17日,另一艘濒海战斗舰“沃思堡”号又起航奔赴新加坡,开始执行为期16个月的亚太作战部署任务。“自由”号部署新加坡期间,完成了作战巡逻、演习演练、港口访问、抢险救灾等多种任务,但同时也事故频发,甚至发生了海上死机的故障。那么,“沃思堡”做了哪些改进?担负任务有哪些变革?或许,通过分析“沃思堡”的高调部署,我们可以看出美军“亚太再平衡”战略的进一步调整。  相似文献   

16.
美军自2010年提出“空海一体战”作战构想概念以来,就饱受军界和学术界质疑。近日,美国防大学国防战略研究所专家在美《国家利益》杂志发表了题为《美中冲突的最终战略》的文章,认为“空海一体战”不仅难以达到预期效果,还存在严重缺陷,美国在实行“亚太再平衡”战略过程中应发展与其一致的“离岸控制”军事战略,以取代“空海一体战”。  相似文献   

17.
柯军 《环球军事》2012,(8):15-17
根据美国与澳大利亚的协议,美军将从今年年中开始,每批派出200至250名海军陆战队员在达尔文驻扎。联想美国调整在日韩两国的驻军,人们不难看出,这些举动是美国对“冷战”时期由座座兵营所串成的所谓“亚太地区防御岛链”的延伸和加强,而驻日座间基地、驻韩平泽基地与驻澳美军则是这条“岛链”上的几个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8.
近一段时期,一些欧美学术研究杂志通过研究日本对华战略在理论上存在的各种选择,认为日本对中国的战略已经从“友好外交”转变为积极接触与现实遏制相结合,日本国内正经历着一场对华战略的争论,焦点集中在以下四种战略:合作并温和遏制战略;竞争并强硬遏制战略;平衡与遏制战略;顺从战略。  相似文献   

19.
美国空军研究所前主任、退役空军上将约翰省德在美国空军《战略研究》杂志2013年夏季刊发表题为“亚太地区与美国空军对美国未来国家安全的贡献”文章,主要阐述美国空中力量在亚太战略布局中应发挥的重要作用,同时针对美国空中力量在亚太地区如何建设发表了观点。  相似文献   

20.
遏制战略是冷战时期美国贯彻始终的国家战略,虽然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手段和名称,但其核心精神始终没有改变,直至今天,在美国国家战略中仍然可以发现其影响,在美国国家安全战略中具有典型意义。地缘政治因素是影响遏制战略提出和形成的基本的、核心的因素,对遏制战略的形成和实施具有决定性作用。因此,研究地缘政治因素对美国遏制战略的影响,有助于我们掌握美国国家战略调整的基本规律,预测其变化趋向,以维护我国国家安全。一、地缘政治理论是遏制战略的理论基础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美国经济实力的壮大和大国力量对比的变化,“孤立主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