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众 所周知 ,“海权论”是由美国海军历史学家马汉创立的。他在 1890年出版的《海权对历史的影响》一书成为世界列强的“海军圣典”。苏联海军元帅戈尔什科夫被称之为“2 0世纪的马汉” ,他在 1976年出版的《国家海权》一书成为“海权论”的又一经典之作。在中国 ,孙中山最早提出“海权”问题 ,他在 1919年撰写的《“战后太平洋问题”序》一文中曾指出 :“争太平洋之海权 ,即争中国门户权耳……人方以我为争 ,我岂能付之不知不问乎 ?”但是 ,由于受“重陆轻海”传统观念的束缚 ,长期以来中国学术界在“海权论”研究领域基本上是一个空白。在…  相似文献   

2.
《国防科技工业》2011,(6):16-18
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回顾我党伟大历程中的宝贵精神财富,《人民日报》理论版特别开辟了“寻根——中国共产党的伟大精神”系列专版,集中反映我们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各个历史时期培育形成的伟大精神。为此,《人民日报》特别约请国防科工局党组书记、局长陈求发发表署名文章,系统阐述“两弹一星”精神的深刻内涵和伟大意义。陈求发对此高度重视,做出重要批示。在认真组织研究的基础上,形成《在新时期将“两弹一星”精神发扬光大》一文,以中共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党组名义发表于6月3日出版的《人民日报》理论版上,并配发评论。文章对新时期建设先进的国防科技工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刊现全文转发,并策划组织了“纪念建党90周年”专题。  相似文献   

3.
正4月17日,哥伦比亚著名作家、198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在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因病去世,享年87岁。哥伦比亚总统曼努埃尔·桑托斯当天在其个人微博上写到,马尔克斯是史上最伟大的哥伦比亚人,伟人永远不会与世长辞。墨西哥总统培尼亚·涅托当天表示,他以国家名义向当今最伟大作家的去世表示哀悼和惋惜,认为马尔克斯使拉美魔幻现实主义文学走向了全世界。  相似文献   

4.
“军事人才”是军事人才学最基本的概念。近年来已出版的关于军事人才的专著共三本:一是《军事人才学概论》(86.8出版,于大清等著),二是《军事人才学引论》(88.12出版,裘克人等编著),三是《军事人才学基础》(91.4出版,阎宝珠主编)。毫不夸张地说,这三本书(以下分别简称《概论》、《引论》、《基础》)堪称是我国军事人才学的“三大基石”。然而,笔者在学习研究中,感到“军事人才”的概念尚需与几位军事人才学对前辈探讨求教。  相似文献   

5.
无名老兵     
肖基柚 《环球军事》2013,(16):71-71
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凭借《百年孤独》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然而,他更看重的是《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这部中篇小说,因为它的情节相对于《百年孤独》而言,更为直顺、简单、精炼,具有含蓄、低沉、犀利的现实主义风格。  相似文献   

6.
鸦片、鱼翅及其它□龚志坚外国人向来是比较“精明”的。50多年前,属于我们中华瑰宝的长征精神就被美国人埃得加·斯诺藏入《西行漫记》带到了欧美各国。这几年,“雷锋”又被请到了国外,以“发扬光大”。我隐隐感到心痛,并不是本人太小家子气,缺乏“国际主义”,我...  相似文献   

7.
超脱与沉重     
一度,我很喜欢诗歌、思想、哲学、科学史这些被一些人认为是虚头八脑的东西。由此,被误认为是“文学青年”。然而还是喜欢读书。一位朋友在我17岁生日那天送我一本书《沉重的肉身》,副题是“现代性伦理的叙事纬语”。这是什么名字啊。“现代性”“叙事”“纬语”,  相似文献   

8.
周颖 《中国军转民》2024,(7):118-119
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以历史唯物主义为观照阐述“两个必然”理论,这是科学社会主义经典表达,也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行动指南。时至今日,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世界东方迸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推动着人类思想进程发生有利于社会主义的历史性变革。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探索出的一项伟大创举,是对马克思“两个必然”理论的创新发展。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这与近年来逐渐动荡不安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鲜明对比,这也进一步证明马克思“两个必然”理论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是科学性和真理性的统一,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9.
从创作环境和创作意图新探《长恨歌》的主题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一生为我们留下了近三千首诗.在我国文艺百花园中散发着瑰丽的异彩。其中有两首脍灸人口的叙事长诗《长恨歌》和《琵琶行》为最突出。早在诗人生前.已经是“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李忱《吊白居易》)。这广为传诵之中。反映出广大群众对这两首诗的喜  相似文献   

10.
不久前,我们读到一本由作家出版社出版的《黑雪——出兵朝鲜纪实》(下称《黑雪》)。该书的“内容提要”醒目地写着“书中所有事件和人物思想、对话都有史实依据。”可是读完这部作品之后,我们却陷入不解之中:对于这样重大的历史事件,为什么作者在许多地方,竟然以道听途说的材料或虚构的东西,当作“纪实”推给读者? 在没有涉及到该书的内容之前,我们要问这本书到底是“纪实文学”,还是“历史小说”?作者在“后记”里声明,“所有的出场人物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作为中国新时期党、国家、军队改革的总设计师,从粉碎“四人邦”以后不久,就站在国家战略的高度,始终在思考着“如何把军队搞好”(《邓小平文选》2卷第56页)这一重大问题。在通过整顿使军队工作走上了正宗的轨道之后,邓小平于1981年9月19日在华北某地检阅军事演习部队时,适时地提出了“必须把我军建设成为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邓小平文选》2卷第259页)的伟大目标,其后,又为如何实现这一伟大  相似文献   

12.
1929年12月在南京出版的中国杂志《时事月报》刊登了日本《田中奏折》 (原文题为《田中义一上日皇奏章》)主要内容的梗概。当时,日本帝国主义因这一奏折中侵略中国的阴谋计划被揭露,慌了手脚,田中内阁及其所控制的舆论工具矢口否认《田中奏折》的存在,并说这是一个伪造的文件。但是,从“九一八”事变到1937年的“七七”事变,直至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这一时期,这个文件确定的方针和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径是完全一致的。因此,《田中奏折》在中国和世界成了很多论述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文章  相似文献   

13.
时势造英雄     
看完《沙场点兵》以后,头脑中总回放着电视剧中的壮丽场景,回想着每个人的生动演出,回味着故事带给我们的深刻启示。我久久的思考凝聚成了一句话:“新军事变革的伟大实践, 为新一代军人的成长搭起了无限宽广的舞台。”  相似文献   

14.
“非对称作战”是近年来美军提出的一种新的作战理论。它是指“不同类型部队之间的交战”,如空军对海军、海军对陆军的作战等。美军在1991年颁发的第1号联合出版物《美国武装部队的联合作战》中首次提出这一概念,当时被称为“不对等作战”。1993年在其出版的第3号联合出版物《联合作战纲要》中,又改为“非对称作战”,并作了具体论述。此后,美军在《2010年联合构想》(1996年)、《四年防务审查报告》(1997年)和新版《作战纲要》(1998年)等条令和文件中,进一步发展了“非对称作战”思想。之后,在1998年底的“沙漠之狐”军事行动和近期的科索沃战争中对这一理论进行了验证。由此,“非对称作战”正式成为美军重要的  相似文献   

15.
《军事历史研究》创刊以来,已经度过了十个春秋。在这十年中间,《军事历史研究》走的是一条艰苦创业、自加压力、开拓前进的路。由于空军政治学院历届领导精心扶植,由于学界同仁竭诚支持,由于《解放军报》、《文汇报》、《高等教育》、《世界历史》等报刊大力宣传,也由于编辑部几个自称“学子”者,甘愿坐冷板凳,敬业爱岗,编纂出版的这四十册内容丰富、有自己特色的洋洋千余万字的学术成果,终究被放到了中国社会科学的文化宝库里。中国有句古语,叫做“十年磨一剑”。《军事历史研究》之所以取得学界瞩目的成绩,“磨”乃是关键之所…  相似文献   

16.
是的,现在我拥有许多书,它们把我团团围住,缕缕书香浸染着我的灵魂,牵我步入理想天国。可我真无法忘记那四卷本的《毛泽东选集》。我第一次见到《毛泽东选集》还是那懵懵懂懂的儿时。那时候,《毛泽东选集》被称之为“红宝书”。那天,我调皮的目光终于落在了条桌中间摞着的四本红皮包着的书。我吃力搬来张板凳站在上头,抹了抹溜出鼻  相似文献   

17.
我是谁?     
最近看了一部外国的片子,片名叫《我是谁》.片中的主角在战争中受到创伤失去了记忆,常常大声发问:“我是谁?”这使我想起了在现实生活中,有一些头脑很正常的人,也常常会被“我是谁”或者“谁的人”这样一些问题弄得五荤六素.  相似文献   

18.
金秋送爽,迎来了又一个枫叶着红的季节,叶剑英元帅就是在去年的这个季节逝去的。我重读了军事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叶剑英传略》,为叶帅在我国革命斗争中光辉的战斗经历所激励,脑际里再现着“文化大革命”中叶帅同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斗争的往  相似文献   

19.
强班子硬队伍好思想──学习十四届四中全会《决定》体会张治潮十四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加强党的建设是一个新的“伟大的工程”。如何进行这一“伟大的工程”呢?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条就是要有强班子、硬队伍、好思路。一曰:“要有强班子”“人无头不走,鸟无头不飞”...  相似文献   

20.
甲午百年祭     
甲午年,对中国人来说是个耻辱与悲壮交织的年份。一百年前的这一年爆发的中日甲午战争,记载了日寇侵华、我北洋海军全军覆没、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签定这一中国近代史上的奇耻大辱;国时也记载了丁汝昌、邓世昌等一大批爱国将领浴血奋战卫我中华的悲壮史诗。 1894年距今整整一个世纪了。温甲午之故而知新知今,给我们启迪太深太重的是“国耻不能忘”!如同伟大导师列宁昭示的:“忘记了过去,就意味着背叛。” 有报道载,美国把曾被日军偷袭过的珍珠港列为国耻地,以此激励国民不忘前耻,振兴美利坚。这使人又想起了“知耻近乎勇”和“知耻而后勇”的哲言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