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王媛媛 《政工学刊》2006,(11):29-29
思想工作说到底是做人思想教育、转化、引导工作,而人的思想受其个性的影响,表现出鲜明的个性特点。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社会经济成分的多样化,社会意识形态的多样性,使人们的思想观念、个性特点发生了变化。因此,只有把握了人的个性,才能增强思想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一、要承认人的个性。个性通常是指人与人之间性格的差异性。应该说,个性人人都有,显隐不同而已首先,个性,是人的一种基本特性。哲学上,通常把人分成两种,一种是抽象的人,一种是具体的人。所谓抽象的人就是人的共性特点的抽象概括。抽象的人,在生活中是不存在的。…  相似文献   

2.
“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的思想观念的变化,必须把人放在市场经济这个大的背景之下,通过合理的逻辑起点运用综合的方法,得出科学的结论。 首先,研究现实经济关系中的人。社会活动是人的有目的活动,社会历史是人的活动的历史。马克思主义认为,我们所研究的人,不是思辩的观念的人,不是抽象的自然人,不是处在幻想与世隔绝、离群索居的人,而是现实的人,是在一定条件下进行活动的、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发展过程中的人。研究人及其思想行为,必须把人放在  相似文献   

3.
“以人为本”是指一切历史创造活动 ,都要以人为前提 ,以人为基础 ,以人为动力 ,以人为目的。概括起来 ,就是以人为中心 ,一切为了人 ,一切依靠人 ,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对“人”的理解是正确把握“以人为本”的关键。第一 ,“以人为本”中的“人”是一个具体性的概念。现实中的个人是马克思所理解的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出发点 ,也正是这一点 ,将马克思“以人为本”的思想与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哲学划清了界线 ,也同人道主义划清了界线。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抽去人的具体的社会关系和历史条件 ,仅把人看作生物学意义的存在 ;人道主义企…  相似文献   

4.
人的现代化包括素质能力现代化、社会关系现代化和思想观念现代化。人的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前提,也是社会现代化的目的,社会现代化需要依赖人的现代化来体现。人的现代化化的内涵是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在实现人的现代化过程中必须注意人的现代化的全面性、过程性和民族性。  相似文献   

5.
论江泽民教育思想中人的全面发展意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注人的全面发展是江泽民的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教育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素质教育是实现人的发展的必经之路 ,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途径  相似文献   

6.
人是社会的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因而人具有广泛体现其社会本质与发展内涵的多方面的需要。人的需要具有广泛性和无限性的特点,人不仪有物质需要,而且有精神需要。人是文化的存在物,人决定文化,文化反过来又塑造人。马克思认为人的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和谐的发展,而和谐发展的人,必须是全面发展和个性丰富高度统一的人,是具有自由个性的人。和谐人性理论是建设和谐文化的基础,建设和谐文化需要和谐人性理论做前提。  相似文献   

7.
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应当包括以人为根本目的的发展和以人为根本资源的发展两方面的意义。首先,从以人为根本目的来看,第一,人的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终极目的。我们的一切社会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都是为了人,不是为了活动而活动,为了发展而发展。第二,人的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要检验社会生产方式是否获得了发展,是正发展还是负发展,关键要看人的素质是否提高、人际关系是否升华、人和自然的关系是否和谐。我们只要全面系统地考察人的变化就能判断一个社会发展状态。也就是说,人的发展度就是社会发展程度的标志,人的发展状态就是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的标志。  相似文献   

8.
快乐人生     
无论生得多美丽,爱情不见得比别人顺利。爱情长长久久的,往往是属于相貌比较寻常的人。与众不同,势必要付出代价。两个人有两个人的甜蜜,一个人也有一个人的自由,一个人虽然寂寞,有时候却胜过两个人的痛苦。婚姻不是爱不爱的问题,而是到底可不可以共同生活。爱情需要制造浪漫,浪漫才能创造回忆。想念一个人是不需要借口的,触  相似文献   

9.
正在位于中蒙边境的六师北塔山牧场,有这样一位家喻户晓、受人尊敬的人,他被牧职工群众亲切地称为"佳克斯乌路——哈萨克人民的好儿子"。他是一个对事业入迷的人,是一个勤奋的人,是一个肯于吃苦的人。他就是全国劳动模范、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李梦桃。"人应该有奉献精神,尤其是年轻人,  相似文献   

10.
人是管理的主体和决定因素。后勤管理其实质是对人的管理,要做好后勤管理工作,关键是做好人的工作。这也是做好武警后勤工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对干渴的人,雷锋精神是一滴水;对饥饿的人,雷锋精神是一粒粮;对寒冷的人,雷锋精神是一缕阳光;对改革大潮中的人,雷锋精神是一片绚丽的虹,是一曲温馨的青春圆舞曲。 ——题记  相似文献   

12.
贾培铎 《政工学刊》2003,(11):32-33
要做一名好官,先要做一个好人。不同国家、不同阶级对人的评价标准不一样,甚至是大相径庭。我们讲的理想人的评价标准主要是从两方面讲的:一是对国家、对民族、对众人有突出贡献的人;二是有高尚美德的人。这两者是密切相关的,具有高尚美德是做一名理想人的基础。一个人要对国家、对民族、对众人有突出贡献,没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才能是不行的。所以说,高尚  相似文献   

13.
“人”字,一撇一捺,简单却深邃,朴实亦伟大,厚重且悠远。人,能劳动,能思维,能够创造生活。这是人的标准,人的概括。它告诉了我们人所意味的究竟是什么。每个人都应该明白,第一要做人,第二要成为人中的花朵。然而,在这个世界上,最难写的字就是人字。  相似文献   

14.
思想政治课的对象是人的精神世界,即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就决定了思想政治课必须坚持用高尚的精神塑造人。 首先,是由德育教学的特殊性决定的。思想政治教育属于人文教育,它是人格的教育和心灵的培养,其落脚点是塑造人、教育人、培养人。从培养人的角度看,在德、智、体各育的诸关系中,德育处于首要的地位。一方面,德育能保证人才培养的正确政治方向,对其它各育起  相似文献   

15.
正在马克思主义法哲学产生以前,哲学家和法学家多数把法作为目的。康德法哲学则强调:在法的视野中,人是目的而不是手段,是主体而不是客体。马克思充分肯定了这一观点,并进一步总结:"人是人的最高本质""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从根本上肯定了人的主体地位和人的价值。马克思在《论犹太人问题》这一名篇中提出,要把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还给人自己",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里明确要求必须使人从宗教、国家、法律向人的回  相似文献   

16.
人往高处走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早已成为中国人做人的至理名言。它告诉人们,人往高处走与水往低处流一样,是顺理成章、不可违背的。水往低处流,不难理解,可以说是自然界的一种规律。人往高处走,这个“高”指的是什么呢?用世俗的观念来讲,大约指的是人的身份和地位吧。  相似文献   

17.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是与时俱进,时代的发展变化是与时俱进的依据和前提。构成一个时代的内涵不仅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由此而出现的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变革,更重要的是人。只有人的变化、人的观念和思想的进步才是构成一个时代的本质内涵。一切工作的与时俱进,都应该着眼于人,着眼于人的思想、意识和观念的发展变化,越是作用于人的工作就越是要求做到与时俱进。思想政治教育是直接做人的工作,与时俱进就更为紧要和迫切。  相似文献   

18.
有修养是人人都想做到的,因为有修养的人谈吐、举止、神态与品质都与一般人不同。有修养的人胸襟开阔,不会与人斤斤计较;有修养的人心地善良、乐于助人;有修养的人优秀却不清高,处逆境不退缩;有修养的人乐观、正直、见义勇为……所以,人们都想成为一个有修养的人。一个人有修养不是表现在穿着、长相上。有修养的人最重要的是要做到心灵美。有修养的人不会乱丢一张纸屑、果皮;有修养的人不  相似文献   

19.
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既要坚持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鞭策人,又要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把以人为本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新理念,既是重大的理论创新,也是重大的实践命题。思想政治工作如何坚持以人为本是我们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永远的英雄     
热爱祖国是兵团人的核心追求,无私奉献是兵团人的精神品格,艰苦创业是兵团人的历史写照,开拓进取是兵团人的时代风貌。半个多世纪以来,一代又一代兵团人在兵团精神的指引下,把沙漠变成良田,把荒漠变成绿洲,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我们选取的这四个故事,为兵团精神作出了生动的注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