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胡欣 《现代军事》2010,(6):20-23
冷战结束20余年来,超级大国美国已经经历了四场战争:1991年的海湾战争、1996年的科索沃战争、2001年的阿富汗反恐战争和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在这期间,国际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美国根据自身国家利益和对面临威胁的判断,不断调整对外使用军事力量的立场和政策,先后出现了所谓的“鲍威尔主义”、“布什,拉姆斯菲尔德主义”。随着奥巴马政府上台,美国的对外战略开始了新一轮调整。在这其中,在军事领域最近又出现了“马伦主义”。  相似文献   

2.
战争债券作为战争动员的有效工具,在从独立战争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美国的战争筹资发挥了重要作用。战争债券筹资功能的演变与美国财政体制、经济实力和人民参战意愿的变迁密切相关。新世纪美国政府为激发民众的爱国热情重启战争债券的发行,但付出的财政代价高昂。  相似文献   

3.
战争评估工程是战争工程重要内容.本文重点探讨了信息化条件下战争评估工程的概念、内涵,在比较分析传统战争评估与信息化条件下战争评估特点的基础上,探讨了战争评估工程的作用意义以及战争评估工程思路、基本方法途径,阐述了适应战争评估工程处理的战争评估主要内容,并初步建构了战争评估工程的框架,提出了信息化条件下战争评估工程的方法体系.  相似文献   

4.
西方战争经济损失评估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按时间顺序从战争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战争对经济系统物质和制度方面的影响、战争经济损失评估模型三个方面,对西方国防经济理论中的战争经济损失评估研究进行了综合论述。  相似文献   

5.
美国网络战部队 美国已成立了多支网络战部队,专职网络攻击和防护任务.如美国防部“红色小组”等。在1999年的科索沃战争以及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中.可以清晰地看到美国网络战部队参战的影子。  相似文献   

6.
美国的战争动员深受美国特定民族文化的影响和制约,美国文化是构成美国战争动员的深层次影响因素。通过分析,可以看出种族主义文化传统是美国战争动员的内在动力,实用主义价值取向是美国战争动员的根本出发点,自由主义文化精神是美国战争动员的精神支撑,知识是美国战争动员的助推器,逻辑思维是美国战争动员的思维基础。  相似文献   

7.
高卫民 《环球军事》2010,(17):44-45
阿富汗和伊拉克回国士兵的自杀率失控,创伤后应激障碍日渐流行。但五角大楼却无暇顾及或者并不愿意统计—下战争真正的损失。美国一名曾在陆军服役25年的阿富汗战争退伍军人罗恩·卡普斯最近在美国《时代周刊》发表文章,深入描述了参与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的美国军人从战场归来之后的迷茫——战争造就了美国新的“迷失的一代”。  相似文献   

8.
文章通过统计美国既定的战争区域,计算了美国在冷战时期、冷战结束后选择的战争区域和美国经济的关联度,比较分析了美国在冷战时期、冷战结束后规律性取向差异的原因,提炼出了美国选择战争区域的规律性经济取向,即冷战时期的美国在选择战争区域时,关注战争区域的军事力量甚过于经济力量,而在冷战结束后,关注于经济力量甚过于军事力量,美国和战争对象的经济强相关度是选择战争区域的规律性经济取向。  相似文献   

9.
海湾战争结束后,美军提出了“非对称作战”理论。之后不久,一些美国战略家又提出美国应考虑应对。不对等战争”。1999年,中国的两位军官提出了“超限战’理论。这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人们对战争和战法提出的三个新概念。“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和美军对塔利班武装的“阿富汗战争”是上述战争新概念的推演。一时间,由高技术战争演绎出的种种花样令世人眼花缭乱……  相似文献   

10.
阿富汗战争已经持续了10年,在此期间还爆发了规模更大的为期7年的伊拉克战争,其他国家也爆发了许多较小冲突,但阿富汗战争依然是美国历史上历时最长的大规模战氛  相似文献   

11.
21世纪发生的第一场战争———阿富汗战争,是一次美国及其盟国以国家名义,用战争的形式,打击境外恐怖组织的大规模军事行动。阿富汗战争是一场以反恐为主要目的战争,体现出了十分鲜明的非传统性。一、战争的不对称性明显从军事技术角度看,在阿富汗进行的反恐怖战争作为新世纪的第一场高技术局部战争,是一场不对称的战争。阿富汗战争中,交战的一方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美国及其北约盟国,拥有最先进的武器装备、最精锐的军队,而它的对手阿富汗塔利班及“基地”组织,武器落后,战斗力较弱,在国际上没有盟友,面对强大的美国几乎没有多少还手之力…  相似文献   

12.
新华 《环球军事》2010,(20):1-1
10月17日,是美国发动阿富汗战争9周年。人们通常用胜负来判别战争结果。但对于美国打着“反恐”旗号发动的阿富汗战争,却实在难以确认胜利的天平定会倒向美国一边。  相似文献   

13.
图书推介     
《美国战争经济论》杜文君著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年5月出版战争是冷酷的,但战争在美国历史上却始终存在,并发挥着经济助推器的作用。纵观美国200多年的历史,这个诞生于独立战争、地处两洋之间的国家经济繁荣的进程几乎与战争相伴相随:征伐印地安人的战争、两次独立战争、美墨战争、美西战争,两次世界大战、持续近半个世  相似文献   

14.
1999年3月24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集团悍然发动了蓄谋已久的科索沃战争。这场战争是美军贯彻《2010年联合作战构想》的一次实践。美军在《构想》中将远距离精确打击与信息战并列为  相似文献   

15.
2003年3月20日上午10时36分(北京时间)爆发的伊拉克战争,是美国抛开联合国安理会、把“先发制人”战略用于实战的第一场战争,是一场战前遭到世界大多数国家反对、战争结束时仍未证实开战理由、战争合法性遭到怀疑的战争,是一场美英联军对遭受10多年经济制裁的弱国进行的完全不对称的战争,是一场凸显高度信息化军队与落后机械化军队之间“时代差”的战争。认真分析和研究这场战争,对于推进我国军事变革,加快信息化和机械化建设步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冷战后美国战争动员的演变(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羽 《国防》2005,(7):74-75
冷战结束后,美国从1991年到2003年,先后发动了多场高技术局部战争。其战争动员在经历了多场局部战争特别是伊拉克战争之后,已初步完成了从冷战时期的大规模全面战争动员向冷战后局部战争动员的演变。海湾战争之时,处在全面战争状态的战争动员,尚不能适应高技术局部战争的需要;而在12年后的伊拉克战争中,美国的战争动员就与其“快速决定式”作战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由于美国的战争动员演变,是在新一轮世界军事变革和国际战略格局发生重大改变的背景下发生的,又是经过自海湾战争以来的一系列调整改革后实现的,因而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战争动员…  相似文献   

17.
为了在佛罗里达进行领土扩张并执行强制迁移印第安人的政策,美国从1816年到1858年,同塞米诺尔人爆发了三次战争,总称“塞米诺尔战争”。战争以美国的胜利而告终,它既是美国消灭印第安人的军事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又为美国内战时期的“总体战”战略奠定了雏形。在战争中,美军不但重新认识了游击战术,真正形成了应对游击战的策略,而且还促成了美国海军内陆河网地带战术的形成,有效丰富了美军的战术运用。通过塞米诺尔战争,美军更加重视正规军和后勤运输工具的作用,进一步推动了国家的军事建设。  相似文献   

18.
美国总统布什于2006年12月20日首度承认伊拉克战争美国"没赢",舆论认为,美国实际上输掉了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美军深陷伊战泥潭?本文从战略学的视角深入探讨了这个问题,文章从战略属性、战略目标、战略方针、战略手段和战略指导等五个方面分析了伊战中美军战略失误.  相似文献   

19.
美国战争动员体系是一个由组织体系、资源体系、法规体系和计划体系等战争动员活动各要素构成的复杂系统。在240多年发展过程中,为适应国家安全形势和支援保障战争需要,美国不断调整改革战争动员体制,强化动员基础,建立健全动员法规和计划体系,战争动员体系逐步形成并发展完善,战争动员能力不断提升,在历次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纵览美国战争动员体系形成与发展的历程,总体上可分为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20.
事实上,“整个政府”都需要对这场历时十余年的战争进行反思,而美国国防大学复杂行动中心应该牵头组织跨机构间的反思项目。美国政府应该像反思越南战争那样反思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争。美国的反恐战争已经接近尾声。伊拉克战争已经结束,阿富汗战争也将“曲终人散”,美国在与以“基地”组织为首的恐怖分子的战争中已占据上风,但形势却也更为复杂。恐怖分子的力量虽然遭到了削弱,但他们的适应性变得越来越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